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玉图腾,龙吟凶猛丨中国巨龙的千年史诗

碧玉图腾,龙吟凶猛丨中国巨龙的千年史诗

故事是这样开始的。

公元 724 年,凛冽时节,朔风呼啸,夜幕降临。

一个二十六岁的年轻人,来到大唐边塞。

他想象着古来之地的战鼓狼烟、无数亡魂的塞外边关,仰看空中冷月,不禁感慨万千。

霎时间,仿佛是这个古老民族的无数灵魂,汇聚在年轻人胸膛。

名传千古的诗句,借其之口,奔涌而出: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在这思接千载、神驰万里的名句之后,接下来的两句,你可能会更加熟悉——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这个年轻人,就是王昌龄,他的这首《出塞》,成为刻进每个中国人 DNA 里的诗句。

诗中的「龙城」,今在内蒙古赤峰境内。

而「飞将」,即大汉王朝的飞将军李广(一说卫青)。

也许千古冥冥中,龙城,乃至“龙”这个字眼,就与这个民族深深绑定。

因为一千多年之后的某一天,龙城中重见天日的那条「龙」,同样引发了无数传奇故事——

中国神话中记载,真龙常常幻化为海鱼和飞鸟,在人间穿梭,轻易不以自己的真面目示人。

龙非池中物,乘雷遇上天。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历经千百年岁月之后,可能是难忍寂寞,可能是怀念天空,龙城内外,暗流涌动。

终于,在 1971 年,有一个叫张凤祥的农民来到赤峰市翁牛特旗赛沁塔拉。

他没有像王昌龄那样吟咏出流传千载的诗句,却在做工挖土时,揭开了“中华第一龙”的神秘面纱:

它叫碧玉龙,是红山文化出土玉器中体积最大、级别最高的考古实物。

你看这条龙,它又大又高,就像它的价值,又深又远:

标志着 6000 多年前西辽河上游,就已然形成对龙的图腾崇拜,是我们中华龙文化的重要象征。

我们先来看碧玉龙的外观——

集龙头、蛇身、猪鼻、马鬃四种动物元素于一体。

其蜷曲成 C 形,像是甲骨文中的“龙”字,浑身上下都透着一股不可言喻的神圣与威严。

碧玉龙微微蜷曲着身体,似乎正在积蓄力量,马上就要腾空而起,直冲霄汉。

一句话总结:美得与众不同,狂得清新脱俗。

碧玉龙已经存在 6000 余年,灵气中满载着人类发展的信息和足迹。

它历尽沧桑,却依然气势遒劲,给人一种昂扬向上的腾飞之感。

先民们赋予它如此完美的艺术形象,这对中华尚玉传统的形成、发展,以及对后来的龙图腾都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碧玉龙的可贵之处也在这里,屈原有诗云“ 鸟飞返故乡兮,狐死必首丘。”

当红山玉龙在龙城重见天日,再度腾飞惊艳世界时,我们这个民族,也寻到了几千年前的根。

红山碧玉龙于 1971 年出土后,曾被送往日本、美国、英国等各国展出,获得好评如潮。

人们称誉它为“中华第一龙”、“华夏第一龙”乃至“天下第一龙”。

如今,它被正式收入中国国家博物馆,成为国家永久收藏的一级文物。

远古人类的每一点微小进步,都是以千年来计量的。

经过 2000 余年的漫长旅程,到 6000 - 5500 年前的红山文化时期,那时的先民虽然不用 996,但面临的生存压力,可能一点都不比现代人小。

当先民仰望星空,看着星河密布,就开始想啊,个体的力量终究是渺小的,要战胜自然环境存活下来,团结才是力量,那要如何才能实现族群的团结呢?

这时,先民中的“互联网人”终于站了出来,有人表示:

格局首先不能输,要想做人上人,就得先找到神上神。

所以要应付下一个千年的新场景,需要开发新打法,布局新赛道,找到族人的痛点!

显而易见,龙就是主要抓手,因为它将整合上古各种神兽的头部资源,吃透崇拜心智,形成祭祀合力,布置神器矩阵,实现图腾破圈,形成了从崇拜到祭祀的生态闭环,成为我们生存下去的最牢固的护城河......

听懂掌声!

翻译成人话就是:我们要搞个龙图腾来号召大家啦!

