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他是张惠妹的叔叔 唱着《橄榄树》的流浪歌王胡德夫


来源:凤凰文化

《未央歌》延着民谣发展脉络讲述民谣故事,节目第二期,就是胡德夫和橄榄树的故事,万芳作为嘉宾,和胡德夫一起回顾,如何共同受到李泰祥的提携。华语乐坛天后张惠妹倾力推荐!

“在那个哪里都不能去的年代,李泰祥的《橄榄树》呈现一个遥远的梦想。”—林怀民

2017年10月29日,北京东二环的七七剧场,胡德夫首档人文音乐节目《未央歌》发布会。两期节目播放结束后,胡德夫走到舞台中央,弹奏起“橄榄树”。他顺着刚刚播放的节目,向在场观众说起作曲者李泰祥在创作的时候,自己如何陪伴身边,“给他削铅笔”,试唱谱子,见证了整个过程。

时光倒回至2005年,胡德夫发表人生第一张专辑《匆匆》,收录李泰祥作曲、三毛作词的《橄榄树》。2014年,发布第二张专辑《芬芳的山谷》,收录《答案》,罗青作词,李泰祥作曲。

为什么收录李泰祥的歌在自己的专辑,胡德夫的回答是,李泰祥让他更了解歌,怎么表现歌,也在生活上很照顾他,像一位老大哥。因为李泰祥写这两首歌的时候,“我曾经陪伴在他身边,他允许我看他怎么工作,怎么写下每一个字,又怎么用橡皮擦擦掉那些音符,然后重新再谱,一直到写出来。”

《橄榄树》经历过许多人的演绎,齐豫,许景淳,孙燕姿,等等。到胡德夫这里,婉转细腻的女声变成了苍凉雄厚的男声,况味大不同。

凤凰网文化中心出品、贵州习酒首席赞助的胡德夫首档人文音乐节目《未央歌》,延着民谣发展脉络讲述民谣故事。节目第二期,就是胡德夫和橄榄树的故事,万芳作为嘉宾,和胡德夫一起回顾,如何共同受到李泰祥的提携。华语乐坛天后张惠妹倾力推荐《未央歌》,在节目镜头前,阿妹把胡德夫亲切的称为“叔叔”,她说,“胡老师其实不仅是民歌的开创者,在我们少数民族歌手里,老师也是我们大家所有人的榜样,”“不要看老师好像满头白发,好像很严肃,你们听他唱歌跟他聊天,就会知道他是一个非常和蔼可亲的叔叔。”

“李泰祥像我的大哥”

胡德夫认识李泰祥是在1969年,李泰祥和大弟弟一起来看胡德夫所在的潮流合唱团排练,后来就常常看他们练歌。知道胡德夫是卑南族以后,让他唱了几首歌,李泰祥叫他来帮忙和音,教他简单的和弦。

从此,胡德夫“有了一个台东的大哥”。李泰祥是阿美族,原住民,都是台东来的,胡德夫觉得很光荣,有面子,也常常受邀去李家。那时候住在金山南路。

李泰祥的爸爸从年轻时就在外面做生意,受过良好教育,保险事业做得出色,适逢战乱,举家迁往台北避祸。李家的孩子们不会讲阿美族的语言,家里讲日语。胡德夫常常见到李爸爸在餐厅做阿美族传统雕刻,阿美族的大轮子,铁包的木轮子。李泰祥家除了爸爸,没有人懂阿美族的语言,胡德夫这个卑南族人,反而在学校学会了阿美族的话,跟李家老爷子讲阿美族语。老爷子是马兰人,那时才知道,他和胡德夫的爸爸是同学,也是田径场上的对手。

彼时李泰祥已经是台湾交响乐团的首席小提琴手,之后成了指挥,和文艺界名流熟稔,如洛夫,罗门,三毛,等等,互相合作。胡德夫也是在李家,认识了很多文艺界的人。

李泰祥和太太许寿美结婚是私奔,太太家里条件优渥,不同意女儿下嫁,两人冲破阻力,私下结婚。这是很有名的故事。胡德夫自己谈恋爱的时候,也遇到这样的困境,交往山东的女孩子,苏州的女孩子,被女方家人反对,心里不理解,“怎么会被这样看待呢,怎么会这么歧视原住民呢”。和大哥又多了一些“同病相怜”。

后来,胡德夫所在的潮流乐团解散,万沙浪改唱流行歌曲,《风从哪里来》,一夜成名,是1971年。胡德夫开始哥伦比亚咖啡厅唱歌,在一个咖啡馆的角落里弹吉他,李泰祥也会去看他,听他们演唱。那时候李双泽还没上门“踢馆”。

见证橄榄树的创作

胡德夫陪着李泰祥写这首歌,大约是1977年前后。

李泰祥催三毛写几首歌词,三毛先写了英文版的诗,杨祖珺改成中文版。三毛最早写的是“小毛驴”,李泰祥觉得不好,商量着改,最后改成了“橄榄树”。尽管这种盛产于地中海地区的树,李泰祥从来没见过。

