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新书,推荐这 12 本

11月新书,推荐这 12 本

这应该是我们今年最后一期月度书单,12月底,这一栏目的内容会是2023全年的年度书单推荐。

本月书单中,我们欣喜地读到两位国内青年作家的最新短篇小说集:陆茵茵的《表演者》与张怡微的《哀眠》。这两位同为80后的女性作家有其值得阅读的共性:在对生活的细枝末节的书写之中,隐现时代性议题的创作趋向。

而本月的外版书则有着更为丰富的面貌——有王小波曾评价“我觉得人们应该为了它永远纪念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涅朵奇卡》;有经典的反战文学《西线无战事》的续作《西线归来》;有“揭露打工人承受的道德成本”的非虚构作品《脏活》……

本月书单,你最喜欢或最想阅读哪本呢?同样欢迎在评论区安利你在11月读到的好书!🎙️

11月新书,推荐这 12 本

《表演者》

作者:陆茵茵

出品方:单读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出版年:2023-10

陆茵茵属于有灵气的那种写作者。就是你根本不用理会介绍里所说的什么“本书主要处理这样一个问题:我如何成为我?它指向过去,也指向未来……”云云,只消翻开书页,看上一篇《金》或者《三年级》,就知道这个作者她是懂的,灵的。

几年前读《台风天》,很是惊讶,原来有写得如此之好而没什么名气的青年作家!说一直在期待是假的,毕竟我们每天被塞进充满新讯息的空间之中,很难长情,但再看到陆茵茵的名字,心脏还是以比往常稍强的幅度,扑腾了一下。看到豆瓣上不少网友说,因着对《台风天》的喜爱在先,此刻读这本《表演者》是失落的。我理解,倒不太有这种困扰。

我感到一种同频的成长,写下这些文字的人好像与你愈发近了。《台风天》里台风将至的那份悸动、湿漉漉固然好,但如果你发觉有个人和你一起度过岁月悠悠,经历了一些失去与释然,由青年迈入漫长的中年,你的心思她都懂得,甚至你描述不出的心情她也替你说了,是不是也是一份难得的慰藉呢?

最后说一句,陆茵茵写小说的手法也是妙的,有点像武侠小说里的某门功夫,看着平实不起眼,实则功力了得,待侠客走远,一片树叶才缓缓落下。

推荐人:星冰乐

11月新书,推荐这 12 本

《哀眠》

作者:张怡微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年:2023-10

张怡微也许是和九零后、九五后文学爱好者一同成长的写作者,而步伐很稳、很大方,似乎总能顺理成章地走在大家前面一点,让我想起上学时早操、运动会前排领队的女生,或者妈妈嘴里别人家的孩子。她最早的名字和“新概念”联系在一起,然后一路到台湾读博士,写出文学奖首奖,再到复旦大学成为创意写作专业的老师,几乎是我从小时候到现在对文学创作的想象中理想的路径,故每一本她的小说都爱读。她的创作效率也高,但发挥并不可说维稳,每一篇中都能读出一些跃动的、埋藏其中的新奇(玄机)。

《哀眠》首先呈现出一股匠人气息,都是精心打磨过技巧的模样,也在于写得很“真”,一种离作者的自我比较远的真。故事的主角有男有女,有老有少,在全然不同的生活时空中轻盈地穿梭,迎面各种各样的或琐碎的细枝末节或人生决定性的瞬间:异性朋友与恋人的边界、亲情和利益的交叠、异乡人与港漂何处去、老年相亲和重组家庭、发现妻子有精神疾病的丈夫如何处理家庭和代际关系……“buff”层层嵌套,从中又能看到她试图描摹复杂的时代性议题的写作野心。若说小的遗憾,感觉唯独写到写小说的角色,如《伊丽莎白》,她的自我就浮现出来了一点点。仍然是张爱玲的味道,字里行间透着洞穿人性的凉薄,故事气质都偏清冷。