而这一搞,就是几千年的史诗岁月——

龙,凝聚、积淀、蕴藏、体现着一代代祖先对这个世界的认识、理解和审美。

世界上没有哪个标志能像龙一样,如此集中彰显中华文化的特色、中国人的精神。

东汉杰出的语言文字学家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龙」字作出了简练完美的诠释:

“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

这一金句解释,无疑给龙披上了一层豪横的神秘色彩。

从碧玉龙兼收并蓄的外观来看,龙最初可能是从一些上古人类所惧怕或崇拜的动物演变而来。

而当这些动物被神化、被做成符号来进行崇拜时,图腾就诞生了。

上古时期的碧玉龙不再赘述,当时间来到先秦时,龙化身龙纹,出现在各种青铜器之上。

由于当时的王朝十分重视宗教与巫术,所以龙纹常被用在祭祀仪式当中,或佩戴在身上起到辟邪作用。

也正是这个时期,龙作为统治阶级象征出现。

来到秦汉之后,帝王与龙的关系更为紧密。后世对秦始皇有“祖龙”之说。

而刘邦则宣称自己由龙所生,他当上皇帝之后给自己编了段「炎帝之子」出身,非要跟「龙」元素沾个边。

至此龙的形象变得威风凛冽,再加上技术与生产力的进步,龙纹愈发细致。

众所周知,唐朝是佛教盛行的时代,印度神话中,有种怪物叫那迦,身形似蛇,有行云布雨的能力。

由于造型和中国龙相似,所以进入中国后直接被翻译成了龙,两者相互影响融合,于是掌控雨水的四海龙王出现了。

这时,龙在中国民间的地位进一步提高。

到有明一代,虽然皇权对于龙元素的使用极其敏感,不准民间滥用五爪龙。

但大家给龙剪掉了一个爪子,又在其基础上加鱼鳍鱼尾变身「飞鱼」。

总而言之,像龙,但又不违法,你能拿我怎么着?

▲ 明朝锦衣卫的飞鱼服

足见当时龙已然成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图腾。

不过,当时间来到近代,随着百年屈辱的国史,这条古老巨龙,将再次迎来新生——

如果你观察每一个中国人的内心,会发现,他们似乎生来就具有某种无可排遣的民族情结。

这不仅仅因为我们绵延千年的文化,更因为近代所遭受的百年屈辱。

其实在民国以前,纵观这片土地数千年的历史,你会发现,人们根本不懂什么叫国家。

这里只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一说,而没有国家兴亡一说。

这里有的只是自身所处的“天朝”与周围附属国的区别,其次朝代的不同,对民众来说,只是换了不同的统治者: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直到 1840 鸦片战争,列强入室,奴我同族,外患内祸,疮痍满目,金瓯被其践踏,生灵任其屠戮。

绵延百年的屈辱近代史,让这个大国家,差点亡国灭种。

那时我们的龙图腾,被外国侵略者画成了梳着长辫、瘫倒在地的羸弱形象。

“东亚病夫”的招牌,我们背了很多年。

时间来到二十世纪前半叶,中国到了生死存亡的边缘。

1942 年,一条苏醒的巨龙,从闻一多先生所著的《伏羲考》中,石破天惊,腾空而出!

闻一多先生认为,华夏大地之上,曾有一个强大的部落将蛇视作图腾。

而该部落通过战争吞并了一个又一个小部落,同时将对方的图腾特征兼并到自己的图腾之上,最终融合出龙的形象。

这种说法曾风靡一时,被广大热血民众所接受,虽然理论上有很多矛盾之处,但当时的中国,需要团结的力量与民族自豪感。

而龙图腾此时作为民族标志出现,则正好给了人们一个凝聚的理由。

史实证明,团结起来的中国人,任谁,都不可战胜。

后来的故事,我们都无比熟悉:

中国人战胜了侵略者,在这片古老土地之上,挺起胸膛,建立起了一个真正属于人民自己的国家。

面向未来,心怀传统的思念,不是雄狮,不是猛虎,何以立身,唯 有巨龙。

其实龙图腾说到底,就如同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历程当中,所传承下来的精神一样:

天破了,我们自己炼石去补。

当疾病肆虐,我们尝遍百草寻找解药。

洪水来了,我们用尽一切办法去疏浚。

大山挡住了去路,我们就用双手凿出一片天地。

在补天治水移山填海逐日之上,我们总能隐约看到巨龙腾空的身影。

对这个世界了解越多,就会越爱自己的民族。

回头望望,沧海茫茫。

千百年来,龙这一图腾,就像无数生活在这片大地之上的人们那样,在历史的裹挟中体会着命运二字的激荡。

千古烽烟散尽,当人们回顾自己国家的历史时,我们庆幸找到了“中华第一龙”腾飞的故乡。

1979年,一首《龙的传人》,风靡华人圈,和碧玉龙所展现的面貌一样,昂扬向上,朝气蓬勃。

今天,在东西方文化对峙与交融中,对于巨龙脚底下成长起来的我们,对于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的我们,那句歌词恰似我们传承千年的心声——

巨龙巨龙你擦亮眼,永永远远地擦亮眼。

*参考资料:

The Native Totem of the Dragon by Han Zhongliang

Red Mountain Evacates the First Dragon of China by Duolan

The Jade Dragon of Red Mountain Culture. Huang Shiji, Bao Heping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