诗入歌是悠久传统。很多歌词从诗里来。比如杨弦的歌,拿余光中的《乡愁四韵》来谱曲。李泰祥也是,诗人朋友给了不少诗词。胡德夫自己的《匆匆》,也是泰戈尔的诗拿来用的。“这是全世界的传统,欧美民歌,很多来自游唱诗人,几百年前英国的游唱诗人,影响到他们这一代,也是和诗歌有关系的。中国也是一样,从诗人的咏唱过来,像《满江红》只是后来是被军中歌曲和爱国歌曲打乱了一下,一直都有这个传统。”

李泰祥在家里写《橄榄树》,胡德夫坐在旁边听他讲,记得陪李泰祥写歌的细节,“他一边弹一边唱的把这个词填进去,再擦掉再把谱子改一改,他在做这个整个事情,我帮他削笔,帮他倒茶,他写到一半的时候就说让我陪他去录音室,就跟班小弟一样的,坐在那陪他,他弟弟里面没有一个陪他,他们都忙自己的事情,读书,当兵。”

写一半,一起去录音室,李泰祥叫他随便弹唱,听一些灵感和声音,一边改一边想。有时候六七个小时就泡在录音室里面。一做完,就找一个吉他手来,叫人弹一下。也叫贝斯手来,谱子放上面。还没有正式录,就发表了,带着人上台唱。

杨祖珺,齐豫,唐晓诗,辛晓琪,一个个地唱过,一个一个巡演活动下来。李泰祥找的灯光也很特别,“民歌当时不太讲究灯光的,音响也不讲究,他就会比较讲究,他是要求比较高的,而且古典刻板的,他也喜欢看戏剧,他特别讲究音响,他自己家的音响就是最好的。”

写完了并不是完了,不停地改。许景淳说她唱过二十多个版本的《橄榄树》。

李泰祥也会用二胡,把多种乐器放在作品里面。后来齐豫正式唱了《橄榄树》,也得了奖。彼时齐豫念台大考古系,拿了第二届金韵奖冠军、第一届民谣风冠军,初出茅庐,风头正劲。1979年发第一张专辑,命名为《橄榄树》。

李泰祥给我一直弹唱的勇气

胡德夫刚写《匆匆》,李泰祥在下面听,胡德夫很不自在,怕弹错,弹完问他有什么地方可以改,请他叫自己弹琴。李泰祥回答,“你的连贯性要好,我知道你很自由的,这是很好的。你现在有自己的弹法,自己的唱法,你的弹唱的技法,还要表达感情,你要走这样的路,按照你的步法呼吸,脑子要动,把气氛唱出来,你就这么走,不要再来回来弹古典了,古典是把谱子拿掉就不会弹了,我没有谱子,就不会弹了。”

“你唱的自然一点,你唱的越自然,别人听得就越顺。从里面慢慢改进自己,我也没有办法帮你做前奏或者什么,我的话可能会这样弹,但是你这个弹法也挺好的”,“他一直告诉我这样的东西,所以我就有勇气一直弹一直唱”。

这些鼓励的话,胡德夫一直一直都记得,让自己不再害怕。

李泰祥每年做一次传统的展望,胡德夫参加了1982年那次,和已经大红的齐豫,还有弟弟齐秦,以及唐晓诗,辛晓琪,整个乐团一起,全台湾走了好几场,有文化中心的地方,他们都去唱过。包括胡德夫和李泰祥的家乡台东,那时候李泰祥在指导军队的义工队,很多音乐学校毕业的都到义工队去,大队长提供军车,演唱会很顺利,“要人有人要汽车有汽车,全省走一圈。”

在舞台上,李泰祥非常严格,弟弟错了他就当场大骂。所有人都唱得很吃力。但他对胡德夫还是很尊重的,“他有时候让我自弹自唱一些东西,除了唱他的作品,我觉得他很尊重我,也信得过我。”

台湾并没有橄榄树,无法三毛一样去欧洲游历的歌手们,无从得知那是什么。“我们在台湾去哪里看橄榄树呢,不是像一般看到的杜鹃,凤凰,木棉,或者松树,是他漂泊的地方看到的,沙漠可能会很多,你要到西班牙意大利,那些地方才会看到橄榄树,变成了大家在用的东西。”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李泰祥没有回过老家,回台东教过一段时间的师范学校,又离开了台东,一直在外面,和原住民文化是分开的。家乡的原住民知道他很有名,一些人讲他负面的话,说他不承认自己是原住民。这些在胡德夫看来都是深重的误会,“不是说你去承认自己是原住民才是原住民的,他娶的太太,他的婚姻是私奔的,别人知道他是阿美族的,为什么又要重新讲呢”。 “我知道他不是那样的人,一方面他不会阿美族的母语,一方面他讲到阿美族的音乐也不懂,一直到后来采风的时候才知道,他一直在古典音乐上面精益求精,他用他的作品他的态度去表示,没有人比他好,这已经够我们骄傲了。

