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太短,《追忆似水年华》太长
文化读书
文化读书 > 读书 > 正文

人生太短,《追忆似水年华》太长

人生太短,《追忆似水年华》太长

一套《追忆似水年华》会让你联想到什么?是“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的榜单前三,还是可以充当枕头的催眠神器?有人说,或许只有流落荒岛上才会读完这本书。而对翻译家余中先来说,《追忆似水年华》可能是一幅光彩夺目的油画,一座结构鲜明的大教堂,一条蜿蜒绵长的意识之河,他的作者——马塞尔·普鲁斯特则像一座高山,是法国文学史上难以超越的巅峰。

写作《追忆似水年华》,普鲁斯特花了一辈子的时间。他从小体弱多病,对太阳光和味道十分敏感,于是自愿把自己埋在暗室里,“囚禁”在文字里,像建筑师一样用细节碎片拼接出生命的本真。“生活不是你活过的样子,而是你记住的样子”。世事在变,人心在变,只有将回忆记录下来,才能留住逝去的时间。至此,回忆也就成了普鲁斯特的写作方式,他的存在方式。

今天是马塞尔·普鲁斯特(1871.07.10-1922.11.18)逝世100周年,我们选摘《12堂小说大师课》余中先解读普鲁斯特的一章,从中追忆普鲁斯特的一生,试图理解这部广为人知却不太被真正读完的巨作。

马塞尔·普鲁斯特

法国文学的一座巅峰

(有删节)

余中先 | 文

流派之外的普鲁斯特

说到欧洲各国的文学,几乎每个国家都有一个最杰出的代表人物,比如意大利有但丁,英国有莎士比亚,德国是歌德,西班牙是塞万提斯。而唯独俄罗斯和法国,似乎没有某个最具代表性的作家。

俄罗斯自“文学之父”普希金诞生以后,出现了一大批响当当的著名作家,如果戈理、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等。而法国的一流作家就更多了:16世纪有写过《巨人传》的拉伯雷;17世纪则有写过并演过很多喜剧的莫里哀;18世纪最杰出的作家当数伏尔泰,他写过哲理小说,是启蒙运动的主要人物;19世纪的雨果更是什么都写,代表作如《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

而到了20世纪,整个西方文学有着比较强调现代主义的倾向。英语文学中的詹姆斯·乔伊斯、德语文学中的卡夫卡是这些语言的现代主义文学代表。而法语文学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这位马塞尔·普鲁斯特。

马塞尔·普鲁斯特

马塞尔·普鲁斯特

普鲁斯特可谓文学上的一座高峰。然而普鲁斯特在法国好像又是无法被归类的。那么,所谓的“归类”是什么意思呢?

从19世纪到20世纪,法国的文学史经历了很多文学运动(也可称作流派),其中的代表人物也有很多。从浪漫主义算起,有雨果、拉马丁;从浪漫主义走向现实主义,又有巴尔扎克、福楼拜;现实主义后又有象征主义,代表人物有马拉美、兰波;然后又是自然主义,有我们所熟悉的左拉、莫泊桑等人;从自然主义过渡到超现实主义,也就是20世纪初期的文学流派,代表人物有布勒东、阿拉贡等。再后来,文学中没有所谓“主义”的概念了,但是在小说、戏剧等领域还是存在种种所谓流派,比如小说领域中的“新小说”,代表人物如罗伯-格里耶、西蒙等人,戏剧领域则有“荒诞派戏剧”,代表人物有贝克特、尤奈斯库等。

但是,普鲁斯特不属于这些流派里的任何一个。他是唯一的、独特的。普鲁斯特是一位伟大的法国作家,之所以说他伟大,是因为他写过一些很著名的文学作品,数量虽然不多,但是只要提出其中的一部就够了,这一部就是他在中年以后集毕生精力呕心沥血写成的巨著《追忆似水年华》,也有人把它翻译成《追寻逝去的时光》。

