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为什么学习最好的,往往不是最用功的学生?


来源:凤凰文化

v\:* {behavior:url(#default#VML);} o\:* {behavior:url(#default#VML);} w\:* {behavior:url(#default#VM

提起学习,从小我们就被告知,要努力、要刻苦。用功的学生成绩不会差,但不差和卓越之间的差距,并不是由刻苦程度决定的。有时候,你很刻苦、很用功,但未必会有好结果。

这样说,并不是倡导“努力无用”,只是想和大家一起思考一个问题:有时候,你明明已经很努力,却为何还是不如那些看似没那么努力的人?今天,关于这个问题,有这样一部电影,一本书给了我们诠释。

1.为什么学习最好的,往往不是最用功的学生?

阿米尔汗著名的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就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最终成为科学家的那个人,不是每天苦读18个小时的查尔图,而是那个看起来不那么努力、有点反传统的兰彻。

剧照

故事发生在一个课业压力繁重的顶尖工科大学,这里的学生为了考试,开启苦读模式。而阿米尔汗饰演的兰彻,却不断打破传统,他不靠死记硬背,而是通过实际操作,了解机械原理,用简单实用的语言定义概念。他不是传统意义上用功的学生,却是知道怎么学习的学生。

电影中努力用功的代表是查尔图,他每天苦读18个小时,熟背各种书本上的概念,甚至为了提高成绩尝试各种营养品。遇到难题,即使不明白也要背下来。

剧照

但最终考试的结果,兰彻却总是第一名。当他们毕业之后,查尔图虽然当上了大公司的副总裁,但兰彻却最终学以致用,成为了一个拥有400多项专利的真正的科学家。

剧照

我们上学的时候,都有这样的体会,班里总有些学生看起来没有很努力,但成绩就是不错,而有的学生认真完成作业,熬夜复习,成绩反而不如前者。在工作中,情况也是如此,往往业绩最好的,不是加班最多的。让我们抛开智力因素,从学习方法的角度来分析一下,为什么学习最好的,不是最用功的学生?

2.用功学生陷入的三大学习误区

“用功”这个词,在过去常用来形容这样的孩子:他不放过每一个细节, 做好多学习笔记;他顽强拼搏,像一只兢兢业业的工蜂,每天在小台灯下做各种习题。可为什么成绩和付出不成正比呢?这样的用功者,往往陷入了学习的误区,将用功学习等同于了高效学习。

误区一:学习时间越长,效果越好

用功的学生花在学习上的时间更长,这点毋庸置疑,我们都见识过那种一口气学几个小时的好学生。我们都信奉,既然我不如别人聪明,就要更努力,用学习时间来补足差距,既然背十分钟记不住,我就背一个小时。

而科学家告诉我们,无论学习新内容还是背单词,比起一口气学几个小时,分散式学习效果最好,把一次集中学习打散,拉开每次的学习间隔,这样不但总的学习时间更短,而且记忆留存时间更长。所以,重要的不是努力的时间,而是努力的方式!同样的时间,通过掌握最佳复习间隔,学习效率可能会提升2倍,而且遗忘的更慢。

误区二:依赖固有的学习习惯

怎么才能学得更好呢?老师和家长经常给我们这样一些忠告,要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其中最主要的一点就是“保持一贯性”。学习要有固定的日程、安静的场所、专心致志,别的什么都不要管。

1985年,美国心理学家做了一个学习环境对学习效果影响的实验, 把学生分别放在有音乐和安静的房间学习,实验结果证明在安静教室学习的学生,反而记忆效果最差。

此后,不同的心理学家对学习环境做过各种实验,最终的结论出乎人们的意料,比起固定的场所和时间,每次变换学习场地、时间,甚至是学习方式,学习效果会更好。事实上,针对惯常行为的每一个改变都会帮你把要学、要练的东西记得更牢固。通过打破一贯性,你的记忆将越发不需要依赖周遭环境。

误区三:看得多记得牢

每个用功学习的人,都有一个被笔记标注得满满当当的课本,上面有被荧光笔划过的重点,每次翻开书看到这些就会感到踏实。甚至复习的时候,我们还会再用圆珠笔在荧光线上划线,表示强调。想想你是不是也这么干过?

我们觉得这些划过的重点,已经看过很多遍,肯定都拿下了。但考试时打开卷子,看见熟悉的题目,却突然没法完整的回忆起来了。明明看着眼熟,怎么就想不起来了?真正的缘由不在于学得不够努力,我们只是被心理学家称为“熟练度”的东西给欺骗了。

我们的大脑越是费尽力气地挖出某项记忆,再次学得的程度就越深,记得也越牢。越是容易获得的记忆,记忆的程度就越浅。而这种“用功”的复习,甚至是划过的荧光线,都让大脑轻易就获得了信息,这不会增加任何记忆强度,反而造成已经熟练掌握的错觉,让我们对知识掌握程度出现误判。所以,看得多不等于记得牢,熟练度错觉是学习的头号敌人。

3.如何成为一个会学习的人?

学习是一项终身事业。学校的学习仅仅是个开始,步入职场,每个人都会遇到更多挑战,有很多新的知识和技能等待你去学习。怎样才能摆脱低效的“勤奋”,成为一个会学习的人呢?借用兰彻的话来说,就是学习并享受科学。

剧照

了解大脑这部古怪的学习机器

学习科学,从本质上来说研究的是大脑是如何运作的。想要优化学习方法,首先必须了解大脑运作的基本原理,它是如何形成记忆的?又是如何提取记忆的?

大脑跟肌肉不一样,大脑是一个多元综合体,对情绪、时间、生理节奏乃至场所、环境都很敏感。它能关注到我们的意识所关注不到的东西,而且,当我们提取存储的记忆和数据以资学习时,大脑往往会添加一些我们先前并没有注意到的细节。夜间,当我们睡觉时,大脑还会勤奋工作,寻找在白天的生活琐事中隐藏着的联结和更深层的寓意。它更看重有一定意义的事情,讨厌无趣的东西。

如果大脑就是一部学习机器,那它一定是一部古怪的机器,而且,它的怪异越是能得以开发利用,其工作效率也就越高。

你需要的科学学习方法

查理·芒格说,我们只有学习了学习的方法后,才能成为高手!了解了大脑的运作原理,下一步就是投其所好,针对大脑的偏好来制定科学的学习方法。

在《如何学习》中,纽约时报科学记者本尼迪克特·凯里汇集了神经科学和认知心理学数十年的科研成果,为我们展示了大脑获取知识的途径和记忆的规律,提炼出10种颠覆常识的学习方法,告诉你如何通过拉开学习间隔、变换学习环境、交替学习等方式提升学习效率,甚至利用考试和睡眠,也能加强记忆。

一点不费事的小改变,就能让你学得快,记得牢,何乐而不为呢?比起刻苦学习,科学学习才是最有效的!

《如何学习》本尼迪克特

[责任编辑:冯婧 PN041]

责任编辑:冯婧 PN041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凤凰文化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