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信的人,都是内心破了个洞”

“写信的人,都是内心破了个洞”

东野圭吾的《解忧杂货铺》里描绘了这样一家杂货店,只要把你的烦恼和困惑写下来,投进卷帘门的投信口,第二天就能在店后的牛奶箱里得到回答。

无论关于梦想、关于爱情、关于亲情、关于未来,现代人内心的迷惘和流失,这家杂货店似乎都能帮你找回。

回答问题的人正是这间杂货铺子的主人——老人浪矢雄治,他风趣又和善,最开始只是为了回答孩子们一些调皮的提问,随着名气越来越大,咨询的问题也越来越有关人生种种的严肃困扰。

对于每一个难题,浪矢雄治都会认真地善意地予以回答。因为在雄治看来,“写信的人,他们都是内心破了个洞,重要的东西正在从那个破洞中逐渐消失。

“人的心声是绝对不能无视的。”

从很早之前《一千零一夜》这档节目开始,直到现在的《八分》,我们收集了许许多多朋友的提问,也邀请道长(梁文道)给出解答。

在这些诉说里,我们能读到许多这个时代的人一些共通的情绪和体验,包含着个体的迷茫与苦痛,也有对现实的不满与质疑,也逼迫着我们去理解当下在发生在涌动着什么。

虽然我们无法回答每一个问题,但也总是希望真诚地给出每一个回答。或许这些回答无法真正为你解决什么,可如果有一丝抚慰的力量,便也是值得的吧。

△点击收听音频版

第一封

「保有你的好奇心」

来信人 @阿寻:

道长你好,我现在是一名大四理科生,物理学专业,我很喜欢自己的专业。平时很喜欢读书,但是极少读科学技术类的书,读的书却大都是人文、心理、哲学、历史、文学等方面的对自己的专业知识无所裨益和提升的书籍,这些书让自己对其他方面的知识有了很多的了解,我也很乐意花时间就某个文化现象查阅书籍和文献来弄明白根由。

可是我发现自己陷入了一个怪圈,这些书籍已经不只是占据我的课余时间,甚至在上课也会看,已经对我的学习造成了不好的影响。我很喜欢自己的专业,以后也会就本专业读取研究生,本科还好,可是研究生之后肯定需要大把的时间在科研上才会有成果,需要大量的时间阅读文献论文专业书籍,必然没有更多的时间阅读其他书籍。对于科研人员如何平衡这样的一个现象啊?

梁文道:

首先我想告诉你,你千万不要担心。第一我们要清楚,你喜欢的人文社科的东西,是否真的与你的本职学科毫无关联,我对这一点就有所保留。事实上我们现代世界对文科和理科的分割,只是现代教育体系造成的一个结果。

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学者,质疑并且挑战这样的分界到底有没有必要,因为很多时候我们发现,一个在人文社科方面极具素养的理科学者,并不见得他的表现或成就,就一定比那些专心致志只专攻自己的本分、专门领域上的那些人要差得多。

甚至反过来,一个在知识领域和学问上的探索不断保有好奇心,不满足于自己所从事专业的人,有时候反而会得到更有创意的成就。其实即便反过来,一个文科生偏爱理科的业余读物,结果也是一样。

我记得1990年我第一次去美国,住在一位长辈家里。他是哈佛大学数学系的教授,但我很惊讶地发现,他的书柜里有大量的文史哲书籍。然后我去问他,为什么对这些这么感兴趣,他就给我看,他正好在读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这是一部很多哲学专业的学生都望而生畏的艰难著作。但是他这样一位享誉世林的数学家,居然业余爱好就是读这个。

不知道这个小故事能不能对你有一些启发呢?但话说回来,我们讲一个现实的问题,按照你的情况,我觉得你还是应该扪心自问,你是不是仍然非常热爱自己的专业?

如果你仍然热爱自己的专业,为什么你在上课的时候都还会去看不相关的其他书籍,这说明什么?这会不会说明其实你已经不是那么热爱你原本的专业?你可能对别的学问领域更感兴趣,还是说你对你本门专业的探索上产生了一些困扰,让你觉得有阻碍,让你觉得有走不下去的地方。

所以读那些别的爱读的书,其实是一种用来解脱这种困境的临时方法。

如果你发现不是这样,你还是很爱自己的专业,但同时也很沉迷其他那些书籍该怎么办?我有个简单的办法。

我上大学的时候,念的是哲学专业,这是我一辈子最想去研究的一门学问,但我就发现出现了一个问题,由于我太喜欢哲学,乃至于我想把我大部分的阅读时间都放在哲学上,那阵子连文学、小说都不想看了,我担心自己会变得很“偏食”。

怎么办呢?我给自己的办法,就是逼迫自己每天无论如何都要拿出一定的时间,或者一定的阅读量来放在其他领域上。

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从那时候开始养成一个习惯,每天睡觉前一小时都是用来看文学类的东西。除此之外,我每天都至少要读一个章节或者一篇论文,是别的科学、别的知识领域的。

