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上班族别说过夜生活了,睡个好觉都是奢望

现在的上班族别说过夜生活了,睡个好觉都是奢望

你每天几点下班?公司有加班文化吗?休几天年假?工资和福利待遇足够抵消工作的副作用吗?怎样看待企业形式主义,比如反复开会、回邮件、做PPT?……这一连串灵魂发问,不用说回答了,光是看完,恐怕都有一大批人被锤倒在地。

996、“社畜”、35岁危机,无穷动的当代热点话题。但如今吐槽、抱怨的另一面是,接连出现“年轻人不被驯服”的新闻,仿佛活力、韧劲儿和自主性,取决于代际和人生经验的差异。在韩国,这种差异更加鲜明:年轻人为了延长假期,会提出各种休假理由;会为看到的不良风气离职,还要写一封公开信;会说虽然公司待遇不错,但还是不能在“这种地方”消耗青春……

本文集中展现“这种地方”存在的问题,以及韩国90后是如何看待和应对“这种地方”的。但或许重点不是能否面对,而是,还有其他选项吗?什么才是拥有“其他选项”的真正能力和对应的代价?

01

不要再用“闪退”这个词了

最近,在“让工作和家庭分开”的口号下,出现了智慧工作(smart work)、集中工作制、自律上下班制等多项制度,还有准点下班运动。几年前,为了刺激内需,韩国政府曾鼓励企业每周三准时下班。准时下班的理由竟然是为了刺激内需,让人哭笑不得。但是,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不同年龄段的人对诸如“家庭日”这样的准时下班活动的看法。

首先,适应了“加班文化”的70后等前几代人认为,准时下班是公司给予的照顾。公司每周或每两周允许有一次准时下班,员工应该对此心存感谢。但是,作为普通职员或代理级的80后和90后却有着与此完全不同的想法。在他们看来,准时下班是劳动合同中明确规定的员工的权利。

那么,外国人对这种韩国特有的加班文化是如何看待的呢?让我们参考一下韩国——澳大利亚商务咨询公司创始人迈克尔·科肯(Michael Kocken)于2014年5月发表在《赫芬顿邮报》上的题为《不要再用“闪退”这个词了》的文章。17他说,以前上班的公司6点30分提出下班的话,组长总会问一句:“这么早?你要闪退吗?”要不就是:“有别的事吗?”事实上,公司和个人签订的合同中明确规定了上下班时间。但韩国式的思考方式是,即使上面明确规定了工作时间是上午9点到下午6点,但6点30分下班也会被认为是“칼퇴”(闪退)。

如迈克尔·科肯所说,目前大部分韩企普遍认为,下午7点下班是“闪退”,9点下班算正常,晚上11点以后下班才算夜班。在英语中根本找不到可以翻译成“칼퇴”(闪退)的单词或用来比喻这个的俗语。这是因为西方人认为在规定的时间下班是理所应当的事情。当然,韩国的国语词典中也没有“칼퇴”(闪退)这个词,但在现实生活中,意为“迅速下班”的“칼퇴”(闪退)正被广泛使用。

在韩国,职场人士每天准点下班很容易成为众矢之的。因为大家不会觉得你下班早是工作效率高,而是不认真工作,把烂摊子留给了同事,因而是一种非常可恶的行为。在这种氛围中,所有人自然尽量避免闪退,为了给人留下除了完成交代的任务,还努力承担其他工作的印象,加班成了家常便饭。

为抵制这种夜班文化,一些大企业开展了“闪退行动”。其宗旨是让员工每月早下班一次,早点回家与家人共度时光。只是,大多数所谓的“早”都是劳动合同中规定的下班时间。以这种方式开展“家庭日”,会给员工留下这样的印象——在劳动合同中明示的下班时间下班是反常的,合同上的规定形同虚设。

另外,在韩国的门户网站搜索“칼퇴”(闪退)一词时,最先出现的相关检索是“공무원 칼퇴”(公务员闪退)。难道在韩国能按劳动合同中规定的下班时间下班的只有公务员吗?还有人认为,外企虽然不如公务员自由,但也可以闪退,因为外企不是韩企。

对于大多数上班族来说,准时下班只是镜花水月,可望而不可即。尤其在占全体企业90%以上的中小企业,这种政策更难得到落实。上面介绍的闪退行动也只是个别大企业和公共机关发起的活动。虽然还没有不让下班的企业,但是大部分企业的下班时间都非员工本意,而是取决于上司。在这种现实情况下,别说是“有夜晚的生活”了,就连睡个好觉都是奢望。