而我们只介绍这一部就够了。

“自愿的囚禁者”

讲到普鲁斯特的写作,就不得不讲他的生活。他成为一个作家,与其个人经历是密不可分的。谈论普鲁斯特的生活已经是在谈论他的作品,虽然,从生活到作品,种种的人与事都经历了根本性的转化。因而,当我们讲述他生活中的逸事,很难说这些逸事不是他作品的内容,不与他本人的写作有着密切的关系。

普鲁斯特诞生于1871 年,正好是法国社会动荡的时候,“第二帝国”在前一年垮台,因为“普法战争”中拿破仑三世率领的法军被普鲁士军队打败,接着“第三共和国”成立。而在这一年又有“巴黎公社”的起义动荡……

年轻的普鲁斯特,1887年3月

年轻的普鲁斯特,1887年3月

普鲁斯特于1922 年去世,活了五十一岁,在这段并不太长的生命中留下了不朽的作品——《追忆似水年华》

普鲁斯特出生于巴黎一个医生的家庭,但是他从小就体弱多病,最要命的是,很小的时候就患有哮喘,而且一直治不好,从青年开始到中年不断发作,发作的时候痛苦至极。不过好在他年轻时没有因为这个病而断绝了与社会的交往,他还是频繁出入巴黎的上流社会,比如各种沙龙,各种文艺展览,还有作家圈里的活动。

普鲁斯特曾经服过兵役,也上过大学,有一份图书馆馆员的工作 。当时的普鲁斯特很喜欢社交,常常光顾巴黎名流的家族沙龙,还有文化界著名的沙龙,可以说他是上流社会当中一位很时髦的青年。而这些活动和经历为他日后写的很多小说,尤其是《追忆似水年华》积累了丰富的素材。

普鲁斯特从学生时代就已经开始文学创作了。他最初创作的作品是一部随笔散文小集《欢乐与时日》

他还有一部篇幅不长的小说,体量上应该算是中篇或者比短篇长一点,名为《让·桑德伊》。另外要提到的,就是他的一部文学论著《驳圣伯夫》。圣伯夫是19 世纪雨果时代的浪漫主义代表作家之一,普鲁斯特对圣伯夫关于小说美学、文学艺术、文学批评的观点有很多看法,他不同意圣伯夫的观点,圣伯夫不喜欢的作家他喜欢,而圣伯夫喜欢的作家他往往不喜欢。

1903 年,在普鲁斯特三十二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去世了,过了两年,他的母亲也去世了。

Illiers(伊利耶)是普鲁斯特父亲的出生地

Illiers(伊利耶)是普鲁斯特父亲的出生地

普鲁斯特年幼时经常来这个城市度假

三十多岁的普鲁斯特还是很富有的,有专门的人照顾他,但是他的哮喘病也加重了,身体状态每况愈下。他的感觉器官变得十分敏感,甚至是要命地敏感,比如说他特别怕光亮,对太阳的自然光非常敏感。

而一个怕光的人,白天是不能走出家门的,所以他只适合在晚上外出活动,而晚上外出时,他要先雇好马车,穿戴严实后,一出门就进马车,放下马车窗的小帘子。忍不住的时候,再偷偷掀开这个帘子往大街上瞧一眼,下了马车就迅速进入室内……

另外,他对于味道也特别敏感,他小说里的人物往往是通过特别灵敏的嗅觉而产生种种刺激回忆;他对于声响也非常敏感,有人敲打发出声响,楼上楼下丁零咚隆的声音,都会影响到他的情绪,甚至会刺激他犯病。

普鲁斯特的一处故居位于巴黎奥斯曼大街102 号。在1907 年,普鲁斯特搬到位于巴黎市中心的这条大街上。他的卧室非常小,十一二平方米,四周墙壁上都镶上了软木,就是红酒塞子似的那种软木,特别能吸音,因此室内一点脚步声都听不见。