那么现在反过来理解你现在的状态,你是不是也能够用这样的方法来控制自己阅读其他书籍的时间? 比如,每天就给自己一个钟头,来阅读这些人文社科的课外书籍,这样就等于给自己上了一道紧箍咒。希望会对你现在遇到的问题有点帮助。

第二封

「只是大海中的一瓢水」

来信人 @JM :

道长您好,从学生时代开始作为您的观众与读者,都已经十多年了。从您开始一千零一夜之后我越发有个困惑:尽管节目给我带来的信息量很大,但我总会觉得意犹未尽,可是一个长时间的聆听后我总是懒惰于去进行更深度的阅读(至少阅读原著),这一点是之前看开卷八分钟时没有的。作为创作者,我相信您的愿景是启发更多人去进行思考和阅读,但如今很多原因让我们只愿意单向接受信息,却缺乏动力去深入探讨,这是否会和您的初衷有所偏离呢。

梁文道:

非常感谢你,因为你说你是从学生时代就开始当我我的观众跟读者,已经十多年了。

我做《一千零一夜》这个节目,目的其实还是为了向大家介绍一些经典。我一向很反对今天市面上流行的一些主张和宣传,比如看一个视频、听一期音频就能代替你读书,用40分钟把干货提炼出来给你了之类的。

我从来不赞成也不接受这种说法,《一千零一夜》的目的绝不是为了代替你去阅读《尤利西斯》这样的经典,而是希望提供给你一个进入这种经典的途径。

又或者,有一些朋友可能之前没听过某一本书,但这本书其实很重要,所以我希望把它推荐给这些朋友们,也看看他们是不是愿意赏脸把它翻一翻,这才是我做《一千零一夜》的真正目的。

但我也很能够理解你说的这个情况,原本的《开卷八分钟》,其实更像是一部电影的预告片一样,预告片也许还不错,于是勾起了你不如把电影找来从头到尾看一遍的欲望。可是《一千零一夜》不一样,因为信息量大了,节目内容丰富了,讲的东西多了,于是很容易给你一种“幻觉”,似乎看了这期节目,那本书该知道的事我就都知道了。

但是请注意,这是个幻觉。这个幻觉只是来自于这档节目的时长和内容的体量都相应地加长拓深,或者至少是拓宽了。

可是这个节目仅仅是一个讲经典的节目,这些经典书籍如果你随便去找找对它们的研究和解读,那都是海量的成果。短短几十分钟,真的只是从大海中舀一瓢水上来而已,算不了什么。

所以这样的幻觉,我真的希望将来找到一种方法帮大家解除。让你有这样的困惑,是我不对,我很抱歉。

第三封

「别让分歧撕裂纽带」

来信人 @Lulu :

道长您好,前几日和好友聊到,我和她都是12岁就离家外出念书,于是在此后的几年中,父母的教育是不到位甚至是有些缺失的,我们很多时候都是在书本中或者环境中“自我教育”长大,因此和父母的价值观念的分歧越来越大,和父母的关系似乎也没小时候那样亲密,很多时候想改善也觉得无从下手。想请问道长怎么看呢?感谢。

梁文道:

这个问题我想说,你问对人了,因为我也跟你情况差不多。

我小时候没有跟父母长期住在一起,是外公外婆把我带大,但是到了12岁之后,我却又必须离开外公外婆的家庭,到学校住宿去了。

但我更惨的是,我在学校里还不好好上课,所以我整个人的自我养成还真的很大程度上是靠自己,至少是靠自己读书来完成的。

但我首先想澄清一点,你提到的“父母的教育不到位,甚至有缺失”,好像隐含着一种意思,就是这是父母的问题。我觉得不能这么说,我们很多人都会因为种种因缘条件、偶然的因素,使得我们小时候是不能够跟父母长期住在一起。 其实这并不完全是父母的错失。

更重要的是,我想指出一点,你现在所说的这个问题,其实跟你小时候没有跟家人住在一起是没有关系的。

为什么?你的问题是跟父母的价值观念有很大的分歧,因此好像变得没有办法那么亲密。这一点今天跟以前有很大不同了,从前社会变化没有那么快,没有那么急速,所以很多人也许小时候跟父母分开了,之后再回到一起住,大家对很多事情的看法居然还都很接近。

这是因为以前我们的社会是个相对更容易产生共识的社会,是个变化没有那么快的社会。但现在不同了,我们社会的种种观念正在高速分化当中,而且不断在改变。

这该怎么办?在我看来,这其实正是一个最好的自我教育的机会。

我们今天活在这个世界上,无可避免地要跟很多自己不一样的人共处,或许是我们的邻居,或许是我们的同事,或许是我们生活中其他交友的圈子。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有没有足够的量度去宽容和自己不一样的人,我们有没有足够的洞见、能力去发现到,在那些不同之外,是否还有一些能够协调、能够找到共通点的东西?

