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范迪安)
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于10月20-22日在浙江乌镇举行,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作为对话嘉宾出席了2019海峡两岸暨香港、澳门互联网发展论坛。在文化与科技正发生碰撞的乌镇,范迪安院长接受了凤凰网文化的独家采访,以下为对话实录。
凤凰网文化:作为艺术家,为什么会参加世界互联网大会呢?
范迪安:我想在乌镇召开的世界互联网大会,可以说是一个面向世界的平台,以往几届我都特别关注有关它的报道,在这里出现了许多科技的信息,对于我们文化艺术来说,也是极具激发性的动能。我经常说文化艺术的发展,也需要植入新的动能,使得它能够跟上时代,反映时代,而互联网技术到今天更深度的更广阔的应用,毫无疑问对我们今天的文化艺术的创新创造提供了机遇,当然也提出了挑战。
所以我这次能够参加这样的活动,了解一下互联网世界的新变,对我来说还是很有帮助的,很有好处的。
凤凰网文化:说到艺术和互联网的关系,您觉得互联网会给艺术带来一些刺激和激发是吗?
范迪安:我想任何时代的艺术创造都需要有新的动力,我觉得互联网对艺术来说,着重是在两个方面起着作用。一是互联网极大地扩展了人们的审美空间,以往我们只是在静态的,或者在一些动态的电影电视里面去欣赏艺术,那么互联网可以说把全世界的博物馆变成了一个综合的、共同的博物馆。
人们可以从互联网上获得各个国家艺术博物馆,特别是那些著名博物馆的经典作品,可以获得观看、欣赏,还可以更多的了解艺术历史的发展和这些伟大作品的创造。所以互联网使得全世界的文化资源,特别是视觉艺术的资源得以共享,非常便捷。
同时,各种博物馆,各种展览会,博览会的文创产品,在网上也是唾手可得。以往的博物馆有着希望观众把产品带回家的理念,它通过互联网得到了更好的实现。这让整个社会在审美层面上,极大地打开了眼界,提供了便利。我想这对于我们人类的整个审美鉴赏力的提高,对不同文化创造的理解,对艺术创新的感知有着重要的意义。当然也非常有助于人类文明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尤其对全球文化,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接受和相互借鉴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那么对于艺术创新创造来说,互联网也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提供了很多便捷,尤其是数字技术的发展,对艺术家创作显然是一种帮助,因为艺术本来就是艺术家创造和科技发展相互交融的成果。我们通常说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巨匠,他们的创造不仅仅是艺术本身的创造,其实是艺术和科技相融合的创造。总之,科技的进步,也促进了艺术;与此同时,艺术的创新思维,将一种高度和充分的想象力,转变成了科技发展的生产力,这也是历史上比比可见的。
著名的画家达·芬奇同时也是一位科学家、技术发明家,今年是他去世500周年,全世界都在举办他的纪念活动。而在互联网时代,纪念达·芬奇的活动,又变成了一场艺术与科技,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融合的一次大讨论。所以各种关于达·芬奇的展览,都突出地把这位文艺复兴时代的文艺巨匠,在艺术与科技融合方面的许多探索作为一个重点。我觉得这就表明了,一个经典艺术家,一些经典作品是常读常新的。那么今年的解读,就是侧重于从艺术和科技的融合角度来解读。
当然我话说回来,这就为我们今天的艺术创造,提供了很多便捷,所以人们今天离不开对数字艺术的欣赏,无论是用数字做成的影像艺术,装置艺术,还是通过VR、AR这些增强手段,带来更新奇的一种视觉体验,都成为今天一个新的趋势。其实人们欣赏美术,或者说欣赏视觉艺术,其实就是在参与一种视觉体验,而互联网和数字技术都毫无疑问地带来了一种新的视觉体验。所以数字作品成为了今天艺术发展的重要趋势。
我特别要强调的是,数字时代给中国艺术带来了机会,因为在传统形态的艺术里,中西各有不同,西方有西方的油画雕塑,中国有中国的水墨书法,各自在不同的体系里,发展了几千年。到了今天的互联网时代,数字艺术让不同文化背景、不同艺术传统扎根于同一片土壤中,可以说是一种突变式的革新形态。中国在数字技术上突飞猛进的发展,使得中国艺术家有着创造数字艺术的良好条件。现在举办的第六届互联网大会,跟以往的大会有所不同的是增加了一个艺术长廊,也可以说是数字艺术的长廊,这里无论灯光作品,还是三维的、动态的作品,都跟咱们这次大会的主题是相吻合的,它体现了应该将智能制造的应用体现在方方面面,尤其包括体现在艺术方面。在我们海峡两岸暨香港、澳门互联网发展论坛,也可以看到艺术与科技的结合,灯光、大屏幕与两侧的艺术展品共同营造出特别的、浸入式的氛围。
当然互联网带来的挑战也不能忽视,数字技术在发展,从一般数字技术的革新,再到人工智能发展,今后可能会出现智能的画家、智能的艺术家,这对艺术家真人便是一个挑战。
凤凰网文化:您觉得如果真的出现机器人艺术家,它做出来的艺术,是可以跟咱们人做出来的艺术一争高下的吗?
