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推荐的新书中,有太多不同的个体经验从书页之间涌现——
有电影人陈冲“追忆似水年华”似的自传体散文随笔《猫鱼》,“既是个体生命史,又是时代大记录”;有记载了一群几乎排除在主流历史叙事和大众视野之外的中国民间登山者生命历程的《比山更高》;以及人类学家刘绍华在与母亲接连确诊癌症与阿尔茨海默之后,以学者与病者的双重身份记录下的母女共同的生命旅程《病非如此》。
也有昆汀·塔伦蒂诺的《电影狂想》,这本半影评半传记的新书涵盖了百余部昆汀私人电影清单;而身在国内的意大利青年亚历以及热爱中国美食的英国作家扶霞,分别在他们的新书《我用中文做了场梦》以及《君幸食》中,从不同角度书写了他们对国内环境、美食文化的观察;娜塔莎·沃丁“马里乌波尔三部曲”的最后一部《娜斯佳的眼泪》也已被译介出版,此书从普通人视角切入20世纪的历史悲剧,刻画着特殊时代如何左右人的命运,人之选择又将如何影响自身的未来……
本月推荐的新书 13 本中,你会选择哪一本书来读呢?也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推荐你自己的月度好书。
《猫鱼》
作者:陈冲
出品方:理想国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出版年:2024-6
推荐人:把噗
惊讶于陈冲的文笔,更惊讶于她的记忆力。如同普鲁斯特那般,陈冲可以通过“非意愿性记忆”将彼时的各种声响、气味、色彩等感官体验通过文字的形式带回到当下,让读者获得一种身临其境的体验。在我看来,《猫鱼》就是陈冲的《追忆似水年华》,是她追忆一个甲子人生的记录,从她的笔下所触及的父祖辈往事来看,亦是半部《巨流河》,书中对20世纪的动荡岁月作了个人视角的记录。这种极度感性又不乏思想见地的文字,让我们看到了陈冲作为一个杰出演员、成功导演的背后,作家的天分。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每天晚上读几章,特别享受,让人完全沉浸到山河岁月和爱恨情仇中。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能有这样一部作品流传于世,不断为人阅读,我想也就够了。
《比山更高》
副标题:自由攀登者的悲情与荣耀
作者:宋明蔚
出品方:单读 / 铸刻文化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出版年:2024-6-1
推荐人:渡水崖
很少看到这么厚的新书,不只是字面意义的厚重,书中记载的是一群几乎排除在主流历史叙事和大众视野之外的中国民间登山者的生命历程:好几位主角都永远留在了山上。作为高度提纯的纪实文本,几乎没有运用叙事技巧来“编织”故事,以至于对死亡没有任何铺垫和预兆(这也是攀山这项运动本身的命题),就在作为读者而“失去”谁的前几页,你还在为对方的个性、说话的趣味、蓬勃的生命活力乃至大好的生活前程感叹。所以这本书激发的阅读情感非常原始,就是生命的力量,让你不自主地随着翻动书页而哭哭笑笑。
