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幸福都是一种对抗有限的胜利|3月新书推荐
文化读书
文化读书 > 读书 > 正文

任何幸福都是一种对抗有限的胜利|3月新书推荐

又到每月最后一天的新书推荐,这个月我们关注到的可以推荐给大家的新书,其质与量远超预期——

有“打工人、写作者”胡安焉的《我在北京送快递》,以其散漫真实又不耻于自剖的文字,记录了曾经当保安、送快递、做导购等自己做过的各种工作;有青年作家双雪涛的首部杂文集《白色绵羊里的黑色绵羊》,书中作者毫无保留地谈论他喜欢的小说、电影或是他的创作,这些写作实践与经验反思向每一个心怀创作梦想的人发出了邀请与召唤;有台湾作家洪爱珠的“家居吃饭史”《老派少女购物路线》,借以书写老人、老菜、老物件、菜市场等“老派”事物,在众声喧哗与漂浮的时代稳定自我。

外国文学中同样不乏话题与趣味:《十三种闻树的方式》独辟蹊径地以“气味”为触点,讲述树木之气给我们的感官带来的感动;《自我决定的孤独》一书解剖了孤独如何在现代社会中发生——在社交媒体发达、疾病与灾难频出的当下,相互接触的日益减少导致个体的永恒孤独;法国哲学家巴蒂欧在《真实幸福的形而上学》中,探寻何谓“真实幸福”,在他看来,“一切真实幸福都以时间的解放为前提”,“任何幸福都是一种对抗有限的胜利”……

🎙️欢迎在评论区推荐你新近读到的好书。

《我在北京送快递》

作者:胡安焉

出品方:浦睿文化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出版年:2023-3

这是一本难得有个性的书。似乎囊括了很多社会热点话题——打工人、零工、快递员,“大城市里的小人物”,实际上仅仅是简单纯粹的写作,叫非虚构有点可惜和被限制,这就是一个有趣的人的生活回忆录。作者以自我为坐标,没有“议题设置”,没有“结构”,没有“技巧”,没有“姿态”,那股文字间的散漫自在劲儿,是作者身上特有的气质,大概也和出版流程中对此的保护、不洗涤有关。

作者做过二十几份工作,先写下从北京一家物流公司到快递公司,然后去上海当便利店员、收银员的经历,之后是早年在酒店、服装店、加油站、快餐店、网店和文艺单位,住河北燕郊,回家乡,又去云南等地的故事。读后不觉猎奇,而是人生的可能性真的很多,探索的过程漫长,也不回避辛酸艰苦。他没有倾泻什么样的情感,而是记录各种各样的工作内部运作的逻辑,分享身处其中的思考和经验之谈。在物流公司送货的时候,看见体弱女孩被分来,不能太帮忙,会让她误以为自己可以胜任,继续损耗身体;公司被要求必须录取固定数量的残疾人,但由于劳效低,他们还是会被排斥。当快递员的时候,他会用成本看待时间,计算自己的每分钟值多少钱,再去做事;送快递是零和博弈,一个人跑好单,另一个人就要跑不好的,没有公平的可能……

读到这里会觉得这个人太实在了。语言通俗、直白,有点幽默,不耻于自剖,可能意味着对读者坦诚,但更多是对自己诚实。他清楚地知道自己喜欢和擅长什么,但从来没有和现实社会脱节。不用意义来归拢问题,自然不做作,这已经超出很多职业写作者了。在内容生成机制之外,这样的个性值得被看见,也提示了我们写作也是本能,在是一项伟大崇高的事业或者别的什么之前。(推荐人:渡水崖)

