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之旅,对马图拉印象极为深刻,因为就是在这里见识了印度传统又古老的洒红节,也是2017年印度之旅最重要的一站。马图拉,位于印度北方邦西南部,是印度教的圣城,印度教徒认为这里就是广受崇拜的大神黑天的出生地。
同时,马图拉也是佛教圣地,并且这里的佛教艺术非常有名,它与与犍陀罗(印度西北部古国,今分属巴基斯坦与阿富汗)是印度最早的两个佛陀雕像制作中心。其中,马图拉的佛教艺术具有强烈的本土风格。除了佛教艺术,这里还是印度农产品集散地。
由于马图拉之旅主要是拍摄洒红节,因而对于当地的佛教雕刻艺术并没有去关注。这座位于恒河流域的古老城市,地处西北印度和中印度的交通要冲,是文化交流和货物流通的中心。漫长历史下,商业和文化促进了马图拉的雕刻艺术。但今天的马图拉并不显得经济上的发达。
它作为北方邦下辖的马图拉地区的行政中心,马图拉仍然显得落后。它作为德里与阿格拉之间的一个铁路大站,沿着火车轨道行走,两旁呈现的是印度普遍存在的棚户区。
在印度古代,马图拉叫“孔雀城”,因克里希那(黑天)大神而广为人知,继而成为印度教的圣城之一。只是这座古老的圣城,无法与位于北方邦东南部的瓦拉纳西媲美。城市的火车轨道两旁,生活中印度最底层的贫民,且种姓制度一直困扰并阻碍着他们的生活。
棚户区的人们都集中在某一个地方进行打水,这像是一个公共取水处,绝大多数都是妇女头顶水桶或拎着水桶来。亚穆纳河作为印度恒河最长的支流,它并不像恒河那般深受人们欢迎和崇敬。马图拉位于其西岸,我并没有见到有人在那进行祭祀般的沐浴,但他们饮用的水源应该是从亚穆纳河抽来的。
棚户区内,一个简陋的临时搭建的小棚子里面,坐着三个当地孩子。这些孩子们不怕生,面对突然出现的外国人,他们表现的很淡定,似乎早已见惯了拿着相机的外国人走进了他们生活中。每年的洒红节,马图拉都会吸引世界各地的游客和摄影师来。
沿着火车轨道行摄,棚户区内几乎没有一家房屋看起来整洁干净,门前屋内不仅杂乱,也显得破旧。在外人看来,他们的生活环境比较糟糕,但他们的精神面貌却给人另一种感受:印度人实在太喜欢笑了,也很爱拍照,包括与我们合影,然后凑过来一起看相机里的风景。
有的人是住在砖石砌成的房子里,有的人是睡在雨棚下,搭建个棚子就是他们的家,一家好几口挤在一个棚子里生活,我无法想象那样的日子,但人们脸上挂着的笑容和自信令人动容。
当地年轻人对外面世界的信息主要还是通过报纸进行获取,我几乎是没有见到哪个年轻人拿着手机刷网页,不知道是没有手机,还是不习惯用手机。但说实话,这里的生活环境并没有被网络时代完全覆盖,包括我在马图拉旅游的时候,手机网络也时常不稳。
洒红节结束后,一只流浪狗在垃圾堆上沉睡过去,这里面有人们祭祀使用的东西,焚烧过的东西以及其他垃圾。流浪狗睡得很沉,也很香。在印度,流浪狗随处可见,在新德里的时候,那里的流浪狗更是多。
阳光下,一个出售着大饼的小姑娘坐在自家门前,这些饼非常便宜,10卢比一个。她见到一行拿着相机的中国游客并不没有躲藏,虽然羞涩,但面露灿烂的笑容。这一点,似乎印度人都是这样,并不会抗拒陌生人的镜头,对于外国游客的一路行摄充满好奇和热情。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