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剑涛:“政治学”从未离开我们的日常生活

任剑涛:“政治学”从未离开我们的日常生活

近年来,世界在走向政治化。由于有了社交网络,我们可以全天候地浏览地球上的新闻。美国在阿富汗的撤军、德国的大选、“黑人的命也是命”、美国民主党和共和党的撕裂……我们比以往能更能接触到朋友抑或陌生人的政见,也更容易将政见的分裂带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在日常生活中,政治不仅是那些“远在天边”的大问题,还在生活中以普通存在的困境形式出现。我们该不该在社交媒体上谨言慎行?沉迷手机有问题吗?孩子该有谁来照顾?想住更大的房子有错吗?工作和信仰起了冲突,该怎么办?这些疑惑乍看起来不是政治问题,但是当我们以恰当的方式深入研究时,我们会发现政治哲学家对这类问题有很多话要说。

英国哲学普及工作者加雷思·索思韦尔所写的《政治学有什么用?》是一本普及政治学的实用政治学手册。他在里面介绍了关于个人自由和个人权力与国家之间的关系的各种信念,关于公正和公平的各种观点和贫富差异的问题,并找出各种政治哲学家对这些议题的评论。在我们对政治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后,我们才可以更好地做出自己的决定。以下经出版社授权,摘选自任剑涛为《政治学有什么用?》所写的序言。

原作者 | 任剑涛

摘编 | 徐悦东

《政治学有什么用?》,[英]加雷思·索思韦尔著,姚子玄译,译林出版社2021年9月版

政治学并不是热门学科,不大能吸引人们的注意力,也较难激发人们的兴趣。

不热门的原因,大概有两个。一是随着专业化学术的兴起,数目繁多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都一股脑地进入人们的知识视野。但因为有专业门槛,大多数人对林林总总的专业学科知识,不甚了了,缺乏兴趣。政治学不过是这些专门学科中的一种,也逃不过因其专业而被人冷落的宿命。二是各种学科形成了自己的学术主题,专业学者对这些主题进行了多角度、全方位的探究,并由此形成了各成圈子的学术共同体,让外人无法问津,且令人望而生畏。因此,自然热不起来。

于是,人们常常以一个简单的提问,对这些专门学问加以明确排斥:这些高墙深院里制造出来的学问,会有什么用?换成这里的话题便是,“政治学有什么用?”

读者面前的这本书(编者注:这本书指《政治学有什么用?》,以下皆同),就是想通过回答“有什么用?”的疑问,让人们相信,政治学是有用的。而且这种“用”,不是在学习政治学知识以后去刻意使用之“用”,也不是在学习政治知识以外去努力寻找它的实际用处。其实,所有现代人文社会科学,当然也包括政治学,都是对日常生活、身边事物、周遭感知、喜怒哀乐的解释,都与我们的油盐酱醋、衣食住行、待人接物、善恶之问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一句话,政治学不在你的日常关注之外,而在你的日常关注之内。政治学知识,俯拾即是。

阅读这本书,你就会知道,政治学不假外求,它就在你的生活世界之中。或许你不相信这一点,政治学不是专门讲国家、人民、权力、民主、选举、公平、正义这类大问题的专门学科吗?这些话题,离我们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不是很远吗?我们对这些专门知识不明所以、所知不多,也不会影响我们的生活质量。我们的生活内容是如此丰富多彩,远离政治,不会有什么缺憾。试想,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传统、习俗,构成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政治,似乎不是最重要的方面。相反,政治让人心生敬畏:政治权力的操作,让人敬而远之;政治学是高头讲章,让人不愿触及。在日常生活中,只要谈论政治,很多情况下就会有人马上指正,“别谈政治”。似乎政治是我们可以便利进入,也可以随时退出的场域。由于政治学被认为是专谈政治的学问,因此,远离政治,也就顺带促使人们远离政治学。

这可是天大的误会。这本书告诉人们,在一个社交媒体成为人们每天生活必不可少的内容的今天,在互联网已经全面、深刻地影响人们的每时每日生活的当下,地球上每个角落发生的事情,都会通过互联网或社交媒体冲击我们的感官视听,人们都在经意与不经意之间参与、分享、评论这些信息,也都在对天量的信息进行筛选甄别、或赞或弹、判定善恶;熟悉的人与陌生的人,都在进入我们的生活天地,让我们在目不暇接中接受或拒斥这些信息。这就是我们人类天生地处在政治环境中的表现,而我们对之采取的态度与评价,就是我们在面对和思考政治与政治学的标志。政治学原来从未离开我们的日常生活。

