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是怎样“冲”出华北平原的?

黄河是怎样“冲”出华北平原的?

黄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孕育了我们的文明。同时它也是一位性情暴躁的“母亲”,历史上的黄河常常发生泛滥,也多次发生大规模的改道,客观上造就了如今的华北平原。

来自黄土高原的泥沙

众所周知,河水都是携带泥沙的,从地势较高的上游通过侵蚀作用裹挟而来,到了地势较低的下游,河水流速减缓,泥沙也随之沉积在下游沿岸地区,冲积平原由之形成。在西方人的已知世界里,埃及与两河流域便是以此为摇篮,蓬勃发展起来。希罗多德就说:“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是一片黑色疏松的土地,因为它是由尼罗河从埃塞俄比亚冲带下来的淤积土沉积而成的。”

华北平原在中生代为隆起区,局部发育了断陷盆地新生代断块活跃,古近纪形成一系列次级断陷盆地新近纪、第四纪堆积范围扩大,形成连片的大平原同时边缘断块山隆起新生代相对下沉,形成较厚的沉积。黄河在孟津下形成巨大的冲积扇;冲积扇中轴淤积较高,成为分水脊,将淮、海河分隔南北,华北平原也以此为界分为海河平原和黄淮平原。

位于海河平原的华北都市天津 来源.Pexels

黄河作为世界上输出泥沙最多的河流,古人很早就认识到它的浑浊,汉大司马张仲指出:“河水浊,清澄一石水,六斗泥。”黄河下游的泥沙主要来自中游沿岸的黄土高原,黄土结构疏松,很容易受到水流的侵蚀冲刷,导致水土流失。中游的河网比较密集,从河口镇 (内蒙古托克托县) 到桃花峪 (河南荥阳市) ,汇入了众多含沙量较高的支流,比如窟野河、三川河、无定河、延河、泾河、皇甫川等,这些支流使得干流充满了泥沙。《左传·襄公八年》引用了一句诗:“俟河之清,人寿几何。”意思是在说人要活到什么时候,才能等到黄河水清澈的那一天呢?形容根本不可能实现的愿望。

中游沿岸居民的灌溉行为,又加重了这一情况。张仲继续说道:“民竞引河溉田,令河不通利。至三月,桃花水至则河决,以其噎不泄也。”居民的引水灌溉,导致本就泥沙量高的黄河水量又急剧减少,河道难以通航。等到农历三月,春暖花开,所谓的“桃花水”就是春汛,流冰阻塞河道,形成凌汛,此时的黄河非常容易发生决堤,黄河水夹杂着泥沙呼啸而下,加剧了下游河道的不稳定性。

泛滥、改道与修建堤坝

九地黄流乱注,黄河历史上决口泛滥多达1593次,较大的改道也有26次,其中影响深远的7次。黄河改道,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其范围北至海河、南至淮河,既对当地人民造成了深重的灾难,也让华北平原不断扩大

起初,黄河下游是夺海河入渤海。据《禹贡》记载,经夏禹的疏导,黄河流到大伾山 (河南浚县) 后开始向北流,经大陆泽后继续向北,分为九条支流,最后又合流进入渤海:“导河、积石,至于龙门;南至于华阴,东至于厎柱,又东至于孟津,东过洛汭,至于大伾;北过降水,至于大陆;又北播为九河,同为逆河,入于海。”所谓逆河,即海水逆潮的意思。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文明的进步,到了春秋时期,人们对黄河下游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开发。齐桓公率先称霸,他修筑堤坝,开发被河水冲刷的滩地:“齐桓之霸,遏八流以自广。”但堤坝使得下游河床被抬高,加剧了决堤的风险。周定王五年 (公元前602) ,黄河在宿胥口 (河南滑县西南) 发生决徙,东行漯川,至长寿津 (河南濮阳县) 又与漯川分流,经濮阳、大名、冠县、临清、平原、沧州等地于黄骅入海,是首次有记载的大改道。

来源.Pexels

人们修筑堤坝是处在矛盾的循环中,面对泛滥必须要修筑堤坝保护两岸,而修筑堤坝又会增加风险,但人们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只得继续修筑,黄河就逐渐成为了“地上悬河”。矛盾在两汉时集中爆发,武帝元光三年 (公元前132) ,瓠子决口,河水向东南冲入巨野泽,泛滥波及16个郡,历时20多年才堵住。到了王莽始建国三年 (公元11) ,黄河在魏郡 (河北临漳县) 再度决口,王莽认为自家在元城 (河北大名县) 的祖坟可因此避免水患,所以不去堵口,造成了第2次改道。洪灾持续到明帝永平十二年 (公元69) ,王景征发数十万劳役,修筑了一条从荥阳至千乘 (山东高青县) 海口,长达1000多里的大堤,并将新河道固定了下来:从长寿津改道向东,循古漯水经范县南,于阳谷县西与古漯水分流,再经今黄河和马颊河之间,至利津 (山东东营市) 进入渤海。这条大堤在之后的数百年里总体保持着稳定,有力保障了人们的安居乐业。

淤塞的河道

播为九河,同为逆河,入于海。起初黄河下游河流网络密集,如一个巨大的扇形,为干流发挥着泄洪和分沙的作用。但由于下游改道与堤坝的修建,众支流难以汇入干流,逐渐淤塞,成为平陆

