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局外人”木心离开六年,拜伦 王尔德 伍尔夫都来乌镇找他


来源:凤凰文化

2017年10月14日,木心美术馆“大英图书馆珍宝展”特展开幕,来自英国和爱尔兰的四位世界文学巨匠:拜伦、兰姆、王尔德、伍尔夫“来到”乌镇,带来了他们的珍稀手稿真迹。

2017年10月14日,木心美术馆“大英图书馆珍宝展”特展开幕,来自英国和爱尔兰的四位世界文学巨匠:拜伦、兰姆、王尔德、伍尔夫“来到”乌镇,带来了他们的珍稀手稿真迹。同时开展的还有“塔中之塔——木心耶鲁藏品高仿及狱中手稿真迹展”。木心的朋友和知音也都来了,梁文道、窦文涛、刘小东、王安忆、詹宏志、罗振宇、蒋雯丽、赵薇、朴树、李健、蒋方舟等众多嘉宾在乌镇的小雨中出席了开幕式。

陈丹青

开幕式现场

木心回到国人视野,离不开乌镇的陈向宏,离不开弟子陈丹青,更里不会穿针引线的知音王安忆。 1995年木心思乡情切,秘密返回老宅,见原址上建了工厂人物皆非,他的童年少年梦无处安放。回美国写了篇《乌镇》并深感失望,表示“再也不回来了”。此文在台湾发表,当时的乌镇镇长陈向宏去台湾出差,看到此文,震惊“木心是谁?” 多方打探未得。1999年授茅奖时,他向王安忆再打探,王安忆说她不太了解木心,但她有个朋友跟木心很熟,陈丹青露面了。陈向宏热情呼唤木心回来养老,并承诺不作任何交换。马上贯彻,将工厂迁出,在原址上恢复旧有面貌,经协商定名“晚晴小筑”。一切就绪,将木心迎回家乡。

凤凰文化在乌镇采访了这位穿针引线的关键人物——王安忆。谈到对木心的出走时,她认为,那时候中国人对美国很向往,它的民族,它的体制自由。木心去纽约大概也不是偶然的,上海人喜欢纽约很自然。而对现实的失望是他出走的根源。

2015年,木心美术馆开馆,木心逝世四周年,凤凰文化推出纪录片《归来的局外人》,采访了木心的众多好友和推崇者,探讨木心之于中国文学与历史的意义。梁文道认为,木心虽然在晚年回到了中国,但他的文字和语言是与当今中国格格不入的,是一个完全的“局外人”身份。两年过去,随着木心出版物日渐畅销,木心的读者群越来越广。我们再一次跟梁文道聊起了木心,他仍然认为,木心之于中国依然是“局外人”的身份,“他虽然回来了,但是回到了是另一个中国”。梁文道认为,木心的文字既古老又先锋,并非中国当今的文学模样,无论从哪个维度都掌握不了木心,他是完完全全的一个“怪胎”。

开幕式现场嘉宾

本次特展,展出木心最喜爱的四位作家的手稿,包括拜伦、查尔斯·兰姆、奥斯卡·王尔德以及弗吉尼亚·伍尔夫。木心先生是这四位文豪的忠实读者,对他们及其文学作品的评论不吝笔墨。木心先生曾说,“人类文化至今,最强音是拜伦:反对权威,崇尚自由,绝对个人自由。”

谈及查尔斯·兰姆对自己青少年时期的影响,木心先生写到他对兰姆的作品是“一见钟情”。而对于爱尔兰作家奥斯卡·王尔德,木心先生的态度有些模棱两可,他认为王尔德“不愧为一个智者,言论锋利。不过,有时我想对他说:‘你别说得太多了。言多必失呀。’”

木心先生一生都在阅读弗吉尼亚·伍尔夫。提及伍尔夫,他曾慨:“年龄非常要紧的。我三四十岁,五十岁,都读过伍尔芙,六十多岁时,看懂了。看懂她对、不对的地方”。

四十年前,木心年届五十岁,画了五十幅画缅怀自己永逝的坎坷岁月。其中十数幅是受到林风眠彩墨画影响的大胆拓展,另三十三幅小型风景则是他于六十年代起意实验的转印画,追寻伟大的宋元山水画记忆,并肆意融入江南故园的想象。

1985年,时就读博士学位的巫鸿为之在哈佛大学亚当斯学院办了个展,获普林斯顿艺术史教授理查德•M•巴哈特激赏,称之为“时间终结处的风景”。九十年代初,经旅美画家刘丹引荐,亚历山大•孟璐(时任纽约日本协会美术馆馆长,现任古根海姆三星亚洲高级策展人兼全球艺术高级顾问)起意将这批小画并木心六十六纸文学手稿举办展览。1995年,藏家罗伯特•罗森科兰兹全部收购了三十三幅转印画,2001年,捐赠耶鲁大学美术馆。

窦文涛观展

同年,耶鲁大学美术馆举办了《木心的艺术:风景画与文学手稿》专展, 由巫鸿、亚历山大・孟璐联合策展。此后两年,巡回芝加哥大学斯玛特美术馆、夏威夷美术馆、纽约亚洲协会美术馆。最后一站,该展易名为《山水记忆-木心的风景画特展》。四展展期间,美国各家媒体评述文论共14篇,与该展同名画册于耶鲁首展时问世,被评为五星级出版品。

经磋商,耶鲁大学美术馆于今春发来三十三幅木心早期转印画电子版,授权本馆制作高仿真品,与木心文学手稿真迹同室展出,俾便在木心的故国、故乡,还原耶鲁展全貌。木心为该展拟定了“塔中之塔”这一标题,以下是他的诠释:

前一个塔是指伦敦塔,处境的类比,后一个塔是指象牙塔,性质的反讽,那末全句就是:“伦敦塔中的象牙塔”。中国自“五四”以来,文艺论战,那“十字街头”的一派,惯用“象牙之塔”这个词诋斥对立的那一派,我与两派概无关系,只不过说:在被囚于伦敦塔中时我雕了座象牙塔。

以关押囚徒的“伦敦塔”典故暗喻自己的经历,以“象牙塔”明示自外于社会喧嚣的画路,这就是木心。身陷绝望岁月,这批小画与手稿是他的赎救之道,也是他唯一的愉悦,当年这些作品不可能展示,也从未期待展示——“塔中之塔”。中国绘画史与文学史恐怕难以得到另一个相似的隐喻。

[责任编辑:杜鑫茂 PN036]

责任编辑:杜鑫茂 PN036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凤凰文化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