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中观器,看宋代家具的简约清雅
文化读书
文化读书 > 正文

画中观器,看宋代家具的简约清雅

宋代是中国文化发展的黄金时期,除了瓷器、绘画、诗词文章,家具同样是宋人美学的重要载体之一。宋代家具的发展,处于承上启下的历史地位,是明代和明式家具发展与演进的根本依据。其造型简约大方,格调高雅,其中⼀些家具形制具有明式家具都⽆法超越的美感。然而因年代久远,实物遗存少,宋代家具一直以来难以走进大众视野。

近日,《画中观器——宋画里的家具》由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作者从100余幅宋画入手,基于图像、文献双重资料以及自己多年来对于中国古代家具的经手经验,以图解的方式对宋画中的家具形制进行分析。作者探究了宋代及以前的家具的造型规律、风格特点及审美诉求,也为今人打造中式文艺生活展开新的视角。

宋李嵩《画罗汉》中的禅床、香几

宋李嵩《画罗汉》中的禅床、香几

宋佚名《浴婴图》中的圆墩

宋佚名《浴婴图》中的圆墩

宋代是中国历史上文化教育和商品经济高度繁荣的时期,社会审美思潮在继承传统思想和文化的前提下,提倡自然主义,造物体现出平素简约和自然雅致的审美特征。宋代的词作、散文、书法、绘画成就巨大,影响深远,同时在工艺美术上取得的成就与历史地位也是举世瞩目。在新儒学的思潮倡导下,宋人追求秩序和法度,讲究简与淡,反映在造物上便是理性的思维和规范素雅的形态。宋代工艺美术具有典雅、简素的风格特征,陶瓷、漆器、服装、染织大多造型古雅、色彩纯净、内敛天真、不事雕琢,给人以清新雅致之感。家具设计与制作也受其影响,以工整、简约、挺秀、素雅为主要特点,追求造型上的统一和细节的变化,复古与创新,自然与装饰并存,体现出宋人以简洁素朴为美的审美特征。

《清明上河图》中“赵太丞家”药铺店中的交椅

《清明上河图》中“赵太丞家”药铺店中的交椅

中国古代家具在明清以前已经持续发展了数千年,每个时期都有不同的造型特征和艺术风格。家具的发展是伴随着各时期社会化的进程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所产生的不同诉求而不断演进的过程。中国古代家具的发展大约经历了七个阶段:

夏商周:是家具发展的萌芽阶段,家具的类型开始形成。

秦汉:是家具的雏形阶段,家具基本上以低矮形制为主。

魏晋南北朝:由于胡床的传人,高型家具开始出现,是家具发展的初级阶段。

隋唐五代:是家具发展的中期,家具实现了由低型向高型家具的转变,唐五代是宋代家具的发展之源。

宋代:是家具发展的成熟期,人们摆脱了席地而坐的生活方式,实现了高型家具的普及。家具借鉴大木作的梁架构造形式,运用榫卯的相互交结创造出梁架结构以直线型为主的家具样式,风格极简,自成体系,具有造型严谨轻简、尺度完美、形制平素优雅的艺术特征,实现了家具力学与美学的完美统一。宋代家具是明代和明式家具发展与演进的根本依据,对明式家具影响深远,即使是优越无比的明式家具,也不能掩盖宋式家具的优美品质。

明式家具:继承了唐代家具的华丽、宋代家具的平素、元代家具的奔放,博采众长集大成,这一时期是中国古代家具发展的巅峰时期。明式家具与宋代家具在形式语言与审美观念上是一致的,宋代家具追求自然、率真,具有中国古代高型家具初始的样貌,是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向表现。而明式家具注重细致与成熟的表达,显得更加沉稳圆熟。

清代:由于审美的世俗化,家具由盛转衰,中国古代家具至此走向衰亡。

《画中观器——宋画里的家具》内页

《画中观器——宋画里的家具》内页

在这七个阶段中,宋代家具起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作用。

宋代家具总体风格自然、简素,但北宋和南宋的家具形制在发展过程中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异。

北宋高型家具基本普及,南宋高型家具开始系列化,坐具、卧具、承具、庋具、架格、屏具等品种齐全,几乎涵盖了日常生活中所有的家具种类,这些家具大大丰富了中国古代家具类型。同时出现了更多造型的家具,如高桌、高案、折背样、交椅、太师椅等。用材也十分丰富,柏木、楠木、杉木、杏木、梓木、榆木等软木及乌木、紫檀木、花梨木等硬木在家具中被普遍使用。

