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过非洲好莱坞拍的科幻片吗?

你看过非洲好莱坞拍的科幻片吗?

现在,一提到加纳这个非洲国家,许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黑人抬棺。

然而对我而言,比加纳抬棺人更具有颠覆性的,应该是加纳电影人所拍摄的科幻动作片。

如果说黑人抬棺重塑了你对于当代丧葬服务的理解,那么加纳的科幻动作片就将彻底突破你对于商业电影的想象。

你可能从来就没看过加纳的科幻动作片,但只要你经常在网上冲浪,或多或少应该都会看过一些由黑人主演,充满了廉价与CULT风味的电影片段。

比如,在非洲某村的黄土道上,由90年代CG技术合成的类异形怪物,大战全身被所火焰包裹的黑人终结者。

而在另一部影片中,蜘蛛侠在非洲村镇的道口上下翻飞,狂踹他的老黑朋友。

你还能看到,身着COS服的黑哥黑姐聚集在村口,用魔幻的武打风格聚众斗殴。

或者某位黑人小哥的手上,突然出现了一条神秘的锁链,它刺穿了敌人的头,溅起了由电脑合成的鲜血。

你甚至还能看到,继承了中国功夫的非洲小伙,大战精通日本空手道的二战甲级战犯东条英机。

在秽土转生的纳粹头子希特勒的洗脑下,村中的小伙子们纷纷给自己黑色的脸孔擦上白粉,高呼要成为荣誉雅利安人……

是的,这已经超越科幻,进入玄幻的领域了。

我大致研究了一下这些奇妙的电影片段,发觉它们都具备以下几个共性:

1.这些片段无一例外,都包含着利用电脑特效所创造出来的幻想元素。

2.所有电脑特效都非常烂,充满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特效技术刚诞生时的那种粗糙感。


3.这些片段又都基本是在2010~2015年这段时间拍摄的。

4.而且,不止特效烂,这些片段的取景和拍摄手法也很烂。拍摄的地点永远都是非洲的某个农村,镜头永远都带着一种家用DV拍摄的业余感。

5.即便所有方面都很烂,在这些片段里,黑人演员们也要强行整上一出尴尬至极的打戏,其效果就像某个二流的香港武指,在喝醉了之后随便编排出来的一样。

6.这些黑人演员嘴里所说的既不是英语,也不是法语,而是一种几乎没人能听懂的语言。

7.最奇怪的是,这些电影片段全都出自加纳,但在互联网上传播的时候,他们却都被冠上了“尼日利亚”电影的名号。

为什么都到了2010年,这些加纳电影的特效还是如此之烂?为什么这些黑人演员一定要在电影里加打戏?为什么这些电影会被拍出来,又为什么会被算到尼日利亚的电影世界里?

带着这些疑惑,我决定先搞清楚一个最基本的问题:

到底是加纳的什么奇葩,拍出了这些土味十足的科幻动作片?

经过查证,我发现这些电影,大都出自一位黑人老哥之手,他叫塞缪尔·恩坎萨(Samuel K. Nkansah),绰号忍者(Ninja)。

塞缪尔是加纳一家电影公司NINJA MOIVE PRODUCTION(简称:NMP)的创始人,他能导能演,懂制片发行,还对动作片的拍摄颇为精通,算是一位当地影视行业的全才。

在创立了NMP后,塞缪尔制作的第一部影片名为《鬼泣》(Bonsam Besu——Devil May Cry)。

一开始,我满心欢喜地点开这部拍摄于2009年的影片,希望能看到一个非洲加纳版的但丁与维吉尔互捅。

然而直到影片的最后,别说但丁了,我连白头发的男性角色都没看到。

在塞缪尔版的《鬼泣》里,我只看到了大段意味不明(听不懂)的对话、点到为止的非洲武打,以及跟傻憨一样的人形恶魔。

并且,根据该片下面的评论,因为这个标题而点进来的应该不止我一个人。

·《鬼泣6》太牛逼了!

而在积累了《鬼泣》的拍摄经验后,塞缪尔又于2010年推出了科幻巨制——《2016》两部曲。

该片的剧情大致是这样的:

2010年,酷似异形的外星生命体入侵加纳,声称要在2016年之前统治世界,为了与之对抗,科学家开发出了非洲墨镜战士终结者,一场大战就此打响……

《2016》是塞缪尔的破圈之作,我们前面放的那段“异形大战终结者”便出自该片,该片段在油管收获了相当可观的点击量,震撼了欧美世界的一大票观众。

·这电影就是一部神作,吊打好莱坞电影……在1960年.