02

关于休年假,几代人的不同态度

除了要求缩短劳动时间,人们对待休假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70后一般一年只休一次传统意义上的“夏季休假”。对他们来说,休假并不是必须发的“奖金”,而是一种“应急金”。一般来说,年假长短都是根据工龄来计算的。因此,70后的年假一般比80后和90后要长得多。但实际情况是,70后并不认为年假应该全部用完,也不会有人真的全用完。除非家里有事或存在特殊情况,他们才会用一小部分年假,剩下的部分会转成年度津贴等,再不然就作废。在他们看来,休完全部年假等于给公司和自己的上司投反对票。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假期只是名义上有,而不是真的让员工休息。休个年假都要瞻前顾后的他们,看到年轻人堂而皇之地享受假期,内心自然是不平衡的。

当然,70后往上的人一般都在企业中担任管理者,因此决策的范围更广。就算这批人不在其位了,也会对手头进行的项目或需要管理的团队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需要看到的是,真正制约他们想法和行动的,是韩国社会那些根深蒂固的思想,看一下他们今年、去年两年使用的年假天数就能知道这一点。不管他们忙不忙,每个人肯定都剩下10天以上的年假。

80后在休假问题上表现得比前面几代人更灵活,他们对此不存在刻板印象,也不认为一定要在夏季高峰期休假。习惯了海外背包旅行的这代人通常不愿在夏季休假,而是会选择将假期连上节假日或休息日去旅行。打个比方,中秋节放6天假,如果在前面再加上5天的假期,再算上前面的周末,差不多就可以空出将近两周的时间。

不过,80后对休假这件事也不是完全没有顾虑。和前几代人一样,他们心里也会有一定的负担。只不过他们觉得,如果把没用完的假期白白浪费掉,那也太可惜了。

在某中坚食品公司工作的李某(1982年出生)说,3年前,他想和朋友去旅游,就跟组长请了周四、周五两天假,但组长的反应远远出乎了他的意料。当时组长对他说的是:

“什么?!上个月刚休完暑假,现在又要休假?你以为我们公司是每周3天工作制吗?告诉你,我过去两年都没休过假!今后做事请你考虑一下别人的感受!”

李某本以为,现有的项目已接近尾声,即使自己缺席两天也没有什么问题,没想到请假的话惹怒了组长。后来经历了一番周折,虽然旅行得以成行,但之后他不敢再轻易请假了,即使要休假,也经常假称家里有事,可谓绞尽脑汁。

但是,与70后和80后不同的是,90后认为休假是他们的权利(见表2-3)。在他们看来,每年都要休假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浪费掉假期,或者因为休个假就要看上司脸色,这些都是难以理解的事情。当然,他们并不希望因为休假而影响到正常的工作。只要自己的工作做完了,不会把工作量转嫁到同事身上,那么休假是完全正常和自然的事情。

2012年进入公司的裴某(1990年生)是一名职场新人。自2012年开始的两年时间,裴某休完了自己所有的假期。在他看来,年假津贴等经济补偿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人生的质量。

“明明有假期却不全休,似乎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就劳苦功高很了不起,感觉这样的前辈简直不正常。对别人休个假就说三道四的做法也让我无法理解。前几天,组长装作无意中说了句‘你休假有点频繁吧’,我听到肯定心里不舒服啊。就算批评我也应该仅限于业务上的问题吧。”

脸书上曾流行过一张图片,题目叫作《年轻职员的休假理由》。图片上,年轻的职员给出的休假理由如下:“因为第二天是休息日。”由此也可以看出,年轻人希望想方设法地让假期延长。假如不是小长假,而是那种中间有工作日的休息日,他们会把假期加上去,自己创造一个小长假。当然,最近很多企业鼓励大家在中间有工作日的休息日加上年假或月假,连着休。

03

我不喜欢“做给别人看”

90后参加工作后,感到最不可思议的就是大家都喜欢“做给别人看”。对于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长大、一向注重效率的90后来说,这种“做给别人看”的工作方式是非常奇怪的。

“在公司上班期间,我发现很多前辈喜欢‘做给别人看’。明明上班时间可以完成任务,可他们上班时总是抽烟、闲聊、拖延,下班后吃过晚饭才正式开始工作,然后过了午夜又狂发邮件。他们不会真的认为凌晨发邮件就代表自己更努力吧?”