作者也是一名攀岩爱好者、从业者,准确地称这群人进行的是“老人与海”式的搏斗。钳工出身臂力惊人、长发嬉皮而从来不想当混子的刘喜男;用女儿爱看的动画片给开发的攀岩路线取名的伍鹏……人文性情的背面是专业能力,他们都经受过严酷的培训和自我训练,使行文也穿插着高密度的攀岩知识:国内凶险迷人的幺妹峰、四姑娘山、大雪塘群峰,以及阿尔卑斯式的(“自己去玩”)和喜马拉雅式的(“服务于别人”)攀爬之间的区别等。也有女性的身影令人印象深刻,如美国华裔女孩、常春藤毕业的陈家慧登山的理由是想远离为活络关系网而组织的同学会、在电脑前工作猝死的可能,她最终在北美攀岩途中意外跌落悬崖,书中一张她雪山上做鬼脸的照片很动人。挣脱社会桎梏后,是真正把自己交还给自我、自然,不断地登顶、破纪录、找到新的伙伴和人生方向,也极可能死于几率非常小的意外、凭经验绝不可能发生的失误,还有的遇上武装恐怖组织,有的至今死因未明。
需说登山者是最懂山的,也是最懂死的,他们从来不是有勇无谋的乐天派,而就是选择在刀尖上走。这甚至有一层伦理的原罪:家人需承受一定的担惊痛苦。他们也不回避、否定,背负着它一起攀岩。读到最后只觉要尊重他们的一次次攀爬,和希望他们平安。不得不提这本书也是一种特别有呼吸感的文字,读起来异常通畅,能感受到作者也作为运动者的亢奋、干练,不免思索许多的文学写作从行文思路到语言措辞都显出一种浓稠、优柔,是否也与缺乏运动有关。
《病非如此》
副标题:一位人类学家的母女共病絮语
作者:刘绍华
出品方:望mountain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2024-7
推荐人:蚂蚁
带着“刘绍华把自己作为田野”的期待翻开这本书,最初注意到的是人类学者患重病后对过去田野和自身位置的反思、她经由病痛达到的与他人的新一层的共情和理解。尽管她强调自己不想再把自己当作跳脱自我、与庞大世界联结的思考者,只想“认真任性地成为病人”,书里还是处处提醒读者作者是一个人类学家:还有谁会把患病当作“通过仪式”,把照护看作“生命的礼物交换”呢……
刘绍华在母亲患上失智症后不久查出自己患癌,当最基本的生存面对挑战,理念为先的理解和远方的意义不得不让位于诚实的身体感受和对自身的关照。我们都了解生病和照护并不是愉快的事,甚至也慢慢接受老病死苦是寻常的人生光景,却始终困于恐惧和无奈中:我们又能怎么做呢?反而是在失智症母亲的身心反应中,作者求得了放松与快乐的能力,是那些婆婆妈妈邻居们让作者重新学习生存能力,做饭、编织、流行音乐……这些成为真正重要的事。
回顾这段母女共患病的经历时,作者没有把重点放在病人和照护者的不易上,而更多写了亲友与病患的良好互动和母女间的相互支持。她意识到“示弱的美德”是一种能力和勇敢,帮助了自己也创造出新的良善关系,琐碎的日常成为疗愈,生活本身就是复健。所以在康复的过程中作者已经超越了创伤,写作的目的不是疗愈自己,而是帮更多人重新看见疾病处境中陪伴和理解的艰难和重要。
生病的时候人需要一个“盼头”,它可以是最终治愈的可能,可以是宗教允诺的彼岸,作者让我们看到,它也可以是自我的联结、亲友的良性互动。“失去一些东西后会看见真正重要的”,“努力活在当下,珍惜彼此相伴的美好时刻”……这些感悟读来好像只是常识,而恰恰是经这样的反思和书写后回到的共同人性让人珍惜和感动。
《我用中文做了场梦》
作者:【意】亚历(Alessandro Ceschi)
出品方:新经典文化
出版社:文汇出版社
出版年:2024-7
推荐人:渡水崖
