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生畏的德语文学,没那么难读

令人生畏的德语文学,没那么难读

当提到“德国”二字时,大部分人联想到的可能是两次世界大战、铁血外交、希特勒、对犹太人的迫害、强大的工业体系……

在德国历史、政治与经济的强大存在下,“德语文学”是时常被人遗忘的一部分。但是,卡夫卡、茨威格、海涅、黑塞……德语文学有无数闪耀的群星,在世界文学史上留下了夺目的光彩。

和我们的刻板印象不一样,德语文学绝不是枯燥和晦涩的。翻开德语文学的漫长画卷,我们看到的是浪漫背后对人性幽微处的体察。我们不该错过这座世界文学的富矿。

今天带我们走进德语文学的是南京大学德语系钦文老师,他给出的德语文学导引,会让我们认识不一样的德国作家与德语文学。

✎作者 | 钦文

✎编辑 | 程迟

说起德语文学,国内读者一般的印象都是枯燥、晦涩。这里的“一般印象”未必是自个儿阅读得来的,我猜多半是道听途说。不管怎么说,这个“印象”一旦确立,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德语文学的传播。

不过凡事都有两面性,某些以难解著称的作家作品,例如里尔克、策兰,甚至荷尔德林,在国内颇有些“粉丝”,他们形成了自己的“部落”。那些作品似乎成为一种不足为外人道的东西,当然在内部可以为一字一句的诠解争得面红耳赤。而某些“小众”的作品,知与不知或读与不读成为衡量一个读者“格调”的试金石。

前阵子,奥地利作家赫尔曼·布洛赫的《梦游人》中译本出版,便在小范围内引起了一阵“狂欢”,不乏“中国近二十年间文学翻译和出版领域的重大事件”、“比肩《尤利西斯》《追忆似水年华》的巨著,启发《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的经典,昆德拉、富恩特斯竞相效仿的榜样”、“中国读者望眼欲穿的文学等候”之类的文案,而译者则是“一个推崇昆德拉的小镇文学青年,以一己之力耗十年之功翻译而成”。

《梦游人》

[奥] 赫尔曼·布洛赫 著

流畅 译

广东人民出版社,2020-9

一本书的出版竟成为了“事件”。虽然此书在豆瓣的短评至今居然有惊人的二百八十条之多,然而我依旧怀疑此书最后有多少人真正读完。我其实更感兴趣的是这样一种文学读者的“生态”。

前些年,类似的一个例子是《里尔克诗全集》的出版,主要译者是已故的陈宁先生,不过在圈内,其网名Dasha更为人所熟知。为了翻译里尔克,陈先生可谓竭尽所能、义无反顾,对已有的中文翻译都不满意,自信地认为只有自己才是诗人的知音。可惜天不假年,倒在了终点线前,全仗好友整理译稿并补译法文部分《里尔克诗全集》才得以出版。

不少里尔克诗歌的中文读者对这个译本抱有厚望,问世后反应也颇为热烈,但也仅限于爱好者的圈子,德语诗歌和翻译的学者们似乎反应冷淡。这种冷热反差是一个颇为有趣的现象,而且并非孤例。

说了这么多“闲话”,才准备进入“正题”。不过闲话却也不闲,且容我再辩解两句。一来无非是说几句一直想说的话,让读者朋友对德语文学不要那么“敬畏有加”,要知道上面两个例子里的那种“热爱”多半也是出于一种对神圣的“敬畏”,其实大可不必。

“通向德语文学的后楼梯”

回忆一下自己最早接触的德语文学作品是哪一篇呢?