张怡微的小说里,还很有意思的一点是几乎从《樱桃青衣》《四合如意》至这本《哀眠》都用了很多网络流行语,或说试图把虚构的一切放置在当下这个“赛博时代”。这和她的古典的、偏传统的语言气质之间有一些冲撞感。仅仅看这一本中,就出现了小红书、峰会、《鱿鱼游戏》、“ego”……这大概与她自己的学术研究有关,另一个看待的角度也许是心态的放轻松和开放包容,愿意让创作与现实接轨。也是一种有意思的书写的可能性,我至少在她这样的实验文本里读到的是踏实,没错,“联网”也是一种踏实。年轻的人想进入历史,便参与现实,脚步不必很快,但有一定会出现在终点的希望感。这投射在作为读者的阅读体验里,就不是大起大落的心情的跌宕,或纠结当下,忧虑未来,而是死水微澜,死水不重要,重要的是总有些掀动我们的好东西,撩拨我们心弦的喜悦,读到最后回归心静。

推荐人:渡水崖

11月新书,推荐这 12 本

《求剑》

副标题:年纪·阅读·书写

作者:唐诺

出品方:理想国

出版社:北京日报出版社

出版年:2023-10

我很喜欢唐诺的文字,清透但不是冷感,一种很娓娓的、舒缓的语气,带有朦胧的乐观主义,尽管他自己写道“在我有限的生活圈中,我永远是所有人中最心平气和的几近冷血”。他的阅读随笔从《尽头》到《声誉》延续到《求剑》,这一本的关键词是“年纪”,扩大我们活到他那个年纪能如何看待生活和文艺、被文艺浇灌成为什么样的人的想象力。

“你讲的未来不会那样子发生”——对年轻人,他首先称岁月荒失会带来全然不一样的眼光(“想事情的方式”),苦闷、幻灭中长出惊奇、愉悦,因知世界真相在一个个水落石出。他说到年龄大了的变化,一是身体到“黄昏”,更多“感同”叠加了“身受”,牙痛时才真正知道牙齿存在,手指割伤发觉平时都在用它,生命最真实的细节;二是交的朋友少了,相处时间更“节制”,但可以说的话反而“多了广了”,“不像年少友人只一再回忆往事”,也会“变得容易挂念”。他经常提起来阿城和朱天心,可见朋友和家人之重要。

谈论文艺大家,也和很多学术或职业评论“文章”的角度不同,往往是透过作品看人本身,哪怕是吐槽,也带着一点宽厚的、关切的眼光,说萨特是“非常软弱的人”、屠格涅夫“柔弱但不多欲”、太宰治“心急”。一个新奇的角度是,他提到很多大家认为聪明厉害的人,是在早年写出的那些世界名作,但那并没有多了不得,是因为年轻时对世界太过“震惊”而大放了“狂言”。反而,他对时下的人和创作更苛刻,如转引相识的电影导演说电影奖的话,适用于小说奖,“现在大家连‘苦闷’都不晓得该如何拍出来”。

对于当下的文学读者,他也不忧虑数量的流失,而是鉴赏力在下降,因不再有“巨人肩膀”可站,只能自己慢慢地、孤独地分辨。对于文学作者,写作没有或说正在逐步远离“职业模式”,能做的只有调整“自我态度”,最佳方式是“这边拿一点,那边拿一点”地凑足一份“正当职业”的完整薪水,必须“取舍”,不能想要“更够”,否则“贪婪”也会把你“驱赶”到其他行业去。做事情要“适度的约束”,“有限度的退让和转进”。谈到诚实,“诚实很不容易”,“有不少东西你不诚实就得不到”,“而谎言是会内化的”,“很容易成为习惯把你带走”。