于是,塞缪尔趁热打铁,紧接着就在2011年推出了《阿南斯:蜘蛛侠1》(Ananse: Spider Man 1),将欧美的超级英雄与加纳的乡土风情相结合,再次为Youtube生产了大量娱乐梗图。

之后,塞缪尔便一直致力于拍摄加纳科幻动作片,而他的努力,也得到了一个叫作塞巴斯蒂安·斯坦(Sebastian Stein)的德国导演的赏识。

2020年,在塞巴斯蒂安的支持下,塞缪尔推出了他的史诗级魔幻巨作——《非洲功夫战纳粹 》(African Kung-Fu Nazis)。

与塞缪尔之前的作品相比,《非洲功夫战纳粹》可以说有了质的飞跃。

影片动用了德、日、加纳三国演员,拍摄设备获得了全面升级,一直以来的渣特效,也终于能稍微看得过去了。

·整个拍摄的质感都变了

而在故事层面,影片讲述了希特勒和东条英机在战败后逃往加纳,打算在此复辟邪恶帝国,英勇的非洲小伙靠中国功夫力挽狂澜的故事。

在VICE的采访中,塞巴斯蒂安说这个故事是他喝多之后想出来的,显然,这句话相当有可信度。

但无论如何,《非洲功夫战纳粹》确实是加纳科幻动作片的巅峰,它在豆瓣砍下了4.8分的“好成绩”,有观众称之为2020年最自由的电影之一。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感到好奇,为啥这个非洲黑哥要拍如此多的烂电影,而且还一拍就是十年,真的有人会去消费这种渣到有些搞笑的科幻动作片吗?

是的,还真有。而他们,就是加纳本地的居民。

塞缪尔和他的NMP公司,其实都是加纳库玛坞(Kumawood)体系的一部分。


大致来讲,你可以将库玛坞近似理解成加纳的好莱坞(hollywood)。

只不过,不同于当今好莱坞拍电影是为了让其行销全世界,库玛坞在一开始拍电影,主要是为了对抗尼日利亚的“文化入侵”。

尼日利亚,非洲电影第一强国,全球第二大电影生产地,拥有超过100万人以上的影视从业者,每周能拍出超过50部以上的片子,其电影工业体系被称为瑙莱坞(nollywood)。

在20世纪90年代末,尼日利亚的电影大量涌入加纳,到2008年以前,这个国家90%以上的电影都产自瑙莱坞。

于是,不甘心的加纳人便创立了库玛坞,打算拍自己的电影。

然而,首先摆在他们面前的,就是整个工业体系的差距。

就拿幻想题材这个领域来说,在加纳的库玛坞,像《真人快打》黑人版这样的特效就算是相当不错的了。


无奈之下,即没钱又没技术的加纳电影人只好选择更换赛道——既然高端的玩不起,咱们就专注做下沉市场。

自2010年开始,加纳的商业电影便找准了自己的定位:

做低成本的,做接地气的,做只给加纳本国国民看的。

因此,虽然加纳的官方用语是英语,但其电影却一律使用当地的契维语(Twi)进行拍摄,所讲的故事也一律从当地老百姓的视角出发。

就算是毁灭世界,纳粹复活这样的宏大议题,加纳的编剧们也都会强行将其落在一个村庄兴亡的小视角上,目的就是让当地的老百姓也能跟着乐呵。

而这种叙事也大大降低了加纳电影的拍摄成本,现在,即便要拍一部类似于《2016》那样的“大制作”科幻动作片,其成本也不会超过5万塞地(相当于5.6万元人民币)。

所以,虽然加纳电影的质量普遍较差,但其成本也很低,拍摄周期又短,想回本的话还是很容易的。

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加纳的商业电影人对自己的片子并没有太高的追求,相反,他们会想尽办法榨取这些片子的任何一点剩余价值。

比如,在拍出一部影片后,把该片的原声音乐拿出来,单卖给电视和广播台播放,这样每月又能至少获得1500塞地(相当于1700元人民币)。

不止如此,加纳的电影人们还故意给自己的电影起那种带有欺诈性的标题,像什么《鬼泣》《教父》《只能三天》《B14?1》就都是这么出现的。

·像这个《教父》,你以为是加纳黑帮片,其实是个正宗的恐怖片

尽管这种做法有些涸泽而渔,也饱受非洲学院派电影人的批判,但事实是,它确实让加纳从尼日利亚手中抢回了属于自己的电影市场。

现在,加纳市面上在售的10部片子里,有7部都是由本土电影人拍摄的。

这些片子被送到当地的租碟店里,被送到在城乡间奔驰的大巴上,用他们那土味但却真实的低保真画面,讲述着加纳老百姓自己的故事。

不过,在2021年的今天,加纳这种独特影视工业体系,也正面临着空前的危机。

一方面,是在非洲世界普遍存在的文化盗版现象。

而另一方面,则是加纳这些年始终存在的大停电问题。

自2001年开始,加纳就由于天灾和糟糕的输电管理系统,而经常被迫实施全国范围的大拉闸,这两年更是尤为严重。对于高度依赖电力的电影工业来说,这无疑是致命的。

·加纳人称这种拉闸限电为Dumsor

雪上加霜的是,由于去年新冠疫情的爆发,许多正在拍摄的加纳电影被迫延工,资金链濒临断裂。

但即便如此,加纳的电影人也没有放弃他们的电影梦,他们希望能靠着欧美电影人的投资,来撑过这段艰难的时期。

·15万美元,放到美国好莱坞,这就是大海里的一滴水,而放到加纳库玛坞,则是一笔从天而降的巨款。

总之,在2021年的今天,加纳依然在努力地生产着一部部低成本的电影,依然在用稍显简陋的特效,构筑着他们根植于乡土的幻想。

或许在之后的某一年,加纳的电影业将会真正崛起,成为能和尼日利亚瑙莱坞分庭抗礼的存在。

或许在未来的某一天,这个仅仅拥有3000多万人口的西非小国,将会拍出属于他们自己的《黑客帝国》与《流浪地球》,在世界科幻电影史上留下属于他们的那一笔。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