北宋王诜《绣栊晓镜图》中的四面平条桌、四面平卧榻

北宋王诜《绣栊晓镜图》中的四面平条桌、四面平卧榻

北宋家具形制较之前有了较大的变化,除了少量家具沿袭古制,采用箱体板形结构之外,其他家具大多以四面平框架结构和梁架结构的形式出现。框架结构主要用于床榻和大型桌案制作,并深入借鉴建筑大木作的构造方式,使结构家具快速发展。其中梁架结构的家具以案形和椅子家具为多,制作工艺趋于成熟。家具构件间采用大曲线轮廓,花叶足、云纹足、马蹄足大量运用于桌凳上。牙板除了传统的壸门曲线外,还呈现出素刀牙的造型。直枨和罗锅枨构件也在家具上首现,这种构件既符合力学原理,又突出了家具设计的艺术性,实现了力学与美学的统一。家具的榫卯和线脚工艺有长足的进步,线脚工艺逐渐丰富,各种阳线、混面和冰盘沿等线脚工艺开始在家具上运用。

北宋苏汉臣《妆靓仕女图》中的四面平坐榻、四面平大桌

北宋苏汉臣《妆靓仕女图》中的四面平坐榻、四面平大桌

四面平梁架结构的家具以北宋画家王诜《绣栊晓镜图》中的条桌最具代表性;框架结构家具以北宋画家苏汉臣《妆靓仕女图》中的家具最具代表性:这两件家具的最大特点是脱离了之前箱体式的构造,采用四足落地的构造形式,是家具结构与形制的重大突破。此时的四面平框架结构的家具大多需要托泥辅助家具的结构,用以增加结构上的牢固度,说明北宋时期的榫卯结构还处于完善阶段。

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中的桌案、条凳

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中的桌案、条凳

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出现大量梁架结构的平头桌案、椅凳。表明梁架结构的家具开始代替前代的板足结构的家具,在北宋开始为人们广泛使用,是中国古代家具形制的飞跃,并为明式家具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中圆腿夹头榫刀牙结构成为之后明式家具的主流形制之一。

宋李公麟(传)《维摩演教图》中的榻、凭几、脚踏

宋李公麟(传)《维摩演教图》中的榻、凭几、脚踏

北宋李公麟《维摩演教图》中的榻、凭几和脚踏造型虽然沿袭古制,为箱体式结构,但线脚却有了很大的改变,线脚工艺十分丰富,家具边抹出现混面和冰盘沿的做法,是古代家具较早出现采用这种线脚工艺的画例。

作为最具代表性的高型家具的椅类,在北宋开始了大发展,宋之前的高型坐具是以墩类、凳类为主,有靠背的坐具十分稀少。

到了北宋,带倚靠功能的坐具开始盛行,这类舒适性较强的家具,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存在,并在后来出现了交椅和折背样,是前代未有的家具制式。

五代顾闳中(传)《韩熙载夜宴图》中的屏风

五代顾闳中(传)《韩熙载夜宴图》中的屏风

屏风作为常用的家具在北宋开始普及。宋代的室内设计方式通常采用居室中堂设置屏风,在屏风前置一桌两椅或置一椅两凳或几人对坐的形式。文人士大夫更喜好屏与榻的组合方式。攒框式屏扇带抱球式底座的屏风成为室内装饰的重要存在,前代最具阶层地位象征意义的屏风开始被作为日常家具使用,如《韩熙载夜宴图》中的屏风。

南宋时期,框架结构和梁架结构的家具开始大量出现,成为家具的主流结构,并取代了更早的板型箱体壸门式结构。家具结构趋于合理,高型家具的形制向成熟化、系列化快速发展,出现多种家具组合的方式,榫卯结构及线脚工艺日臻成熟。

南宋李嵩(传)《听阮图》中的四面平榻

南宋李嵩(传)《听阮图》中的四面平榻

南宋马远《西园雅集图》中的黑漆四面平大画桌和四面平机凳

南宋马远《西园雅集图》中的黑漆四面平大画桌和四面平机凳

四面平框架结构的桌子、机凳、榻在文人雅士的生活场景中频频出现,如南宋画家李嵩《听阮图》画中的四足支撑的四面平榻,以及南宋马远《西园雅集图》中的黑漆四面平大画桌和四面平杌凳。

南宋张训礼(传)《围炉博古图》中的束腰画桌

南宋张训礼(传)《围炉博古图》中的束腰画桌

南宋束腰家具明显多于之前,结构更为合理。束腰家具能增强家具构件间受力点的稳定性,使束腰、牙板与腿之间的构件连成单元整体,从而避免了之前家具采用大料制作箱体构造的形式。束腰家具以南宋张训礼的《围炉博古图》中的画桌最为典型,画中家具除了采用束腰结构之外,还娴熟地运用了阳线、洼线、委角线和拦水线等各种线脚。