《要命还是要灵魂》

副标题:医病冲突中的跨文化误解

作者:[美] 安妮·法迪曼

译者:汤丽明 / 刘建台 / 杨佳蓉

出品方:后浪 / 后浪文学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出版年:2023-2

安妮·法迪曼的《要命还是要灵魂》无法成为非虚构写作的范本,它的成功由一系列偶然因素造就。原先作为《纽约客》杂志选题,不可避免带有商业的属性,但随着旧编辑离职,项目被新来编辑搁浅,安妮·法迪曼反而从规制中脱身,不再为公众,而为黎亚、纳高一家以及丈夫写作。她不想放弃这个已经投入巨大精力的项目,也不想在与纳高一家建立友谊后令他们失望,继续花了五年时间完成此书。在此过程中,她可以按着自己的意愿整理、编辑,信马由缰,让文本尽情地“野蛮”生长。整本书从内容组织和文辞表达都展示出这种漫不经心、经年累月的创作特点。

《要命还是要灵魂》不是一般的非虚构作品,带有强烈写作目的,现实素材只为了得出作者心中的结论。它如病例报告般客观又巨细靡遗,呈现出一种前现代文明与现代文明交汇碰撞后留下的凹痕,这种矛盾多是沟通极度不畅导致的,又因双方医患身份的关系进一步加剧。本书带领读者认知跨文化视域下的医患矛盾,以人类学视角展现苗人独特的世界,搭建沟通桥梁,消除刻板印象,有着一种独特而隽永的品质。正如安妮·法迪曼自己所言:“同理心太难了,比愤怒困难,也比同情不易”,人都容易把自己的观点当成唯一观点。面对“要命还是要灵魂”的两难抉择,必须切身处地不带偏见找到“共同的语言”,做到“治疗来自陌生文化病人的能力,背后不该有政治考虑,而是要以人性、救命手段为出发点。”(推荐人:把噗)

《山顶上是海》

作者:三三

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出版年:2023-3

不知道是不是职业写作者越来越少的原因,“青年作家”覆盖的年龄层已太大了。此种前提下,三三更适合被称作“九零后作家”。作为同龄读者,我喜欢她的原因非常“私人”:接近自己。

从身份认知到关系困境,故事中人与我们实在是亲密无间的。有的在雾霾中骑自行车上班,有的工作后会故意打扮成无攻击性的学生相,也有的从无意义的岗位上辞职,考文学全日制研究生。读时总想通过小小的细节来辨认彼此,比如染色的头发很快褪成枯黄,再比如抽很细的那种烟,带爆珠的。Ta们总是很孤僻沉静,但一旦遇上另一个,就会对话不止——

“道德”和“天性”孰轻孰重?“事业”是不是一种谎言?还有最根本性的,“存在的意义即忍受”。不得不说,写作有很强的女性视角。《一个道德故事》里谈到同性生活方式的差别,总有人擅当“女主角”,“拼命从交际中榨取每一分可得利益”,“算不上聪明人”。《猎龙》里从校园走出来的“屠龙”少男少女,女孩期待写出名头,男友若有似无地鼓励又并不真的关心,她后来撰稿养家,看着他的眼睛会想,“能指望那两口死井吗”?……不过这些似不是以女性主义为出发点,不是为了控诉,而是体恤。我最喜欢《暗室》里女孩对离世小舅舅的追思,她看到自己的家族怎样寄希望于用功读书、定居国外的他带领全家走向上升的轨道,这种“爱”,并不建立于理解他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

因此喜欢的也是小说背后那双眼睛,她看待世情的方式——深邃、阴郁,有时候称得上刻薄。但就像易立竞说的,犀利背后是准确。准确,才能衡量一个创作者的笔力和目光的温度。三三的写作里经常出现邓丽君、罗大佑的歌,有种朴素的守旧,也有毕赣电影里的地方诗性和《莫蒂和瑞克》的卡通感。能说这样的写作者,是个对一切满不在乎的人么?我想只是一个失望但不回以愤怒的人吧。也不是接受,而是写成故事,以不伤害任何人的方式。这么写的理由,大概像是她在上一本《俄罗斯套娃》里提到的,“沉下去,继续观看,不要轻易下结论”。 (推荐人:渡水崖)