但即便通透,他对一切都不是确凿地笃定地云云,而总是在给自己作为一个个体而不足的视角做补充。也许阅读就需要宽阔的视野、包容的心态,后者是更难的,更修心。这一点私以为与字里行间辛辣、爱憎分明、不避讳谈论政治的朱天心不同,两人互为补充,唐诺对此也认同并显出谦和和爱之切——“她自始至终走在我前方一大步”。总体来看,也许因为这种一以贯之的人生态度,让他的文字间也难免有自我重复,像被稀释过似的,也许并不适宜作为“教辅”,而是作为闲笔看待,更有况味。

推荐人:渡水崖

11月新书,推荐这 12 本

《涅朵奇卡》

副标题:一个女人的一生

作者:陀思妥耶夫斯基

译者:于大卫

出品方:果麦文化

出版社:山东文艺出版社

出版年:2023-9-1

在陀氏的作品中,《涅朵奇卡》名气很小,相对冷门,却有一点独特的意义在。它是陀氏二十七八岁时的作品,书还没写完,陀氏遇到了人生中最重大的转折点——被捕入狱,死里逃生,被流放至西伯利亚整整十年。

流放归来后,陀氏已经年近四十了,重新提笔,去写了那些煌煌巨著,《涅朵奇卡》就这么半截身子残立至今。

伟大作家的青年期作品,有一种别样的魅力,稚嫩之中,最能看出天才的特质,比如字里行间极高的情感浓度,读起来让人几乎是生理性的被触动;比如用涅朵奇卡的口吻讲述故事时,能把一个小女孩对成人世界懵懂无知、又隐约能感觉到些什么的复杂感受精准地表达出来,等等。

总之,这是一本打开陀思妥耶夫斯基文学大门的一把上好的钥匙。

推荐人:李星锐

11月新书,推荐这 12 本

《西线归来》

作者:【德】埃里希·玛丽亚·雷马克

译者:代悉

出品方:长江新世纪

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

出版年:2023-9-1

伟大的战争文学往往是反战文学,犹如伟大的将军往往不去炫耀赫赫战功。无论是伟大的战争还是伟大的将军,毕竟都如“安史之乱”后的生灵涂炭:“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烽火连天之下,无名之辈充当炮灰,一切都如雷马克所写的那般:“1918年同期送往前线的那个班的最后一人也于前线阵亡,那一天军队指挥部战报上的记录仅有一句:西线无战事。”

在《西线无战事》出版之前,雷马克便构思了《西线归来》。如果说前者是以青春残酷物语般的战争描写来表达对战争的厌恶,那么后者则用于表现战争过后的军人与平民所受到的冲击和影响。当军人从战场归来,社会并未重归和平,当战事结束之后,生活的战事才刚刚开始。生活一切都变得如此陌生,战场的荣耀成为生活的耻辱,战争的残酷也无人可以诉说,对生活的感知能力也因战争创伤而恍惚分神,导致军人对正常生活的回归变得无所适从。

战争从来不是戛然而止,和平的回归往往伴随着生活的失序。在《西线无战事》中有这么一句:“对年长者来说,战争不过是生活中的一次暂停。战后的日子仍旧可期。而我们,被战争紧紧捉牢,结局不得而知。”当烽火不再燃烧之时,战争以没有硝烟的姿态重新回到那些老兵和百姓的生活之中。

很有意思的是,在雷马克1931年出版之际,民国时期竟然已经多次翻译出版过这部经典续作。而《西线归来》因过分悲观而被指责,又出现了自我进行修改情节和小说结尾的出版史八卦。为了抚慰战后大众的“和平”心理,作者将迷茫无措的自杀身亡修改成了重拾乐观重启生活,这也构成了反讽的象征,这不正是战争并未远去的痕迹?

