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远泽:我所认识的台湾|两岸大学生文化体验营
文化读书
文化读书 > 滚动 > 正文

刘远泽:我所认识的台湾|两岸大学生文化体验营

2019年1月20日至1月27日,由北京师范大学人文宗教高等研究院、中国文化院、凤凰网、台湾中时媒体集团、佛光山文教基金会等单位,联合主办的第十期海峡两岸大学生文化体验营将在台湾地区举行。

本期体验营以“社区营造文化之旅”为主题,将在金门开营,拟参访金门大学、琼林社区、燕南书院、台北社区大学、三峡老街、浪漫台三线、鹿港民俗文化馆、埔里桃米社区等地,一窥台湾的社区营造文化。

体验营共遴选大学生营员30名,大陆和台湾各15名,分别由凤凰网和台湾《旺报》通过前期征稿和面试从两岸高校中遴选。本文为两岸大学生的报名征稿选发。

刘远泽,北京师范大学

很小就知道我家有台湾的亲戚,但那时的我对台湾完全没有概念,只知道那是很远的地方,以及别人时不时地会因此而向我投来歆羡的目光。

后来年纪稍大,在课堂上学习了历史,又从父辈和祖父辈口中了解到家族的故事,我开始懂得为丘逢甲、林少猫等英雄的悲剧而伤恸,也为我曾外祖父在战火与离乱中飘零的一生而扼腕。这是我作为一个普通的大陆青年,在教育中认识的台湾。

再后来,到了2014年,我正是一个愤世嫉俗的高中生。通过发达的现代媒体,我了解到了海峡另一侧年轻人正在主导的一场“大事件”,那段时期,我在互联网上看到了一些很刺眼的图片与文字,内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我开始关注台湾的各种新闻资料,一路下来,竟也目睹了台湾的两次大选的全程,体会到了风云变幻,人物沉浮,对台岛的认识也不断深入。这期间我经历了成人,对台湾的情感态度也在时间的沉淀中变得冷静起来。

进入大学后,为了更好地了解台湾,我加入了我们学校的对台交流社团,结识到了许许多多的台湾同学;也有机会去到台湾的多所大学和社会机构进行交流、访问;更终于见到了我在台湾的亲人们。如果说,两岸关系真的是一个太复杂、太沉重的问题,学者们、政要们、网友们,都将在一段时期内对此不断继续地争论下去,那我想,我们不妨可以回到一些轻松而同样重要的话题,因为两岸的交流互动,最终要落到一个个普通的人身上,人与人在日常生活、举手投足之间的交流,或许是两岸互认互信最直观的途径与基础。因此我想来记一记我所认识到的台湾人。

我的台湾同学们

我所在的社团(BNU两岸青协)在每个寒暑假为来校交换学习的港澳台同学匹配一位学伴,帮助他们适应在北京的学习和生活。作为协会的一员,我很荣幸连续三个学期成为了学伴,结识到了不少台湾的同学。还记得去年9月我去机场迎接他们的时候,在回学校的车上,有一位同学男同学望着窗外的街景,不由得戴上了口罩,还一面问我北京空气真的很差吗(他感觉那天还好)。我看出了他的担忧,也很诚恳地回答他:“现在是还好,可是到了冬天你现在带的这种口罩恐怕就还不够用哦!”我又向他介绍了北京这边常戴的带有过滤层的口罩,还提到前一年冬天甚至有人真的戴上了防毒面具,他还不相信地反问:“你确定不是在说cosplay吗?”很快我就和这位K同学聊开了,后来的日子里我们也常常约在一起游玩和吃饭,我尽量用坦诚客观的态度将我认识的大陆社会介绍给他,他也十分尊重我们的观点态度。更多时候,两种不同环境中形成的认知差异会突然在想不到的地方迸发出来,譬如,我们在王府井书店看到那些六七十年代的革命宣传画时,他会下意识地直呼“好恐怖”,我陪他在北京西站去火车票时,他全程自称“台湾同胞”,让我都觉得有点没有必要……总的来说,因为有彼此的平等与尊重,即使会有很多不了解,也并没有因此妨碍彼此的友好相处。

带台湾同学们在北京游玩

后来,我又认识了一位台湾同学,这一次可能会比较遗憾一点,我们还没有见面,就因为一些偏见而争执了起来,虽然大家都坚持用道理来论辩,但总归在两人间升起了浓浓的火药气,见面后,我依旧像之前一样带领这位同学在北京城内游览,但我们之间的那道心坎,却始终没能再跨过去。

当我在台湾时

2017年初的寒假,有幸参加北京大学台研社的假期调研去到台湾,那次宝贵的经历,也让我对台湾和台湾人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在我们的调研行程中,不断有人询问我们是从哪里来的,在台大鹿鸣堂旁的7-11内,在新竹交大的T型教室里,在台南延平老街的行动摊位前……当我说出我们是来自大陆的大学生时,他们都表现得非常友好与亲切,交大里的那位老奶奶甚至悄悄地走到教室后面坐下来,认真听完了我们的整场调研报告会。

与北大以及成功大学同学们在台南

台湾,也的确是一个有人情味的社会。在台科大的食堂里,坐在我身边的台湾方面的接待同学一直都在聊他家里的小妹妹,言辞中透露出做哥哥的幸福和温馨;在101大厦下,一群健身爱好者从我们身边跑过,每个人都热情地同素昧平生的我们打招呼;在象山脚下的一家超商里,收银的年轻男店员不仅问我们从哪里来,还主动向我们分享自己的旅行经历……

当然,台湾也带给我很多思考与感动。广阔的嘉南平原上,我台湾的小姑婆在汽车上向我讲述了两岸亲人交流的点滴往事;在嘉义的老房子里,曾外祖父时虽已届95岁高龄,仍亲切地拉着我的手,用浓厚的家乡话向我询问家族子嗣的近况;在台北繁华的信义街头,大姑婆告诉我当年那里还是一片稻田,是曾外祖父和那些赴台官兵的辛勤建设,才有了后来的城市;在台南,告别的晚上,我台湾的曾外祖母,一个和蔼可亲的平埔族老人,将一个新春的红包递给我,我再三推辞,她仍语重心长地说:“这是我们中国人的传统习俗,是我们的一点心意,泽儿你要好好读书,为你们家增光啊!”……这些往事,即使现在想来,也依旧暖在心头。

与台湾亲人在台北

我所认识的台湾人,形形色色,有时候,我也会感觉彼此之间有太多的不了解,甚至由此造成隔阂与冲突。但更多时候,我觉得我们并没有什么不同,我们本应该走得更近,我们亦还将继续携手走下去。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