涌泉木雕唐卡的题材 范本 工艺和风格
2010年09月04日 16:08 凤凰网文化 】 【打印共有评论0

二、工艺和风格

木刻浮雕唐卡属于工艺美术的范畴,其具体分类、工艺流程简介如下:

(一)工艺分类

按照唐卡制作方式的不同,传统上将唐卡分为两大类。一类可以称之为“工艺唐卡”,即用棉布、丝绢等贴、绣、织成的唐卡,称作“国唐”;另一类则是“绘画唐卡”,主要是在麻、布、绢、纸等材质上用胶彩绘制而成,称作“止唐”。

传统工艺唐卡有六种:

1、织锦唐卡。即以缎纹为地,数色绢丝为纬,间错提花织造而成。

2、版印唐卡。即先将粉本刻成雕板,再印在绢、布上,多施以墨、朱两色。

3、刺绣唐卡。即用各色丝线刺绣而成。

4、缂丝唐卡。即用“通经断纬”法,用各色纬线仅于图案花纹需要处与经丝交织。

5、贴花唐卡。即将各色绢、布裁剪成大小各种形状,然后再用针将之缝接而成。或者用胶将其粘于衬布之上。

6、珍珠唐卡。即将珍珠按图像形状缝制粘贴于衬布之上而成。

显而易见,木雕唐卡是上述六类传统唐卡之外的新样式。

(二)工艺技法

1、选材与加工

木雕唐卡首重材料。上佳的木材方能充分表现玲珑剔透、翻转摺叠、穿枝过梗、层次丰富的技法。材质自身的质感、色泽、纹理、香气,也能烘托出作品的效果。涌泉选用的木材主要有乌木、香樟木、巴西花梨木、楠木、黄杨木、柚木、红豆杉。

(1) 乌木。这是川人对阴沉木的俗称,并非指非洲黑色木料。它是两千年至万年前,植物生物等由于地震、洪水、泥石流等自然原因埋入古河床低洼淤泥,在缺氧、高压状态下,经细菌等微生物的作用,经数千年甚至上万年的炭化过程而形成,故又称“炭化木”。一般带有香味和杀菌特征的树种才能形成乌木。乌木种类繁多,主要有麻柳树、青冈树、香樟树、楠木(金丝楠木、小叶楠木)、红椿木、红豆杉、马桑、黄柳木、黄柏、槐木、檀木等。

中国历代都把乌木用作辟邪之物,因而用乌木制作的工艺品、佛像,历朝皆为皇室之贡物,素有“神木”之美称。乌木本质坚硬,多呈褐黑色,黑红色,黄金色,黄褐色。其切面光滑,木纹细腻,打磨得法可达到镜面光亮,有的乌木本质已近似紫檀,永不褪色、不腐朽、不生虫,乌木是雕刻材料中的上品,更有“一寸乌木一寸金”的说法。

(2) 香樟木。主产我国长江以南及西南各地。树皮黄褐色,有不规则的纵裂纹,木材块状大小不一,表面红棕色至暗棕色,横断面可见年轮,质重而硬,是东阳木雕常用的木材。

(3) 巴西花梨木。学名古夷苏木,生长于热带南美洲。其木纹有若鬼面者,类似于黄花梨,所以被称为“巴西花梨”。其木质坚实,色彩鲜艳,纹理或隐或现,不静不喧,质地温润,清晰美丽,木结花纹圆晕如钱,适合雕刻,在粤式家具中使用较多。

(4) 楠木。国产珍贵木材,其生长旺盛的黄金阶段需要 60 年。由于木材的光泽很强,特别是在刨片时有明显的亮点,故俗称“金丝楠”。楠木树直节少,纹理顺而不易变形,千年不腐不蛀,名列白木之首。

古往今来,历代都非常重视楠木良材。明十三陵长陵的棱恩殿是现存最大的楠木殿,殿内的 60 根巨柱都是用整根金丝楠木制成,清代承德避暑山庄的澹泊敬诚殿也是著名的楠木宫殿。宫廷中不但重要宫殿的梁柱使用楠木,而且经常以紫檀或黄花梨木与楠木相配制作家具。金丝楠木制品已经成为代表中国文化的古典收藏品。