推荐人:萧轶

11月新书,推荐这 12 本

《伐木》

副标题:一场情感波澜

作者:【奥】托马斯·伯恩哈德

译者:马文韬

出品方:世纪文景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2023-10

在伯恩哈德无比漂亮的叙述中,读者感受到的不再只是故事,而是叙述者刻意雕琢的声音。在这种回返往复、唠叨而明晰的声音中,反映着伯恩哈德对艺术现实的无情嘲讽。奥地利现代作家总表现出一种“反人性”的特质,无论是卡夫卡、穆齐尔,还是汉德克,情感在作品中似乎是缺席的,取而代之的是理性的批判、尖刻的反讽和无情的挖苦,伯恩哈德也不例外。《伐木》以一场“艺术家晚宴”为中心,几乎没什么情节,环绕着叙述者滔滔不绝讲述的立体声,在这个过程中串联起各色人物的过往和关系,他们的性情和癖好。伯恩哈德独特的“反复”叙述方式让文本具有咏叹调的魅力,从卡夫卡到贝克特,再到伯恩哈德,一条清晰的西方现代文学传承之路

推荐人:把噗

11月新书,推荐这 12 本

《白日尽头》

作者:【德】燕妮·埃彭贝克

译者:胡烨

出品方:理想国

出版社:云南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2023-10

《白日尽头》以严肃的文学形式做了“重生文”的工作:一个女人的四次死去和五次诞生,串联起长达百年的欧洲近代史。“她”经历三个帝国、两场世界大战,每一次重生都历经生命的磨难。作者在想象和虚构中探索个体与政治、命运与时代的议题。如果说《客乡》(注:燕妮·埃彭贝克首度引进国内的代表作)是以固定空间为“圈”,观察德国社会长达一个世纪的变迁,那么《白日尽头》则以时间为“界”,在不断越界过程中延展一个人活着的可能性。“活着不过是让两股势力在她这里相互较量,并且让恶劣的最终落败。”女主人公在生命尽头的醒悟,引人深思。

推荐人:把噗

11月新书,推荐这 12 本

《陀思妥耶夫斯基讲稿》

作者:【美】约瑟夫·弗兰克

编者:【美】玛丽娜·布罗茨卡娅 / 玛格丽特·弗兰克

译者:糜绪洋

出品方:上海贝贝特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2023-9

如果你跟我一样厌倦了言陀思妥耶夫斯基必提“复调”理论,更不满足于网络上鸡汤化简单化解读陀氏的方式,也许可以看看这份来自斯坦福大学课堂、不短不长20万字的讲稿。

作者约瑟夫·弗兰克,曾经花了二十五年的时间来完成五卷本的《陀思妥耶夫斯基》,该传记也是目前全世界范围内公认的扎实之作、权威之作。知晓了这一点,那么这份讲稿的优势也很自然地显现出来,作者可以以更宏观的视角来看待陀的作品,也能清晰地指出陀在某个时间段写的某部作品具体受到什么人什么事的影响,囊中取物信手拈来。

就个人而言,我更喜欢写得感性的文学材料,所以,当我从本书论述《罪与罚》一章开始看起时,确实感受到了一丝“难度”,不是语言上的难度,而是:东一个人名,西一个流派,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可一点都不难读你搞这么难读!但当我把整个章节看完,对作者是佩服的,他讲《罪与罚》或其他小说,不单单是讲一部小说,一个故事,而是将陀至于他所写作的时代,将整个十九世纪俄罗斯文化生态勾勒出来,不厌其烦地陈述同时期其他思考者的观点,有了这样拉远后复又拉近的角度之后,陀的写作意图也更明晰起来。

我很喜欢书中提及的一个观点,他说,托尔斯泰和他的主人公们,他们属于俄罗斯过去的世界,而陀思妥耶夫斯基,因为他的世界是一个不断流变的世界,于是,在一百多年后,我们能感受到他与我们的距离很接近。可以确认,陀是我们的同时代人

