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文化 > 国学 > 正文
西学如何渐进?江南制造局翻译馆钩沉
2008年11月12日 09:26世界博览 】 【打印

傅兰雅:电火亮萤虫,声名盖南汤

如果傅兰雅生活在网络时代,肯定是名副其实的“人肉翻译机”,单独翻译或与人合译西方书籍129部(绝大多数为科学技术性质),是在华外国人中翻译西方书籍最多的一人。

傅兰雅出生于苏格兰肯特郡海斯镇一穷苦牧师家庭。贫困的家境使他从小养成了发奋学习、努力向上的性格。他自幼向往中国,萌生来华工作的愿望。稍长,曾在酒厂当学徒。后得政府助学金就读于伦敦海布莱师范学院。大学毕业后于1861年(清咸丰十一年)到香港,就任圣保国书院院长。两年后受聘任北京同文书馆英语教习,1865年(清同治四年)转任上海英华学堂校长,并主编字林洋行的中文报纸《上海新报》。1868年(同治七年),任上海江南制造局翻译馆译员,达28年,清政府曾授予三品官衔和勋章。1876年2月17日(清光绪二年正月二十三日)创办格致书院,自费创刊科学杂志《格致汇编》,所载多为科学常识,带有新闻性,设有“互相问答”一栏,从创刊号至停刊,差不多期期都有,共刊出了322条,交流了五百个问题。1877年(光绪三年)被举为上海益智书会干事,从事科学普及工作。1896年(光绪二十二年)去美国担任加利福尼亚大学东方文学语言教授,后加入美国籍。

1868年春天,他被江南制造局翻译馆的聘书所吸引,决定去那里做科技翻译官。这个职位年薪高达800英镑,足使他过上富裕的生活,他看中的还有这项工作的前景。他告诉远在英国的父亲:“充任中国政府的科技著作翻译官,是一个令人愉快的职业,它受人尊敬,无比光荣,而且有用。我打算将这一职位当作在中国谋求更高官衔的跳板。我的志向无边。我的职位完全是独立的——什么领事馆、海关,都无权管辖我。”当时翻译馆所译的书籍,以西方科学技术为主,书目由中国官员选定,随后傅兰雅从英国订购运来。受到中国官府如此重用,傅兰雅真有点受宠若惊。但对这项工作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他和信任他的官员们一样缺乏了解。此前,上海道台冯桂芬找到傅兰雅,提出一项计划:从一所学校里选出10名有学问的中国人,派到江南制造局,由傅兰雅教给他们制造蒸汽机的原理。对蒸汽机原理一无所知的傅兰雅只能耸耸肩,拒绝这个近乎荒唐的要求,引起了冯桂芬的不快。

入乡随俗的傅兰雅既希望加官进爵,也希望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但是中国官员只是把傅兰雅看作一个有知识、有能力的雇员,利用他解决各种棘手的技术问题,完成规定的任务。他把全部精力花在了科学研究、实验,以及翻译西方科技文献上。

当时,翻译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刚刚引入中国,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和语言隔阂,译书多采取“口译笔述”的原始形式。即翻译每一种新书,都需两人搭伴合作,先由外国译员浏览过一遍,随后按原意逐句读出汉语,再由中国译员笔述,待译出初稿后,最后按照中国文法共同修改润色,成为定稿。这是江南制造局特有的翻译方法,对傅兰雅等人来说,既是个苦差,也是一种磨练。

据时人统计,傅兰雅在当时外国传教士中译书最丰,其单独或与人合译的西方科技、文化类书籍就达129种,内容涉及物理、数学、化学、军工、矿物、冶金、医学和社会科学等各个方面。到1880至1896年间,傅兰雅本人又推出译著74本,大部分都是以前未涉及过的新学科,如地质、气象、植物、法律、解剖和政治经济学等等。在为个人理想奋斗和苦熬的历程里,傅兰雅或许从来没有想到,他要在江南制造局度过长达28年的译书生涯,并由此成为开中国近代科技新闻之先河的人物吧。

他所主编的以刊登科普文章为主的《格致汇编》,除介绍各门科学的专门知识外,还发挥了早期办教会报纸时积累的经验,开辟“算学奇题”、“互相问答”和“格物杂说”等专栏,报道西方技术在世界上的应用;连载译著,介绍科学仪器和日用工业技术以及卫生学等方面的专门学问,同时还广泛宣传汤若望、瓦特、富兰克林等科学家的事迹;在介绍化铁炉、蒸汽机车等外国先进器械时均附有插图,与《上海新报》的“机器图说”专栏有异曲同工之妙,很受读者欢迎。

傅兰雅所做的最有意义的工作,也许还要算上在促使译文科技用语标准化方面作出的努力。他曾花大气力编纂了第一本中文技术术语和词汇字典;1890年,他促成了“中国教育协会”的成立,担任总编、经理委员会主席并兼任出版委员会秘书,具体负责化学、矿物学、气象学、印刷术、电镀工艺、化工仪器、哲学、铸造工艺、枪炮制造、造船工艺、开矿和土木工程等学科的名词规范化工作。今人耳熟能详的这些科学技术名词,就是经他之手推敲、落定,从而家喻户晓的。

洋务运动失败后,傅兰雅称他在中国的经历为“南柯一梦”,启程奔赴美国时,一位相熟的朝廷大臣对他一副对联,写道:电火亮萤虫,声名盖南汤。

翻译,在人类的文化交流中一直在广泛地进行着,但在历史中却很少得到世人的关注,长期以来,在中国历史上更是被认为“雕虫小技”,很多历史学家都对译介西学的努力视若无睹。无论是徐寿、傅兰雅还是华蘅芳、舒高弟等一位位中外翻译工作者,像是一颗颗散落的珍珠,被历史所尘封,但是他们本身的光芒还是终会被后人发现的,他们会从历史的边缘重新回到应有的位置。

<< 前一页123后一页 >>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作者: 宁宵宵   编辑: 彭婷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