亚历(ale)是个豆瓣红人,在国内非虚构写作圈层、青年文化聚落中间也有相当的知名度。他来中国的理由很有趣,是在经历意大利当代青年版“毕业即失业”后,迷茫中读到《经济学人》里一段介绍中国电影市场“飞速发展”、预计很快“超越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市场”,萌生希望,决定来这里做电影。从2016年到2023年,这本书记录了一个这样的“文艺青年”在异国他乡闯荡、想办法圆梦和养活自己过程中的成长体验,记录了一种青涩、飘摇和跌跌撞撞的状态,记录了他的所实现和没能实现、计划当中和预料之外的东西、结伴的人和缔结的关系。这本书因此也像一面“普通人”棱镜,折射出许许多多他的同龄人、同温层人、同行业人、同代人微小而生动的身影。
如果以上理想主义的部分符合书名里的“做梦”,另一个重要的部分是“中文”。亚历对汉语的使用和对中国人某种内化的文化的感知,可以用娴熟和游刃其中来形容。他在语言上有绝对的天赋,热爱且擅长写作,称写作是“母语”和“最靠谱的朋友”。他写的第一封中文信里还有错别字、语法颠三倒四,几年间就变成巧用流行语、把旁听到的很有中国味儿的长对话复述下来,甚至能很快听出字面意义还是另有深意。他在一些剧组当群演,拍广告,也做过外教,多数“老外”的路径,却写出非常独特的感受。字间也透着他的聪明、对人有分辨力,与房东、出租车司机、经纪人等不同的人采用不同的打交道方式。但好像除了自己的观察和感受,他对人对事鲜有评判,仅记下所有的细节,画面就在读者脑海里自动铺展开了,非常妙的阅读体验。
越往后读,也越会看到这几年我们自己身上发生过的事情,封校、做核酸,还有许多也许每一个人都在默许之存在的各行各业潜规则,同时默许之消失的独立项目和文化空间,亚历的眼睛可以放大这些,中国式的、北京的“街角社会”。同时,他以非东亚教育出来的“外国人思维”,对很多令人哑然的情况的描述,又会让你会心一笑。非常坦率自然。哪怕也有身份尴尬和情感上的迷茫、失落,他的字里仍有一种相信,令人感慨相对自由地生活是需要很多先天条件的,包括心中是否自有源泉。引几句话作为特别标记:“面对着使内心难以承受的社会事件,需要的是能够和你一起痛苦的人。”“节奏紧迫,追忆过去或揣测未来都是不可能的。一切正在发生。”
《大地中心的人》
作者:童末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出版年:2024-3-27
推荐人:蚂蚁
概括《大地中心的人》是困难的,故事发生在上世纪三十年代的大凉山,我们可以想象到原有族群秩序被破坏,想象到混乱和不确定,想象到个体在乱世中有自己的主体性,但这一切能怎么发生,想象力就受阻了。
在作者编织的故事里,汉人出身、长期生活在诺苏地界的铁哈是故事的整理者,读者跟着他习得陌生的语言进入这个世界。
在不同叙事者那里,故事完全不同:铁哈是山里做奴隶的“边缘人”,一路出逃一路抵抗遗忘;毕摩恩扎边履行着仪式义务,边对大厦将倾感到不安;被族群驱逐的兹莫女儿与同样失去社会位置的孜那偶遇后,坚信“孜孜尼乍”的召唤,召集受苦的女人们迈出家门、走上亦是重生之路的“死路”,拼起孜孜尼乍的故事……
当每个人的故事交织在一起,偶然在每个人的故事中成为自己相信的必然,故事一变再变,在最终的故事中你最在乎什么,什么就显现。于是自由、主体性之类的大词不再抽象,故事的创造者们不再恐惧,走上无路之路、唱起没有希望的希望之歌。于是“孜孜尼乍一声巨吼,天际燃起熊熊大火”,即使故事到了结尾,故事仍可以被这样讲述:未来没人知道,但至少它不是之前那样的“历史”了。
《芭芭雅嘎下了个蛋》
作者:【荷】杜布拉夫卡·乌格雷西奇
译者:李云骞
出品方:理想国
出版社:云南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2024-6
推荐人:李星锐