(5) 黄杨木。我国东南沿海、西南、台湾有广泛的分布。黄杨树生长缓慢,树冠紧密,树高不超过6米,木材坚实沉重,木纹细致,肉眼看不到棕眼(毛孔),是木雕佳材。

黄杨木被李渔喻为“木中君子”,其在古典家具中有着微妙而特殊的地位。因其生长缓慢,难有大料,多用来与高档红木搭配镶嵌或加工成极其精细的雕刻作品,质感极似象牙。黄杨木雕最早可查考的是元代遗物,如现存北京故宫的黄杨木雕圆雕人物“铁拐李”(元代至正二年,1342年)。

(6) 柚木。主产于东南亚,以缅甸品种最佳。柚木从生长到成材历经50年之久,因此硬度密度很高;柚木含有丰富的油质,防潮抗蛀,润滑感强并散发自然香味;更为神奇的是它的刨光面颜色是通过光合作用氧化而成金黄色,颜色随时间延长愈加美丽。在欧洲,柚木是豪华游艇的必选材料,上百年历史的大教堂和古建筑亦都是柚木地板。近来,世界柚木资源出现萎缩,一些柚木出产国开始对柚木原料限制出口。在西方市场,柚木已成为一种保值商品。木种非常珍稀,具有收藏价值。

(7) 红豆杉。亦称紫杉、赤柏松,是第四纪冰期孑遗的古老树种,一般成树要生长100—250年,是一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全世界共有11种红豆杉,我国有4个种类和1个变种,即东北红豆杉、南方红豆杉、云南红豆杉、西藏红豆杉、曼地亚红豆杉。其木质坚实,木纹细密,适宜雕刻。

备足上述木料之后,需要自然干燥。通常将木材分类放置通风处(板材、方材或圆木),搁置成垛,垛底离地约60厘米,中间留有空隙,使空气流通,带走水分,木材逐渐干燥。自然干燥一般要经过数月或数年,才能达到一定的干燥要求。

待木料干透后,木工将木料制成一定尺寸、厚度的板材备用。在长期实践摸索中,涌泉匠师掌握了设置榫闩、加固外框的方法,有效地解决了木料膨胀压缩的问题。

2、制作程序

主要包括打坯、修光、开脸、线刻四个重要环节。具体流程如下:

(1) 范本誊稿:将选定的唐卡范本缩放到经过处理的木质板材上。唐卡粉本的题材、风格和艺术水准直接影响着木雕唐卡的质量。

(2) 凿粗坯:从木料表面开始,一层层向内剥进,由浅凿到深刻,以简练的几何形体概括全部的造型细节,初步形成作品的外轮廓与内轮廓。重点在于比例准确,风格协调,整体感强,留有余地,这是整幅作品成败的基础。

(3) 刻细坯:先从整体着眼,对比例、布局和风格特征进行细微调整,之后逐步具体细致地雕刻出主尊、眷属、法器、供物、供养人、配景,尤其要着重刻划好主尊的姿态和五官、四肢,同时还需为修光留有余地。这个阶段,作品的体积与空间关系、块面与线条布局已趋明朗,因而奏刀尤以圆熟流畅为贵,更需充分表现所据唐卡底本的流派风格、艺术特征。在刻细坯的阶段,涌泉匠师常运用镂空技巧,以纵纤维组合镂空,镂去多余的部分,并运用带筋法,即在作品的擎空易断部位留下小料使其与临近的部位牵附,待作品完成后再用薄刀密片法把牵附之筋去掉或减至最少。这些木雕技艺提升了唐卡的表现空间,丰富了唐卡的表现趣味。

(4) 修光:运用精雕细刻及薄刀密片法修去细坯中的刀痕凿垢,使作品表面细致完美。涌泉匠师修光时刀迹清楚细密,将唐卡细密画的繁复细节予以充分表达。

(5) 开脸:佛教艺术非常重视神灵的面部造型和眉目表情,这被形象地称之为“开脸”。涌泉匠师把主尊“开脸”作为提升艺术水准的关键环节,以各派唐卡的形象为基础,认真揣摩明代永乐、宣德时期宫廷藏传佛教造像特征,把握和体现了“国”字脸的造型特征,增强了形象的写实性和生动性。

(6) 打磨:根据作品的需要,将白坯木雕用粗细不同的木工砂纸搓磨至细润光滑。先用粗砂纸,后用细砂纸,顺着木纤维方向反复打磨,直至刀痕砂路消失,显示美丽的木纹,既要轮廓清晰,又要光滑流畅。

(7) 刻毛发、饰纹:用三角刀刻画毛发、饰纹。涌泉匠师对嘎赤画风、藏密趣味有深刻领会,运刀爽利,粗细均匀,一丝不苟,很好地表现出了唐卡独有的细密和精致,体现了线条的汉式趣味。

