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第二届北京文学高峰论坛”举办:用自己的方式讲述中国故事


来源:凤凰文化

10月13日,北京作家协会、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十月杂志社、十月文学院联合举办了“第二届北京文学高峰论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中的北京文学力量”主题活动,就北京文学与中国文学发展中

10月13日,北京作家协会、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十月杂志社、十月文学院联合举办了“第二届北京文学高峰论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中的北京文学力量”主题活动,就北京文学与中国文学发展中的诸多重大议题和前沿课题展开深入讨论。该论坛也是第二届“北京十月文学月”核心活动之一。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阎晶明,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韩昱,北京出版集团总经理、十月文学院院长曲仲等领导出席会议。著名作家阿来、叶广芩、刘庆邦、宁肯、红柯、关仁山、唐朝晖、石一枫、董群,著名文学评论家孟繁华、白烨、陈福民、张柠、陈晓明、李朝全、刘琼、刘大先、岳雯等出席会议。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阎晶明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阎晶明首先致辞表示,几百年来中国文学的高峰都与北京有关系,比如曹雪芹的《红楼梦》和鲁迅创作的最高峰时期都是发生在北京这座城市,他们不一定都是北京人,但是这就是文化中心的魅力。在鲁迅离开之后,这座城市还有老舍,老舍之后还有一大批的作家,从全国各地涌入这个地方,在这居住、工作和创作,而且以北京为题材的小说数不胜数。自王朔以来,北京再次成为文学创作的一个中心地带,但是在表现上有了一些变异,它不再是以地理方位、地域文化为特色的一种表达方式,而变成一个概念,一种意识形态和语言方式。在叶广芩的笔下,北京又一次回到了一个有地理感、有故乡感的书写。她不是每天浸泡在这个城市里的人,是一个游子,但是她写得非常猛烈,而且比生活在这个城市里面的很多作家写得更具北京风味。希望借论坛的契机,深入讨论关于北京的书写该怎么去表达,共同推动北京的文学事业发展和繁荣。

接着,论坛回顾了五年来的北京文学成就,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著名文学评论家白烨评点到,这几年,乡村、都市、历史、现实等被大量书写,与此同时,现实主义创作特色明显并且成绩突出,《中关村笔记》《陌上》等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作家们视野开阔,视点下沉,以自己的方式讲述中国故事,关注历史现实背后人的心理与精神境遇,小说创作的整体走向更加接地气,更扬正气。”沈阳师范大学教授、著名文学评论家孟繁华表示,过去五年中篇小说质量均衡,创作队伍齐整,生产发表机制成熟。《世间已无陈金芳》《声音史》等敢于直面人的精神性难题和时代困境。“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文学应该有必须坚守的价值观和艺术理想,今天的小说创作也需要重新回归文学经典的传统,在‘守成’的基础上扎实创新。”

北京文学与“一核一城三带两区”城市文化建设是论坛上的一个重要议题。北京十月文学出版社总编辑韩敬群说,北京出版集团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已召集了不同年龄段的多位知名作家对大运河文化带、长城文化带、西山永定河文化带进行长篇小说、纪实文学等不同文学体裁的选题策划,力求用文学的温度和力量,见证城市的沧桑巨变,串联北京的文化记忆。对此,被视为“京味儿作家”代表的叶广芩坦言,“一核一城三带两区”虽是地域性概念,但必须有文化的积淀和托举才能真正立起来,而这是作家应该承担的责任。她同时提到,科学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带给这一代作家广阔的视野,和读者也有更深层次的交流,这都将帮助文学创作迈入佳境。《十月》杂志常务副主编、著名作家宁肯提出自己的观点,“如果城市也有故乡的话,你最初生活的地方,比如大运河旁、长城旁、永定河旁,就是你的故乡,特别是如果你已离开三十年,甚至是四十年。”他认为,围绕“一城三带”有无尽的题材。我们的新大陆就在我们自身。一种新的角度,一种新的选择,就是一些新的掘进。青年作家石一枫则认为,北京文学关于“一城三带”城市文化建设的书写,既要书写国家故事,也要有个人故事,个人与国家是紧密相连的。

著名作家刘庆邦

著名作家阿来

 

名家谈“一核一城三带两区”文化建设

北京文学,是面向全国的开放的北京文学,评论家、作家不断通过各自观点强调这一点。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青年评论家刘大先说,北京已经不是一个具象意义上的地理空间或者地方性的概念,它其实是一个无形的象征,一个隐形的在场,这样的北京具有中国文化的象征意义所在。大家一致认为,北京文学应当引领文学的潮流之先,作家要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和担当。

[责任编辑:魏冰心 PN070]

责任编辑:魏冰心 PN070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凤凰文化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