普鲁斯特故居

普鲁斯特故居

而同时,他屋里的窗帘也拉得死死的,白天黑夜都是如此。他经年累月把自己关闭在阴暗无光的室内,而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普鲁斯特根据年轻时代所积累的社会生活的素材,慢慢地写出了他的那部巨著。

提及普鲁斯特的写作状态,曾经有一位法国作家是这样描述的:

作家把自己关在一个墙上镶贴着软木板的房间里,往学生练习簿上狂热地写下一行行文字,有时候他会在深夜里出门,请他的朋友们吃排场阔绰的夜宵,而他自己则几乎难得尝上一口。

这个自愿的囚禁者,他靠什么活着呢?他靠什么补养自己?靠文字、靠词儿,我们说词语,靠写出来的文字的盛宴,那文字的盛宴是永远也不会枯竭的,他的生命充满了滋味,这样一种生活的美满就可以让他自我满足了。

也就是说,普鲁斯特到了中年以后,他的生命只有一个目的:写出那本书。而生活的一切,美食也好,其他方面也好,对他来说已经并不重要了,因为他已经享受过了,而这些美食和舒适的上流社会生活,只能化为他灵魂中的词语,来体现他所理解的生活,逝去的岁月里的种种碎片成为他的素材,被写进那部书里。

法文版《追忆似水年华》

法文版《追忆似水年华》

普鲁斯特从1908 到1909 年开始写作《追忆似水年华》,直到1922 年去世之前才基本完成书稿,前后经历了约十五年时间。

其间,普鲁斯特对作品不断进行修订校改,还为出版这本书而不遗余力地跟出版商和友人打交道,请人写评语推荐,找了很多著名的作家,比如纪德、科克托等,这些人都在这部著作的出版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而说到普鲁斯特的生活,尤其是他中年以后的生活,几乎没有别的内容可讲,只有创作本身,也就是说,普鲁斯特的生活就是写出这部《追忆似水年华》。

普鲁斯特与马塞尔

让我们具体地讲一讲《追忆似水年华》这部小说的主题、内容以及艺术特色。

《追忆似水年华》是一部篇幅很长的小说,前后有七卷,反映的社会面很独特,基本上讲的是贵族社会,尤其是没落的贵族大家庭,还有文艺界上流阶层的情况,因为作家很熟悉这个圈子。但是,小说的写作是以某种回忆或者说意识流的“流”为导线,在所谓的回忆和虚构当中来回跳跃,有些让人摸不到头脑。

电影《追忆似水年华》剧照

电影《追忆似水年华》剧照

小说是以第一人称叙述的口吻开始的,叙述人就叫马塞尔,和作者马塞尔同名,也同龄。那么,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不妨把这个叙述人看作作者,作者本身是叙述人,叙述人本身又是作品里的主要人物。这在一些叙述学专家看来,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文学话题。

从小说的内容来看,《追忆似水年华》以马塞尔无意识的回忆为引子,引出对童年时代、青年时代,包括后来生活的种种联想,并且拉拉杂杂,前后颠倒,左一说右一说,慢慢腾腾地展现出大约近半个世纪的社会生活。而这半个世纪,实际上也跟这位作家的生平相吻合,也就是说,从1870年第三共和国成立开始,一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即1914—1918年的这一段历史时期的法国社会,尤其是巴黎几个大家族的生活场景,枝蔓很重叠,延伸也走向无穷。

这部小说细腻地描写了没落的贵族世家,以及悠闲的资产者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情况,写这些饱食终日的凡夫俗子的日常起居,吃饭、喝茶、出游、交往、拜访、晚会,等等。其中还包括这些人对生活的看法,对种种社会问题的看法,譬如轰动整个法国的德雷福斯事件。当时左拉写过一篇致共和国总统的公开信《我控诉》,对于法国军政当局迫害犹太人军官德雷福斯的事件提出控诉,在整个法国造成了轰动。小说对这样的社会话题,还有其他比如时尚、文学艺术、爱情友情、生老病死等等的问题都进行思考,表达出作者的一些看法。