南宋楼璹《蚕织图》中的平头案、叠顶橱

南宋楼璹《蚕织图》中的平头案、叠顶橱

圆腿素刀牙平头案逐渐成为案形家具的主流形制。南宋绍兴年间浙江於潜画家楼璹所作的《蚕织图》得到了历代帝王的推崇和嘉许。图中出现大量梁架结构的圆腿素刀牙平头案及案形榻,案子的尺寸有长有短,有高有低(图9)。案子前后无顺枨,侧面设单枨或双枨,与明式家具造型完全一致,证明了在南宋初年江南家具的形制已经发展成熟。

因宋室南迁后受江南文化影响,竹制家具明显多于前朝,故宋画中出现大量竹制家具。如南宋刘松年《斗茶图》画中出现的竹制家具画中有四件茶棚架格,皆编制精美。

南宋刘松年《斗茶图》中的竹制家具

南宋刘松年《斗茶图》中的竹制家具

到了南宋,高型家具形制基本形成,梁架结构和框架结构成为家具主要的结体形式,前朝板型箱体结构发展成了框架结构,板足式结构发展成梁架结构,家具构造趋于完善。此时家具的设计手法和制作工艺已经非常丰富,各式线脚和装饰纹样及构件的合理运用,不仅可以加固家具的结构,还巧妙地起到装饰作用,从而丰富了单一的方形空间,充分体现出了宋式家具简约而不简单、精致而不烦琐的造型特征。这种线性梁架结构被明式家具继承与发展,并发挥到了极致。宋代家具在审美上继承了唐、五代家具的优点,并有了极大的创新,其中一些家具所表现出的优雅气质和隽秀之美,甚至后来的明式家具都无法超越。

从宋画中的家具可以看出,文人家具在宋画中出现最多,占据主导地位,由此可以推断,宋代文人的审美对宋代家具风格的形成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宋代是中国最尚文的时代,也是最雅致闲适的时期。文人是影响人们审美与推动工艺美术发展的重要力量,“士大夫不以言获罪”,在这种政治宽松的环境下,文人可以自由创作。宋代文人的审美表现与唐代的富丽奢华之风不同,沉穆典雅、平淡含蓄成了主要的艺术格调。宋代文人的审美,正如苏轼所言“大凡为文,当使气象峥嵘,彩色绚烂,渐老渐熟,乃造平淡”。宋代文人在审美上追求“大道至简”,宋代的极简美学被认为是中国古典美学的巅峰。这一时期,程朱理学兴起,“理”被视为自然万物的根本法则。在程朱理学的影响下,家具的风格趋于简洁舒朗。

《清明上河图》中“刘家上色沉檀拣香”店铺门口的双连座靠背椅

《清明上河图》中“刘家上色沉檀拣香”店铺门口的双连座靠背椅

宋代家具所体现出高雅审美情趣和艺术风格与宋代文人士大夫的审美及清雅、闲适的生活关系密切。宋代文人的审美体现在家具上是以沉静典雅、平淡含蓄为主要格调。受到文人审美的影响,即便是宋朝皇室的家具,也呈现出素雅之感,而寻常百姓者除了把实用放在首位之外,家具的造型以简约素朴为主,如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所描绘的市肆场景里陈放的各式各样家具,虽然大多造型简单,但究其形制而言,也体现出文人家具的简素之风。宫廷与世俗的审美主动向文人靠拢,文人追求的雅文化,成为社会的潮流风尚。宋词也在坊间大为流传,其所表达的文人趣味和生活,得到了上至宫廷下至市井阶层的推崇,反映到器物上,就是以平淡含蓄为主要格调的家具日渐盛行。

宋赵佶《听琴图》中的琴桌、香几

宋赵佶《听琴图》中的琴桌、香几

文人家具始于宋代,以宋徽宗为代表的文人皇帝,将文化艺术推到了顶峰。他把绘画、书法、瓷器乃至家具的艺术水准推上了后世无法企及的高度。

宋徽宗的《听琴图》(图11)画中的一桌一几,骨架清秀、卓然而立,表现出宋式家具典雅、平淡的特征,精美的线条准确描绘了文人家具的优雅气质。《听琴图》中家具清劲疏朗的风格与宋徽宗赵佶的瘦金体的风格十分相似。家具的形制完全是意向化、理想化的设计表达。所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为之器”,正是这些形而上的观念最终在审美上铸就了宋代家具优雅的艺术品位,并对明式家具的造型和审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之后明式家具的辉煌奠定了基础。

《画中观器——宋画里的家具》书影

《画中观器——宋画里的家具》书影

(作者陈乃明现任教于杭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出版有《江南明式家具过眼录》《宋韵明风:宋明家具形制与风格》《室内设计》《家居装饰》等专著。)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