如果我还能够相信自己的记忆的话,当是中学语文课本(抑或是读本)里的《西里西亚的纺织工人》,应是冯至先生的译文,每一段后面“我们织、我们织”传达出的强烈愤懑至今仍给我触动。这也应当是当年中小学课本里唯一的一篇德语文学作品了吧?不知今天这种状况有没有改变。

对海涅的进一步阅读是在大学里完成的。语言初步过关后,总想找一些合适的文学读物检验一下自己的外语水准。既然之前读过那首诗,于是从图书馆的书架上找出德文版海涅的《诗歌集》便是很自然的事情。一读之下,就沉浸其中。这个集子里收录的是诗人青年时期的作品。

海因里希·海涅。/wiki

海涅早年创作受浪漫派的影响,而浪漫派的两位诗人阿尔尼姆和布伦塔诺是《男童的神奇号角》的编者,海涅早期诗作中的民歌风格当来源于此,语言清新,朗朗上口。短暂的模仿之后,海涅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海涅最大的优点在于不滥情造作,不故作深沉,直抒胸臆。

《诗歌集》里有不少描写爱情的诗歌,既有描写失恋痛苦的,也有与恋人嬉笑的欢快之作,我想年轻的朋友正处在这样一个“钟情怀春”的年纪,在读这些诗的时候应该会产生共鸣。

说到这里,我想起一位德国教授跟我讲过的一件趣事。他曾经在日本生活过一段时间,发现那里也有不少喜欢海涅的读者,有些被德国音乐大师谱了曲子的海涅名作也传到了异邦,被那里的人们传唱。有不少当地人对他说,在他们眼里,海涅的这些诗歌就是德国浪漫文学的代表。

这是一种颇为典型的误读,其实如果仔细读这些诗,你就会发现,不少爱情或咏物诗都有一种类似的结构特征,即诗歌的前(大)半段酷似浪漫派诗歌的作品,或忧郁,或感伤。然而最后一两段才是关键,这里一定有一个转折,寥寥一两行嬉笑或讥讽便消解了之前的气氛和情绪,即便作品的最后仍有可能留下忧伤的余味,但海涅的自我反讽也使得之前过度感伤显得可笑,或者也可以这样说,某些诗歌前半部分的“滥情”其实是诗人对浪漫派作品的戏仿。如果能够读出这一层,那么你大概就算“读懂”了。

《诗歌集》

[德] 海因里希·海涅 著

钱春绮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1

当然,《诗歌集》之后,海涅继续从事诗歌创作,结集为《新歌集》《罗曼采罗》等,但随着海涅晚年身体状况的恶化,诗歌风格也日益趋向深沉或晦暗。不过,不得不提的是长诗《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也是我最钟爱的作品之一。这是德国政治诗歌的代表作,阔别多年的游子海涅回到魂牵梦萦的故土,然而,所经所历并不出他的意外,甚至更糟,这里仍是那个充斥着陈腐气息的老德意志。在作品中,他犀利地批判普鲁士的反动统治、国民的愚昧无知,体现出他对故国和同胞爱恨交加的矛盾情感,成为故国的异乡人,恐怕是海涅这类批判知识分子的宿命吧。我诚恳地推荐这部作品。

海涅的诗名之盛盖过他作为散文大家的身份,正如很多人不知道李商隐也是一位擅写四六文的圣手。

《哈尔茨山游记》是时不时拿出来与学生们分享的作品,它突出地体现了海涅作为讽刺作家的修辞特色。我曾在诗人生活过的小城哥廷根住过两年,每每品读游记首篇描写这座大学城的文字都还是忍不住笑出声来。

海涅恐怕不是一位用功的学生,但学业跌跌爬爬最终勉强拿到学位仍让他耿耿于怀。

“这座城市的历史一定很长,因为我还记得,五年前我在那里注册、不久后又被勒令停学时,她就已经是那副苍老、世故的样子,就已充斥着守夜人、卷毛狗、学位论文、跳舞茶会、洗衣妇、教学大纲、烤鸽子、格尔菲勋章、获得博士学位者乘坐的马车、烟锅头、枢密官、司法顾问、开除学籍委员会委员、教授们及其他的玩意儿”

“哥廷根的居民总体上可以划分为大学生、教授、小市民和牲口等四个界限分明的等级。牲口等级乃是最重要的”

第一段引文里刻意把“教授和其他的玩意儿”放在列举项最末,而在第二段引文里更是教授不如牲口,千真万确是骂人不吐脏字。笑罢,身为教书匠的我也不免反躬自问,在一众学生眼里自己怕不也是如此不堪?

