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我的阿勒泰》,我们看到了大美疆域和惬意的游牧生活,这片豪迈的旷野几乎成为了每个人心里都会向往的绿洲。因为,新疆除了代表无垠的草原,更代表了万物的生机。
作家王族的《狐狸有九个想法》几乎是一本“新疆小动物百科”。在书中,他提到了会在岸边听人唱《乌兰巴托的夜》的额尔齐斯河小白条,还有灵气十足的伊犁马和“细狗”。合上这本书,下次去新疆遇到ta们的时候,一定要喊对ta们的名字哦!
本文摘选自《狐狸有九个想法》,经出版社授权推送。小标题为编者所拟,篇幅所限内容有所删减。
01
小白条
贝加尔雅罗鱼体小,且浑身布满细小的白鳞,故得名“小白条”。
其别名有蓝刀鱼、游刁子、浮鲢、餐条、餐子等,但叫的人不多,唯有小白条一名人人皆知,叫起来顺口。
常钓小白条的人,都会说它们是浮在水面上的鱼。说鱼浮在水面上有些夸张,但真正的事实是,小白条是水域的上层鱼类,也就是说它们喜欢在水中高处游动,不管是在水库、湖泊还是鱼塘,撒一点糠饼便会招来大群小白条抢食。有时候人们追着它们用网捞捕,它们也不会潜入深水中去。捕鱼者看出了它们的固执习性,遂将网伸到水底向上一捞,便捕到好几条。
图源网络
小白条在最后才会显出拼搏精神,在网中猛烈蹦跳,但无论它们怎样挣扎都无济于事,很快就会窒息而亡。
小白条之所以喜欢在水中高处游动,是因为它们好动。接近水面后搅出的涟漪一圈圈扩散开,复又聚拢来,它们随之欢快翻转,显得颇为幸福。一位常年在额尔齐斯河上打鱼的人,说过一句话:大红鱼不热闹,小白条不孤独。经由这句话可得知,大红鱼喜欢独自游动,而小白条一出现便是一大群,像一团在水中飞翔的幻影。人们但凡发现有小白条出现,便耐心等待,它们一定会游到接近水面的地方,到时候再捕捞不迟。
小白条的小,在鱼类中可以说是极致,它们中最长的也就三四寸,有人在河中摸小白条,一把抓上来,手里有三条。小白条虽小,却多得出奇,据说新疆三分之一的鱼是小白条。我最初听到这一说法时不信,后来在布尔津和福海,见所有的鱼摊上都在卖小白条,便信了。那两个地方的鱼分别来自额尔齐斯河和乌伦古湖,想必小白条在那两地大量繁殖,让阔大的水域变成了它们的集群生存地。
电视剧《我的阿勒泰》
十余年前的一天,我和朋友在额尔齐斯河边玩,看见离岸很近的水中有一两寸的小白条,想伸手去抓,但又觉得抓到也吃不成,便决定逗它们玩耍一番。同行的朋友中有一位是蒙古族,他提出唱歌,并断定小白条一定喜欢听歌,只要我们在岸上放声唱歌,定会引出大一点的小白条。他的提议引起大家的兴致,于是便鼓励他唱了《乌兰巴托的夜》:
有一个地方很远很远
那里有风有古老的草原
骄傲的母亲目光深远
温柔的塔娜话语缠绵
乌兰巴托里木得西
那木哈 那木哈
歌儿轻轻唱 风儿轻轻吹
乌兰巴托里木得西
那木哈 那木哈
唱歌的人不许掉眼泪
有一个地方很远很远
那里有一生最重的思念
草原的子民无忧无虑
大地的儿女把酒当歌
乌兰巴托里木得西
那木哈 那木哈
你远在天边却近在我眼前
乌兰巴托里木得西
那木哈 那木哈
听歌的人不许掉眼泪
乌兰巴托里木得西
那木哈 那木哈
歌儿轻轻唱 风儿轻轻吹
乌兰巴托里木得西
那木哈 那木哈
唱歌的人不许掉眼泪
这首歌的歌词很感人,加之朋友用低缓的嗓音唱出,所以大家都沉浸于他的歌声中,直到他唱完,才想起唱歌是为了吸引水中的小白条,于是便赶紧往水中看,果然有不少小白条浮于水面下,像是刚才也像我们一样凝神倾听了一曲天籁似的。
小白条会听歌,如此匪夷所思的事情,如果不是亲身经历,连我也不会相信。但大自然中的万物皆是精灵,只要有耐心与它们交流,或者静心倾听,就会听出它们的声音,感知到它们内心的诉说。这样的例子很多,譬如阿勒泰有牧民能听懂羊语,他们亦对羊发出接近于咩咩的叫声,羊就会顺应他们的意思走动或停留。再譬如有的牧民从风吹动树叶的声音,可听出天气在未来一两天的变化。
那天,虽然我们用歌声引来了小白条,但却没有把手伸进水中去抓它们,都是会为歌声痴迷的生命,我们怎能置它们于死地呢!