——在中小企业工作两年的姜某(1990年生)

一毕业就做了包装设计师的姜某在公司工作已经两年了,最让她感到恼火的就是前辈们丝毫不讲究工作效率的样子。最近她晚上在培训班学习汉语,每周有3天需要晚上6点30分下班,前辈们似乎对此颇有意见。但是她实在无法理解他们明明上班时间可以把工作做完,却故意拖着。她不想故意拖延工作,然后推迟下班时间。实在需要加班时,她也没有太多怨言。可在她看来,公司前辈们的加班已经成为一种习惯。

她也问过前辈们,为什么大家都这样做?加班又不会额外给钱,那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加班呢?对方的回答让她哭笑不得:“因为社长看到大家深夜还在收发邮件,会认为这是努力工作的表现。所以大家习惯了这样做。”最后,她决定辞职。虽然公司的工资和福利待遇在本行业中不算差,但她不想在这种地方消耗青春。事实上,这种“做给别人看”的工作方式一直饱受诟病,被认为是韩国企业形式主义的集中体现。

LG经济研究院责任研究员姜承勋(音)在2014年7月发表了题为《形式主义严重的韩国企业最大的问题是长期效率低下》的分析报告。分析认为,始作俑者正是那些不急于创造成果,只忙着做表面文章之人。80后也一直谴责企业内部的这类风气,但是就算他们不参与这种形式主义,也很少有人会因此辞职。2007年,网上流传过一份“三星物产第46期新入职员工辞职信”,当时大多数人都认为这是年少轻狂,只有为数不多的网友称赞他们,认为这“确实很勇敢”。

但是,90后遇到这种情况后,会立即考虑辞职。他们很清楚,那些人之所以费尽心机地表现出敬业的样子,是源于他们对上司的归属感。而大部分90后的年轻人已不再像老一辈那样对上司或公司抱有强烈的纵向归属感。相反,他们对身边的同事和朋友的水平归属感更多。

通用电气(GE)传奇CEO杰克·韦尔奇(Jack Welch)曾极力反对公司内部的等级制度,他说:“等级制度会让所有人都围着CEO转,然后只把屁股露给顾客。”90后非常反对这种嘴上高呼顾客是上帝,但实际上把上司当作最高顾客的伪善。

04

形式主义导致的时间浪费

比起“实行”,更重视“计划”;比起“内涵”,更重视“形式”。90后坦言,这样的做法让他们感到极度失望。

“报告一次季度质量管理现状,你知道我一共修改了多少次吗?文件名都改到ver.41了(第41版)。只不过是给上面的负责人看一眼的一个报告,又不是给社长看,但是需要修改41次之多,实在是匪夷所思。”

——在电视购物行业工作3年的金某(1989年生)

金某在家庭购物行业连续3年从事品质管理工作,对所谓的报告文化苦不堪言。她说,两张A4纸就足以写清楚的报告,被两位上司反复打回以后,已经发展成了60多张PPT的大型报告书。她无法理解的是,一个简单的定期报告,需要经过两位上司,然后到高层管理人员的三个阶段的复杂审批。即使按照上司要求进行了修改,再上一级的上司看到后可能又会提出相反的意见,改完再改是常事。金某问,这不是重复工作是什么?最无奈的是,经过反复修改的报告书只是外观设计变得更煞有介事了,核心内容与最初的文案没有太大区别。

社会学家埃齐奥尼(Amitai Etzioni)指出,出于对不确定性的恐惧,很多人喜欢回避重要决定,或收集不必要的信息以拖延时间。这时,无意义的重复工作便发生了。为了逃避责任而推迟决策的情况也时有出现。制订方案的下级拿着报告书反复开会,等待不确定性消失,还会在复杂的审批阶段尽量拖延时间。而负责做出决策的上级也一样,他们通常在需要做出决断的瞬间,将问题归咎于报告中的小错或信息不充分,然后指示下级重新修改,从而拖延时间。此时,在“石头桥也要敲一敲再过”(形容凡事都要小心)和“没有比不决策更坏的决策”两句格言中,显然大家更愿意相信前者。

推迟决策并不意味着所有人都闲着,大家都在忙着收集信息,报告书的修改次数也在不断增加。在敲打石桥的瞬间,竞争对手已经越过石桥,推出了他们的新产品,而这一方剩下的只有那份完美无缺但是已经没有什么用的报告书,以及“我们的判断很正确”的苦涩安慰。而且,低效工作带来的恶果还不止于此。

“一般来说,我每天有一半的工作时间是在开会中度过的。当然,有些会议很有必要,但大部分是得不出任何结论便草草收场的毫无意义的会议。真不明白我们组长怎么每次开会都有那么多话说。既然是和组里每个人轮流沟通,其他人有什么必要全程旁听?还不如一个一个单独地跟他面谈呢。浪费掉的时间真是可惜,每天都是开不完的会,工作到底要放到什么时候做?”

