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文学解读:宋代北方人认为搭桥的不是喜鹊而是乌鸦


来源:凤凰文化

宋代的北方人一直认为乌鸦是孝鸟,是义鸟,所以在北方人看来,搭桥的不是喜鹊,而是乌鸦;而南方人喜欢喜鹊,当南北文化融合的时候,乌鸦就和喜鹊混在一起搭桥了,统称为“乌鹊桥”。

中国专家解读牛郎织女传说的细节与历史农历七月初七,原本与其他日子没什么两样,但因为有了牛郎织女故事,这一天对中国人来说,就变成了一个“多愁善感”的日子。“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睆彼牵牛,不以服箱。”《诗经·小雅·大东》中这段有关织女、牵牛星宿的记载,被专家认为是牛郎织女传说的萌芽和胚胎。

关于牛郎织女传说的成形时间,有人认为是西周,有人认为是西汉,还有人认为是东汉晚期。中国民俗学会理事长刘魁立说:“不能说《诗经》时期一定没有这个故事,但可以肯定的是,牛郎织女传说的形成不会晚于东汉。” 据了解,古人先有了对星宿的命名,然后才有神话,继而演变成传说。据天文学者的推算,农历七月也就是夏秋之交,织女星升到了一年当中的最高点,在夜空中璀璨夺目,而此时天气开始转凉,妇女们忙着纺线织布,准备寒衣。在寂静的夜晚,妇女在织布机旁劳作,举头望见的那颗亮星因此被命名为织女星。

专家认为,牵牛星的命名缘于牺牲。八月正是动物膘肥体壮的时候,古人开始选择祭祀用的牲畜,而此时,一度高悬天顶的织女星向西倾斜,牵牛星后来居上,升上了最高点,因此得“牵牛”之名。秋之交,织女星与牵牛星先后双双升上中天,分列银河两岸,遥遥相望,牵牛织女的星神爱情故事由此产生。在汉代,经过人们不断创造,这一星象神话故事逐渐演化成“人仙恋”的传说。中国民俗学会副理事长贺学君说,牛郎织女传说在流传中形成了多种版本,但是有几个关键性情节是基本一致的,即织女下凡洗澡、人间的牛郎取走织女的衣服、牛郎织女成婚、织女被抓回天庭、牛郎担着一双儿女追上去、王母划天河、七夕搭桥、葡萄树下听私语。

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李万鹏认为,经常被混淆的董永和七仙女的“天仙配”故事比牛郎织女“天河配”传说成形要晚,两个故事产生的社会心理不同:“天仙配”故事宣扬的是孝道,是汉代“孝治天下”的大背景下出现的,而“天河配”故事的主题是家庭、婚姻,寄托了人们对和美家庭的期待。

一般认为,每年七月初七,喜鹊飞上天,为牛郎织女搭桥相会。有专家提出,实际上,在早期的传说中,是乌鸦为他们搭的桥。浙江师范大学副教授宣炳善认为,牛郎织女传说本来起源于北方,逐渐向南方传播。在南传过程中,搭桥的乌鸦变成了喜鹊。据介绍,在宋代以前的北方,乌鸦有三重神圣身份:自然神话中太阳神的象征;政治神话中天下一统的象征;是伦理神话中孝道的象征。

宋代的北方人一直认为乌鸦是孝鸟,是义鸟,所以在北方人看来,搭桥的不是喜鹊,而是乌鸦;而南方人喜欢喜鹊,当南北文化融合的时候,乌鸦就和喜鹊混在一起搭桥了,统称为“乌鹊桥”。唐宋以来,北方趋于衰落,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南移。南方人视乌鸦为丧鸟的观念逐渐传到了北方,乌鸦退出为牛郎织女搭桥的行列,七夕搭桥遂成为喜鹊的专属。

[责任编辑:游海洪 PN135]

责任编辑:游海洪 PN135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凤凰文化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