后来听说一事,有人欲用唱歌诱惑小白条到岸边捕之,但那人不好好唱歌,只是南腔北调地哼了一首歌,哼完后去看水中,却不见一条小白条。看来歌唱得不好,连小白条这样的鱼也不爱听,亦不会受诱惑游到岸边。虽然小白条是水中的快乐精灵,但除了被人果腹,其他时间不会被人关注。新疆人吃小白条偏爱一种方法,即煎炸后干吃。也难怪,那么小的鱼,用别的做法几乎无法下刀,亦做不出花样,而煎炸则可使其保持完整,是最好的办法。
煎炸有两种,一种是将小白条直接放入烧好的热油中,哗的一声,小白条便被热油吞没。在炸的过程中要不停地翻动,以免一面被炸焦,而另一面仍白色一片。炸到鱼身略变黄,便可出锅。裸炸出的小白条,可蘸盐和花椒粉吃,其肉质脆嫩、味道鲜美。至于盐和花椒粉,则起到提味作用,根据自己的口味可蘸多,亦可蘸少。
另一种做法是事先把蜂蜜、鸡蛋和淀粉和成稀释的面糊,放盐进去,然后将小白条放进去裹上面糊,放入热油中煎炸。炸的办法与前一种相同,但时间要略短一些,否则容易炸焦。这样炸出的小白条可直接吃,蜂蜜和鸡蛋的甜味弥漫其间,可吃出甜酥、爽脆和柔嫩的口感,是难得的享受。
两种炸小白条,都是很受欢迎的下酒菜,人们到饭馆吃饭,但凡见到菜单上有小白条,便马上会点一份。吃小白条要和酒搭配好,喝一杯酒后,夹一根小白条一口一口慢慢吃,吃完了再喝一杯,滋味分外不同。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 第三季》
小白条食之有趣,捕捞则更有趣。那么小的鱼是钓不成的,人们于是想出诸多方法,譬如发现小白条喜欢吃水面的蚊虫,便将长柄网兜悄悄伸到水底,然后用树枝在水面轻轻划动,小白条以为有蚊虫落到了水面,便蜂拥成一团游过来,人们只须把网兜提起,便可捞出一堆蹦跳的小白条。
另有一种办法,人们发现小白条在天热时喜欢游至浅水处,便在小溪上游断流,等溪水流干,便可大量捡拾小白条。
太小的小白条是不能吃的,因为无法开膛破肚去掉内脏。人们于是便把太小的小白条放归河中或湖中,心想让它们先长几年,再捕捞也不迟。
人们还发现小白条性情活泼,好在流水中游动。人们便选择适合下网的地方布好网,然后在上游撒下蚂蚱、蚯蚓、玉米粒和馒头末,流水将这些东西带往下游,小白条遂向下游追逐,都进了网中。等到上当后,它们便在网中蹦跳,做垂死挣扎。也许鱼的语言要用动作才能表现出来,但无论它们怎样挣扎,那网已变成它们的死亡深渊,它们一头栽进去,便再也无望生还。
捕捞小白条时,出现过很多趣事。有一个小孩去给他父亲送盆子装小白条,在河中不慎滑倒,哇的一声哭了起来。等他哭够了一低头,发现掉在水中的盆子里,居然钻进好多条小白条。
那小孩破涕为笑,遂端起盆子跑回家去。
02
伊犁马
有一句谚语:眼睛能看到的地方,你的马一定能到达。
说的是马的奔跑速度极快,长途奔驰的耐力极好。
但另有一句谚语,却道出马的无奈:用手指头指出的路,一天一夜就能到达;用嘴巴说出的路,三天三夜也走不到尽头。
此等情景,与“看山跑死马”是同一个道理。
诗人布罗茨基《黑马》中的最后一句 :“它在我们中间寻找骑手。”这是好诗,亦可看出诗人高超的表达手法,他换了一个角度,便极具精神冲击力量。