推荐人:星冰乐

11月新书,推荐这 12 本

《汉娜·阿伦特》

副标题:爱与恶

作者:【瑞典】安·黑贝莱因

译者:李磊

出品方:读库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出版年:2023-8

这是一部关于汉娜·阿伦特人生及其关键思想的传记,全书阅读起来像是关于汉娜·阿伦特的随笔札记,却贯穿了她人生的几大关键事件和核心思想。值得注意的是,该书除了谈论阿伦特与海德格尔之间的爱恨纠葛之外,对她和布吕歇尔之间的情感关系也进行了论述,并将之置放在当时的历史语境来解读,而没有因海德格尔而厚此薄彼,读者可以借助《论爱情与忠贞》章节来理解阿伦特的情感世界。对于想要了解阿伦特及其思想的普通读者来说,是非常不错的选择,尤其是作者特意拎出了“极限情境”“希望的意义”“善与恶”“拥有权利的权利”“平庸之恶”“恶与责任”与“和解”等关键词,用深入浅出的行文风格阐释了这些思想的内核与本质。

阅读阿伦特,几大关键思想当然最值得我们反复重温。在此,不妨举例《善与恶》的章节。阿伦特曾写到:“善显然具有一种避免被人所见闻的倾向”,“一桩善行一旦被公之于众,它就失去了善所持有的品格,那就是只为善而行善。当善公开呈现时,它就不再是善,尽管它作为一种有组织的慈善之举或团结一致的行为仍然是有用的。”所以,只有当善不被当成善来施行时,它才得以存在,“很清楚自己在行善的人就不可称之为善人了。

但是,即便如此,有些行善尽管被公开但仍然具有价值,作者写到:“如果要评估一种行为的道德价值,即判断其好坏对错,必须运用理性,而不能依靠我们的情感反应。……毕竟道德从根本上来说并不是一个情感问题。思考伦理困境和道德问题需要的是理性和合理性。我们必须说理,而不是去感受。”在面对善恶之际,阿伦特认为反思和责任才是真正的解药。如果人们停止思考或反思,不复在善和恶、参与和抵制之间作出选择,恶就会成长壮大。因为,“恶行通常是由那些尚未决定去做好人还是坏人的人实施的。他们仅仅是未在两者中作出选择。”

推荐人:萧轶

11月新书,推荐这 12 本

《后真相》

作者:【美】李·麦金太尔

译者:张美华 / 相欣奕

出品方:风之回响RESONANCE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年:2023-10-1

作者李·麦金太尔从科学否定论的民科攻击、认知偏差的非理性、媒体变迁下的传播机制和后现代主义的跨学科挪用等方面,对后真相现象的形成因素进行了拆解和追溯。

由于经济因素或意识形态的趋利避害,社会各界借助错误信息或偏颇辩论对事实进行了狡黠的攻击,带动了社会大众对事实真相的蔑视心理;人类自身在大众威胁之下的不安心理,往往又会促使我们做出非理性的认知偏差或行为反应,借此缓解身份孤立的系统性暴力;新闻媒体的生存衰败和流量为王的经济策略,尤其是如社交媒体形成的“身份暴力”所带来的信息孤岛和人设焦虑,以及党派媒体或流量经济等带动的偏颇性报道,以牺牲事实核查为代价的新闻方式逐渐大行其道;后现代主义挑战客观真理的话语攻击被挪用进了自然科学领域,助长了社会大众对事实蔑视的心态和快感。这些因素交织而来,汇合而成后真相的几大源流。

在后真相现象大行其道的社会中,人人都是话语的牺牲品:“后真相的危险,不仅在于我们允许自己用观念和情感去塑造对事实和真相的认知,还在于这样做会使我们冒着脱离现实本身的风险。”故而,作者警告说:“问题不是学会如何适应生活在一个事实无关紧要的世界里,而是要捍卫真相的观念,并学会如何抵抗后真相。”更重要的是,“真相重要,一如既往。我们能否及时明察真相,也取决于我们自己。”

