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为什么说纪录片《米歇尔·福柯》其实有点反福柯?


来源:澎湃新闻网

“反福柯”的一点是,它以名家阐释的方式去解读福柯,是不是把福柯本身变成了一个封闭性的文本,而不是一个开放性的场域?

学术纪录片《米歇尔·福柯》剧照。

9月23日晚,汪民安的学术纪录片《米歇尔·福柯》在复旦大学放映。 复旦大学报告厅,座无虚席,有人趴在窗台上看。冲着这样的朝圣心理,和片子本身标榜的论文式纪录片的严肃性,要说几句批评的话,怕是不易。

就像有的评论讲到的,这部纪录片有点像一部影像版的“福柯思想评传”,因为电影除了福柯的访谈,就是汪民安对于朗西埃、刘北成等中外哲学家、福柯研究学者的访谈集合而成的。说是“福柯思想评传”,当然正如汪民安自己说的,没想洒大网把福柯所有的思想一网打尽,而是对“人死了”、“权力与知识”、“自我技术”几个部分进行了梳理。

然而,整个片子看下来,我觉得这是一部有点尴尬的电影,它的尴尬体现在不同层面上的左摇右晃,而没法达成一种平衡。甚至在有点层面上,我倒认为这个片子是反福柯的。

如果剥除掉福柯、汪民安、论文式纪录片这种种标签式的保护性外壳来评价,以直观角度来说,有点“难看”。这体现在电影在所的影像层面的不讲究,比如色调不统一,比如没有任何剪辑的痕迹,比如构图也不怎么讲究。

学术纪录片《米歇尔·福柯》剧照。

在放映后的交流环节,有观众提问说怎么看待作为纪录片的影像美学在这部电影里欠奉的问题。我觉得这个观众有点上纲上线了,也太实诚。倒是汪导,一脸老顽童一般的坦诚,说他完全不去考虑怎么拍得“好看”这样的问题,这部片子的整个团队都是业余的。对于这样一种建立在完全业余基础上的极简主义,汪民安说“我就是把学院的那些讲究技术啊、讲究光感啊、讲究美学啊,这些东西都破掉了”。

当然,汪导的意思很明确,有哲学家的深邃谈论来作金身护体,影像美学之类都属末技。我认为,这可能是长期以来、尤其是中国大陆学者中的“审美无能症”,即认为严肃的思想讨论不需要考究的外观形式包装。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有一次参加一个文化研究领域的学术会议,我比较了一下大陆的某丛刊和台湾的《文化研究月刊》。从装帧上来看,前者就像一本地毯上的廉价读物,后者倒是莺莺燕燕、漂漂亮亮。

形式包装和内容是否完全无关呢?在汪民安的纪录片里,有位访谈者提到福柯的文风、文体问题,说福柯每一本书的文风都是不同的,他非常有意识地用一种独特的、漂亮的语言去言说他的思想。换句话说,语言本身和他的思想是一体两面。那么,汪导的这种毫不考究的“极简主义”岂不是走到了福柯的反面?

哲学家们的谈论已经足够让人昏昏欲睡,如何让大众接受更昏昏欲睡的电影语言?想到过去教育贫下中农,都会自觉去创造一种独特的艺术语言来吸纳民众,以此完成思想改造。农民画、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电影、民歌等等都是这方面的例子。今天知识分子如果要想启蒙大众,光靠说教布道,而不诉诸更有感染力的艺术语言,怕是不合时宜。

另外,是这部作品的定位,似乎始终在“福柯入门”和“福柯研究”间摇摆不定,或者说,到底是拍给对福柯没有概念但有兴趣想了解的大学新生看呢?还是拍给一般的知识性的公众看呢?还是拍给学院知识分子看呢?

汪民安在映后交流时说他拍这部片子的初衷是因为自己不喜欢上课,那就拍一部纪录片来让学生们了解福柯吧。以这样的初衷出发,这部片子大部分内容确实是比较基础性的、介绍性的、“读者友好型”的。

学术纪录片《米歇尔·福柯》剧照。

但问题在于,这样的一种“亲民性”并没有贯彻到底,电影不时插入的朗西埃、阿甘本等哲学家访谈其实已经远远超出了一般公众所能接受的限度,而达到了只有专业研究者才能心领神会的程度。缺乏必要的概念解释,缺乏必要的材料层层递进,就有点“营养过剩”,看着看着,就容易“营养不良”,因为没法吸收。在我看来,类似阿甘本这样的顶级哲学家入镜更多起到的是一种装饰性的作用,让不明真相的群众产生一种惊颤的心理:哇,阿甘本说英文!哇,巴迪欧年轻时好帅!哇,见到活的朗西埃了!但也仅限于此了,很好地满足了文艺知识青年们赶集会看热闹的心理。

此外,这部电影让我感到“反福柯”的一点是,它以名家阐释的方式去解读福柯,是不是把福柯本身变成了一个封闭性的文本,而不是一个开放性的场域?观众透过电影感受到的是访谈者对于福柯滔滔不绝的崇拜,我们再通过我们所崇拜的那些人对于福柯的崇拜去进行新一轮的崇拜。电影里,有一位访谈者说,福柯不应该被看成某种主义,而应该被看成一个哲学动作,但电影本身恰恰存在把福柯固化成某种主义的倾向。当然,这样去评价这个电影显然有点吹毛求疵,因为一个以入门为初衷的作品难免需要先通过经典阐释这一步,但如果电影可以加入更多对于福柯的批判声音,而不是一味的作经典化阐述的话,或许会更帮助我们接近福柯本身。

最后的提问环节,有观众提到为什么电影对福柯的私生活只字不提,福柯的生活和他的思考本身有什么样的关系。对于这一点,汪民安的解释是,他更感兴趣的是把福柯的思想比较纯粹地展现出来,另一个限制是80多分钟的时长也难以兼顾福柯的生活。汪民安的解释当然有道理,而且对于福柯生活的展现很可能走到另一个极端,譬如有评论认为詹姆斯·米勒的《福柯的生死爱欲》这一类作品尽管呈现了福柯生活的丰富面相,但又造成福柯的思考主要来自于他自身的性取向、身份认同等误区,从而简化了福柯思想。

米歇尔·福柯

但是,如果抛开八卦的层面,对于一个思想家的生活的关注,对我们理解一个思想家为何这么思考依然是不无裨益的。尤其在不接地气、赶时髦、占领学术山头式的学术研究层出不穷的今天,我们更应该思考的是,我们对于某个学术问题的兴趣和我自身的生命经验是什么样关系?我是仅仅因为某个问题是当下热点才去研究它吗?我的学术对象如何改变我自身?在这样的意义上,我还是建议日后研究者拍类似思想家肖像式纪录片时也不应完全将思想和生活完全割裂,而应看到两者间更多的互动。在这方面,纪录片《关于苏珊·桑塔格》是一个范例。

现场提问环节。

[责任编辑:冯婧 PN041]

责任编辑:冯婧 PN041

  • 笑抽
  • 泪奔
  • 惊呆
  • 无聊
  • 气炸

凤凰文化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