嬉笑怒骂的风格同样体现在《论德国宗教和哲学的历史》与《论浪漫派》之中,虽然这两部作品算是学术普及著作。

《论浪漫派》

[德] 海因里希·海涅 著

张玉书 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2016-4

曾有一种广为传播的看法,德国学者总是害怕自己的著作被人轻易读懂,因为他们认为这说明作品不够深邃。

当然,海涅为尊者进行了辩护,“妨碍大多数德国学者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论述宗教和哲学的原因,并不在于他们缺乏才能。我相信他们不敢把自己的思维的种种结果告诉人民,是由于他们对这些结果有所顾虑”,而海涅恰恰用这两部作品说明一个事实:可以用晓畅灵动的语言来讲述深刻的内容,德语并非天生拒人千里之外。

我想,用如此之多的篇幅来推介海涅,并非只是因为我喜爱他,而是他的作品可以打破人们对德语文学的成见,借用一本德国哲学畅销书的书名,我不妨将海涅称为“通向德语文学的后楼梯”。

黑塞:

仿佛空寂的教堂里响起管风琴的鸣奏

依旧还是念着年轻读者,接下来要推荐的是黑塞。

国内的很多读者阅读黑塞是从《荒原狼》开始的,原因很简单,这是他的代表作,当然,并不是说其他的作品不重要。

而我首先要推荐的则是他早年的一部小说《在轮下》,主人公汉斯(一个曾在德国最为普遍的名字)自小聪颖好学,被视为神童,因成绩优异进入精英学校深造,一如既往废寝忘食刻苦学习,身心疲惫。同学里有一位赫尔曼(一个古老的德国名字,与黑塞同名)却视功名利禄为粪土,为周遭不容。痛苦中的汉斯在赫尔曼身上看到了另一种人生的可能性,渐渐引为知己。汉斯因过分勤奋,身心健康受损,成绩一落千丈,学校却认定汉斯“堕落”的罪魁祸首是赫尔曼,于是将其开除。之后汉斯愈加感到孤单无助,还不断遭受教师的训斥和周围同学的嘲讽,最终精神崩溃,只得黯然离开学校,回到家乡当了一名钳工。正当他试图融入新的团体开启新的生活时,却溺死了,作者没有交待死亡的真相,留给读者一个谜。

《在轮下》

[德] 赫尔曼·黑塞 著

张佑中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2021-4

这是一部有强烈自传色彩的作品,黑塞早年的教育经历与汉斯相似,所不同的是,他辍学后挺过了最难熬的日子,没有成为夭亡的汉斯,而是以赫尔曼的倔强姿态顽强地活了下来,以自己方式活着,虽然依然时时感到迷惘和挣扎。

这部控诉德国旧的教育制度的小说,在很多德国的中学里是推荐读物,虽然今天德国教育的面貌和校园的氛围与过去有了很大的变化,但学生们依然可以从汉斯和赫尔曼身上找到自己的一部分。

在师生关系、同学关系中,总有一些长久不变的母题,在阅读中,人们审视着学校、老师、同学和自己。这本书会在课堂上讲解和讨论,师生共同直面教育中的一些核心问题,例如自身的发展和外界的束缚等,虽然不一定能找到答案,但思考与反思的过程比答案更加重要。黑塞似乎喜欢塑造两个性格迥异但又彼此相投的角色,《纳尔齐斯和歌尔德蒙》里的两位主人公也是这样,一个禁欲克己,一个贪恋红尘。这寓意了人性中两种对立力量的冲突,理想的状态则是最终能够获得内心的和谐和统一。然而,这是何等之难,黑塞自己的一生都在为之探索。

