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郝舫:鲍勃·迪伦才不稀罕这个奖呢!


来源:凤凰文化

凤凰文化讯(何可人报道)75岁的跨界小王子鲍勃·迪伦在继格莱美终身成就奖、金球奖、奥斯卡小金人、普利策奖特别褒扬奖后,再次迎来人生的另一个跨界奖杯——2016年诺

凤凰文化讯(何可人报道)75岁的跨界小王子鲍勃·迪伦在继格莱美终身成就奖、金球奖、奥斯卡小金人、普利策奖特别褒扬奖后,再次迎来人生的另一个跨界奖杯——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奖项揭晓,无数在今夜关心文学和音乐的人,都在热烈地讨论鲍勃·迪伦如何“在伟大的美国歌曲传统范畴内创造了全新的诗意表达方式”,而主角本人……据悉诺奖委员会至今没有打通鲍勃·迪伦的电话。

迪伦官方网站称,迪伦可能刚刚起床可能还在睡觉。谁能想象他得知自己获奖时候的反应?冷漠脸?开启自嘲模式?还是满足大家的期待演一场冠冕堂皇的客套感谢?没人能够肯定这位享乐又清醒,标新立异又寻根究底的鲍勃·迪伦会有何反应。

在喜欢鲍勃·迪伦的乐评人郝舫看来,鲍勃·迪伦才不稀罕这个奖呢!他非常清楚自己在文化界是个什么样的位置,这有什么可稀罕的?

 

鲍勃·迪伦

鲍勃·迪伦就是喜欢绕弯子,最大的特点就是就事隐喻、晦涩

凤凰文化:1997年之后鲍勃·迪伦几乎每一年都被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为什么在近二十年之后,诺奖把奖给了他?

郝舫:其实说知道他得奖不惊讶是假的,但是仔细想也没有什么特别奇怪的地方。因为他的文学功力放在那儿。

很多不怎么听摇滚,不怎么听民谣,尤其不怎么听的国外的人,可能觉得外国那些牛B的大师们写歌词跟中国人写歌词一样都是以口水化。无数人都说过,鲍勃·迪伦的歌词拿出来跟许多他的同时代诗人的作品相比,都不会逊色。

我虽然对文字力量非常推崇,但我觉得音乐家毕竟还是音乐家。鲍勃·迪伦歌词也好,科恩的歌词也好,或者说大卫·鲍伊歌词也好,拿文字念出来看还是挺别扭的,不包括鲍勃·迪伦,你要把他的歌词当诗歌看还是挺牛B的。就是他的那种独特的那种韵律,独特那种力量还是跟音乐结合的才有意思。而且还得要他那种比较古怪的独特唱出来,才更有一种玄妙感,但看词可能水平也肯定够,但不过瘾。但是我觉得戏剧化的。

凤凰文化:有人把鲍勃·迪伦和惠德曼、金斯堡的诗歌做了一个对比,我不知道您怎么看待觉得这种诗歌史上对鲍勃·迪伦的对比?

郝舫:我觉得跟金斯堡对比非常合适。从意向主题上来说,他们对那个时代那些批判或者观察,其实有相近之处。但我觉得如果单纯跟金斯堡比,或者跟垮掉派那群人比,迪伦还是要晦涩和隐晦的多。他的意象,比如对自我的描述——你看金斯堡他们的描述其实是非常的直接,他想说什么话很直接——如果拿《嚎叫》跟鲍勃·迪伦那些歌词来比,实际上鲍勃·迪伦就是喜欢绕弯子。

鲍勃·迪伦最大的特点就是就事隐喻、晦涩——虽然喜欢用长句这点跟他们有点相似,但是鲍勃·迪伦从来不是一个把话说明白的人。看他自己那个自传,很多人说他怎么写个回忆录还搞的这么云山雾罩的。但这是他非常了不起的地方,那是他的风格。你想想他看满大街去游行,他却觉得你们该游游吧,我去过我的婚姻生活,他是有这种冷嘲热讽的态度的人,怎么会特清晰明白去表达很多东西呢?这就是他了不起的地方,这就是他文学功力到位的地方。他没有像别人那样,把自己很多事情意象和歌词都讲的那么明白清楚,他有他独到的地方。

郝舫

很多人小看玩摇滚乐的人,鲍勃·迪伦其实是操弄媒体的高手

凤凰文化:有人认为他的歌词其实里面隐藏了大的历史叙事,但他自己其实又比较抗拒自己成为一个话筒,或者发言人,说“不要把我当成一代人的宴会司仪",您怎么看他这种表态和文字体现出来内容之间的反差?