(8) 上光:给作品烫蜡、上漆,使之锦上生辉,蜡液渗透、滋润木质,还起到防污作用以便长期保存。涌泉木雕唐卡上光清亮雅致,亮而不俗。

(9) 装藏:传统唐卡通常在画布背面书写咒语,由活佛高僧手印加持开光,木雕唐卡由于材质的改变已不适宜这种方式,涌泉匠师借鉴造像装藏的方式,在木雕唐卡正面下方凿一方孔作为装藏处,上覆铜皮予以封存,这种考虑体现了涌泉匠师对藏传佛教文化的尊重。信徒可将其送至寺院由活佛高僧开光加持。  

(10) 配置衬框、饰钩或底座:衬框、饰钩和底座不仅是作品主体的依托,也是雕刻造型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涌泉匠师所设计的衬框和底座,是汉式格局与藏式趣味的融接,既有浓郁的藏传佛教文化元素,也有着汉地木雕托架的风格样式。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涌泉木雕唐卡的饰钩工艺,其作为木雕唐卡的配件做工一丝不苟,造型多样而与木雕唐卡风格协调,很好得起到了烘托效果。饰钩所采用的铜鎏金工艺质量上乘,从某种意义上来看,仅饰钩本身足以成为艺术品和收藏品。 

3、雕刻工具

雕刻刀及辅助工具在木雕工艺中作用至关重要,一如彩绘唐卡所需的布、笔、色、胶。

雕刻刀的种类基本分为二大类。一类是坯刀,主要用于凿粗坯;一类是修光刀,主要用于刻细坯和修光。最宽的凿有4—6厘米,最窄的凿只有针尖大小。涌泉匠师所用修光刀均为自制,钢料、柄料制作精严,通常所用木雕工具多达数十至百余件。

(1) 圆刀:刃口呈圆弧形,多用于圆形和圆凹痕处。根据不同的用途,圆刀的型号范围基本在5厘米—0.5厘米之间。做浮雕时保留刀口两角,并利用其角尖的功能雕刻地子角落处。圆刀还有正反之别,斜面在槽内、刀背呈挺直的为正口圆刀,它吃木比较深,最适合做圆雕,尤其是在出坯和刻坯阶段。斜面在刀背上,槽内呈挺直的为反口圆刀,吃木比较深活,能平缓的走刀或剔地,在浮雕中用途更大。圆刀的形状还可根据需要做成铁杆弯曲形,以便伸进较深的部位挖雕镂洞。

(2) 平刀:刃口呈平直,主要用于劈削铲平木料表面的凹凸,使其平滑无痕。型号大的也能用来凿大型,有块面感。平刀的锐角能刻线,二刀相交时能剔除刀脚或印刻图案。

(3) 斜刀:刀口呈45度左右的斜角,主要用于作品的关节角落和镂空狭缝处作剔角修光。如果刻人物眼角处,斜刀更好用。料刀又分正手斜与反手斜,以适合各个方向。涌泉匠师刻毛发丝缕通常使用斜刀,用扼、拧的方法运刀,刻出的毛发效果比用三角刀刻得更为生动自然。

(4) 玉婉刀:刃口呈圆弧形,是一种介乎圆刀与平刀之间的修光用刀,分圆弧和斜弧二种。在平刀与圆刀无法施展时它们可以代替完成。特点是比较缓和,既不像平刀那么板直,又不像圆刀那么深凹,适合在凹面起伏上使用。

(5) 中钢刀:刃口平直两面都有斜度。中钢刀锋口正中,用它打坯可保持锋正直往,使周围保留部分不受震动。中钢刀还用于印刻人物服饰及道具上的图案花纹。

(6) 三角刀:刃口呈三角形,因其锋面在左右二侧,锋利集点就在中角上。制作三角刀要选用适用的工具钢,一般用4—6毫米的圆钢,铣出55度—60度的三角槽,将两腰磨平,其口端磨成刃口。角度大,刻出的线条就粗,反之就细。三角刀主要用于刻毛发刻装饰线纹。操作时三角刀尖在木板上推进,木屑从三角槽内吐出,三角刀尖推过的部位便刻画出线条来。

木雕的辅助工具,主要有敲锤、木锉、斧子、锯子。敲锤分木制与铁制二种,木制敲锤一般采用木质比重大的硬木等,敲锤的形状以扁、平、宽、方为好。斧子的用途是配合出坯大量砍削木料。木锉的作用在于能大面积迅速地调整造型结构,并能与雕刻刀结合使用,将人物衣纹的辗转翻折处理得生动流畅,虚实有致。