《芭芭雅嘎下了个蛋》,真是一个仿佛怪异动漫里会出现的,令人想要大声喊出来的咒语一般的书名。这是去年去世的荷兰籍作家乌格雷西奇的长篇小说。
她的长篇小说结构十分古怪,常由一个个只有几页纸长度、拥有单独标题的碎片故事集结而成。是否可以称之为“故事”,尚还需要打个问号,其实更像是松散的随笔。一本书读下来,像是吃掉一盘散盛的葡萄,每一颗各自独立,又具有相似的口感和气味。总之,长得实在不像“长篇小说”。
回到本书。在全书的开头,乌格雷西奇这些描写老年女性:“一开始你看不见她们”,然后她们身上的细节逐一浮现,“老式女士提包,从腿上滑下、堆在肿胀脚踝旁的长袜,手上的钩针手套,头上的过时小帽……”然后,她们接二连三地冒出来,在大街、超市、电车上,逐渐占满你的视线。在她的构建中,这些老年的女性,是传说中的女巫芭芭雅嘎,是由口述传统塑造出的形象,是集体创作的成果,也是一面集体的镜子。
在这本以老年女性为主角的书里,她们不是怪物,不是弱者,不是邪恶的化身,不是衰老的载体,也不是“可爱的”或者“慈祥的象征”。在乌格雷西奇的笔下,她们的人性形象到底是怎样的呢?妙就妙在,有关她们的细节充斥着全书,但想要简略而整体地概括她们的人物形象,几乎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波兰人》
作者:【南非】J.M.库切
译者:李鹏程
出品方:磨铁图书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2024-8
推荐人:思郁
2023年,已经八十多岁的库切出版了他的新作。这本新作有点模糊不清,比如在不同的语种当中有不同的版本,有的是几个短篇的合集,有的是一个中篇《波兰人》单独出版,还有的时候短篇和中篇一起出版。但是无论如何,新作当中我最期待的就是这个中篇《波兰人》。
小说讲述了一个非常简单的故事,一个七十多岁的波兰钢琴家受邀到巴塞罗那参加演奏会,演奏会结束后,主办方董事会成员之一的中年女士比阿特丽兹礼貌性邀请钢琴家吃饭,简单聊了聊肖邦。隔段时间,比阿特丽兹陆续收到了波兰人发给她的邮件,他声称爱上了她,请求再次见面。带着狐疑和不解,各种抗拒之后,比阿特丽兹还是忍不住好奇心驱使,跟这个波兰人有了进一步的接触,两人有了短暂的外遇关系。几天后两人分道扬镳。几年后,比阿特丽兹收到消息,波兰人去世,留给她八十多首诗歌。她找人翻译了这些诗歌,慢慢了解这个在她生命中短暂出现的男人。
这本小说看起来很简单,但是有很大的迷惑性。比如但丁和比阿特丽斯,肖邦和乔治·桑成为了小说中灵感的来源。比如这个故事很像我们熟悉的那种典型的老白男作家的意淫之作,老了老了,非要写本小黄书,满足自己无法雄起的淫心。
但小说的主题正好相反,这个故事的主角是比阿特丽兹,她主导了一切,她理智、清醒、审慎,对浪漫的爱情已经免疫,活在现实世界。自从她与波兰人第一次见面,她一直都在吐槽这个波兰人钢琴家,她不喜欢他演奏的肖邦,不喜欢他的穿着,皮肤,味道和假牙。她家庭幸福,生活美满,怎么会爱上一个大她二十多岁的语言不通的人呢。她对别人没有兴趣,吸引她的不是那个波兰人,而是波兰人眼中的她是什么样子的。
两人仅仅一面之缘,语言不通,国籍不同,年龄差距,各方面看都是生活在完全不同的世界,波兰人为什么会爱上她?这个好奇心驱使之下,才让她去一点点了解波兰人留下的一切。但是哪怕是对他留下的遗产,写给她的那些诗歌,她也并非完全接受。哪怕他死后,她依然批评他写的那些男性凝视的诗歌,好像她是一个完美的沉默的客体,被写进诗歌里就应该被歌颂一样。她不喜欢被男人盯着,不觉得被凝视是一种诱惑。