电视剧《我的阿勒泰》
关于伊犁马,也有一个说法:门前拴着八匹伊犁马,你想牵哪一匹就牵哪一匹。此说法的指向很具体,说的是伊犁马之多,可随意骑乘。以前的伊犁人在草原上放牧,走到谁的霍斯前,可随便解开拴着的马骑行。而霍斯中的人听到有马蹄从远处传来,一听便知是家人还是他人在骑马归来。
伊犁马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天马,是以新疆的哈萨克马为基础,与顿河马、奥尔洛夫马等杂交而成,曾被当地牧民称为“二串子马”。好马出伊犁,是因为伊犁河谷空气湿润,青草充足,天地开阔,为马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南方马善于驮拉,北方马善于奔跑。从马的本性而言,奔跑更让它们快乐,而驮拉则是一种负重。
说到伊犁马,人们都会赞美它们。
也难怪,拿伊犁马与其他马一比,它们显得体格高大,结构匀称,应该是马中美少年。有一年去伊犁的吐尔根看杏花,当时杏花开得浓艳,连空气中都有一股香味。至于刚刚长出青草的吐尔根草原,则起伏有致,犹如曲线玲珑的女性躯体,把一种性感之美体现得淋漓尽致。
我们碰到两位哈萨克族小孩子牵着马,因为太小骑不到马背上去。我们想把她们抱到马背上,当地的一位朋友用一句谚语劝住了我们:后长出的犄角,比先长出的耳朵长。他让我们耐心等待,他相信那两个小孩子一定会有办法骑到马背上去。没过多一会儿,她们手牵马的缰绳爬上杏树,然后将马牵到树底下,从树上滑下便落到了马背上。我们看得无比惊讶,一出生就在马背上的民族,他们与马之间的关系,便是如此让人震惊。
游牧民族与马的关系,法国历史学家勒内·格鲁塞在《草原帝国》中曾写过一段精彩的文字 :“……他们在马背上度过一生,有时跨在马背上,有时像妇女一样侧坐马上。他们在马背上开会、做买卖、吃喝——甚至躺在马脖子上睡觉。”
电视剧《我的阿勒泰》
伊犁马的历史久矣,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时,带回大宛有汗血宝马的消息,其中关于“其跑动时流出像鲜血一般的汗水”一说,引得汉武帝刘彻大为艳羡,遂有了想得到汗血宝马的念头。但他运气不佳,苦苦盼望也没有见到汗血宝马的影子。后来,是游牧于伊犁一带的乌孙王国的大汗猎骄靡,给汉武帝进贡了乌孙马。他以为余生不可能得到汗血宝马,遂将最好的名字“天马”赐予了乌孙马。
汉武帝后来得到了汗血宝马,但得到汗血宝马的过程,亦是颇费周折。
他先是派出李广利率大军在西域打出威风,让西域诸王国闻之心惊,害怕汉朝军队的长矛短剑,忽一日突然指向他们。然后,他下令将囚徒、地痞、恶霸等,统一调整到大军中担任骑兵,使李广利的征讨军队增加到六万多人。
同时,他又下令将全国所有犯罪的官吏、逃亡者、入赘妇家为婿者、商人、原属商人户籍者、父母或祖父母属商人户籍者,一律罚服兵役,给攻打大宛城的汉军运送粮草。有了如此规模的保障,李广利的三万先头部队直抵大宛,迅速切断城外水源,同时从地下挖出通道,杀进了大宛城。