李泰祥比胡德夫早来台北十几年,身为原住民,漂泊的经验根植内心,“所以他写出来的旋律会那样的凄美,简单,朗朗上口”。写的时候,他问李泰祥,“你比我早流浪到台北,你写这首歌会想到什么树吗?”李泰祥说没有见过橄榄树。胡德夫跟他说,我们每家旁边都会种槟榔,槟榔树开花的时候,叶子掉下来,整个弥漫清淡的香。李泰祥说,我记得,对的。

然后两个人一起唱,“为了我梦中的槟榔树”,一边唱一边笑。那个场景,是四十年过去,还留存胡德夫心中,成为不灭的记忆。

“他没有把我们当成外人,一直带着我们,他也没有特意的,很自然的,漂泊在一起。大木头带着小木头。我经济很困难的时候,他带着我,从伯朗咖啡,到其他的地方,他知道我需要,他就让我去唱,他问我最近收入怎么样,爸爸妈妈生病了,他就会说有首歌你去唱吧,就是几秒钟的广告歌,唱完了,厂商给我很多钱。他会这样提携后辈,这个老大哥不是只有音乐和艺术精神,他也常常和我们讨论诗歌,谁写的小说怎么样,叫作者来和我们讲话,也会叫我们去全省整个岛上巡唱,让我们感受和一般民歌不一样的更精致的,更艺术的表现方式。”

《橄榄树》还在,但李泰祥走了

1988年,李泰祥患上帕金森症,人生进入下半场,病困窘迫。胡德夫还记得,1999年台湾地震,在南投灾区帮忙,也来到台北开会,全身脏兮兮,带着工作队去三温暖洗澡,全队人的衣服都很脏的,没有带衣服下来,去三温暖可以顺便洗衣服了,然后去开会。

在那个三温暖看到了李泰祥,已经患了数年的帕金森症,也很久没见面。胡德夫看见他在柜台前面付钱,走来走去,马上冲过去问他怎么了。那时已经知道他有帕金森病,李泰祥回答说,“我一个人来,来的时候还好,有带药吃,发现药吃完了就不知道去哪了”,所幸还记得药在长庚医院,胡德夫陪他去医院领药,“一吃就有方向了”。

那次一别,胡德夫去台东长住,疗愈低谷期的自己,很久没有见过他。

胡德夫最后一次见李泰祥,是在新店,最后治疗的地方。久别重逢,李泰祥听到胡德夫的声音,还“哇”了一下,很激动。

那时候距离李泰祥去世,大约一年多。

歌手万芳还记得,2005年,“民歌三十”演唱会,她上台,演唱李泰祥著名作品《走在雨中》,镜头给到李泰祥,满脸激动感慨,那是病中的他。最后观众久久鼓掌,李泰祥起身,示意观众把掌声给台上的万芳。

《未央歌》第二期,就是胡德夫和橄榄树的故事,万芳作为嘉宾,和胡德夫一起回顾,如何共同受到李泰祥的提携。

2014年1月2日,李泰祥去世。是“民歌三十”到“民歌四十”之间,过世的六个人之一。常有听众怀念,《我要的不多》还在,但马兆骏走了。《今山古道》还在,但黄大城走了。《浮生千山路》还在,但陈志远走了。《如果》还在,但施碧梧走了。《外婆的澎湖湾》还在,但潘安邦走了。《橄榄树》还在,但李泰祥走了。

胡德夫说,自己是从高山峻岭海边走出来的,感受这个歌并不难,如果把橄榄树换掉的话,“我心中的橄榄树就是李泰祥,漂泊比我更漂泊,他的波澜比我更大,成就比我更好,这样子苦的走掉,而且他走之前,做了最大的努力。”所以他才会继续唱这个歌,因为李泰祥是大树,永远地遮阴,永远被怀念。而胡德夫自己,也已经成为一棵大树,荫庇着民谣河流里,后来的人。

说尽民歌的音乐故事,由凤凰网文化中心倾力打造、贵州习酒首席赞助的胡德夫首档人文音乐节目《未央歌》从11月2日起,在凤凰网首播,每周四播出一集。同时,豆瓣视频、腾讯视频、优酷、爱奇艺、搜狐视频等主流平台也将在焦点位置推送《未央歌》。另外,豆瓣推出的内容付费产品——豆瓣时间已在10月31日,推出胡德夫主讲的精品音频专栏《民谣与台湾故事——胡德夫的音乐时间》,专栏特邀胡德夫讲述他最爱的经典民谣,以及民谣与时代、与人、与台湾的故事,从与《未央歌》不同的角度展现民谣精彩,并且胡德夫在这个专栏里将发布他从未公开唱过的歌。(撰稿/郭睿)

扫描下方二维码,领取豆瓣时间订阅优惠码!

[责任编辑:游海洪 PN135]

责任编辑:游海洪 PN135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张惠妹动情推荐!“台湾民谣之父”献唱别样《橄榄树》 http://p0.ifengimg.com/a/2017_45/fbbe3f44aaef12e.jpg

凤凰文化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