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人聊天只会回复“666”和“哈哈哈”?

为什么有些人聊天只会回复“666”和“哈哈哈”?

2020年,火爆了整个世纪初的成功学大师换了一茬又一茬,混来混去纷纷混成了B站鬼畜区素材;996福报论被声讨了一波又一波,“内卷”彻底脱离原意,在职场语境里被拿来批判奋斗逼同事。

成功学大师全明星

但是,从临床躺学到摸鱼神教,丧文化的热度却始终居高不下,甚至在这个全地球都不太顺利的2020年愈发坚挺。

打鸡血奋斗的魔咒时灵时不灵,好像只有“糊弄”,才刻在全人类的DNA里。

因为总有那么一些时刻,内心再强大的人也无法认真应对一切,糊弄就成了共通的出路。

2020年5月,“糊弄学”在豆瓣小组横空出世,随后逐渐成了某种民间显学,小组成员自称糊糊子或者弄弄子。

建组灵感来源于一个很野的餐饮官博,因为发过最多的博文是各种“咯咯哒”,官博被自家老总找上门,被怀疑整天在糊弄工作。

组长在“妙啊”的感叹中灵光一闪,创立小组,从此糊弄学就有了赛博基地——连组规都是糊弄一下照搬别组的那种。

近期最出圈的糊弄学事件,可能就是胡海泉“万物皆可有点意思”的情商教学了。

这个视频脱胎于“XX说情感”的系列视频,比起原版“虚假的高情商社交,真实的阴阳怪气”,海泉老师抓住了社交的真谛——是不是真的“有点意思”就留给对方去猜吧,糊弄就完事了。

糊弄学最精华的成果,也基本都是关于社交方面的。

这里又分为线上线下两套方法论。

线上值得斟酌字句来回复的消息,显然没有那么多。可其他消息也不能回避,为了看起来在认真回复, 糊糊子们开始故意打错字来凑字数

“打错字再纠正,就有两个对话框了”

而在年轻人严重通“哈”膨胀的聊天记录中,“哈哈哈哈”已经可以脱离快乐的原意,营造出一种“我是在凑字数调节气氛,但你也别戳破”的微妙氛围。

不过这也仅限于年轻人之间的心照不宣了。许多年轻人只有在面对大学导师时,才能体会到哈是不敢哈、全是熊猫头的表情包也拿不出手的尴尬。

只有在不能哈的时候,才发现“哈哈哈”对于线上聊天的重大意义

到了线下,错字大法失效,空气突然安静的尴尬时刻,一句“好问题”就能糊弄,这个句式还谜一样地出现在雅思口语、应聘面试各种情境之中。

而如果在线下继续使用傻笑糊弄学,“好好呵呵嗯嗯”三连,只要你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

婚恋嫁娶几大难题,呵呵嗯嗯糊弄过去

线上和线下的两套不同的糊弄法,最终在高人这里得到了整合——高人在日常无意识的对话中,提炼出了终极方法论。

从此面对不想了解、不想回复的抱怨,都可以用“感叹词+评价事情+感受”的经典三段论糊弄过去。

糊弄学也不是都出自个人经验。只要有一颗发现糊弄的心,生活在处处都是如何糊弄的灵感。

比如听相声。有人听着相声就发现,只要把自我展示大舞台让给对方,自己做捧哏,就能糊弄得顺畅又省力。

非专业捧哏,灵魂就是“重复+无意义感叹”。

别人用“今天遇见个事”开了个话头,捧哏立刻接上“诶,说说”。对方抱怨地铁挤/天气热/又得加班,立刻接一句“可不是吗”。此外,只要有人说了个完整的句子,都可以左一句“是嘛?”右一句“厉害啦!”糊弄过去。

重复就更省力了。别人跟你说,“今天看到一对小情侣在大马路上吵架”,可以立刻对这个句子进行成分划分,然后直接重复任何一个部分:今天啊?/小情侣啊?/大马路啊?/吵架啊?

相声名场面《汾河湾》,于谦老师醉酒上台,捧哏全靠本能

比如看综艺。有人发现,伊能静在安慰别人的时候,总喜欢用“你知道我多想成为你这样的XX吗”,放低姿态的同时肯定别人。

感情丰富的伊能静倒真不一定是在糊弄,但“你知道我多想成为你这样的XX吗”,这个句式实在是太好用了。

效果有多好,看看上节目都要提一嘴的秦昊和阿朵就知道了。

秦昊不知道坚持文艺片对不对,伊能静:你知道我多想成为你这样的演员吗?

阿朵觉得自己会在浪姐早早出局,伊能静:你知道我多想成为你这样的音乐人吗?

以上的糊弄学话术,还有努力维持体面、没话找话的成分在。

但还存在一种糊弄,讲究的就是驴唇不对马嘴。你糊弄我,我糊弄你,凑合聊完,皆大欢喜。

有人小时候懒得说话,对面也懒得听,于是用真·巴拉巴拉把聊天糊弄过去。如果旁边有人走过,可能还会怀疑自己耳朵出了问题。

有的家长一错眼把退步看成进步,本能地来了一句“都是老师的功劳”,还接着祝老师节日快乐。

有些男友,面对对象撒娇挑衣服等要求十分不耐受,久而久之练就了一身糊弄大法。

无意冒犯,但真的很像男友糊弄你时的随便一亲……

让女生犯了选择困难症的几条裤子,可能在男友眼中除了标价不同,根本就是同一条裤子几张不同角度的照片。

真正的勇士连不一样的标价都没有看到,就十分莽地糊弄出一个“可”,换来女朋友“我问你哪条”的灵魂发问。

讨论选题的时候,Vista迪丽热巴也贡献出了两性关系糊弄学名场面:你跟对象说车前胎没气了,他跟你狗头奥利给。

糊弄学的打击范围还不止是其他人,有些人狠起来连自己都糊弄

但以为这单纯是指放任自己的懒散,就太naive了,真正的糊弄学大师早已经站上了第五层:糊弄自己的大脑,反向战胜拖延症。

玩着手机不想起床的痛苦,每个人基本都有体会。弄弄子们选择怀柔政策,糊弄自己也不是不玩手机了,而是一边起床一边玩。

图源豆瓣@番茄锅在煮虾滑

注意力开始被分散了,就起码给回归正事开了个好头。

还真的有人get到了

其实从这也能看出来,糊弄学是在规避什么:战胜拖延症和大量社交,本质都是很占用精力的,会带来一种精神上的疲惫感。

在心理学意义上,人的认知资源是有限的,而快节奏的生活让人一直处于信息过载的状态中,这时候就需要一种自我保护机制。

即使是面对最亲密的关系,也有缺少精力经营的时候,况且生活中还要面对那些低效的客套社交、三年不走动一次的亲戚、想要“五彩斑斓的黑”的甲方。

糊弄的本质,无非就是省电。

《冰菓》男主角折木奉太郎,彻头彻尾的节能主义者,信奉“不做也行的事情就不做,非做不可的事情一切从简”,我愿称之为二次元糊弄学大师

糊弄自己,其实大多是“放过自己”。“自我开导”和“糊弄”的边界还真没有那么清晰。

要不要糊弄别人,也不过取决于对方在你心中的分量,取决于对方是不是可以敷衍一下、给自己省电的关系。

慢慢地,我们会发现,煞有介事的糊弄学,不过就是日常交往中会经常闪过的那种心态。

世界上本没有糊弄学,糊弄的人生经验多了,也就有了。

“天天KPI,不如现在,收起你的匠人情怀。”——上海彩虹室内合唱团《感觉身体被掏空》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