郝舫:我觉得是这样,两个方面,一方面就是鲍勃·迪伦从来都是一个表演风格的人,他自己肯定不愿意承认,但你看除了他自己写的东西,所有他周围的很多人对他的观察,会发现实际上他跟约翰·列侬一样,他们两个都是操弄媒体的高手。

很多人就觉得摇滚乐这些大师们好像会非常真诚的,非常崇高。其实他们的另一面是非常了不起的操纵媒体的大师,大卫·鲍伊,约翰·列侬都是。他们非常清楚的知道媒体和大众对他们来说意味着什么,他不会特别认真的对你敞开心胸,他们说得很多话很有隐喻,有双关语,有故意的嘲讽,有自嘲,你说这个他非得说别的,你向北他向南。

这是他们的一种艺术,就是他对待媒体的艺术。很多人小看玩摇滚乐的人,其实玩摇滚乐的人有很多是人精中的人精,非常了不起的。他有他自己的处事手段,你说他是旗手他就不想作旗手,你要贬低他他也会狠给你看。他有他一套话语方式,我觉得可能是很多人太小看他们了。如果觉得他们说的每句话就是真话,那我觉得这个太小看他们了。

鲍勃·迪伦才不稀罕这个奖呢!

凤凰文化:那可以用您刚刚说的这个逻辑去理解鲍勃·迪伦的另外一句话,他说“我处在被文化遗忘的无底深渊之中”,是否这可能是他故意为之的一个修辞?又也许不是修辞,他真的觉得自己就被文化遗忘了?

郝舫:你看他的人生经历,不要说别的什么有没有诺贝尔文学奖,他在音乐上他经历了多少次起落。最了不起的是他甩掉那个去唱摇滚,从民谣转向唱摇滚,所有人骂他是叛徒,是傻B什么的,他在乎过吗?他屌掉过吗?而且还是他那么年轻的时候发生的事。

所以你说他说的这些话,他非常清楚自己在文化界是个什么样的位置,我个人觉得。巴不得你们去以为“哎呀我们的大师以后有失落感了”,他说的真的还是假的呢?我觉得他挺享受的。

就像得诺贝尔奖,反正我这个观点,我说鲍勃·迪伦才不稀罕这个奖呢!这有什么可稀罕的!你们都把诺贝尔文学奖看得那么高,我不觉得他会发自内心这么觉得。我们听音乐的人觉得,得不得诺贝尔奖,他的文化地位或者他在我们这些人心中的地位,不需要有诺贝尔文学奖来肯定,不需要用什么格莱美来肯定,那都是扯淡。

它就是一个奖,没有这个奖,可能一百年后没准还有人在听他的歌。这个才是判断标准。他自己肯定有他自己的标准。而且很多听他音乐,受他影响的人也有自己一些鉴赏的标准。不太会因为说得了这么一个奖,他在我们心目中位置就更伟大,至少我不这么想。他得不得这个奖,我该听还听,我也不会因为他得了诺贝尔奖,就把他的CD、黑胶再拿出来听一遍。

鲍勃·迪伦在中国从来大众过

凤凰文化:在我现在这个中国社会里面,其实鲍勃·迪伦已经远离大众了,包括他当年引领的反叛的时代风云其实已经淡去了,您觉得现在中国的年轻的听众、读者,还能不能理解他,或者在什么样的程度上能够理解他呢?

郝舫:我觉得鲍勃·迪伦在中国从来大众过。我从来没有见过。和迈克尔·杰克逊什么麦当娜,甚至跟披头士比,他在中国从来都没有大众过。我的观察是这样。可能有一两首歌大家耳熟能详。有谁能够认真听过完整的听过鲍勃·迪伦专辑,我不知道……至少我接触的所谓这些听摇滚乐的人,很多人并没有特别完整的特别认真去听他,就是精选的东西听一听,如此而已。

比如说各种歌唱比赛有几个唱过鲍勃·迪伦的歌,很少吧。说实话,其实你说他那个时代他那个年代,其实他也是其中之一而已,而且他是真正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在别人都特别狂热的时候,他反而是特别冷静,他甚至会故意挑动和刺激大众。自己的歌迷他都不会屌,你去看他演出的时候,你要观察,就是很多鲍勃·迪伦资深的歌迷,看鲍勃·迪伦在演唱会上听鲍勃·迪伦的歌,都不知道他唱了哪首,你就知道他心目中的想法,连歌迷他都没有觉得怎样。他年轻的时候他跟歌迷干过多少仗,歌迷多少次不理解他,他也反过来故意刺激歌迷,这是常见的事,这是一个真正有艺术家的范儿,有艺术家本能的人,不是一个歌星。所以就是说,你说诺贝尔文学奖应该说在这么多唱歌人中间把这个奖颁给他,还是有独到的眼光有独到之处,他确实是不太同于所谓摇滚明星,确实不太一样。