范迪安:不是一争高下,首先,它会占领人们一部分的审美视野,审美空间。很显然,当智能绘画、智能艺术得到更多的欣赏的时候,它会变成一种全新的艺术样式。当然还并没有这么快。
我指出的挑战的另外一方面,就是我们怎么把中国自身的传统艺术观念和数字技术结合起来,能够创造出具有中国智慧、中国文化的数字化艺术,这也是一个挑战。
因为全球数字技术的发展,也可能带来艺术家构思、感受、包括手法的雷同性,相互性,同质性,为避免这些问题,需要更多地挖掘中国的传统文化遗产,所以只有将许多传统艺术理念和数字技术相结合,这样就能够使数字艺术带给我们非常鲜明的中国文化的特色, 并使大家相互欣赏。
凤凰网文化: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也带来海量的信息堆积,这样是否会泥沙俱下,出现一些真假难辨的东西?尤其在艺术市场,艺术拍卖领域。
范迪安:你提的这个问题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艺术市场在全球发展,使越来越多的人关注中国艺术,和中国市场;换句话说,中国的艺术市场也在为全球的艺术市场起着相当于支杆、主干的支撑作用。毫无疑问,如果没有中国的艺术市场,全球的艺术市场,可能会瘫倒一片。我们从这些年的艺术品拍卖,无论是中国艺术品的市场价格表现,还是国际艺术品在中国市场中的体现,都在表明中国艺术市场,一方面是我们整个经济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中国艺术市场对全球艺术市场,起着主干线的支撑作用。
当然,随着全球经济遇到的问题,艺术市场也会有它的波动,也会呈现出相对疲软的态势。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人们的目光更多的注意到两个方面:一个是进入市场的作品的真伪问题,第二个是进入市场的作品的价格问题。当然您提的问题实际上是属于真伪问题。古往今来,在拍卖会上出现的艺术品,首先是一种道义保证,并不是法律保证。全球拍卖市场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虽然已经变得比较成熟了,但它的行业规则只单凭道义遵守,所以在拍卖市场上会有一部分并不见得是真品的作品。
此外,对于艺术品,特别是对历史上的艺术品,也有一个鉴定的难度和不同的鉴定方法,使鉴赏者得出的不同结论。你同样面对一幅新出来的名家的作品,大家都没有见过,运用不同的鉴定方法,不同的鉴定的学派,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这是很正常的。所以在某种程度上,进入艺术品市场,特别是拍卖市场,也需要像进入股市那样,进行慎重的考虑。它特别需要取得一些学术上的支持来研判。但是在一般的市场,比如二级市场上出现了许多伪作,仿作,劣作,都构成了很大的危害性。特别在我们国内的市场上,在一些非高端的市场上,赝品,劣品还大行其道。
同时,传播上的真假难辩,使得我们需要进一步建立市场规则,同时还要加强对市场的监督,跟市场有关的所有方面的行为,都应该更加自律地执行,比如包括媒体如何正确地引导市场的价值取向和价格认知等,也都需要有更好的、良性的方式来进行。
凤凰网文化:在我们的印象里,以往的乌镇就是一个古镇,它代表的是传统文化,但此刻我们的对面就是“乌镇智变”展区,一蓑烟雨正和3D影像呼应,面对这样的乌镇,您在美学上最大的感触是什么?
范迪安:我觉得在乌镇这个地方,非常鲜明的体现了我们中国在新时代之后文化鉴赏的特征,那就是把传统和现代结合起来,把历史遗产和当代创新结合起来,这应该说在全世界都非常典型地展现了我们新的文化理念。
凤凰网文化:当说到互联网时候,大家马上想到的其实是年轻人,在网络直播和各种社交平台急剧繁荣的当下,有一批数量不少的年轻人,他们的梦想就是做“网红”,我不知道您怎么看待这种现象?
范迪安:我对互联网谈不上很深的了解,但是毫无疑问,我们今天每个人都生活在互联网世界里。而且互联网在与我们的现实生活同构里面,又建立了一个新空间,甚至是一个生存空间。
无论男女老少,不同民族,不同年龄层的人都能在互联网世界里面找到自己的向往的空间。当然我也注意到年轻的学生,包括大学生他们更倾向于沉浸在网络世界里,网络世界跟他们真实生活的世界有更多的重叠性,交互性,甚至同质性。在某种程度上,互联网带来的许多生活的、学习的新方式,他们迅速地吸收起来,并且把它演变成自我的生活方式与生存方式。我觉得这是互联网对年轻一代最大的影响。如果说互联网对年长的人们来说,它是提供了一种工具性的便捷,那么对年轻一代来说,互联网和他们的现实生活空间发生了一种叠合的关系。所以他们沉浸在里面,学会运用互联网开展生活,谋求生存发展,这是一种新的事物。
年轻人对网络的迷恋和对“网红”的推崇,首先,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我也从一个年长者的角度来提示:网络生活固然包含了物质性和精神性两方面,但是我们的现实生活,更需要年轻人来创造。应该把在网上,我们通过网络学习的知识,经验,以及能力,能力转换为在现实中的创造,我觉得这可能更是我们年轻朋友值得去选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