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为什么那么热衷于“补肾”?

中国人为什么那么热衷于“补肾”?

“肾虚”,中国人特有的文化病。/广告截图

中国人,十肾九虚。

只要你感觉精神欠佳、食欲不振,或是腰酸背痛、手脚冒汗,“过来人”便会告诉你:孩子,你这可能是肾虚。

不过别担心,你不是少数。此前曾有数据显示,中国有5亿人都患有肾虚或是潜在的肾虚患者,虽说此数据真实性不算可靠,但实际情况的确是,“肾虚”覆盖全年龄层。

上至老人,下至儿童——“孩子尿床,肾气不足”“老人健忘,肾气衰退”“中年人疲劳乏力,肾虚肾亏”。

总之,在中国人的一生中,肾虚总是如影相随。

在中国人的一生中,肾虚总是如影相随。/《西游·降魔篇》剧照

而中国人对“补肾”的爱好早已到了令人费解的地步。截至2019年,我国补肾药物的市场规模已经高达143.1亿元。

其中,对“肾”最敏感的,当属广大男同胞,当一个男人被说“肾虚”的时候,也是“男性雄风”猛然挫败的时刻。

还记得那句名扬四海的“感觉身体被掏空”吗?——一句魔性的洗脑营销,足以让“肾虚”成为家喻户晓的医学名词了。

截至2019年,我国补肾药物的市场规模已经高达143.1亿元。/广告截图

中国人对“肾”的执着,也体现在饮食文化中对“补肾”的热爱。

第一种是“吃哪补哪”的食疗法。羊腰、猪腰、牛腰——因为“补肾”文化,一大票动物都感受过强烈的“肾疼”。

第二种食物哲学是“以形补形”。回春草(又名“顶天柱”)、象拔蚌、锁阳、肉桂,凡是拥有“特殊”形状的食材,都被人们寄予厚望。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看似与肾无关实则有关的食物。比如韭菜——汉子们的烧烤席上,总有一串不伦不类的烤韭菜,不是因为好吃,而是因为《本草纲目》有云:韭菜有补肾、暖腰、壮阳固精之效。

再比如牡蛎——从中医角度讲,“牡蛎能使体内水气畅通”,也就是说,牡蛎可以减轻肾脏的内分泌负担。

凡是那些拥有“特殊”形状的食材,都会被人们寄予厚望。/某购物网站截图

不过,比起历史上的达官贵人,现代人的补肾精神的确算不了什么。魏晋时期,各类石头磨成的粉末“五石散”风靡一时,宋明时期,童子尿里炼出的结晶“秋石”大受欢迎,古代人为了补肾,想出各种奇招,更不惜冒生命危险进行实验。

晋哀帝司马丕、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就曾因食用过量的五石散陷入癫狂,最终一命呜呼。

但肾虚到底是什么?——体寒?虚弱?免疫力不足?性能力低下?谁也说不清。

不过有一点确定的是,中华大地上,无处不在的“肾虚”的确是一种文化病。

肾虚到底是什么?谁也说不清。/百度截图

精神病学权威之作《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SM),就收录了“肾虚”这一中国特有的疾病。同样,世界卫生组织的《国际疾病分类》(ICD-10)也将中国人所说的“肾亏”归类于一种神经症。

根据现代医学的定义,肾是一种泌尿器官,帮助新陈代谢正常运行。西医中的“肾病”,就是指肾脏这个器官出现了疾病,比如排尿异常、尿路感染。

但是在中医的语境中,肾是先生之本,生命之根——“肾藏精,主生长、发育、生殖”。因此,“肾虚”一词包罗百病。

那么,为什么说“肾虚”是一种中国特有的精神现象呢?

这一文化给男性带来的焦虑格外严重。/《且听凤鸣》剧照

这是因为在近代以前,“心理疾病”这一概念并未出现,中华文化中的情绪问题,正是以躯体不适表现出来的。

比如,传统文化强调“生育”——“多子多福”“无后不孝”,这些观念塑造出一种特定的社会心理,如果没有孩子、生育能力差,那么就是“低人一等”,“无福无报”。

这一文化给男性带来的焦虑格外严重,性能力不行,就是对一个男性的全盘否定。

久而久之,生活在这一观念下的人们就会“压力山大”,他们担心自己精力不够充沛,焦虑自己的精子流失过多,于是在生活中,他们紧张不安、乏力不堪,但实际并不是“肾”出现了问题,而是特定的文化让他们产生了一种心理障碍。

晋哀帝司马丕、北魏道武帝拓跋珪都因食用过量的五石散陷入癫狂,最终一命呜呼。/《楚乔传》剧照

20世纪70年代以后,“文化精神医学”创建,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不仅是中国,全世界各个地方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相关综合征”。

比如韩国人的“火病”,就是一种因为精神压抑导致的胸闷气短、情绪暴躁;再比如美国土著中经常出现的“幻影病”,患病者常常会称看到魔鬼,与中国语境下的“黄大仙附体”颇为相似。

说到这里,那些被指“肾虚”的朋友也许不会那么焦虑了,如果真的感觉精神状态不好,比起“补肾”,看心理医生,也许是更有效的答案。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