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名句:“腹有诗书气自华”,出自哪首诗?用典自然,意境纯美

诗词名句:“腹有诗书气自华”,出自哪首诗?用典自然,意境纯美

生活中,如果看到一个人很有才华,常常会用“腹有诗书气自华”这句诗来赞美他。那么关于这一名句的出处,却很少有人知道。

从诗词的格律上讲,“腹有诗书气自华”最后的华字,压的是平声韵。有学识的人肯定一眼就能看出,这句诗必定是诗作的后半句。也就是绝句的二、四句,或律诗的二、四、六、八句。那么,它的上半句又是什么呢?全诗又是出自何人之手呢?

“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意思是说,一个人如果胸中有诗书,也就是读书多的话,就很有气质和才华。另外这不仅表现在外表的气质,更涵盖有内心的修为和境界。

“腹有诗书气自华”,是非常美的一句话。由此网络上为了搭配这句话,很多人给它补了上半句。如“胸无城府人如玉,腹有诗书气自华”“胸藏文墨虚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等等。

其实这些都是网友们的一厢情愿,原诗并非如此。这句著名的诗句,其实是出自苏轼笔下的一首诗。诗的题目是《和董传留别》。一看就是送别诗。全诗如下: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

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

古代文人之间,送别都会写诗纪念和赠送。苏轼的这首诗,也是写给好友董传的。

公元1061年,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入第三等,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当时董传是他的随从。董传年纪轻轻,家境不好,读书却非常刻苦。后来苏轼罢官凤翔签判回京的时候,与董传作别。为了鼓励即将参加科举考试的董传,便写下了这首诗。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诗的前两句是对董传的外在描写。董传很穷,常常粗布麻绳的生活,但是却满腹经纶,气质卓然。前两句诗,有着很强烈的反差和对比,正是通过生活的穷,来反衬诗书的自华。了解了诗的背景,就会觉得这两句天衣无缝。

"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诗的颔联两句,一改对董传的外表描写,开始写他的志向。这两句的意思是说:不喜欢陪伴着老儒一块清谈过“烹瓠叶”那样的苦日子,决定随从举子们参加科举考试。

这里的"老儒",指的是年老的学者或者指代父母,"烹瓠叶"则引用了一个典故。“烹瓠叶”的典故出自《诗经·小雅·瓠叶》,首章二句为“幡幡瓠叶,采之亨之”。

“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颈联两句苏轼同样用了2个典故。一个是“寻春马”,一个是“择婿车”。 寻春马”是暗用孟郊《登科后》的典故。

孟郊《登科后》诗中写道:“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描写了中举后的愉悦心情。这里借孟郊的诗,来鼓励董传好好学习,考上进士。

“择婿车”用的是王定保《唐摭言·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纪》所载的唐进士放榜日公卿家倾城选取佳婿,“钿车珠鞍,栉比而至”的典故。意思是说,考上进士后,美女多的是。

这两句诗是苏轼鼓励董传的话,有钱没钱不是问题,考中才是硬道理,那时什么都会有。

“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这两句诗是承接上两句,继续对董传给予鼓励,希望董传能够有朝一日,可以金榜题名,扬眉吐气,以夸世俗。

至此,我们不得不佩服苏轼的才华。作诗用典,信手拈来,恰到好处。含蓄而又委婉,深刻而又易懂。这首诗或许很多分不能背诵全诗,但一句“腹有诗书气自华”却人尽皆知。

读者们,关于“苏轼的这首鼓励诗”,大家怎么看?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