古济水就是已淤塞支流中最大的一条,能够与长江、黄河、淮河并称为“古代四渎”。在春秋时代它是中原重要的河运航道,吴王夫差就曾利用济水运送军队,与晋平公会盟于黄池。但受改道的影响,济水渐趋断流,以至于东晋时桓温北伐还需要命人在巨野泽开凿运河方能通航。南朝人徐才宗的《国都城记》残篇记载道:“自复通汴渠已来,旧济遂绝,今济阴定陶城南唯有济堤及枯河而已,皆无水。”反映的就是这个时期济水已完全断流。

其他支流多也“难逃厄运”。随着南方经济地位的上升,漕运渐兴,汴水成为了北宋沟通南北的经济命脉。但黄河的含沙量实在太高,为了确保畅通,朝廷不得不控制水源,加速了与汴水共用黄河水支流的淤浅。而汴水本身也严重依赖定期的疏浚,即使每三五年一浚,河床仍不免年年抬高。与此同时,来自东北的女真人逐渐崛起,并于靖康二年(公元1127)消灭了北宋。残存的南宋为抵御金国继续南下,次年,东京留守杜充在李固渡人为造成决口。失控的黄河水夺泗入淮,再由淮河汇入黄海,是为第4次改道。而汴水在战乱中荒废,南宋使臣楼钥途径宿州时发现汴水河道与平陆无二,车马都在河道中行走,有的地方已盖起了房屋,河底甚至种起了庄稼。经历漫长的演变,华北平原早已不是古代那种千帆竞发的水乡景象

枯竭的湖泊

与支流同理,《水经注》记载黄河下游坐落着大小湖泊130多个。但多次改道泛滥之后,众湖泊被一次次注入巨量的泥沙,逐渐淤塞,古代有名的大泽早已消失不见,被开垦为农田。

大陆泽 就是其中最大的一个。它北过降水,至于大陆,原为太行山东麓的冲积扇与黄河故道之间的洼地,东面因黄河故道的阻拦而潴聚成湖泊。其流域范围大致在河北巨鹿、宁晋、束鹿、深县一带,到了唐代,它仍然颇具规模:“东西二十里,南北三十里,葭芦、茭莲、鱼蟹之类充仞其中。”但在黄河泛滥的影响下,它的面积逐渐萎缩

宋徽宗大观二年 (公元1108) ,黄河北流在邢台决口,河水注入大陆泽并淹没了巨鹿县城,大量泥沙的灌注使湖底抬高,水域不断流向相对低洼的地方,汇入宁晋县的泜泽,即宁晋泊。明清时,大陆泽称为南泊,宁晋泊称北泊。清朝治理当地水患的办法就是将南泊的水导入北泊,北泊之水入滏阳河归于东淀。雍正年间在正定、顺德、广平三府广开稻田,用大陆泽的水进行灌溉,因此逐渐消亡。

大野泽的命运也是受黄河的左右。大野既潴,本来它也是河网纵横的大泽:“湖泽广大,南通洙泗,北连清济,旧县故城,正在泽中。”到了唐末五代,决口重新频繁起来,特别是军阀们为了争夺天下多次人为决堤,大量泥沙冲入大野泽,导致其位置不断南移,一直到梁山脚下,八百里水泊梁山由此形成。

不过梁山泊的兴盛相当短暂,它很快因黄河改道走向消亡。金大定八年 (公元1168) ,黄河在李固渡再次决口,出现了河道南北分流的局面,新河水六分,旧河水四分。不过金国对治理并不积极,河南统军使完颜宗叙和都水监梁肃认为治理黄河难度太大事倍功半,而征发大批民夫会导致人心动摇,南宋会借机从中作梗。因此金世宗完颜雍同意仅在“李固南筑堤以防决溢”,任由河道不断南摆,而北流故道在12年后完全断流,黄河全河入淮,梁山泊彻底失去了水源,取而代之的是大片良田。不仅金世宗要求地方官员安置百姓屯田,民间之前也已经有了自发开垦的行为,金世宗不仅免除他们的租税,还继续“招复梁山泺流民,官给以田。”对梁山泊的消亡,顾炎武感叹道:“古时潴水之地,无尺寸不耕,而忘其昔日之为川浸矣。”大泽尚且如此,遑论其他一些小的湖泊,有许多我们也只能从史料中寻找痕迹了。

如今的梁山泊早已没了水泊 来源.Pexels

黄河一面借着改道与泛滥,到处奔腾,淤塞了无数的河流与湖泊,给人们带来灾难;另一面又留下了万亩良田,为人们的定居、文明的发展奠定基础,真是慈祥而又暴躁的“母亲河”。如今,华北平原还在扩大,渤海湾有被泥沙淤平的可能性,届时黄河留给我们的未来究竟是什么,又是个未知数。

渤海湾里的泥沙 来源.NASA

Humanitas ∣ 两汉 晚清民国 古希腊古罗马史爱好者

参考资料:历史.希罗多德;汉书.班固;水经注.郦道元;金史.脱脱;黄河史话.辛德勇;从大野泽到梁山泊.贾长宝;黄河下游河道及其影响概述.邹逸麟;华北平原地貌演变和黄河改道与泛滥的根源.章人骏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