《白色绵羊里的黑色绵羊》

作者:双雪涛

出品方:单读 / 铸刻文化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出版年:2023-1

看的过程是很过瘾的,经常会有“妈耶,他真的在教我写小说!”“好的,这就去写”的错觉与冲动。

在这本杂文集里,双雪涛谈他喜欢的小说,电影,也谈自己的写作,你震惊于他的认真,琢磨一个人的小说,他就好好琢磨,而且明明白白地给你唠清楚。海明威、乔伊斯、契诃夫、塞林格、汪曾祺……说起这些人,就像说起自家大舅,模样,脾气,爱好,门儿清。

你也震惊于他的阅片量,他看了不少电影,甚至也把那些个厉害电影人写的书也都给看了。但这不是这本《白色绵羊里的黑色绵羊》打动人的地方,动人之处还是在于诚恳——或者说尽可能诚恳地面对写作,面对自己。

比如对名利的在意——“因为有些场合要登台,有时候在镜子里一看,把自己收拾得干干净净,一时无法相认。才终于明白,之前对自己有些误解,以为自己是个老实人,其实不然,对虚名之在意,为目的之手段,一直从未放松。”

比如意识到自己并非坚强之人。也比如自己身上的那些成年人的责任和困局。

白色绵羊里的黑色绵羊,书的名字有点拗口有点怪,有点明白其中的意思,大概每一个热爱文学的人,都觉得自己是茫茫人海中有些特殊的那一个吧。(推荐人:星冰乐)

《俄罗斯文学的黄金世纪》

副标题:从普希金到契诃夫

作者:张建华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年:2023-2

为什么我们今天仍然需要读俄罗斯文学?俄罗斯文学于我们,就像珠穆朗玛之于登山家乔治·马洛里,为什么要登那座山?“因为山就在那里。”从普希金出现以后的半个多世纪里,西欧人开始惊呼“俄国文学入侵”,许多欧洲作家直言不讳屠格涅夫、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契诃夫对他们的深渊影响,如托尔斯泰对罗曼·罗兰,陀思妥耶夫斯基对毛姆、德莱塞,契诃夫对欧·亨利、萧伯纳,等等。于是我们有理由相信乔治·斯坦纳对西方文学史三个辉煌期的划分:古希腊时期、莎士比亚时代和19世纪后半期的俄罗斯文学。

北京外国语大学俄语教授张建华,从俄罗斯文学的“黄金世纪”中选出成就最卓著、影响最深远,同时也是中文世界中最为熟悉的八位作家——普希金、莱蒙托夫、果戈理、屠格涅夫、车尔尼雪夫斯基、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契诃夫,从思想性和艺术性解读俄罗斯文学的伟大和魅力。张建华老师的评介既深入浅出,又不乏独到的见解,比如陀思妥耶夫斯基作为文学符号在今天被频频提及,人人都爱陀思妥耶夫斯基,但其实现实生活中几乎很少有人喜欢他;在写契诃夫的章节中,他讲述道,如果俄罗斯突然从世界消失,契诃夫的小说可以完整还原出其细节来。(推荐人:Lithium)

《老派少女购物路线》

作者:洪爱珠

出品方:理想国

出版社:北京日报出版社

出版年:2023-2

《老派少女购物路线》这一书名很有意思,“老派少女”四个字可见作者洪爱珠拥有着一副洞察饮食与人生真谛的“老灵魂”,书中处处可见她以超越年龄的独到眼光,书写“老地方”的“小食(吃)记”,既是一段充满了台湾风味的“家居吃饭史”,也是一本台湾本地的美食指南和地图。书中内容虽以饮食为主,但她也写亲情与人生,写出了不止于美食的高度与景深,“说是写吃饭,也更是写家人。说是写饮食的审美,也更是写人生的句点逗点”。其中真正感人的是文字中流泻的情感,尤其她与亲人间的点滴,多在食物的书写中被自然牵引出来,所以此书也可视为一部以饮食为主题的家族列传。

其中最常登场的“不在场”成员便是作者洪爱珠已逝的母亲,从第一辑的《小厨情物》开始,大部分篇章皆可见母亲的身影。母亲是位能干的女性,永远忙里忙外,尤善购物与下厨。然而,操劳一生的母亲不幸因癌症离世,“伤(母)逝”应为此书写作的首要动机,由此对照的“时间的沧桑感”正是洪爱珠的书写家族饮食列传的主轴——“逝者已矣,青春不可追。于是,重建记忆的味道,工笔细细记下,就成了招魂的仪式。”马世芳在此书序言中如此总结。