渡过了青年危机,接下来还有中年危机,《荒原狼》就是一部描写中年艺术家的精神危机的小说。

主人公哈勒尔怀揣青年时代积极有为、造福人类的理想,却在现实世界中处处碰壁,格格不入,他的人道主义却招来众人的嘲讽谩骂,生活的时代道德沦丧,文化堕落,他因此痛苦不堪,找不到出路,就像一只“迷了路来到我们城里,来到家畜群中的荒原狼”,“在这个世界,我没有一丝快乐,在这样的世界,我怎能不做一只荒原狼,一个潦倒的隐世者”。

《荒原狼》

[德] 赫尔曼·黑塞 著

田伟华 译

台海出版社,2020-1

与现实主义小说不同的是,黑塞并不是通过对社会环境的直接描写来塑造主人公与现实世界的冲突和矛盾,而是深入人物的内心深处,让哈勒尔进入灵魂深处,近乎无休止地自我剖析,将他逼到神经崩溃的边缘。

学者当然会指出,荒原狼的精神危机不是个体的,而是具有典型意义的,归根结底是时代的病症造成个人的精神危机。抛此不论,我们还是回到个体。在一个发展日益加速,面临着越来越多不确定性的社会中,今天的读者依旧可以在哈勒尔身上找到自己也同样面临的彷徨和苦闷。其实哪里只有到了中年才会有这样的危机?一个倔强坚持自己理想,无法与周遭和自己妥协的人,无论在哪个年纪,内心里都是一只荒原狼,哪怕在大多数时候扮作温驯的绵羊。

我在学校里承担一门通识课,学期之初总会问问选修这门课的大一新生之前读过哪部德语文学作品,《荒原狼》是出现频率最高的作品之一,而且读过的同学大多会热切地分享他们的心得。难道是他们早熟么?不,这是一部同样可以打动年轻人的作品。

《玻璃珠游戏》因为有中国元素而在国内格外受到重视,这是黑塞用小说建构的一个哲学意义上的乌托邦。在这部作品中,“双级性”是贯穿始终的核心概念,“一个正确的、真正的真理必然容许被颠倒。凡是真实的事物,其反面也必然是真实的。因为每一条真理都是站在某一特定极点上对世界所作的短暂观察,而凡是极点无不存在相对极”,这里中国读者立马会联想到太极阴阳。

在前面介绍的作品中由两个角色分别承受的两极体验,在本书中则由一人承担,在自我的两极中的互相否定和综合之中成就和谐统一。这部小说有点“玄之又玄”,让人望而却步。有一些年轻朋友告诉我,他们喜欢《悉达多》这部作品。我想除了内容外,语言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该书的语言有一种“圣言”的气象,遇到一个好的译本,如果可以将之传达出来,我相信,许多人会收到感染和触动,仿佛空寂的教堂里响起管风琴的鸣奏。

赫尔曼·黑塞。/wiki

如果你不想在脑子里转磨盘,只是想放松度过一个美好的午后,黑塞也适合你。翻一翻《提挈诺之歌》,你会发现一个爱生活的人,喜欢拾掇自己的花园,喜欢画画,喜欢旅行。黑塞博览群书,当然也是为了生计,一辈子写了三千多篇书评类的文章。我一向喜欢读作家认真撰写的书评,论及古今中外的同行多能搔到痒处,且无学究气。黑塞的不少书评很耐读,只可惜数量太大,幸而前些年国内出了一个选本《书籍的世界》,感兴趣的不妨找来读一读。另外,黑塞也写诗哦!你要不要也品鉴一下。

