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晓菲:如何从文学选本的视角看“文”的定义的变化?

田晓菲:如何从文学选本的视角看“文”的定义的变化?

2020年1月10日,哈佛大学东亚系教授田晓菲应邀在中国人民大学进行以“经国大业与喫时下饭:文选、文则、文运”为题的讲座。她将曹丕的“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和朱熹的“文只如喫饭时下饭耳”进行比较,用文学选本的视角看“文”的定义变化。

作者丨彭镜陶

“文选”是一个一语双关的词,不仅指萧统的《昭明太子文选》,还指文学选本。将曹丕的“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和朱熹的“文只如喫饭时下饭耳”进行比较,可以看出来从魏晋南北朝到宋元之际,“文”的定位和价值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2020年1月10日,田晓菲教授应邀在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进行了以“经国大业与喫时下饭:文选、文则、文运”为题的讲座,从“文选”的角度看魏晋南北朝到宋元之际的“文”的定位和价值的变化。

从曹丕到朱熹,“文”的地位和价值发生了变化

在讲座开始之前,田晓菲教授先用曹丕的“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和朱熹的“文只如喫饭时下饭耳”引入。朱熹把“文”当作了吃饭时可口的配菜,甚至都不是主菜。曹丕的谥号是“魏文帝”,朱熹的谥号是“朱文公”,虽然都是“文”字,但是意义却不完全相同。

从曹丕生活的公元三世纪到朱熹生活的公元十二世纪,对“文”的定位发生了很大变化。田晓菲教授决定从文学选本的角度切入,看待中古早期到十三世纪“文”的内涵和价值变化。她并没有聚焦在某一个特定的文学选本上,而是用长镜头看文学选本对“文”的选择的标准变化。

田晓菲

朱熹说“文”就是吃饭时可口的配菜,好像对“文”并没有那么重视。在朱熹眼里,“道”是最重要的,“文”是次要的,“文以载道”。那么也就是说,到了宋元交际的时期,“文”的地位没有那么重要了。

文本数量过于庞大的时候,选本的重要性就显现了。如果文本数量不是过于庞大,直接阅读总集就可以了。选家个人的阅读品位和价值观是会影响到文本的选择的,选家编撰文选,一定程度上也是在推广他的文学理念,背后也包含了这个时代的文学口味。

东汉到宋元时期的文学选本有三个重要时段

早期的选本绕不开《诗经》、《楚辞》,但是《诗经》一直属于“经”这一类,并不完全属于文学的范畴。《楚辞》是由刘向搜集的骚体文学组成,到了东汉时期又进行了补缀,再加上评论和章句,其实《楚辞》属于一个骚体文学的总集谈不上是文学选本。

所以田晓菲将重点放在了东汉到宋元时期的文学选本上,这段时间的文学选本有重要的三个时段。第一个时段是公元五世纪到公元六世纪,也就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朝的文学活动是非常发达的,出现了两个很重要的选本——《文选》和《玉台新咏》。第二个时期是公元八世纪,主要是盛唐到中唐,选家选择的文本范围从古代范围扩大到了当代,唐代人选唐诗,重视本朝的文学和诗歌,并出现了地方自觉抵抗中央和宫廷的现象。并且,这个时期的选家出现了非常强烈的想要推销自我的理念,与之前的选本出现了巨大区别。第三个时期是宋元之际,文成为了下饭的副菜的同时,文也获得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

讲座现场

萧统《文选》的序写了他选择文本的标准,孔子的经典他是不会收录在《文选》中的,不能对经典进行删节和简化。第二类不收录的老子、庄子、孟子等人的作品,他们那些或言辞优美、或气势磅礴的劝说别人的篇目,以及记载了他们的计谋策略的篇目。另外,纪事的文本他也不会收录进来。

唐代文选收录本朝作品,南宋文选体现出新儒家盛行的特点

唐朝时的文学选本数量是很庞大的,文学活动非常繁荣,而这些选本往往是唐朝人自己选自己朝代的作品。唐代的选家们在有意识地进行竞争,推广他们自己的文学审美观。比如《国秀集》,选家是芮挺章,是他在长安的太学读书,等待科考的时候编撰的,编完后没有立刻流传于世。编完后的版本被芮挺章的朋友楼颖收藏起来了,直到安史之乱后才在世上流传。《国秀集》中收有芮挺章的两篇作品,可能是楼颖帮他收进去的。《国秀集》中一共收有八十五位诗人的作品,其中有八十三位都是官员,或者说是在京师等待科考的人。所以《国秀集》中的作品也更偏宫廷口味。

《河岳英灵集》是丹阳人殷璠编撰的,他生活在南朝时期的都城。在初唐时期,南方人是比较受排挤的。所以《河岳英灵集》能够显示出一个南方的文化中心,被首都和宫廷文化所排挤的选家的文学品位。《河岳英灵集》中提到隐士们不能继续采薇隐居,出仕为圣明的大唐王朝服务,但是却没有明主赏识他们的才能。作品收入《河岳英灵集》的作家们,王维是家族名望最高、官职也最高的。除此之外,他选了很多储光羲的作品。其实储光羲只是一个小诗人,但是在《河岳英灵集》中把他和王维、王昌龄相提并论,抬高他的地位,就是因为他是一个南方人。

南宋《文则》的编撰者是陈骙,《宋史》中有他的传,他地位很高。1154年中进士后,他在中央做官,参与中心馆阁书目和国史的编撰。《文则》是一个隐藏性的选本,是中国文学史的第一本修辞学著作。《文则》共有十个章节,每个篇目下面都有一个短的评论,像诗话,结构很松散。书中每个诗话都有例子,例子都是从经传、子书中选择的。这和萧统的《文选》有很大区别,因为萧统是明确不会把经典选进《文选》的。《文则》可以体现出来,南宋时期的新儒家和道学之风是非常昌盛的。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