《追忆似水年华》各版本封面

《追忆似水年华》各版本封面

《追忆似水年华》的内容概括

小说的第一卷是这样开始的:叙述人马塞尔有失眠症,经常睡不着觉,常常躺在床上就是半睡半醒的,因为他年轻时体弱多病,而且很敏感。小说一开始,马塞尔醒来以后躺在床上,回忆自己童年时在姑婆家的生活片段。

那是一个夏天的晚上,邻居斯万先生来看望叙述者的父母。由于家里来了客人,马塞尔睡前等不到母亲的亲吻,心里非常难受。由此,他的思绪又飘向了之前……

由此回想起,某一年冬天,他把某种叫玛德莱娜的小蛋糕泡在茶水里吃,当他吃到小蛋糕的时候,齿间舌尖上的那个味道突然间就触发他想起了童年时住在姑婆家里的情形。那时候,姑婆家在一个叫贡布雷的地方,在贡布雷有两条相反的步行小道,一条路通向斯万家,称为“斯万家那边”,另一条路通过盖尔芒特家的府邸,于是就叫“盖尔芒特家那边”(也正是由此,小说的第一卷跟第三卷的题目就是《在斯万家那边》跟《盖尔芒特家那边》)。

(法语中“La madeleine de Proust ”(普鲁斯特的玛德莱娜)已经成为一种特殊的表达方式,用以描述那些在脑海中挥之不去的童年事物,譬如可以这样说:妈妈总是在圣诞节前夕给我做热巧克力,每当我喝热巧克力时,我都会回到那一刻。热巧克力是我的玛德莱娜!

后来,马塞尔的思绪又转到斯万先生在剧院里认识的某个交际花——奥黛特。实际上,她是一个妓女,斯万最开始不喜欢她,后来又爱上了她。贵族夫人维尔迪兰觉得斯万很讨厌,不邀请他来家中的沙龙了。

多年后,马塞尔在贡布雷遇到了一个小姑娘叫希尔贝特·斯万,他们经常在一块玩。一天,他收到希尔贝特的来信,邀请他来家中吃点心。马塞尔如约赴宴,到了以后发现,希尔贝特实际是斯万的女儿。在斯万家,马塞尔听到别人谈论阿尔贝蒂娜。

电影《斯万的爱情》剧照

电影《斯万的爱情》剧照

旧日同学布洛克带他去嫖妓。老鸨向他介绍一位名叫拉谢尔的妓女。后来,希尔贝特总是刻意回避马塞尔,两人的感情日渐淡薄。这些情节之外,还穿插了很多其他情节,由此,马塞尔见识了生活当中的各种善恶美丑。最主要的故事还是讲马塞尔与希尔贝特时好时坏的感情。

两年后,外婆带着马塞尔和女仆弗朗索瓦丝到一个海滨城市巴尔贝克,外婆向他介绍了维尔巴里西斯侯爵夫人,然后乘车出游,认识了侯爵夫人的一个外甥,他叫罗贝尔·德·圣卢,圣卢跟马塞尔成了好朋友。圣卢后来参军当兵,小说便又有了一段关于部队生活的描写,以及从他口里听说的社会生活。

马塞尔回到巴黎以后,父母亲已经盖了新房子,大家讨论怎么装修,这时候发生了令人震惊的德雷福斯事件。众人对这一重大事件有不同的看法,小说也就描写了张三李四等人杂七杂八的观点。

后来,主人公马塞尔要去探望服兵役的圣卢,由于圣卢的牵线,马塞尔在不同的场合都受到了优厚的款待,例如在歌剧院,在东锡埃尔的府邸,在维尔巴里西斯侯爵夫人的高级沙龙中。然后某日,马塞尔陪外婆到香榭丽舍大街散步,外婆的尿毒症突然发作,不久去世。