如果有迪伦学,乔布斯也是其中的一分子

凤凰文化:听说美国人他们设一个新的学科——迪伦学。

郝舫:这个都有的。迪伦学它应该也不是什么正规的学科。我估计学校里头有这种专门研究的,有自发的,这是肯定的。如果唱的都是一些口水歌,唱的都是流行的东西,歌词都是大白话,他这种提供研究的可能性就比较少。鲍勃·迪伦他了不起的地方,是他一直维持一种神秘性,就是我说的他的表达风格就是绕弯子。我为什么这么讲?因为我年轻的时候工夫比较多的时候,我真的特别认真研究过,就他的歌词里边有很多这种,为什么很多人把他比成诗人,并不是所有摇滚明星——这么多年出来这么多明星,可能几十个甚至更少,几十个甚至几个人才往往被大家当成诗人看待。原因就是他的歌词有很多东西是不清不楚,不明不白的,就是他那个意向非常晦涩,很隐讳,他在说什么需要你去研究。所以他值得你去深挖。

我给你举一个细节,电影《乔布斯》。乔布斯就是一个典型,如果有迪伦学,他肯定也是其中的一分子。乔布斯经常跟他比较熟那哥几个在一块聊天。说话中间经常拿鲍勃·迪伦的歌词来当做谈论的主题,引用鲍勃·迪伦非常晦涩的歌词,看电影的时候如果你不知道引用的这些话是谁说的,就会觉得非没有来头,就不知道他在说啥。这就是他在日常生活中老引用鲍勃·迪伦很多词,但实际上非常晦涩。这就是鲍勃·迪伦。

鲍勃·迪伦为什么他的东西永远成为一种学问,可以成为研究对象,不是没有原因的。所以鲍勃·迪伦也是所有摇滚歌星传记里面数一数二的。而且你看美国最有名的乐评人,他写的书里面很多都是鲍勃·迪伦相关的。去年美国有个纪录片,就是讲的鲍勃·迪伦在贝斯曼地下室招集一帮人一块玩音乐,做唱片。那个唱片做完以后其实还有很多没有面世,全部是他写在一个本子上。现在去拿出来看那些歌词,很多时候都一头雾水。但是一旦你清楚你知道那是特别伟大的作品,一听那张唱片,你看整个他们制作唱片的纪录片,你就会觉得他真的迷一样的存在。他连自我形象都是充满了谜。你如果比如说你想了解迪伦过着什么样生活,他自己回想当年生活什么样,而且抱着这种心态去看他自己的编年史,你会越看越云山雾罩。所以他本身就是艺术家,我觉得艺术家就是这样,他活着就是这样。

我们很难去设想,他可能他既然是这么一个形象,这个形象也许是外在给他的,也许是他自己想要的,也许人家本来就是这样的。

凤凰文化:我觉得您刚刚假设一个特别有意思,就是说他可能根本不在意这个诺贝尔文学奖,如果假设一下,如果他得到。

郝舫:这是猜测。

凤凰文化:对,但我觉得这个猜测很有意思。

郝舫:他得小的奖他也会欣然接受,他无所谓。也许他领完奖自嘲无所谓……我说过说实话歌迷也好,媒体也好,奖项也好,我觉得他有点想得开,毕竟是经历了那么多风风雨雨起起伏伏的人,什么都见过的人。

凤凰文化:鲍勃·迪伦是不是有种哲学家范儿?

郝舫:我不知道他是不是有哲学那个,我也不知道他看不看哲学书我不知道,反正就是摇滚史上有几个人是特别爱看书的,比如大卫鲍伊,他们拥有的书多得不得了,他们每天就是放松方式就是看书,大卫鲍伊走到哪都要看书。鲍勃·迪伦我相信他绝对是一个阅读量不会小的人,你想他的艺名跟迪伦·托马斯是有关系的对不对。他为什么取名迪伦,因为他想向迪伦·托马斯致敬,这种人怎么可能少看书,少阅读?   

凤凰文化:他在编年史里说他很喜欢巴尔扎克。

郝舫:是不是哲学范儿仁者见仁吧。但是我觉得他身上独特的神秘感,或者作品中那种暗喻的程度,一般人比不了。一般写摇滚乐写的很好的人,跟他也不是一个档次的,确实是这样。

[责任编辑:何可人 PN033]

责任编辑:何可人 PN033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凤凰文化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