茨威格:叹为观止

较之契诃夫、莫泊桑、欧·亨利等几位,德语的中短篇小说似乎在国内并不是很叫得响。不过如果我提起以下两位的大名,恐怕又不会有人否认他们的江湖地位:卡夫卡和茨威格。

先说说茨威格。在众多德奥小说家里,他估计是在中国拥有最多读者的一位。其实不仅中国如此,在世界上许多其他的地方,茨威格在普通读者心目中就是德语文学的代名词。不少读者最初接触的德语小说中,恐怕就有《象棋的故事》《看不见的珍藏》《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

茨威格最擅长的莫过于心理描写。无论是上面提到的这几部中短篇,还是他的长篇小说《心灵的焦灼》,茨威格对人物心理活动描写细致入微,尤其是对女性人物的刻画及其心理的揣摩令人叫绝。

斯蒂芬·茨威格(站立者)和他的哥哥阿尔弗雷德。

俄国同行高尔基在读了《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后致信茨威格,认为这篇小说“以其动人的诚挚语调、对女人超人的温存、主题的独创性以及只有真正的艺术家才具有的奇异表现力,使我深为震动……您写得真好!由于对您的女主人公的同情,由于她的形象,以及她悲痛的心曲,使我激动得难以自制。我竟然毫不羞耻地哭了起来”。让浓眉大眼的俄国大叔“毫不羞耻地哭了起来”,这是怎样一种魔力?

据我所知,被茨威格所打动的女性读者更多,当然,纯文学的主要受众也是女性。作为男性作家,能够如此了解女性心理,这种本领甚至也让不少女作家折服。当然,作为男性,《马来狂人》《象棋的故事》里男主人公的病态心理描写也叹为观止。

当然,如果我们知道茨威格与弗洛伊德生活在同一座城市,新的心理分析学说在当时的资产阶级市民阶层中已有了不少信徒。虽然施尼茨勒收到的影响更大,但事实上茨威格也相当自觉地使用心理分析的手法去剖析作品中的各个人物。正因于此,许多看似古怪甚至病态的心理便得到了合理的解释,读者也渐渐将自己代入作品人物之中,不知不觉间“移情作用”发生了。

茨威格也是一位杰出的传记作家,把这些传记当作小说来阅读也再正当不过。而事实上很多读者在阅读《麦哲伦航海纪》《玛丽·斯图亚特》的时候,感觉就是在读一部扣人心弦的小说。

《人类群星闪耀时》是永远的畅销书,大概这也要归功于心理描写吧。当然,如果把《昨日的世界》里的维也纳和欧洲也视作人的话,那么这本书也是一部心理分析作品。

卡夫卡:冷静的观察者

与茨威格笔端无法遏制的激情相比,卡夫卡是一位冷静的观察者。最能打动我的是他的语言,冷峻、收敛、精确。有一个广为流传的写作忠告:少用形容词,多用动词。卡夫卡就是这样一位慎用形容词的作家,用动词总是那么准确无误。与前辈和同辈的德语作家们相比,他的句子往往很短,而且不经常使用主从复合句,更不要说复杂的套句了。艺术家和文学奖们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名言是“风格即人”,用到卡夫卡身上,倒是很贴切。观看他那幅有名的照片,他那瘦削的面庞似乎与他的文字一样。

这种文字风格似乎很适合表现作家的主题:孤独、陌生、疏离。当然,也会有许多作家用铺张的文字去展现这些,然而在我看来,用极简的语言表现出来显得更有力量。

弗朗茨·卡夫卡。/wiki

到了卡夫卡生活的年代,布拉格说德语的人口急剧下降,德语成为城里少数人的语言,遭遇了危机。然而,也正是在这个时期的布拉格,却爆发式地诞生了一批德语作家,当然其中绝大部分不为国人所知,除了里尔克、卡夫卡这两位。或许他们的横空出世是为了做最后的抵抗,故而显得越发绚烂。这其中绝大部分是犹太人,他们面临着多重困境,在多重意义上是边缘人。受奥地利现代派的影响,这批作家在创作上也追求神秘离奇的内容和怪诞讽刺的风格,他们作品中的故乡古城也似乎变得亦真亦幻,有意无意地被染上了世界末日的色调。