推荐人:萧轶

11月新书,推荐这 12 本

《脏活》

副标题:必要工作的道德伤害

作者:【美】埃亚勒·普雷斯

译者:李立丰

出品方:望mountain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2023-11

诗人朵渔曾有一首诗歌《妈妈,您别难过》,除去反复“所有的工作,看上去都略带耻辱 / 所有的职业,看上去都像一个帮凶”,更是不断在诗句中像独自舔舐伤口的丧家之犬一般反复呼喊着“妈妈”,道出了人生职场的万般无奈,写出了在双手与内心之间产生的伦理冲突。当然,这是从第一人称来表达身陷脏活而自我啃噬的生命体验。《脏活:必要工作的道德伤害》,就是一部书写这种无辜且无奈的存在形态的作品。

在这本书中,作者探讨的“脏活”是某种不得不要的社会行为;然而,这些行为,不仅他人嗤之以鼻甚至引以为耻,甚至干活者自身也身陷伦理困境而备受精神创伤,“知其不该为而为之”的无奈之举,是某种知其有恶而不得不参与的社会活动。脏活的本质是社会系统将某些不道德行为交由其他人来执行,它在获得社会系统的“无意识授权”之后反而会被社会其他阶层所诟病乃至声讨。脏活的责任因这种社会“授权”而获得了转嫁,在社会各界的讨伐声中轻易地掩盖着社会系统的分配关系和权力共谋。作者想要讨论的,正是这种社会性分配背后的结构性问题,重新黏合工作内外的道德纽带来重新审视这种系统性羞辱,尤其是为何社会大众能够轻易抽身事外,进而导致缺乏共情地声讨之。

为何有些人能够轻易逃避摆脱这类工作,而有些人不得不选择弄脏双手去生存?《脏活》揭示了社会因法律政策或投资决策乃至阶层关系等各个方面所进行的无意识授权分配机制,以及为何会对某些工作产生道德的不平等看法,而自身却又能够心安理得:当工作看上去略带耻辱之际,帮凶究竟隐藏在社会何处?

推荐人:萧轶

11月新书,推荐这 12 本

《移动云朵的人》

作者:【哥伦比亚】英格里德·罗哈斯·孔特雷拉斯

译者:张竝

出品方:中信·乘风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年:2023-10-20

比很多小说好看、比很多民族志过瘾的非虚构作品!

“我”出生于巫医世家,巫医的“天赋”长久以来是家族中不可言说的“秘密”。它不可言说,是因为它诉说着主流想要消灭的另一种历史。我们是“第三种人”,是暴力的产物(入侵者侵犯女人生下的),在失忆前,“羞耻曾是我建造自己的奠基性情感”。

而妈妈是极其叛逆的女人,并将反抗教给了“我”,将故事讲给了“我”。讲故事是占卜时的责任,因为人们不想要直接的真相,真相包含着暴力(无法收回、无法忘却),要把真相藏在故事的背景里。故事也是巫医们治愈病人的方式,就像妈妈说的,我们在故事方面富有。我们经受过的、实存的暴力和创伤无法解释,但同样经历过深渊的巫医提供语境和故事,不可言说之事在鬼魂叙事这样的故事中,让我们得以记住。

全书没有什么理论分析,只是诚恳地讲述,但反殖民的视角和女性视角呈现得有力且自然。当我失忆时,掌权者的叙事也随之消失了,家族故事得以重述的空间出现了,羞耻消失了,新故事的创造开始了。暴力可以抹去很多,有时我们的传承不可避免地成为虚无,但“我们并不是什么都没握住”。我没做成外公或妈妈那样的巫医,但我把这些经历和故事写下来,这样的写作是一种传承、一种抵抗,也是新的故事的创造。就像致谢中的最后一句:“尤其要感谢我的母亲,是她给我讲故事,通过给我讲故事,教会我如何生活。

推荐人:蚂蚁

11月新书,推荐这 12 本

2023

本月书单推荐人

萧轶 媒体人,书评人

渡水崖 梦里写小说,睁眼埋书桌

把噗 Festina Lente

星冰乐 凤凰网读书编辑,派大星的朋友

蚂蚁 凤凰网读书实习编辑,爬高上低爱好者

李星锐 凤凰网读书编辑,能量极低的纽扣电池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