“老派”也在如此稠密的记录下点题:“我所处的时代,众声喧哗,人在其中常站不稳。这本书写家中老人、老菜、老物件、菜市场,及这些‘老派’事物如何在生活下桩,稳定自我。”(推荐人:仿生斯派克)

《最后一刻的巨变》

副标题:格蕾丝·佩雷短篇小说精选集

作者:[美] 格蕾丝·佩雷

译者:姚瑶

出品方:浦睿文化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出版年:2023-2

格蕾丝·佩雷慢着性子,几乎用匀速的方式进行写作。她的故事没有头、没有尾,只有散落的对话和独白,以及女性群像。她把风格隐藏在下面,让人不易辨清,同样也意味着她不容易让人接近。她像老妇人那样絮叨,又简洁明快地传递喜悦、悲伤、幽默和宽容。格蕾丝·佩雷对情节不感兴趣,却对人物充满同情,对细节充满热爱。在她用第一人称写下的文字里,藏有女性的情感秘密,如她所言,自觉不自觉地“在女性主义的浪潮里游泳”。欢迎她来到中国,并找到心目中的读者。(推荐人:把噗)

《炽焰燃烧》

作者:[美]罗恩·拉什

译者:姚人杰

出品方:99读书人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年:2023-3-15

拉什是一个很会讲故事的人,十二个短篇,小心谨慎的叙事策略始终贯穿,对故事的热衷和对人物塑造的忠诚,使得这些小说蒙上了一层现实主义的色彩。他尽可能避免交代时间背景和地理背景,人物在小说之外的生活也暗示得不多,这使得虚构的那个世界与读者距离变得很近——你会不自觉想知道发生了什么,这个人物将会面对什么。人物的命运和情节的推进紧密相依又“峰回路转”。

与标题同名的短篇小说《炽焰燃烧》讲述一个火灾频繁发生的社区,治安官造访玛茜家,因为她丈夫卡尔是外来者,且有重大疑点,作为妻子的玛茜撒谎伪造丈夫的不在场证明。待卡尔回家后,玛茜对刚才的事一字不提,却在晚上向上帝祈祷“能下一场雨”。拉什的叙述是不动声色的,心理描写极尽克制,冷静的白描却让我们看到人物内心的巨大波澜与挣扎。这些故事中,主人公时不时冒出的一句叙述忧伤又迷人:“你仿佛多年前被打了一针免疫针,再也感受不到爱。”“既然生活永远是这个样子,那么一个人过日子更好,因为那样就不会有另一个人来映射出你的悲伤。”(推荐人:Lithium)

《世说俗谈》

作者:刘勃

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

出版年:2023-1-1

《世说俗谈》好看,用谈话的通俗形式重新讲述《世说新语》里的故事,宛若从旧瓶里装出了新酒,类似今天读者喜闻乐见的“段子集锦”,契合当下快阅读的传播形态。一个新语,一个俗谈,反映出两个时代不同的文化定位。当年的新,如今已入旧;当年的雅,如今已转俗。如何让传统文化焕发新机,让经典重新走向读者,刘勃一直以来做着这样的工作。《世说俗谈》是他最新一部趣解古代历史的书,不是简单地用白话文进行转述,而是通过文本细读的方式还原、发掘历史中被人忽视的细节,以品评人物这种特殊的魏晋模式回到具体的历史时空,复活近两个世纪前中国文人的风流与苍凉。虽说写的都是名士豪杰,但书中不经意间写的一段话不得不引起我们重视——“有了这万千黎庶的血泪和汗水蓄成的海洋,才托起了魏晋名士徜徉的生命之舟,让他们可以愉快地躺倒,随便打个滚,就成了魅力无限的魏晋风度。”历史大抵如此。(推荐人:把噗)