这本小说是一本颠覆之作,颠覆了作家的想象;也是一本嘲讽之作,嘲讽那些献给缪斯的写作者的一厢情愿。那些被作家和艺术家奉为缪斯的女性,她们是活生生的,有自己的思想,她们不是沉默的缪斯,不是渴望被写进经典的没有灵魂的人物。很可能你的缪斯根本没有爱过你。
《娜斯佳的眼泪》
作者:【德】娜塔莎·沃丁
译者:庄亦男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出版年:2024-7
推荐人:萧轶
这部非虚构作品是娜塔莎·沃丁“马里乌波尔三部曲”的最后一部,书写对象是来自乌克兰的家政女工。娜塔莎的细腻笔触让人有种跌宕起伏的五味杂陈之感:她对历史的控诉让人肾上腺素暴涨,她对娜斯佳的记述让人止不住的揪心皱眉,而娜斯佳最终的抉择又让人留下不知如何是好的叹息。尤其是结尾在娜斯佳前往乌克兰的回程时戛然而止,在我们为娜斯佳恐惧重重的人生终于迎来阳光之时,她却选择了最出乎意料的人生方向,而娜塔莎也就此停笔。这个开放性的结局,让人读来感慨人类生来就难以自由之慨。
从苏联时代到冷战时代,从柏林墙倒塌到西方世界,娜斯佳的人生被历史切成了无数段,每一段都如此清晰地感受到时代对人的捉弄。在经历了失败婚姻后的饥饿年代,娜斯佳为了养家糊口而选择前往德国打工,一位精英知识分子只能沦为家政女工;躲避遣返的日常恐惧和苏联时代的人生记忆,让她在西方世界并没有获得更好的生活;尽管她自身省吃俭用且谨守己身,但她依然见证着亲友们的生活被资本主义文化潮流所击碎;本想着一心赚钱的她,为了留德而征婚却惹来了巨额的债务;当她已经可以自由生活时,为了亲友却选择了义无反顾地回头,留下让人五味杂陈的开放性悬念。
这部非虚构作品,几乎可以让人一口气读完,从普通人视角切入二十世纪的历史悲剧,刻画着特殊时代如何左右人的命运,人之选择又将如何影响自身的未来,以及身世的阴影如何作用于个体的生活。哪怕是作者自身,在娜斯佳的条件反射下,依然能够轻易地召唤出家族的噩梦。娜斯佳的人生,哪怕撇开苏联时代的特殊命运,即使在德国家政时期也昭示着这样的一句老话:生活本就是战争。当我们凝视生活之时,日常便是最击人心的兵荒马乱。
《君幸食》
副标题:一场贯穿古今的中餐盛宴
作者:【英】扶霞·邓洛普
译者:何雨珈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年:2024-5
推荐人:把噗
扶霞的书每本必看,《君幸食》尤其好看。这本书不再是“寻味”集锦,而是通过一道道传统中国菜:麻婆豆腐、东坡肉、醉蟹……讲述中华传统美食文化,堪称一部文字版的《舌尖上的中国》。而且美食背后的故事,勾连古今,思接东西,以一位英国人的外来视角道出,别具一番风味。即便作为中国人,也能从中了解到各类“察焉不详”的知识,补上一堂“中华烹饪课”。
《电影狂想》
副标题:昆汀·塔伦蒂诺回忆录
作者:【美】昆汀·塔伦蒂诺
译者:覃天 / 邱文浩
出品方:未读·艺术家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年:2024-6-1
推荐人:思郁
声称拍完十部影片就退休的昆汀·塔伦蒂诺,最后一部电影还没开拍,先写了本回忆录。塔伦蒂诺的回忆录可不是随便写着玩的。
在好莱坞众多导演当中,塔伦蒂诺之所以称为鬼才,就是因为他跟其他导演不一样。他不是科班出身,是业余的影迷,在录像带店打工的经历塑造了他的观影之路。与那些正统的导演不同,他的电影美学基本都是由大量的B级片和剥削片,包括香港电影和功夫电影塑造的。他也从不掩饰自己的影片中偷来了各种灵感。