木雕的辅助工具还包括小型电动木工抛光机和电动手枪钻。抛光机的用途仅在于作品完成后的表面处理,可以代替手工做大面积的磨光。手枪钻主要用于镂空打洞,做大型雕刻时,可用其切轮廓。

4、雕刻技法

雕刻是一种减法,其要旨是采取凿、刻、剔、减的技术方法,从材质表面去掉多余部分,从而凸现形象的造型样式。所谓技法,就是木雕创作中匠师对于形象和空间的处理手法。这种手法主要体现在削减意义上的雕与刻,确切地说,就是由外向内,一步步通过减去废料,循序渐进地将形体挖掘显现出来。在一次次的减法造型中,不允许有丝毫的差错,减多了,只能用痛心去弥补,涌泉匠师将木雕唐卡称为严谨艺术,他们“宁可割掉自身肉,不愿错施一缕材”,观众在观赏作品时能够感受到匠师心理多变而有意义的过程。

雕刻分为圆雕、浮雕两种。圆雕是完全立体的雕刻,前后左右各面均需雕刻,一般无背景。有实在的体积感,可以从四周任何角度观赏。浮雕是在留出底板料基础上琢刻形象,形体轮廓线近似绘画,前后压缩体积感利用透视表现效果。因此浮雕是介于绘画和圆雕两者之间的一种雕刻艺术手法。有背景或素板,依靠凹凸形体的厚度表现景深效果,是以正面欣赏的雕刻作品。

平面浮雕是涌泉匠师应用最多最擅长的技法,这也是东阳木雕技艺的精髓。平面浮雕是一种介于圆雕和绘画之间的艺术表现形式。浮雕相对圆雕的基本特征,是经形体压缩处理后的平面特性。它的空间形态是介于绘画的平面与圆雕的实体之间的压缩空间,即雕刻深度。雕刻深度的不同,形成浮雕的二种基本形态深浮雕和浅浮雕。深浮雕雕刻深度大,其空间构造和造型接近于雕塑。浅浮雕雕刻深度小,平面感强,更接近于绘画。

按照雕刻的深浅和技法的不同,又可将其分为薄浮雕、浅浮雕、深浮雕(镂空雕、高浮雕)等。薄浮雕以线为主,以面为辅,是以线面结合来表现图像的雕刻技法。主要通过严谨的线条刻画和透视投影等处理方式来造成抽象的立体图像,使画面呈现立体感。它既保持了一种书画式的平面性,又具有一定的体量感和起伏感,薄而有立体感,要求图案简约,刀法洗练。浅浮雕主要通过严谨的线条刻画来呈现立体感,讲究刀功,对匠师绘画功底,特别是线条表现和投影处理能力要求尤高。深浮雕是一种线面结合,以面为主来表现图像的雕刻技法,通过立体造型,形成浓缩的空间深度感。深浮雕雕刻深度较深,立体感强,要求艺人具备造型和结构把握能力,既要镂空深雕,又要穿插有致,保持牢固。具体言之,匠师刀下往往交错应用各类雕法,随形奏刀,以表现效果为准。涌泉木雕唐卡经历了从板材4厘米厚度的浅浮雕向板材10厘米厚度的深浮雕逐渐过渡发展的历程。

(三)风格特征

木雕唐卡的风格形成取决于三个方面——范本、用料、技法。涌泉木雕唐卡所据范本的风格流派脉络清晰,主要是康巴地区藏东风格西藏三大唐卡流派作品,包括八邦寺司徒曲吉迥乃→普布次仁→通拉泽翁传承的噶玛嘎赤风格,勉拉顿珠→藏巴·曲英嘉措推动形成的勉萨流派。在用料方面,涌泉以贵重木料为板材,用料考究。就技法而言,涌泉木雕唐卡广采以东阳为主的中国四大木雕技法,旁采牙雕、竹雕技法,整合为一种崭新的面貌。因而涌泉木雕唐卡具有十分丰富而多元的风格特征:藏东画风+江南雕技+“永宣”趣味。这种来自民间而发展出的庙堂品位,不妨称之为“涌泉风格”。   

(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 和 靖)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和 靖 编辑:韩宵宵
凤凰网读书
读图:美色读图:奇观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
 
 
·曾轶可绵羊音 ·阅兵村黑里美
·风云2加长预告 ·天亮了说晚安
·入狱贪官菜谱 ·刺陵精彩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