——在制造企业营销部门工作的金某(1990年生)

20世纪初,法国农业工程学家马克斯·林格曼(Max Ringelmann)通过实验得出了有名的“社会怠慢”理论。这个理论告诉我们,随着组织规模的增大,个体在完成组织任务时的努力有减小的倾向,因为每个人都有分散责任的潜在心理。所以,组织必须尽量明确每个成员的任务。但是,如果权限和责任的界限模糊,希望分散责任的心理就会让组织出现不必要的人力浪费。比如,不必要的邮件群发、让与某项工作无关的人员参加会议等,都是最常见的例子。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美国上班族平均每天确认74次电子邮件。韩国的情况也差不多。有的人光在邮件上就要花费1小时以上的时间,但里面真正有用的东西并不多。开会也一样。虽然开会已经几乎变成了本职工作,但有些会议让人根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参加。为了逃避和分散责任,大家通常先通过电子邮件把某件事情通知所有人,之后还会让没有直接关系的人参加会议。

贝恩公司(Bain&Company)顾问麦克·曼金斯(Michael Mankins)在2014年5月的《哈佛商业评论》中指出,有很多证据表明,像电子邮件、会议这样的组织协作工具,其耗费的成本是远大于收益的。假如企业因为处理大量电子邮件和开会浪费了太多的时间,那么花在顾客身上的时间必然越来越少。

05

梦想在他处

前不久,在韩国一家大企业担任人事组长的江某(1973年生)在结束了公司活动回家的路上,与正好顺路的营业组新职员金某(1991年生)一起坐上了出租车。在车上,两人谈论起公司活动的事情,可能是职业意识使然,江某问金某今后有什么打算。因为江某在公司里经常问别人这个问题,所以,本以为金某会回答“我想过几年调岗”或“我希望能成为营业专家,10年后被派驻到国外工作”,但是金某的回答有些出人意料,他说:“我的梦想是成为畅销书作家。”

江某说,20多年来他一直负责人事工作,但这种回答还是第一次听到,所以非常惊讶。因为一般大家的回答都是围绕自己在公司所从事的具体工作。在身为人事组长的自己面前坦率地说出自己的梦想也让他吃惊不已。江某还反思过,自己提前在心里把标准答案定好了,这种做法是不是有点像“老大”?后来,江某在公司里再问别人同样问题的时候,改成这样问:“你在公司里的目标是什么?”

进入韩国一家制药公司工作的朱某(1994年生)此前共经历过20多家公司的面试。几乎每次面试时他都会遇到一个让他十分为难的问题,那就是:“在我们公司工作10年或20年后,你有什么目标?”据他回忆,10家企业中有八九家会提出类似的问题。每次他都会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答案或随机应变给出面试官希望得到的答案,但如此言不由衷的回答让他感觉自己好像在说谎,心里非常不舒服。因为他根本没有要在公司干满10年的想法,自然也不可能有在公司工作10年后的梦想或计划。

很少有90后在进入公司时抱有“我一定要在这里干到公司高层”的想法。但是,从未站在求职者的立场上思考过的面试官仍然喜欢问过去常问的那些问题,并且认为求职者会把身为高层的面试官当作自己奋斗的目标。既然认为“我就是你的明天”,面试官就会对自己的地位和经验赋予加权值。同时,他们希望求职者能虚心向自己请教成功之道,并通过这点获得求职者的尊敬。而如果对方的言行表现出违背这一设想的不当之处,他们便会提出尖锐的批评。

已经落幕的MBC综艺节目《无限挑战》中,2013年的《拜托无限挑战》里笑星朴明秀这样说过:“我没有梦想,我只想玩。”老一辈总是说“人一定要有梦想”“梦想一定要远大”,朴明秀的话显然是对这些观点的一种叛逆。今天的90后已经可以大胆说出这句话——“人一定要有梦想吗?”

电影《与神同行》的原作者、著名网络漫画家周灏旻说,自己在2008年创作的作品《无限动力》中曾有一句经典台词——“死之前是会想起没吃的饭,还是会想起没有实现的梦想?”但现在,这句话让他感到羞愧。因为“没有梦想也没关系,那样说有点太强调必须有梦想了”。他注意到,现在的90后已经不会再盲目听从老一辈要求“人必须有梦想”的忠告了。

本文节选自

《90后来了》

作者: [韩]林洪泽

译者: 叶蕾蕾

出版社: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出品方:磨铁文化

出版年: 2021-7

编辑 | 巴巴罗萨

主编 | 魏冰心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