既然政治学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世界里存在并影响着我们的想法与做法,那么,我们还有必要离开我们每天熟悉透顶的琐碎事情,去苦心孤诣地专门学习或殚精竭虑地深入思考政治学问题吗?好像完全没必要。当然,这是从政治学的入门级层次说的,不等于说政治学就是人人心中所想、事事直观呈现的东西。高阶的政治学知识,是那些专门从事政治学研究的学者们为人们提供的,是需要专门的学习与深入的思考才能进入的。我们不应该出售进入政治学知识世界的廉价门票。但对一般人来说,获取入门级的政治学知识,那确实是不难的。

本书作者告诉我们,像自由、平等、权力与权威、权利、正义这些现代政治学的重要命题,并不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之外,由政治学家闭门造车,硬生生地制造出来。在书中依五个主题安排的五个章节中,作者都通过活生生的事例向我们表明,我们不仅在生活中遭遇政治学问题,也在生活中求解着种种政治难题。因此,也就“自然地”具备某些政治学思考的才能。譬如现代政治学的首要命题是“自由”,关于自由的学术讨论,确实有拒人千里的深奥性。这是不是意味着尝试理解自由的普通人群,就只能望“自由”二字而兴叹呢?那绝对不是。

作者说,我们很多人都有丢车的经历:虽然经由警察的努力车找回来了,偷车贼也被法律惩治,但我的车被偷,责任是不是全在偷车贼身上呢?这是有这种经历者不可避免地会思考的问题。一旦思考这个问题,你就触及政治学所说的自由问题,尤其是触及非常深层的自由意志问题:偷车贼想拥有我的车,但他以非法手段图谋实现目标,意味着他误用了自由意志,他无视了自己是社会、生物和环境作用的产物。但同时,我们在面对小偷时,也会从同一角度考虑自己的处境、行为与赏罚,从而在换位思考时,丰富了我们对强、弱自由意志论者与决定论者主张的认识。

约翰·斯图亚特·密尔

在现代政治学的五个基本论题中,作者都采取了这样的论述策略,让人们足以形成自己思考政治学问题的自信。而且,在每个主题上,作者都从不同角度,举证不同案例,讨论不同含义,让人们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进入政治学知识天地。如在自由专题中,不仅以偷车贼来讨论自由意志与决定论问题,还以朋友议论他人肥胖来讨论人们彼此间的影响以及秩序的形成问题,以人们在社交媒体上是否该谨言慎行来讨论言论自由问题,以沉迷手机来讨论自由及其外部压力问题,以骑电瓶车是否必须戴头盔来讨论服从规则与自由的关系问题……如此等等。这就既保证了人们从亲身经验中直接进入政治学知识世界,又有力促使读者对见惯不惊的事情展开政治知识求解。

在作者一步一步、一事一理地解释其他四个现代政治学主题的时候,叙述方式也都遵循这一进路。因此,他将政治学叙述得切近生活,不仅显得生动活泼,也激发人的知识兴趣。更且让人亲近政治学名家,乐意进入政治学思考轨道,按照政治学知识逻辑思考相关问题。读者只要一想某地高尔夫球社团是不是一个公平社会便涉及公平问题,思量自己是否有义务为朋友喂猫便涉足权力与权威问题,一旦在工作中遭遇信仰并起了冲突便凸显了权利及其关联问题,而在踌躇支不支持国家开战时便触及正义问题——生活中都会遭遇到的这种种思想与行动问题,都让人发现政治学不仅有用,而且对人如何思考问题与决断行为,有着巨大的“用处”。

本书不仅用人们在生活中大概率会遭遇的事例,向人们输送政治学知识,而且在叙述中没有丝毫呆板和僵化地适时引入著名政治学家对相关问题的精深思考。譬如,他在述及自由问题时,不只是在事例中引出政治学一般理论知识,还非常自如地引入了德谟克利特、萨特和霍布斯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将政治思想史资源用于解释日常生活遭遇,毫不生硬地让人们进入深层的政治思想世界。全书几乎让古今所有伟大的政治思想家渐次出场,为我们展现了政治思想大师精彩纷呈的见解,极大地丰富了五大主题的政治思想内涵。

“政治学有什么用?”在这本书里得到了直接回答没有?没有。这个回答会不会让读者感到失望呢?应该不会。如果作者在书中不断唠叨政治学的用处,试图为读者求取政治学有什么用给出简单实用的答案,那才该让读者失望呢!因为这类回答,基本上都是一些适用于各个学科的标准答案,说了等于没说。而且,这类回答基本上属于强为人说愁,人们也许根本没有担忧过的问题,回答者会自作主张,给出一些不尽如人意的答案。本书的作者,是在人们大概都会经历的事例中,启发人们自己去归纳“政治学有什么用?”的答案。这是一种参与式的知识传播方式,让作者与读者在共鸣中愉快地进入同一个知识世界,各自寻找精彩,共同建构知识共同体。

不能说一读这本书,读者就会喜欢上政治学。但可以说,读者一旦读了这本书,一定会明显增进自己的政治学知识。政治学不在远处,就在身边。这就是本书不可忽视的价值所在。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