小说接着又讲到,马塞尔参加了维尔巴里西斯侯爵夫人家的晚会,见到盖尔芒特公爵夫人,他心里暗暗爱慕盖尔芒特公爵夫人。几次晚会下来,他认识了不少人,其中一个叫夏吕斯男爵,是有名的花花公子。再后来,马塞尔又偶然遇到了在希尔贝特家听到过的那个姑娘阿尔贝蒂娜,实际上,马塞尔对这两个姑娘都有喜爱的意思,但是拿不准这两个女孩当中应该选哪一个(不妨比较一下《红楼梦》里头贾宝玉跟薛宝钗以及林黛玉之间的关系)

1 夏吕斯男爵的原型孟德斯鸠伯爵、2 奥黛特的部分灵感来源于热纳维耶芙·阿莱维、3 盖尔芒特亲王夫人原型葛夫乐伯爵夫人、4 维尔迪兰夫人原型亚蒙卡亚维夫人

1 夏吕斯男爵的原型孟德斯鸠伯爵、2 奥黛特的部分灵感来源于热纳维耶芙·阿莱维、3 盖尔芒特亲王夫人原型葛夫乐伯爵夫人、4 维尔迪兰夫人原型亚蒙卡亚维夫人

马塞尔第二次来到巴尔贝克海滨,偶然遇到阿尔贝蒂娜,又恢复了亲密交往,两人在舞会、花园和游乐场中尽情欢乐。最后马塞尔决定娶她为妻。此后两人在巴黎同居,阿尔贝蒂娜跟一个名叫安德蕾的女子很要好,马塞尔怀疑她们有同性恋关系。后来此事得到证实,他想离开她,却无法痛下决心。一日,阿尔贝蒂娜离家出走,给他留下一封信,说他们不能再这样生活下去,还是趁早分手。

阿尔贝蒂娜离去后,马塞尔一直没有她的下落,很久之后才得知她骑马不慎撞到树上死了,这使他想去寻找别的女人。母亲带马塞尔到威尼斯旅行,他仍时常想起阿尔贝蒂娜,不久,母亲回到法国,马塞尔一个人留下。他收到希尔贝特的信,说她已跟圣卢结婚。但后来圣卢竟爱上了男提琴手莫莱尔。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圣卢战死在前线,马塞尔因为身体的原因一直留在疗养院,结果发现他之前认识的花花公子夏吕斯是一个男同性恋,其男伴是一个虐待狂,经常鞭打他。而且,夏吕斯还是个亲德分子,常在公共场所散布失败论,这在当时是不被允许的。

大战结束后,马塞尔来到盖尔芒特公爵府门前,又回想起吃浸泡在茶水中的玛德莱娜小蛋糕的那种口感,从舌头的味觉和鼻子的嗅觉过渡到了皮肤的触觉。因为道路的凹凸不平,马车走过街市的时候会咯噔作响,又让马塞尔由盖尔芒特家的府邸,想到意大利威尼斯的圣马可广场,由此,他大发感慨,感叹失去了的天堂难以找回。他看到,上流社会交际场已物是人非。现在外婆已经死了,心爱的女子也死了,原来认识的那个男人夏吕斯是一个亲德分子,而且还是一个同性恋。社会已经变了,世道也变了。于是,他决定用文字将这些回忆记录下来,争取寻找逝去的时间。

以上就是小说《追忆似水年华》的内容概括,当然,这是经过努力大概串在一起的一个故事形态。

《追忆似水年华》手稿

《追忆似水年华》手稿

流淌的长河与扩散的油彩

有的人把《追忆似水年华》归类于“长河小说”,但必须指出的是,通常意义上的“长河小说”往往有一个主题,还有若干副题,结构上是围绕着主题和副题展开的,故事情节往往都很曲折、复杂。

而《追忆似水年华》这部作品跟一般的“长河小说”不一样。它的情节淡化了,没有太多的故事冲突,大部分笔墨都用来刻画人物的内心状态,也就是说,把主题、人物和故事情节都糅在了一些碎片里。这是它主要的写作手法,所以很难把它等同为传统意义上的“长河小说”。