《见鬼》2

副标题:中国古代志怪小说阅读笔记

作者:有鬼君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2023-2

按理说,孔子早就教导过读书人“不予怪力乱神”,后世文人偏偏编写出大量的鬼怪笔记小说。现实世界无法满足的事务,挪到幽冥世界去想象一番,比如书生与野狐之间的艳遇或真爱;尤其是因果报应的道德训诫,更是可以借助神鬼仙魔来讨伐一番社会的不公不正或自身的荣辱兴衰,所以我们会发现,幽冥只有一座判案的阎罗殿存在,“人所不及治者,鬼神或亦代治之”。于是,“人说鬼话,鬼说人话”,尽管幽明异路,却也共享一理,不过人间的倒影而已。

作者自号有鬼君,行文的确做到了“有鬼”:篇篇妖魔鬼怪,字字人情世态。无论是第一辑谈论的鬼怪世界的日常生活或杂耍娱乐,还是第二辑谈论的鬼怪世界的生存法则或冥府百态,乃至最后一辑集中谈论的人狐之间的爱恨纠葛,“这些文字大都来自现实生活给予的灵感”,“现实生活中见识到的”,让有鬼君“实在无法将两个世界完全隔绝开来”,比如书中就讲述了冥府世界的表态学、躺平学、内卷学、后浪学、投胎学和入宫学等,以及地下世界也面临着“如何做一个政治正确的鬼”、如何进行“鬼脸识别”、“为何喜欢招大妈做临时工”等有趣的幽冥百科知识,当然也通过讲故事来训诫鬼怪们:“轻信人性,是狐狸精最大的错误”,毕竟在有鬼君看来,“绝大多数鬼都是讲道理的”……

古代笔记体小说,短小精悍而回味无穷。《见鬼》系列,是对笔记小说的阅读笔记,可谓“笔记之笔记”。与古代笔记小说一样,这部书适合任何场合下阅读,随手翻阅不按顺序也可,不必正襟危坐地阅读高头大章一般,或许也适合夜间睡前阅读陪伴入梦?不过,正如书腰所言:“所谓见鬼,见的还是幽暗的人性与曲折的人性。”倘若日常被你见着了,那你也算是“见鬼”了。(推荐人:萧轶)

《十三种闻树的方式》

作者:[美]戴维·乔治·哈斯凯尔

译者:陈伟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年:2023-1

普鲁斯特在《追寻逝去的时光》中写下的小马德莱娜糕点,为我们解开气味的谜团提供了索引。没有哪一个感官像嗅觉那样,可以直接触发非意愿记忆,带我们回到过去,找回消失的光阴。但现实如此严苛地摆在眼前,让我们不得不承认——与视觉、听觉,甚至触觉相比,嗅觉是最被忽视的感官。只要想一想身处的城市,遭受着多么严重的环境危机(雾霾、沙尘暴……),我们的鼻子被迫变得多么敏锐(一到换季,柳絮飘飞,过敏反应接踵而至),也就遑论今天的现代人,还能在多大程度上享受普鲁斯特曾经体验过的美好的感官愉悦。

《十三种闻树的方式》是一本让人眼前一亮的书,独辟蹊径地以“气味”为触点,讲述树木之气给我们的感官(尤其是鼻子的嗅觉)带来的感动,同时也阐述了树木的历史与人类数千年缔结的因缘。这些树木包括欧洲七叶树、美洲椴、美国红梣、银杏、月桂、橄榄树……每一种树木都暗藏玄机,引导读者向整个世界与人类文明的林间地头尽情漫游。一本有关树的博物科普图书,也是引导我们重新调动感官、享受快乐的书。(推荐人:把噗)

《真实幸福的形而上学》

作者:[法]阿兰·巴迪欧

译者:刘云虹

出品方:南京大学出版社·守望者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2023-2

有些书看似很厚读起来很薄,有些书摸起来很薄读起来却很厚,巴迪欧的《真实幸福的形而上学》就属于这种需要厚读的薄书,这也意味着阅读它需要一定的阅读积累,更需要一份强大的耐心。读完后才发现,这部五万字百来页左右的小册子,既可以当做巴迪欧面对我们时代下发的战斗檄文,也可以当做巴迪欧宣布撰写划时代巨著的写作宣言。你完全可以当做这么回事:巴迪欧想写本轰动武林、惊动万教的皇皇巨著,书还没出来就先把长篇序言给交了。