大宛国贵族对李广利的大军深为恐惧,认为是大宛国王母霸贪恋汗血宝马,杀了汉朝来大宛求马的使者,给大宛国引来了灾祸。他们于是杀了大宛国王, 给李广利献上了汗血宝马。汉武帝觉得 “天马”一名已被用掉可惜,遂将其移到汗血宝马身上,而又称乌孙马为“西极马”。
天马神奇, 往那儿一站,其身姿和神情,便与普通马不一样。有一说法,没有量得清天山的尺子,但有数得清天马的人。可见人们因为喜欢天马,对天马一清二楚。
有一事,发生在清朝末期,朝廷派人到昭苏,从一牧民手中抢得一匹天马。那天马被运到半路,挣脱后跑回昭苏。从此,那马和主人杳无踪迹。
另一事,有一人骑乘天马一生,年老后,每与骑过的天马相遇,双方眼神均无言而深沉。终有一日,那老人不行了,他让马驮着他,在草原上踽踽而行。最后,他死了,那马又将他驮回。有人说,骑手死在马背上,是最好的归宿。
在如今,伊犁马亦有不少有趣之事,则多在当下。譬如伊犁的冬天奇冷,人们便担心伊犁马恐怕难以过冬。伊犁的牧马人答曰,天冷是好事,刚好锻炼马的耐力。
有一人养了一匹伊犁马,走过了很多草原,翻过了很多山冈,就连河流也蹚过好几条,但它的奔跑速度却提不起来。那人很伤心地抽那马一鞭子说,你本来是应该奔跑的马,跑不起来,难道你要像羊一样缓慢走动吗?
后在一个电闪雷鸣的雨夜,那人骑那匹马晚归,一人一马被大雨浇透,亦被黑暗吞没,像是挣脱不出黑色深渊。那人怕被闪电击中,遂打马疾行,但那马总是去看闪电,身上哪怕多挨几鞭子也不在乎。那人颇为不解,但雨大天冷顾不上,便急急赶回家去。
电视剧《我的阿勒泰》
第二天的天气变好,那人复又骑马出去,不料那马的速度之快,几近于那些比赛的伊犁马。那人惊叹,闪电让我的马活了过来!有人闻之不解地问,你的马不是一直好好的吗,何谈死呀活的?那人高兴地看马,笑而不答。
另有一事,有一年举办天马节,骑手们辛苦训练数月,却因连日阴雨搁浅了训练计划。人急,马也急,都显得急不可耐。挨了几日,雨仍不停,骑手们望着雨感叹,雨啊,再这样下下去,我们的伊犁马就废了,我们这些靠骑马过日子的人,也会变得一无用处。
马匹们亦望着自天而落的雨丝,蹄子在地上踢出响亮的声响,尾巴甩来甩去,像是一身的郁闷无以发泄。
一天晚上,骑手们都已入睡,忽听得马匹们齐声嘶鸣起来,那声音高亢、雄浑和有力,是以往没有过的。骑手们惊醒后,觉得有排山倒海般的气势涌了过来,让他们惊惧发生了什么。待他们出门,才发现雨已停,夜空一轮明月,星光无比璀璨。他们惊呼,马的感应灵异,知雨已停,遂兴奋得嘶鸣起来。
等他们打开关马的房门,马匹们望向夜空,嘶鸣戛然而止。
03
细狗
阿勒泰有一种狗,个头高,但腰身却纤细,被称为“细狗”。
如今的狗多矣,但细狗有那般纤细的腰身,确实是奇狗。狗之奇,说来颇为有趣。清末年间在乌鲁木齐发生过一事。有一天,在一片密集的居民区,一壮汉被两只狗围住,眼看就要被咬倒在地。那壮汉灵机一动趴下身子,在地上用双手双脚呈爬行状,嘴里发出狗的汪汪叫声,并做出向那两只狗扑抓撕咬的架势。那两只狗顿时被吓坏,转身飞快地跑了,那壮汉却不罢休,用双手双脚呈爬行状追上去,直至把两只狗追出很远才站起 了身。
另有一事,《搜神记》卷十二记载:
晋惠帝元康年间,吴郡娄县有一个叫怀瑶的人,有一天他在家中忽听见地下隐约传来狗叫声。他循声找过去看,只见地上有一个像蚯蚓洞穴那样大的洞孔。怀瑶将一根木棍捅进那小孔,进入数尺后感觉里面有东西,于是便小心翼翼地挖开,但见里面有雌雄小狗一双,它们微闭眼睛,应是才出生不久。邻居们闻讯都来观看,看怀瑶给它们喂吃食物。
有老人知悉它们的来历,遂告知人们那对小狗名曰犀犬,它们是吉祥之狗,必然会让现身的人家富裕昌盛。当时,因为那对小狗尚未睁开眼睛,怀瑶便把它们复放回洞穴,并用石磨盖得严严实实。
不料仅仅过了一天,怀瑶再次打开石磨要给那对小狗喂食时,那洞穴却消失不见,那一对小狗更是不知道去了哪里。此事仅维持了一天便犹如闪电般转瞬即逝,让怀瑶愣怔不知所以然,好在他家多年无大祸亦无大福,算是过着平安日子。到了东晋太兴年间,在吴郡太守张懋的书房中又发生了同样的事,张懋像先前的怀瑶一样突然听见床下有狗叫声,但地上却没有洞穴口,于是他将发出声的地方挖开,亦看见里面有一对小狗。他将它们取出饲养,但不久却都死了,小狗之死似乎预示了某种不祥,后来张懋惨死在了叛军沈充的刀下。
现如今的细狗, 亦有不少奇事。我在黄昏的村中散步, 忽听得身后“汪”的一声叫,疑心有狗要咬我,刚一转身,有一条狗已蹿下路基。是一条村中的细狗。不一会儿,它便从路基下冒了出来,嘴里叼着一只兔子。
细狗嗅觉灵敏,速度快,只要野兔一露面,它们便如同闪电般蹿出,一扑一抓,便用嘴把兔子叼了回来。
细狗的历史非常久远,在古西域生活的游牧民族多养细狗,漠北高原的蒙古族尤其对细狗情有独钟。而这个高山村庄里的细狗,从小便与别的狗不同。一岁时,主人就用布蒙住它的头,把食物扔出,它们只能凭气味去寻找,被训练出很强的嗅觉能力。
村里人从小精心教它们跟踪、追捕和撕咬的技能。上山打猎的日子,他们在打到狼、哈熊和山羊后,让细狗去舔它们的血,以便让细狗熟悉这些动物的气味,在以后碰到了能迅速出击。
多尔林的细狗在村子里最为出名。别人一般都是牵狗外出猎捕,他则只须把狗放出去,下午它必叼回猎物。一般的细狗叼回的都是兔子、山鸡等小猎物,而他的细狗专门捕猎较大的动物,像狐狸等。
电视剧《我的阿勒泰》
有一年,多尔林的细狗还咬死了一只黄羊。它咬死大动物无力拖回,便将它们的耳朵咬下一只叼回家里,多尔林一看便知它猎到了什么,随它出门将猎物扛回。
一次,一只黄鼠狼被多尔林的细狗盯上了。黄鼠狼逃跑不成,便爬上一棵树躲了起来。细狗追到树下,往下一蹲便不动了。黄鼠狼以为它拿自己没办法,便在树上挨时间。两个小时过去了,细狗仍蹲在树下一动不动。
突然, 那棵树 “咔嚓”一声倒了下去。原来, 细狗一直用牙在咬树。树倒了,黄鼠狼从树上跌下,细狗扑过去一口咬住了它的脖子。
多尔林很为自己的细狗而自豪,他说,我的狗简直就是一个精明的猎人嘛!硬猎软猎,样样都行。他说的硬猎,是直接猎取,而软猎则是用智能猎取。
多尔林对细狗爱惜至极,有人曾见他给它喂羊肉吃。这事传开,他骄傲地告诉别人,他每宰一只羊必先要给细狗吃,他宰羊不是为人,而是为细狗。
村里人羡慕多尔林的狗,纷纷牵来母犬想与他的狗交配。多尔林严格把关,凡是他看不上的母犬绝不同意,就是看上的也得排队等候,十天配一个,不能让细狗劳累。