在我看来,我们不妨把这样的一种小说比作一幅油画。小说的情节很难按照年代、时间的顺序加以排列。不仅没有顺序,而且各个情节很细碎,这就有些像油画里一笔红、一笔蓝的油彩,由不同的色块构成一个画面整体。

印象派 莫奈的画

印象派 莫奈的画

但是,在小说中恰如在某些油画中那样,红的蓝的黄的灰的油彩会慢慢地扩散、滋润、互相渗透。近看时,模模糊糊一片,不知道是哪年哪月的事,这个事情讲的又是什么,让人很费脑子。然后,作者又来回讲了第三遍、第五遍、第十遍。

每次写到吃饭喝酒,都会让读者忘了是哪个时代,但是始终是那笔红的或黄的色彩。而写到另外场合,读者也记不住谁是谁的朋友,这大概就像那笔蓝的或者灰的颜色。种种细节就是色块与线条,但是拿到远处一看就体现出来了整体,光彩夺目。

大教堂的建造

当然,也有更多的人把《追忆似水年华》比作一个大教堂。近看教堂的时候,这是一块砖,那是一块拱顶石,花岗岩的,大理石的,还有不同颜色的彩绘玻璃,你可能会被这些细节弄得莫名其妙。但是把这些细节串合起来,慢慢推到相当远的距离,就会发现大教堂出现了。

把《追忆似水年华》比作大教堂,实际上也是作家普鲁斯特的本意。他在一封给朋友的信中这样说道:

“我只有一个考虑,那就是构建结构,当你对我说到大教堂时,我无法不因为一种直觉而激动,它有助于你猜想到我对任何人都没有说过的心里话,那就是:我想给我书的每个部分一个这样的题目:大门,侧堂的彩绘玻璃,等等。这部作品唯一的优点正在于它的整体,它的每个细小的组成部分都很结实……

威尼斯圣马可大教堂

威尼斯圣马可大教堂

实际上,在小说的最后一卷《过去时光的重现》(其中的很多段落是作者最早写的)中,普鲁斯特也三番五次地回到这个主题上,他谈到自己渴望“建造他的书如同一座教堂”,还谈到了“规划”“建筑”和“未完成的大教堂”等等。由此可见,整部小说的特点,也就是用碎片化的内容构成一部整体作品。

从上面的分析可见,整部小说情节不连贯,阅读有难度,但对读者来说也有好处,即读者可以随时从任何一处读起,不求了解情节发展,只求体会其中的场景、细节、人物情感和各种感觉

如果真要分析一下小说中的生活场景,其实也是可以的,大约有这么几部分。

其一,就是叙述人马塞尔童年生活的场景。读者能读到他的父亲母亲的形象,父亲是家庭生活的支柱,母亲给了他生命之源。

还有老保姆,作家普鲁斯特本人的保姆叫塞莱斯特,书中的保姆莱奥妮就是以她为原型(上文中提到,普鲁斯特住的房间是隔音的,墙上都是软木,跟外界的来往主要就是通过老保姆塞莱斯特)。另外,风流的舅公阿道夫(原型路易·韦伊)也给人以深刻印象。这是主人公的个人生活场景。

普鲁斯特

普鲁斯特

其二,就是虚构的沙龙人物。比如花花公子斯万,此人的原型是路易·德·孟德斯鸠。斯万的老婆(一开始还只是情妇)奥黛特本来是一个交际花,虚构的人物中还有他们的女儿希尔贝特、同性恋夏吕斯先生、钢琴师凡特伊、画家埃尔斯蒂尔,几乎各门类的艺术都有一个代表人物,像音乐家、戏剧家、小说家。

