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对于现代天文学,二十四节气还有意义吗?


来源:澎湃新闻网

对于现代天文学,“二十四节气”还有意义吗?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博士生刘博洋告诉澎湃新闻记者,春分、秋分、夏至、冬至这二分二至对现代天文学依然有用。

二十四节气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下称“委员会”)第十一届常会于2016年11月28日至12月2日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联合国非洲经济委员会会议中心召开。北京时间11月30日17点35分,委员会经过评审,正式通过决议,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中国古人将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统称“二十四节气”。那么,“二十四节气”最早出现在什么朝代?除了中国还对哪些国家有指导作用?对现代天文学是否还有意义?

早在东周春秋战国时期,古人就有了日南至、日北至的概念。在战国后期成书的《吕氏春秋》“十二月纪”中,就出现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东至这八个节气名称,目前已知最早记录完整二十四节气名称的文献,是西汉初年的《淮南子·天文训》。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中国传统历法中就蕴含了古人对“天”追问的智慧:将节气物候写入历中,只要说出这个日子,就已道出这节气的天象地气、物候的特征。 古人在观测身边动植物、天气情况有规律的变化中,总结出清明、雨水、惊蛰、大雪、霜降等称呼。

《吕氏春秋》

“二十四节气”中的大部分,说的并非太阳的运行情况,而是“物候”状况。由于物候因冷暖变化而变化,总是与太阳周年运动有关,所以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周年视运动而推算出来的。值得注意的是,所谓太阳的周年运动只是人们视觉上感觉。人类居住在地球上,感觉不到大地的运动,却看到太阳在空中运动,一年中正好转一周。天文学家将太阳的这种“运动”称为“视运动”,而“太阳绕地球运行”的轨道就是所谓的“黄道”。 

黄道一圈为360度,如果以春分时(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至赤道上时)太阳在黄道所处的位置为黄道0度,每隔15度取一个点,恰好可以得到24个点。这24个点所在的位置。从理论上说,就是二十四节气的位置。每隔大约15天,太阳就转过15度(实际上是地球绕太阳转动了15度),就到了一个节气。 

气象科普作家李汀(微博@大脸撑在小胸)告诉澎湃新闻记者,“‘二十四节气’最早被确立下来的是冬至和夏至,古人观察到每年大概都是某一天白天时间最长,就把这天确立为夏至,又把晚上最长的一天确立为冬至。这两天把一年平均分为两部分,然后再把这两部分等分,确立了白天夜晚等长的春分和秋分。”

由于气候变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太阳辐射的变化,根据太阳运行规律总结而来的“二十四节气”有了指导农事的作用。李汀告诉澎湃新闻记者,“‘二十四节气’的系统是在精确天文划分下,再加上一些物候概念,以利于指导农事。但加上物候概念之后,在更丰富的基础上,其精确性就大打折扣。比如说立春,以现在概念来看,立春不一定就是入春的那一天,再比如谷雨,也不一定当天就会下雨。但“二十四节气”对气候变化的大致趋势把握是准确的。比如立春之后,天气大趋势是开始转暖的,谷雨之后,雨水是会越来越多的。古代农业靠天吃饭,有这样的判断足以指导农事。”

“二十四节气”主要是基于黄河流域的气候变化总结而来,对周边国家是否适用?对中国南方的农事是否有指导意义?

“‘二十四节气’在春秋战国时有了雏形,西汉在太初历中确立。这一时期中国文明中心还是在黄河流域,所以确实是根据北方气候确立而来的。”李汀表示,黄河流域是温带季风气候,凡是海陆分布类似,处于这一纬度的国家气候都是大致符合“二十四节气”的,比如日本虽是岛国,但靠近欧亚大陆,也会受到梅雨影响。

而相对于中国北方,在南方“二十四节气”文化上的意义大于科学方面的意义。“南方‘二十四节气’和气候的对应肯定没有北方好,相对于指导农事,文化方面意义更大。比如到了清明,南北方都要去上坟踏青。冬至南方可能并不冷,到海南甚至没有明显四季变化,长年炎热,但到了这天人们还是会过节。北方是吃饺子,南方可能是吃汤圆。”

“二十四节气”古代主要是用来指导农事,现在天气预报等科学预测已经很发达,李汀直言“二十四节气”对现在的科学来说已经过时了,也不再有指导农事的价值,但它依旧有现实意义。

“现在天气预报是通过精确的观测工具做出的,但‘二十四节气’在古代完全是凭肉眼观察的经验积累和统计,建立起这样一套大差不差的体系,是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的。”李汀告诉澎湃新闻记者,“虽然‘二十四节气”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精确天气的需要,但一方面通过“二十四节气”,我们可以体会到古人对自然观察的能力。另一方面,‘二十四节气’中的很多物候概念已经成为一种常识,通过这套体系大众可以学到一些物候学方面的知识。”

对于现代天文学,“二十四节气”还有意义吗?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博士生刘博洋告诉澎湃新闻记者,春分秋分夏至冬至这二分二至对现代天文学依然有用。“尤其是春分,作为黄道和赤道的升交点,是天文观测中经常用到的重要的时间点:描述天体位置的赤道坐标系的经度(赤经)的起算点就是天球上的春分点;一年中某个具体日期,特定赤经的天体适合观测的时间,可以通过当天跟春分点的日期差值快速口算出来。”

现代生活中,人们可以从不同含义来快速记忆和理解“二十四节气”。按照季节划分的节气有四个:“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这“四立”分别代表四个季节的开始。“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则是从天文角度来划分,反映了太阳高度变化的转折点。按照气温划分的节气有5个:“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用来表示一年中不同时期的寒热程度。“雨水、谷雨、小雪、大雪”则是按降水现象来划分,表面降雨、降雪的时间和强度。“白露、寒露、霜降”是用来表示水汽凝结的情况。按照作物成熟划分的是2个:小满和芒种。“惊蛰、清明”则是反映自然物候现象,尤其是惊蛰,天上初雷加上地下蛰虫复苏,预示春天的来临。

[责任编辑:徐鹏远 PN071]

责任编辑:徐鹏远 PN071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凤凰文化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