如今,多尔林和细狗都老了,一人一狗整天在村中形影不离。多尔林不再打发它出去猎捕,别的细狗从村中走过时,他的细狗总是出神地凝望。
多尔林用手摸摸它的头,它便依偎在他身边。远处,年轻人领着他们的细狗在捕猎,人的欢呼声和狗的叫声响成一片。多尔林默然,细狗亦无声。
林子里总有动物不停地出生,村子里总有一代又一代人长大,细狗也一代又一代在繁衍。多尔林和他的细狗每天都在栅栏前坐着。初秋的阿尔泰山已一片枯色,但白桦树的叶子却变得金黄,村子里弥漫着白桦林反射出的金黄,人也变得肃穆和庄重了许多。
黄昏,多尔林和他的狗仍坐在那里。慢慢地,一人一狗便被那股金黄色裹住,变得像两座雕塑。
04
凤头䴙䴘
有一年在克州,与朋友们谈论鸟类的故事,一位朋友说,不知你们注意到没有,人们经常会犯一个错误,譬如说一个地方有什么鸟,就会把那种鸟只归结于那个地方,好像别的地方便一只也没有。其实这是错误的说法,很多鸟儿都有一个规律:夏北冬南。夏天时北方凉爽,鸟儿们便在北方越夏,而入冬后南方较北方暖和,鸟儿们便从北方迁徙到南方越冬。
那位朋友说得很有道理,大多数鸟儿在一年时间内,有一半时间在北方,另一半时间在南方,怎能说它们仅属于一地?
其实我们那次是去克州看鸟的,那个话题也是在饭桌上谈起的,直至吃完了拌面和烤包子,还在说鸟儿的迁徙。饭馆老板在一旁听到我们的话题,插了一句话,克州有一个水库,那里有不少鸟类,你们应该去看看。
他为了不让自己显得唐突,说有一年在水库边发生了一件事,有几只鸟儿从别处飞来,落入湖中游弋,但很快发现那里有一大群鸟儿,因为它们到来显得慌乱拥挤,原有的生活一下子被打破了。它们知趣,便向别处飞去。有一人在水库边看到了那一幕,心想鸟儿也划分地域呢,先来者先占有一地,后来者便不可侵犯。
到了第二年春天,鸟儿们陆陆续续从南方归来,也许它们在前一年看见了那一幕,所以都自觉绕开那一块水域,去了别的地方。那人又去水库边看鸟,看到那一幕后再次感叹,鸟儿比人强,从不见利忘义。听到这儿,我意识到他说的那人就是他本人,一问果然是他。本来想和他聊聊鸟儿的事情,但他双手一摊说他有饭馆生意呢,建议我们去水库边看看,现在是鸟儿最多的时候,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电影《给我翅膀》
我们到了水库边,果然见水库中有野鸭子、白头硬尾鸭、白鹳和白尾麦鸡,对面的岸边还有斑鸠、黑腹沙鸡和乌鸦等。水库不大,但在多戈壁和荒漠的地方,毕竟还是难得,所以这些鸟儿便把这儿当成栖息地。它们在水中自由游动,水面上倒映出的雪山,显得更加晶莹。
后来见到水中有一种鸟,身上毛色黑红交夹,嘴又尖又长,头上有一撮黑色羽毛,而且从头部向上直立出一大截,因此嘴便显得更加尖长。凭直觉,它不是鸭子,而是极为罕见的一种鸟。
我们正看得高兴,住在附近的一个人悄悄过来对我说,你们说话的声音小一些,不要吓着了水里面的凤头䴙䴘。我便知道,水中的那鸟儿叫凤头䴙䴘。我想向那人问个仔细,那人却示意我们退后几步,脸上才有了释然的神情。他叮咛我们,水中的鸟儿是雌凤头䴙䴘,这个季节的雌凤头䴙䴘虚弱得很,受到惊吓后会拼命往远处游,弄不好会被累死。这么好看的鸟儿,如果它们的死和我们有关,我们岂不成了罪人?