其三,是沙龙中的贵夫人,如盖尔芒特夫人、维尔迪兰夫人、维尔巴里西斯夫人,还有主人公马塞尔所追求的姑娘:希尔贝特和阿尔贝蒂娜等人。

可以说,《追忆似水年华》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通过归纳各个生活场景,就能够看出它所反映的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不过,普鲁斯特一开始还是没有勾勒出教堂的全貌,而是逐步地展开,把教堂分成几个部分单独地介绍给读者,让它慢慢地呈现在读者面前。比如,这一个是童年生活的场景,那一个是度假生活的场景;这一个是某贵夫人家的场景,那一个是军队的场景;等等。

混乱之中也谋求着某种统一,其中的引线是清楚的,那便是主人公的意识流,即作者的感觉。有趣的是,普鲁斯特这部小说的最后一卷,《过去时光的重现》或者叫《找回的时光》,是作者最开始写的。这仿佛是在说,在描绘大教堂的各个耳堂、各道门扉、各扇彩绘玻璃窗之前,作者的心中早就有了一个大教堂的全貌。

《找回的时光》

《找回的时光》

普鲁斯特有这个意识,也有这个本事,有意识地造一个大教堂。他能够做到从后往前,作品的大架子基本敲定以后就放在一边,然后从头写起,把架子留到小说的最后。

尽管我们在读这部作品的时候会感到很杂乱,因为时间是跳动的,不是按照1870 年、1871 年、1872 年的年份顺序,而是跳来跳去,用意识的流动来代替年代顺序上的时间线,但它还是有前后呼应的。

其中最明显的例子就是第一卷里,小蛋糕玛德莱娜勾出的回忆,还有最后一卷中马车在凹凸不平的路面上一颠,人物因为脚底下高低不平的两块街石,感觉上就从盖尔芒特家的府邸突然被带到威尼斯圣马可大教堂前的广场。

正是这样,凭借着人物的触觉(例如街石的凹凸不平),作者就能让小说的叙述时间和地点,从某年某月盖尔芒特家的石子路,一下子跳跃到另一年另一月的威尼斯的圣马可广场。

整部作品的时空构架是由触觉、嗅觉、味觉等引出的内心感觉来布局的,是作家有意识的创作,但是他似乎把它写成一种无意识的意识流。应该说,《追忆似水年华》是借无意识之名很有意识地进行构建的一部作品。

《追忆似水年华》与《红楼梦》

有学者认为,《追忆似水年华》这样一部作品,在法国的地位跟《红楼梦》在中国文学上的地位颇有值得比较之处。有中国学者专门做过研究,写过专著,例如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涂卫群女士,两位译者周克希和徐和瑾也都专门写过大量的文章来讲这部作品。

这个比较非常有趣。首先,《追忆似水年华》这本书前后写了十多年,曹雪芹也说自己是披肝沥胆写了《红楼梦》,所谓“批阅十载,增删五次”。普鲁斯特的这本巨著也被出版社要求做增删,来回打交道好几次,这些都是可比的。

其次,两位小说家都是在写作和修改自己的光辉杰作的过程当中去世的。严格意义上来说两部作品都没有完成,《红楼梦》曹雪芹只写成了前80回,《追忆似水年华》是另外一个情况,虽然基本完成,但没有修改定稿后几卷。曹雪芹自己说“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普鲁斯特去世前正在修改他的《女囚》和《逃亡者或失踪的阿尔贝蒂娜》,他也没有尽善尽美地把它们修改成自己满意的样子。

涂卫群女士有专著《眼光的交织:在曹雪芹与马塞尔·普鲁斯特之间》讨论这一问题。在这里,我只想稍稍发挥一下她关于这两部小说中人名和地名的比较,只为引起读者的兴趣。

涂卫群女士有专著《眼光的交织:在曹雪芹与马塞尔·普鲁斯特之间》讨论这一问题。在这里,我只想稍稍发挥一下她关于这两部小说中人名和地名的比较,只为引起读者的兴趣。

我们知道,《红楼梦》中好多人物的名字,比如说荣国府中四位小姐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元迎探惜”连读起来是“原应叹息”,有一种宿命在其中。贾宝玉、薛宝钗、林黛玉的名字也分别有各种各样的暗喻,“金玉良缘”与“木石前盟”是为印证。《追忆似水年华》中有一个盖尔芒特夫人,盖尔芒特在法语里为Guermantes,在法语中读起来,有一种气势,如火焰滚滚,令人感觉这个女人很厉害、很强势,不少人都说这个名字有一种魔力,就如同我们说宝钗、黛玉在中文里也有一定的魔力一样。