这本书的书名,与很多国人的体验恰恰相反。我们总能听到哲学让人发疯或思考给人痛苦的流言蜚语,巴迪欧却直接宣称形而上学是真实的和幸福的。而且,巴迪欧给我们的幸福感受直接泼冷水:在他看来,锅碗瓢盆声响中的小确幸、阳光灿烂海水泛滥的小美好,这些世俗的幸福感并非真正的幸福。

“幸福总是享有不可能之事”,而这种不可能在我们当下的生活中被世俗法则所隐秘否定了,我们之所以不能够享受这份幸福,是因为“我们能够超越我们的封闭团体的界限,却无法完全避免被我们的出身、我们的语言,被我们的民族性的文化背景所限定”,所以我们需要再更加开放的历史中去无限接近那份不可能的可能性。当我们突破这些界限时,我们才算真正享有幸福,“一切真实幸福都以时间的解放为前提”,“任何幸福都是一种对抗有限的胜利”,幸福是一种对可能性的许诺的忠诚。

正是从我们自身出发,通过成为幸福的人,哲学以此为基础而在改变世界。寻找更多的生活可能性,意味着我们时刻能够感受到自身的不满足,我们是否真正生活便在于我们是否不满足于当下的状态,唯有当我们感受到这种不满时我们才会寻求新的选择,这种选择是巴迪欧所说的“真正生活的真正选择”,因为它才真正关乎着我们自身如何去真正选择某种想要的生活方式。

而当今世界,资本商品的异化、社交技术的扭曲、货币流通的物化和安全至上的执念,让我们沉溺其中而不能自拔,或者被励志成功学所迷惑,又或者被教导着条条框框的话语修饰。巴迪欧告诉我们,真正的哲学从来不是一种抽象活动,因为哲学的欲望有着四大特征:反抗、逻辑、普遍与冒险。而我们追求的世俗幸福,过分地适应着时代法则与社会规则,显然无从让我们知晓真正的生活能够是怎样的,真实的幸福又该是怎样的。而这些尚未带来的怎样,恰是形而上学所能带给我们的体验,让我们懂得何谓“真实幸福”。(推荐人:萧轶)

《自我决定的孤独》

作者:[德]伊丽莎白·冯·塔登

译者:顾牧

出品方:万有引力

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2023-3-10

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和网络社交中,尽管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能够接触到新的朋友,但也相信很多人时常感觉自己会陷入阿桑歌词里的状态:“孤单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由于交通工具的便捷让我们交往的空间变大和互联网社交带给我们的迅捷快感,让我们在生活中成了保持距离的高手;但是,随之而来的代价便是,我们对他人的亲近既渴望又恐惧,既希望保持适度的距离却也常常害怕因此而倍感孤独。在庞大繁密的社交网络中,人与人之间却更难以建立真正的亲密关系,反而让自己陷入了孤独的境地。

现代都市,的确能够让我们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生活,与他人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对自己形成一定程度的保护,但也让很多人并非出于自愿地就陷入了孤独的状态。如果过分自我保护,则会心生更深的戒备心,这种警惕的戒备心反而加剧了与人接触的渴望,但又不由自主地阻止他人靠近。如果缺乏这种与他人接触的能力,那么我们在人际关系、爱欲情感和心智培育等方面都会退化:对他人缺乏同理心,对自己缺乏自信心,对社会也产生疏离感,最终丧失了爱自己、爱他人与爱这个世界的能力。