我们有没有一种很善巧的人际处理的能力,当大家的分歧不可化解的时候,仍然不会太过破坏掉我们所需要的那种共同存在的纽带?这些其实都是我们现代人必须要有的条件和能力,乃至于素养。

什么地方最能够养成这种素养呢?那就是家庭。因为我们的家人是不能选择的,它不像微信朋友圈,你要拉黑一个人很容易。在家庭里,你其实很难拉黑你的家人,你的亲戚。因此你是被迫地和一些跟你或许很多方面都不一样的人共处的。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你能够透过跟他们的共处,去学会这些包容的能力和方式,难道这不是一件好事吗?

第四封

「社会也需要自我更新」

来信人 @娟子:

道长,你好!最近我因为一个消费纠纷把商家投诉到了消委会,可是在处理这件事的过程中,我总是感到普通人在金钱与权利面前的无力,这个过程让我心力交瘁。我不知道该继续投诉下去,还是算了吧,因为感觉太累。请问道长,我们作为普通人该如何处理面对金钱与权利的强大压迫时该如何消解这种无力与疲惫感?

梁文道:

首先,我想我们每个人都一样,在面对巨大的金钱和权力的高墙之前,我们都是会有无力感的。

如果要跟他们对抗,久而久之,总是失败,我们也是会疲惫的,哪怕这个事情小到只是一次消费纠纷。

我的看法是,首先人是理性的,假如消费纠纷涉及金额不大的话,或者对我伤害不大的话,我猜我们绝大部分人都会觉得为了这个事情再耗神下去,那就是让我赔得更多、消耗更多,这是不理性的。

除非我们都像那部电影《秋菊打官司》一样,就是要讨个公道,所以才会继续争取下去。但大部分人其实是理性的,是一种经济动物,所以我们计算了得失之后,可能就算了。

我觉得这真的就是一个社会的问题。

假如一个社会让很多人觉得有不公平的遭遇,觉得遇到了权力和金钱上不合理的阻挠,而且发现自己甚至没有办法和他们对抗,并且这种对抗总会带来更大的代价和困扰,更多人都会觉得算了。

一个社会如果有很多人,甚至大部分人对问题都抱着“算了”这样一种心态的话,这个社会慢慢地也就会“算了”。

因为它再也不会有自我修正,再也不会有自我检讨、自我省察的能力了。一个社会其实就像一个个体一样,也需要不断地进步,需要不断地变化和自我更新的。

很多时候一个社会之所以需要自我更新,就是因为它产生了很多问题,比如其中一个最险要的问题就是让很多人觉得不公平。

那么,我们作为个体该怎么办?我觉得我没有办法给你建议,这完全牵涉到你是什么样的人,你是秋菊吗?还是你是一个普通的理性计算的人?

第五封

「不人云亦云也是一种尊严」

来信人 @姜军:

道长,我有个疑问,是做一个烦恼的明白人更好呢还是做一个开心的笨人更好呢?《黑客帝国》主角吃了药丸看到了真相,谁能保证他不是在另一个母体里坐着另一场梦呢?话说回来,其实我看到的是身边的人人都吃得饱穿的暖有安全的环境成长,你以为你说的这些弊端他们不知道吗?所谓的热爱想象的共同体真的只是“洗脑教育”的结果吗?老百姓真的挺实际的。

梁文道:

你说的对。我觉得我们人还是很现实的。

也许我们大家都感觉到社会有某些问题、有些弊端,但只要不影响到我,让我日常生活过好,我们就继续接受他,就像《黑客帝国》里的那些人接受了母体的存在,以及自己的被宰控一样。

可是如果联系到之前我回答的那个问题,假如这些弊端持续积累下去,它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那就是会让更多人的日常生活都开始变得困难。

也就是说,本来的日常生活是我看到社会有很多问题,我也被这些问题损伤到了。可是大致上还好,我就不管它。

但是由于这些问题没有得到修正,使得这些问题存在的理由或者机制就会持续运作,问题会被无限扩大,相关的并发的问题就会陆续发生。

当这些问题都出现再扩大之后,我们一般人所谓的正常生活有可能就越来越难以维持在我们想象的标准上了。到那个时候,大家是不是仍然可以开开心心地吞药丸就算了呢?

但是,我们还是回到个体,究竟是当个烦恼的明白人好还是开心的“笨人”?这真的就是看你是什么人。如果你真的觉得当一个有思考能力的人本身,这种有思考能力的个体尊严,你无论如何都不能放弃的话,那对你而言就是个好事,尽管你有很多别的疑问,很多其他困扰。

一个人懂得思考,能够反省自己,然后为自己的思考带来的结果而困扰甚至痛苦,这种痛苦背后其实是有更大的满足感的。就是发现自己有一种完整的作为一个人的尊严,能独立思考,不人云亦云,这是一种尊严。

你觉得你看到了很多问题,然后能够自省,你甚至想抗拒,甚至想改变,这也是出于一个人的自我尊严。

而你对这种自我尊严究竟有多在乎,就决定了你是个什么样的人,以及当你面对这些问题的时候,你会怎么做了。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