另外说地名,贡布雷有两条小路,一条通向盖尔芒特家那一边,一条通向斯万家那边,两边各有一个府邸,这与《红楼梦》中的宁国府、荣国府两府,多少也有一比

而在《追忆似水年华》的第二卷《在如花少女的身边》这一书名及其情节中,读者又能看到有些像贾宝玉一样的男孩子在大观园里头和众姐妹厮混在一起的场景,小马塞尔爱上了希尔贝特,但是又忘不了阿尔贝蒂娜,又发现她们俩怎么怎么样,多少有些争风吃醋的意思。

《追忆似水年华》写了盖尔芒特家沙龙的逐步衰败,同时也写了另一个贵夫人维尔迪兰家沙龙的逐步兴旺,而到后来维尔迪兰夫人改嫁,摇身一变成了新的盖尔芒特夫人,这一点,也象征着不同社会阶层尤其是没落的贵族家庭在社会当中的兴衰,跟《红楼梦》中“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其实也有很多可比较的地方

电影《追忆似水年华》剧照

电影《追忆似水年华》剧照

奥黛特、希尔贝特、盖尔芒特公爵夫人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小说《追忆似水年华》中写到,主人公马塞尔童年经常去的一个地方叫贡布雷,贡布雷的原型是作家普鲁斯特小时候经常去的一个城市,叫伊利耶(Illiers),但是这个地方现在已经改名,不再只是叫伊利耶了,而是叫伊利耶-贡布雷(Illiers-Combray),这跟中国借由《红楼梦》之名,在北京等一些地方修建了“大观园”也颇有些可比之处。巴黎圣母院早就修好了,雨果写了小说《巴黎圣母院》以后,这个名字越发响亮。大仲马写了《基督山伯爵》之后,如今马赛近海岛屿上的伊夫堡也因小说而出名,成了旅游胜地,这说的是,旅游托了文学的福。

当然,这种比较可能有些勉强,只是一家之言,权当是一种抛砖引玉。

“我在普鲁斯特的风格里寻找不到缺点”

在法国,《追忆似水年华》一出版,就令人万分惊讶。大作家纪德一开始就忽略了普鲁斯特,但后来他才意识到普鲁斯特的伟大。纪德后来在批评罗曼·罗兰没有文学风格的同时,对普鲁斯特的风格就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他是这么说的:“我在普鲁斯特的风格里寻找不到缺点,我寻找在风格中占主导地位的优点,也没有找到,他有的不是这样那样的优点,而是无所不备的一切优点……他的优点不是先后轮流出现,而是同时一起出现的,他的风格灵动活泼,令人惊叹。任何另一种风格和他的风格相比,都黯然失色,矫揉造作,缺乏生气。”

后来的很多大作家,比如说瓦莱里、莫洛亚、贝克特、罗伯-格里耶、西蒙等,都写过专门的小册子或文章,论及这位伟大的普鲁斯特。

在此,我愿意借用法国作家莫洛亚一句精辟的论断来结束这章:“对于1900年到1950 年这一历史时期而言,没有比《追忆似水年华》更值得纪念的长篇杰作了。”

这是他的话,我们可以接着他的话来说,从那个时代起一直到现在,一百多年了,法语文学史上还没有比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更加伟大的长篇小说。

本文摘编自

本文摘编自

人生太短,《追忆似水年华》太长

《12堂小说大师课:遇见文学的黄金时代》

陆建德 等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年: 2021-1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