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岭长城:东方巨龙,赏秋圣地!

金山岭长城:东方巨龙,赏秋圣地!

长城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程,从古到今,历朝历代都依靠长城抵御了很多外来之敌的侵略,成为了我们北方的坚固的屏障。西周时期,为抵御北方的蛮夷,长城就开始进行修建。到了秦始皇统一天下之时,为了抵御匈奴等游牧民族,长城更是进行了大规模的修建,从临洮到秦皇岛,绵延千里,成功的抵御了匈奴的入侵。

此后的历朝历代都在不同时期受到了北方外来之敌的侵略,修建长城也成为了历朝历代都必须做的事。迄今为止,长城的总长度已经超过了21000公里,成为了蜿蜒在中国的一条长龙。今天我们要来说的是位于承德市滦平县境内的燕山深处的金山岭长城。

金山岭长城是万里长城的精华地段,素有“万里长城,金山独秀”之美誉。因其视野开阔、景观奇特、建筑艺术精美、军事防御体系健全、保存完好而著称于世。1987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1988年列入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金山岭长城,西起历史上著名的关口古北口,东至高耸入云的望京楼,全长10.5公里。设有障墙、垛墙、战台、炮台、瞭望台、雷石孔、射孔、挡马墙、支墙、围战墙等,层层设防,可谓固若金汤。由于这里地势低缓,易攻难守,城墙修筑得十分厚实坚固,烽火台巍峨高大,城关要塞星罗棋布,楼台密集,共有一百五十八座之多。

这些楼台形式各有不同,楼墩有方形、扁形、圆形等,楼顶有船篷、穹窿、四角和八角钻天等形状,此外还不多孔眼的瞭望台,以及长城沿线少见的库房楼等。在金山岭长城内外,有司马台堡、龙玉峪堡、炼军五营等烽火台和营地。登上金山顶的望京楼,可见京城城廓。

据文物专家考证,早在北齐时期,就在这一带修筑长城和设置关塞,遗迹犹在。但那时的长城低矮、单薄,多为土石所筑。真正大规模、高标准修筑长城,还是在明代。1368年,朱元璋推翻元朝,建立明王朝,立即派大将徐达等人修筑居庸关、古北口、西峰口等处的城关,并派重兵驻守。

朱棣称帝后,于1421年把明王朝的首都从南京迁到北京,北京的防务更为重要。于是大规模修筑长城,特别是把首都北京北面从居庸关到山海关这段一千多里的长城修得高大坚固。但这时期的长城,均用石块砌修。

1522年以后,明王朝国力从强盛转入衰退时期,北方蒙古族鞑靼、朵颜等各部乘机多次向南进犯,给明王朝统治者造成严重威胁。为了加强北方的防务,隆庆元年(1567年),明穆宗朱载垕即位以后,重用政治家高拱和张居正执掌朝政,又特意把著名的抗倭名将谭纶、戚继光从南方调到北方,任命谭纶为蓟、辽、保总督,任命戚继光为蓟镇总兵。

戚继光到任以后,首先巡视塞上长城,他发现,原有长城低矮单薄,不少地方已经倾颓,不能发挥其防御敌军的作用。于是,戚继光请求朝廷同意,在蓟、辽、保总督谭纶的大力支持下,对蓟镇所管辖的一千二百多里长的原有长城,普遍进行了改建和重建;另外,又在全线新修筑了1300多座高大坚固的敌楼作为边防军驻守的堡垒。

戚继光主持修筑长城之后的数十年里,明王朝又不断筹措财力、物力、调兵选将,加以修缮,使之形成城墙高峙,堡垒林立的坚固防线。金山岭长城,就是其中的一段。它气势雄伟,敌楼密集,建造艺术精美,堪称为我国万里长城的精粹。

城墙上有数以万计的带文字的城砖。文字砖上记载着烧制城砖的年代和部队番号,如“万历五年山东左营造”、“万历五年宁夏营造”、“万历六年振虏骑兵营造”、“万历七年德州营造”等字样。也有少量万历十二年、万历二十二年的文字砖。

金山岭长城上有这么多文字砖,这在万里长城上从没有发现过第二处有这么多文字砖。还有隆庆三年、隆庆四年为主持修筑长城的戚继光等部队将领和支持修筑长城的地方官吏而竖立的石碑。另有一块石碑的碑文中,记载着修筑一座敌楼的时间是万历三十七年,规格是周长八丈、高二丈七尺,顶部盖铺房一间,施工部队是宁山营。

这些文物可以佐证:金山岭长城确系戚继光主持修筑的,动用了从山东、宁夏、河北、北京、江西等各地调来的各路军,各兵种,并有统一的标准,明确的分工,严格的质量检查,同时得到地方官吏的大力支援。也可以佐证,继戚继光主持修筑金山岭长城以后的数十年,明王朝不断派兵遣将加以修缮。金山岭长城的风光名胜、文物古迹、军事设施,古建筑艺术、民间传说,都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

作为中国人,每当看到长城都有一种由衷的自豪感。秋天是登山望远的最佳季节,倾心感受古长城的壮美与雄浑,便可体会一个民族的伟大与豪迈。比起名闻中外的八达岭长城,金山岭长城有过之而无不及,是我国万里长城的精华地段,一个不可多得的旅游胜地。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