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20日至1月27日,由北京师范大学人文宗教高等研究院、中国文化院、凤凰网、台湾中时媒体集团、佛光山文教基金会等单位,联合主办的第十期海峡两岸大学生文化体验营将在台湾地区举行。
本期体验营以“社区营造文化之旅”为主题,将在金门开营,拟参访金门大学、琼林社区、燕南书院、台北社区大学、三峡老街、浪漫台三线、鹿港民俗文化馆、埔里桃米社区等地,一窥台湾的社区营造文化。
体验营共遴选大学生营员30名,大陆和台湾各15名,分别由凤凰网和台湾《旺报》通过前期征稿和面试从两岸高校中遴选。本文为两岸大学生的报名征稿选发。
童侨歆,武汉大学
一切伟大功绩,一切荣华富贵,只能暂留,终归灭迹。所有欢笑,所有眼泪,所有喜悦,所有痛苦,到头来全是虚空一片,因为人生有限。——白先勇《台北人》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余光中《乡愁》
畅游台湾文学—思念情深
余光中和白先勇是我喜爱的台湾作家,这两句名句也是我对台湾最初的印象。初读他们的作品是在高中校园图书馆的文化节上,两人的作品都有深深的情怀,都关注六
七十年代台湾的社会民情。余光中先生驰骋文坛逾半个世纪,涉猎广泛,被誉为“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者”。其文学生涯悠远、辽阔、深沉,为当代诗坛健将、散文重镇;白先勇出生上流社会,书香门第,自幼漂泊辗转,却见多识广又细腻敏感,其作品更多是描写上流社会,特别是都台湾后的家国情怀,浓郁乡愁和深深的落寞。两人搭在一起,就是一卷完整的台湾民国史,便是一触最生动妥帖的台湾人情,变成了一幅韵味十足酸甜并济的台湾风情画卷,实在是读者之幸也。
再谈谈这本翻阅不下10遍的经典华文之作——《台北人》,是我对台湾文学的启蒙之作了。饱和丰沛的人物情感,细腻生动的场景描绘,似一部部精致的小电影,再现了彼时彼刻的台湾。难怪这集子里的只肖寥寥数字精悍的短篇小说几乎篇篇都被改编成了电影。与其说他是小说家,不如说他是那段特殊历史的记录者。当年的一段迁徙史,竟成了文人骚客的艺术来源。
白先勇
作家,从来都是时代的记录者。《台北人》白先勇先生描绘了国民党败退台湾后,那一批仓促来台还守着故乡的梦,守着远方的爱人,孤单着的充满希望又充满绝望的十几年罢了。他写尽了那份乡愁,写尽了繁华落尽后的悲肠,写尽了异乡人在他乡一切重来,艰难求存的悲苦和欢颜。无论是底层兵士,还是高层将领,无不望尽天涯路,守着一份故国家园梦不愿醒来。在白先勇的笔下,描绘的多是因为政治原因从大陆跑到台湾的上流社会的遗世孤老,太太小姐交际花,大学教授,也有下层社会的男工、舞女、小店老板娘、小学教员等,无不是在过去的回忆和美好,现世的挣扎和落寞间苦苦徘徊。短短十四篇短篇小说,皆精炼雅致,形神兼备,往往一瞬的时光就可以倒回到几十年前。倘若没有这段政治和战争导致的家国离别,就没有华人世界的白先勇,就没有《台北人》这部灿烂的书卷。
根据白先勇先生自拟的主旨:纪念。纪念先父母以及那个忧患重重的时代。“纪念”两字已超出单性的寄语托感的意义。所在情也。情是链接传统与现代的关键。投射在本土语境之上,只有在情的空间中,个体的崇高意志、生命交际的和谐、天人的完整性才能得到保存;小到抚应个体变异,中则舒缓价值流泻,大则超起于时代暴革之上;不止动情用情切情,更有入情,化情尚情。