我问他凤头䴙䴘不飞吗?他说他提到的是雌凤头䴙䴘,在这个季节,它们背上都驮着一对幼小的凤头䴙䴘,它能扔下它们飞走吗?原来如此,看来雌凤头䴙䴘的使命确实不轻。但是我有些不解,眼前的这只凤头䴙䴘背上空空如也,不见幼凤头䴙䴘,它难道也不飞吗?他一笑说,等着吧,过一会儿就出来了。
在等待过程中,我问那人凤头䴙䴘一名的由来。他一指那只凤头䴙䴘,说这种鸟儿之所以得了此名,是因为头部向上直立出的那撮羽毛,看上去很像凤冠,所以被叫了凤头䴙䴘。我又问“䴙䴘”二字是何意,但他不知道,看来只能留待回去查阅。
那人说,凤头䴙䴘是奇鸟,你们今天能见到,真是运气不错。我想问他凤头䴙䴘奇在何处,但因为还没有看见驮幼鸟的雌凤头䴙䴘,想必答案在后面,便决定耐心等待。
过了一会儿,另一只凤头䴙䴘游了过来,它似乎感知到我们在盯着它看,便扇动了一下翅膀,像是要游动过去,但是犹豫了一下却又游了过来。那人悄声提醒我们,快看,那就是一只背着幼鸟的雌凤头䴙䴘,它来了。
于是,我看到一只凤头䴙䴘由远及近,它背上驮着一对幼小的凤头䴙䴘,它们许是才孵出不久,紧紧趴着不动。不用问,背驮两子的是一只雌凤头䴙䴘。那人说,幼鸟出生后,雌鸟便背着它们游动,直至它们长到能下水,雌鸟才算是完成了任务。细看雌鸟,它的背不宽,却把两子驮得稳稳当当。母亲的力量是无穷的,亦能长久忍受辛苦,这一点在一只雌凤头䴙䴘身上一览无余。
阳光正好,那只雌鸟慢慢游到横卧于水中的一棵枯树跟前,我们便看见那里有一个细草筑就的巢,那两只幼鸟从雌鸟身上爬入巢中,雌鸟这才伸展了一下脖子,一头扎入水中,少顷后倏然从水中冒出,将身上的水甩出一层细密的水珠。看来,将身体扎入深水,出水后用力甩动,是凤头䴙䴘缓解疲惫的方式。
那两只幼鸟已安然偃卧于巢中。细看那草巢,它悬浮于水面上空,如果水位上升,它就可以浮起来,不会让待在里面的幼鸟被淹死。聪明的凤头䴙䴘,想得可谓是周全。
那人劝我们回去,那只雌凤头䴙䴘要休息了,不要打扰了它。我问他,凤头䴙䴘休息时不出来,在水里休息吗?他说凤头䴙䴘的两条腿长得不好,像两根棍子一样插在屁股后面,所以不利于走动。更要命的是它们的脚趾上长着像花瓣一样的脚蹼,在地上几乎寸步难移,所以它们很少上岸走动,几乎一辈子都在水中生活。
他见我为凤头䴙䴘惆怅,便一笑说老天爷公平得很,凤头䴙䴘走不了路,但那样的脚蹼却很适合游泳,所以它们极善水性,是优秀的水上自由体操运动员。老天爷真是公平,给凤头䴙䴘关上门的同时,又打开了一扇窗。
返回的路上,我仍牵挂那两只幼鸟,那人说不用操心,等哪天雌凤头䴙䴘有了力气,它就会干一件大事,那两只幼鸟也就长大了。细问,才知道到了一定的时候,雌凤头䴙䴘会驮着幼鸟选择一个合适的水域,然后突然头一伸潜入水中,来一段泅泳。那两只幼鸟迫于求生,会本能地划动蹼,在瞬间学会了游泳。等它们游到岸边,雌凤头䴙䴘早已不知去向。它完成了使命,必须把两子交给大自然,让它们接受命运。
与那人分开时,问他为何如此了解凤头䴙䴘?他说他喜欢凤头䴙䴘,这几年别人都搬走了,唯他家留了下来,为的就是每年夏天看到凤头䴙䴘。
他说要等一个冬天,凤头䴙䴘才会从江苏飞回来,它们是在江苏一带过冬的。如此爱鸟并迷鸟的人,如今已不多见,我在心中祝福他。
对了,凤头䴙䴘名字中的“䴙䴘”二字,是一种古老的称呼,意即水鸟。
本文摘编自
《狐狸有九个想法》
作者: 王族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出品方: 大方 / 镜像
出版年: 20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