另外,他大概也是好莱坞导演当中少数的,编剧和导演一体的。我们可以说,他首先是个作家,然后才是个导演,正如伍迪·艾伦一样。但是他做不到像艾伦那样的高产,一生编导十部电影已经是极限了。另外他还声称第十部影片的主角是个影评人,只有读过他的这本回忆录,我们才能了解为何他会选一位影评人做他影片的主角。
塔伦蒂诺在书中着重描述了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众多影片如何影响和形塑了他的导演生涯,看起来一章介绍了一部影片,但其实每章里都提到了众多的影片。如果把这本回忆录的众多影片列个清单出来,大概有数百部之多,而且有很多是影史之外,逐渐被人遗忘的B级片和剥削片,常见的那些影史经典之作反而不多。你当然可以不喜欢塔伦蒂诺拍摄的电影,你也可以不赞同他喜欢的那种电影美学,比如那些充满了暴力和虐杀性质的影片,但是读完这本书,你却不得不佩服他庞大得像个数据库一样的观影量,如数家珍,信手拈来的电影史学家一样气势,还有那种对电影纯粹而真诚的热爱。
这本书是塔伦蒂诺的回忆录,也是他的影评集。更是他致敬电影,致敬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好莱坞黄金年代的往事风云录。
《远西旅人》
副标题:晚清外交与信息秩序
作者:皇甫峥峥
译者:汪林峰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2024-6
推荐人:萧轶
晚清史,往往被革命史观所主导:在纸页上,往往被下笔之人的墨汁所污染;在书页外,往往被开口之人的唾沫所扭曲。在谈论晚清时,总是被贴上腐败无能与顽固保守等常用词汇,这是自民国以来便有的常用论调。但这种屈辱史观的问题在于,仿佛为了争夺历史的叙述权而让晚清在朝野之间呈现出一副静止不动的画面感,而作为对立面的在野之士及后世上台之人才算得上是历史的创世者。
近些年来,年轻一代学人逐渐摆脱了这种屈辱史观的泥淖,通过重新解读和再度挖掘等方法论,重估晚清面对全球化时的进退行为。《远西旅人》便是重估晚清派遣出国使者这一段历史,重新解读了出国使者的书写方式及其对世界的理解和回应。尤其是甲午战争前后晚清时局的历史承续问题,这本书给出了新的解读,让我们能够借此方法重估外交以外的其他历史问题。
王德威在“重写中国现代文学史”时提出“没有晚清,何来五四”之论,对现代文学史的价值重估起到了极大的影响作用。这本书通过重估被后世认为迂腐僵化的晚清外交话语方式,进而为我们打开了另一个重估晚清的历史切口,纠正着我们对待历史的心态。在这本书中,我们重新理解了为何晚清士人采取儒家话语来理解西方社会,看到了曾被数落为迂腐保守的晚清官员如何应对西方世界的猛烈撞击,也随着皇甫峥峥的重新解读而以更开放宽和的心态,去重估从晚清到民国之间的历史继承问题。
《帝国的切口》
副标题:近代中国口岸的冲突与交流 :1832—1914
作者:【英】毕可思
译者:【新加坡】钟逸明
出品方:后浪
出版社:贵州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2024-5
推荐人:萧轶
在书写英帝国对华影响的历史研究中,毕可思是比较独特的一位历史学人。较之于建构或挪用历史学理论,他更喜欢从在华白人的行为视角,去挖掘他们在华时期的话语与行动,通过讲述他们在华的移民生活来重新理解东西方世界在近现代的冲突与交流:“这一切究竟是怎么发生的,让他们在彼时彼处相聚的那个世界,最初又是怎样被建立的?”