卡夫卡生前发表的作品有限,一直将文学创作视为业余爱好,对自己的作品绝少满意,留下了大量的手稿。幸得友人布罗德没有遵嘱销毁这些文字,才使得后人可以了解作家的创作全貌。

卡夫卡始终是一个异类,无论有多少学者试图将其归为某一特定的文学流派,在我看来这始终是徒劳的,因为他的作品是独一无二的。 卡夫卡喜欢歌德、福楼拜、易卜生的作品,但无论在形式还是内容上都与他们迥异,我们看不到那些传统作品中追求的统一与和谐,随处可见的是荒诞和悖论。作品中人物和事件的观察方式是“直观”式的,例如他生前发表的一组作品直接命名为《观察》,就是对眼前所见的直接书写,不加任何修饰。

但恰恰因为观察细致而敏锐,每个细节才显得那么逼真,然而文字语句组合成篇之后,整体却又透着一种无法言表的隐喻意味,产生了一种陌生化的效果。文字毫无渲染,却直击人心。

当下的文学青年有机会阅读大量的现代主义甚至后现代风格的作品,因而回过头来再读卡夫卡的时候,或许从叙事层面而言,不会觉得有什么特别新鲜之处。

他们无法体会我们这代人或者更上一辈在遭遇卡夫卡时受到的强力冲击感。 那种无明显主线、无激烈冲突的故事,没有对故事和人物背景不厌其烦地交代,没有铺张的环境描写,没有繁复的心理刻画……传统的叙事套路和技巧被弃之不用,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心理活动通过事件和行为来体现,与细节的精确把握相对的是,作品整体像一座烂尾的建筑,事件与事件之间、事件与人物行动之间无法用传统的因果关系来解释,甚至在事件和进程之间也是脱离关联的。

《变形记》

[奥] 弗朗茨·卡夫卡 著

张荣昌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3

记得中学时第一次接触《变形记》,且不说深受现实主义文学教条影响的我们一个劲儿地问老师人何以一夜之间变成甲虫,单单是这种怪异的叙事就让我们无所适从,因为那时的我们心存对文本的段落大意的中心思想确定性的执念之中。

而小说中体现出来的那种荒诞不经的气味更是让我们很不适,因为我们习惯的是伊索和拉封丹式的寓言故事,而不是现代派那种富含隐喻的“寓言”。当然,主人公精神上的极度痛苦和困惑无助也不是当时的我能够理解的。

之后又读了一些其他的短篇作品,包括至今我仍喜欢在课堂与同学们一起阅读的《在法的门前》。对于当时的我而言,看门人的傲慢和狡诈行为是不可饶恕的,乡下人的坚持不懈和妥协等待是怯懦可悲的,而整个故事是荒诞不经的。因为那时我还不曾体验过日后渐次遭遇的那些不大不小却一样不可理喻的事情,也尚未遇到过后来那些莫名其妙之人,因而当然不会知道自己日后竟也是一个努力“识时务”“合时宜”的人。

《卡夫卡全集》

叶廷芳 / [奥] 弗朗茨·卡夫卡 著

洪天富 / 叶廷芳 译

中央编译出版社,2015-3

对于学习写作的年轻朋友,我郑重推荐收录在中译本《卡夫卡全集》中的第一卷,里面那些篇幅短小的作品是训练自己观察能力并模仿练笔的绝佳范文。

瑞士当代文学作家弗里施曾发表过两卷本的《日记》,其中不少内容类似《观察》里的文字。另外,当代德国作家瓦尔泽也曾向采访他的记者出示过自己的笔记本,据说他在旅行或闲暇时,总是将当下所见和所想记录下来。他将这种写作操练与工匠日常的手艺训练相提并论。卡夫卡遗稿中留下的这些半成品或残品也是这种操练留下的痕迹,但却像一颗颗未经雕饰的珠宝自有其独一无二的价值。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