结识台湾挚友——友谊缘起
大学宿舍是一个缘分的开始,四个来自天南海北的姑娘,台湾、澳门、湖南、山西,迥异的方言,不同的成长经历,差异的社会制度却都在一个不到15平方米的温馨小室得到了融合。分享阅读的书籍、喜爱的影视作品,相互请教宏微观经济学的问题,在武汉拔草
各式各样的美食,最重要的事,每每夜深露重的睡前总会聊聊我们彼此的城市故事或者对国际新闻的评价。四个角度,四个思维模式,四个有趣的灵魂总能碰撞出令人惊喜的火花。时时聊到大陆、澳门、台湾的教育医疗、公共设施、政府政策,让我对我们的国家,我们所处的社会有更深入的认识和了解,同时产生进一步思考。
我们的政府政策是民主的吗?民主的同时如何保持高效、高执行力?采用台湾、澳门的政策方法会有水土不服的问题出现吗?甚至有时我们四个对某一个问题展开辩驳,例如“大陆应该从小学幼儿园普及垃圾分类的教育吗?”台湾、澳门皆有这样的先例,从儿童普及教育是一个理念深入人心得开端,可大陆是否揠苗助长了,垃圾分类整个产业链都处于半萌芽状态。观之台湾、澳门即便教育先行,垃圾分类又是否真的落在实处。
在谈到不同地区的医疗发展水平时又可以发现,大陆存在的差异以及未来发展的方向。澳门、台湾都是医疗较为发达的地区,我的室友甚至都有固定的私人牙科医生,而我们对口腔卫生保健仅停留的幼儿换牙期、龋齿等方面。再者,台湾、澳门都是人口老龄化问题较为突出的地方,这也是未来人口红利消失大陆地区发展的趋势,所以医疗养老、护理、老年社区等问题都对大陆有深刻的借鉴意义。
研究社区设计建设——殊途同归
谈及海峡两岸的社区文化,台湾的社区设计是我感兴趣的也是我想深入考察学习的。在关于社区文化建设的公共选修课上有幸悉得意核设计执行长戴瑶强先生的报告,主题是“社区设计以人与在地文化价值为核心顶层设计思维”。我得到最深的感触便是:要从台湾社区总体营造的经验来谈中国乡村振兴的方法。
有人说台湾最美的风景是人。提到社区总体营造的时候,很多人听到营造两个字就会觉得是台湾版的美丽乡村硬体建设的土木工程。然台湾的社区总体营造最大的价值其实是人和地方生活价值的文化重建工程。台湾在50年代到80年代间,经济从原本的初级产业为主的农业社会开始变迁到以制造、加代工、贸易为动力的工商社会。大量劳动力开始移入都市。家庭形态跟人际关系也由于工作跟地理上的迁移而产生的变化,人际关系开始变得冷漠,自私与投机,对于地方事务缺乏了热情和参与感。所以在新移居城市里并没有建立起所谓的共同体意识,缺乏了土地的认同感。另一方面,地方上的常民文化,也因经济与产业形态改变而逐渐萎缩,工业化、代工标准化,使得地方独特性慢慢消失。文化艺术的发展不再凸显社区或者社区的向心力,地方文化个性也只剩下一些千篇一律的面貌。这个问题在以制造业发家的广东、浙江一带也非常显著。
举个代表性的例子加以说明,地震对台湾中部地方产业的发展影响很大,桃米社区在地震之后,基本上社区的面貌也被地震给毁了,地方人士开始重新思考如何重建地方产业。桃米社区它本身最大的资源就是生态,它有台湾最多样的青蛙物种。所以地方人士开始从生态的角度结合总体营造的意识,共同发展,以生态为主的公共特色资产。类比笔者暑期考察的四川省卧龙自然保护区,情况非常类似,但如何利用生态资源对当地政府来说仍在不断探索中,这也使我对这趟不一样的社区文化体验之旅充满向往。
望两岸在交流中一同发展,携手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