全书流畅而精彩的历史叙事,就在于毕可思所言的那般:“传教士的笔记、海关文件、庭审记录、领事通信等文件记录着那个时代的精彩片段和日常公事,记录着守法之人和不法之徒,记录着种种相关论证信息和统计数据。我们可以通过日记了解那个时代,无论那些日记是沉闷的还是带有桃色意味的;我们也可以读那个时代的个人自传,包括纪实自传和胡乱吹嘘的所谓自传;我们还可以看纪实小说,看谐趣诗或引人入胜的日志;更可以看流传至今的一些文物——剪贴簿里的戏票、请柬、邀舞卡和菜谱,它们无一不诉说着另一个世界业已逝去的时光。”
对于近代中国通商口岸的英国移民在华生活与东方事业,《帝国的切口》呈现的全是鲜活的个体生活史,几乎不会借助理论来叙述,而是用日常生活和商业运转的事实陈述来理解全球化贸易时代之下的东西方历史。这就让他笔下的历史叙事,既有别于东方惯于采用的屈辱史观,也有别于西方常用的殖民史观:“快速演变的国际背景不断地给中国重塑着各种难题,但另一方面,中国的难题也在不断地塑造着整个国际的背景。”
除去1832年到1914年的晚清80多年史之外,全书非常认真对待的是开篇与结尾的两篇长文,既阐述了中国近代史的叙事之战是沿着怎样的历史脉络而生成的,也解释了毕可思自己为何采取了有别于其他历史学人的书写方式。此外,毕可思在这部流畅叙事的历史著作中,借助芸芸众生的丰富细节,不仅讲述了19世纪的中国故事,更讲述了19世纪的英国在华移民故事;进而,他还向我们探讨了“人们对漫长的19世纪的理解是如何影响到20世纪的,又是如何影响到通往1913年的那条关乎胜利与失败的道路的”。
《成瘾的深渊》
副标题:大脑暗藏的致命诱惑
作者:【美】朱迪思·格里塞尔
译者:李倩
出品方:心智·新思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2024-6
推荐人:把噗
《成瘾的深渊》道出了“成瘾”的真相,这是大部分阐释“成瘾机制”的书中未曾阐明的。或许得拜该书作者朱迪思·格里塞尔真实的毒瘾所赐,从“鬼门关回来”的体验无疑让她更加深刻认知到“成瘾”对身体造成的影响和伤害,从而花费更多精力阐明成瘾的机制。
朱迪思·格里塞尔提出,人之所以会上瘾,源于大脑对机体的“自我保护”。当成瘾物质进入身体,产生生理作用,对此大脑会做出相应的反应,即生成化学物质来反作用于成瘾物质产生的作用,从而让机体回复到正常水平。随着身体对成瘾物质(产生的效果)的需求越来越大,摄入的化学物质会不断增加,这相应地驱动着大脑不断释放反作用的物质。如果不及时摄入或做更大计量地摄入,“戒断”反应就会发生。所谓戒断,就是已经上瘾的情况下,在不摄入化学物质时产生的反作用(难受)状态,戒断自然而然导致渴求。
举喝咖啡为例。咖啡中的咖啡因是一种让人上瘾的物质,但比起毒品来要温和得多。长期喝咖啡的人,一旦哪天不喝了,就会产生难受的戒断反应。其机制正在于身体已经适应持续间断的咖啡因刺激,即便突然某天不再有咖啡因的摄入,机体也会分泌阻断咖啡因作用的反物质,这正是身体感到难受的原因。
因此,朱迪思·格里塞尔极为犀利地指出,所谓“上瘾”并不是成瘾后不断地使用成瘾物质,而是相反,因为不断使用才让人上瘾。这是大脑保护机体的适应性,即一种自然结果。之所以咖啡停不下来,不是因为咖啡让我们“上瘾”,而是为了避免戒断反应,需要每天都喝。“上瘾”作为大脑记忆和学习的结果,也导致“高峰体验”事实上只在开始的时候有效,一旦过了阈值,再怎么刺激,都不会再有“更高峰的体验”,而只是让“反高峰体验”来得更慢、更缓和一些,甚至没有。
2024
本月书单推荐人
萧轶 媒体人,书评人
思郁 书评人
渡水崖 文化记者、编辑
把噗 Festina Lente
蚂蚁 长期编外,爬高上低爱好者
李星锐 凤凰网读书编辑,能量极低的纽扣电池
编辑 | xuyan
主编 | 魏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