唯有我们与他人的真实接触,才能真正让我们感受并确信自己并非独自一人。如何让自己与他人之间能够建立起安全而有效的距离感,这就需要我们把握某种分寸感——这种分寸感决定了我们是否会对他人敞开心扉,但又不会过分靠近对方;既能够保护好自己不受伤害,又不会过分疏离他人。尽管观念、法律与政治的进步保障着我们不受伤害的权利,但这种权利也带来了自由的重负:除去仍然存在的那些广泛而隐秘的暴力恐惧之外,我们自身也因这种恐惧而陷入了非自愿的孤独状态;互联网让我们逐步远离了真实的接触,形成了一个疏离的社会,这种原子化的生存状态不仅威胁着我们个人身心的健康成长,也威胁着社会生态的健康发展。

如何才能走出这样的困局?《自我决定的孤独》解剖的,正是我们正在面临的越发严重的非自愿性孤独症群体。比如,从自我出发,就得区分这些:是否感受到孤独并不取决于身边有多少朋友,而是由人际关系的质量来决定的;对于孤独的好坏优劣或副作用而言,自身是自愿还是被迫选择独自一人有着根本性的区别;他人的亲近只有在双方都能够开放地接纳对方时才有积极的效果;那些将所谓好感进行物化,甚至出于职业要求或人情世故的亲切并不会减少你我的孤独……(推荐人:萧轶)

《我想和你谈谈精神病人的世界》

作者:[韩]理端

译者:谢恭霓

出品方:果麦文化

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出版年:2023-2-28

“精神自救指南”似乎天然地处在专业和业余的两端,没有中间值。大部分更接近于被包装的心灵鸡汤,咨询案例不太普适,有指导性的又往往是教科书式的,缺少人文色彩,导致很多畅销,但真正能留在书架上的几乎没有。“留下来”的一个标准应该是“有用”。这本书乍一眼潦草,有互联网味,但细读下来,在个人序列里可以置于《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之前。

最有意义的部分是,作者提到了语言的不足,即精神病患者们一直以来都没有合适的语言——这或许也和市面上的心理学书籍总是无法起到镇痛作用有关。一方面是外界讨论精神疾病时,态度不很审慎,用词也不精确,把头脑的、物理性的问题说成“心灵感冒”“心理痛苦”“心理伤害”一类,传播隔阂及误导是非常之大的。按字面的意思,它就是精神的“病态”。另一方面是患者自身的精神状况影响了语言表达力(或表达欲),并不想“描述”“澄清”什么,任外界讨论,产生了更深的隔阂。在此基础上,书中很多篇目都在就病人可能冒出的一个“莫名其妙”的想法、所在的“稀奇古怪”的场景,提出具体而微的办法。这位韩国漫画家自己是双向情感障碍患者,可以想象他即时捕捉过多少自身处于“病态”的时刻,才写下这些,但他对语言的掌控就更直接、有效,几乎没有对自我故事的展开,也没有抒情。只为了解决大家的问题。

书中的很多小办法都能触达人心。比如不鼓励抑郁患者把注意力集中在事业和喜欢的事上,那样会变成想要完成更艰巨的任务,增加心理负担,应该去拓展更多低门槛的兴趣,让自己更容易从中找到乐趣。想要长期治疗,应该组建个人支持小组——以信任为基础的关系网,这似乎和我们生活中的社群、空间聚落连在了一起。不过问题也在这,作者好像把“可能性”写得太多,太细密了,读完很难觉得自己没有任何精神“病态”。不过,谁又能确定自己是百分百健康的人呢?(推荐人:渡水崖)

《燕南园的星空》

副标题:北京大学女诗人诗选

主编:李少君

出版年:2023-1

北京大学作为中国新诗的发源地,一直是新诗创作、批评和研究的重镇。这本《燕南园的星空》是对北大女诗人诗歌创作的一次全面梳理,收录了秦立彦、周瓒、顾春芳、曹疏影、尹丽川、刘丽朵、倪湛舸等36位北大女诗人的作品。她们之中既有在上世纪 90 年代就已颇具影响力的女性诗歌引领者,也有非常年轻的九零后学生。在这本诗选中,每位诗人都展现出自身的独异特质,日常生活的独特感受和个人化经验的描写散落其中,她们以迥乎不同的个人经验和风格多样的作品,拒绝对女性诗歌的狭隘化与本质化,正朝向更多的可能。(推荐人:仿生斯派克)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