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家大院被撤5A景区,文旅融合究竟该怎么融?| 洞见
文化读书
文化读书 > 洞见 > 正文

乔家大院被撤5A景区,文旅融合究竟该怎么融?| 洞见

导语:5A级景区乔家大院日前被国家文旅部公告取消等级,成为文旅业最大的热点,这已是近来年第四个被摘牌的景区了。对于市场经济消费环境下的文旅业而言,商业化运作方式本身无可厚非,但由于高级别景区数量以及由此所形成的创收额度,是地方政府政绩的重要参照,因此形成了既当球员又兼裁判的情况出现,给景区的评级和监管带来了不利影响。同时,由于大多数游客对单一名胜景点往往只是一次性的游览,所以经营者也就急功近利地赚上一次性的快钱。

而当经济挂帅,文化之于旅游在某种程度上也就变成了实用主义染料,需要的地方就染上几道,却并不细究该不该染、能不能染、染的对不对。一些属于草根文化的技艺,与旅游硬性绑定,不仅无益于提升和振兴,反倒会令其失去原本茁壮的生命力。旅游可以成为产业,但文化却无法于产业中尽然。文化透过旅游,必然经历于产业的手段,但这不是文化价值的唯一实现方式。

乔家大院被撤5A景区,文旅融合究竟该怎么融?| 洞见

7月31日,文化和旅游部的一则公告引起了舆论广泛瞩目,山西省晋中市乔家大院景区由于复核检查严重不达标,存在严重问题而被取消旅游景区质量等级。据调查报告显示,景区存在以下六个方面的问题:旅游产品类型单一、过度商业化、交通游览方面存在不足、安全卫生投入不够、景区综合管理有待提高、资源保护有缺陷。

景区级别就是金字招牌

中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划分的景区级别共分为五级,5A级为中国旅游景区最高等级,代表世界级精品的旅游风景区,目前共评选出258处。十三五以后,5A级景区不再是雷打不动的铁饭碗和保险箱。《中华人民共和国“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第三章第二节明确指出:“强化A级景区复核和退出机制,实现高等级景区退出机制常态化。”乔家大院不是第一个被摘牌的国家5A级景区。2015年,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景区就因为存在价格欺诈、环境脏乱、服务质量下滑等因素成为首个被摘牌的5A级景区。2016年8月,湖南省长沙市橘子洲、重庆市南川区神龙峡两个国家5A级景区也因为多种问题而被摘牌。

景区级别是旅游业的金字招牌,它代表了国内旅游业的价值标准,尤其是5A级景区更是国家形象的重要展示。根据中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流程,5A级别景区的质量先由地方评定机构进行初评,而后由国家评定机构进行评估检查,并最终确定是否符合5A级标准要求,而4A级景区及以下的初评与终审均在地方完成。对于地方而言,高级别的旅游景区是招徕游客,增强地区旅游经济活力的重要井喷点。高级别的景区数量以及由此所形成的创收额度,是当地政府政绩的重要参照。此时的文化旅游已不再单纯的古迹名胜,而是负载了经济政绩指标的摇钱树。地方政府一方面有旅游政绩的需求,另一方面却又在4A及以下级别景区的评定中,既当球员,又兼裁判,那么由其评定出景区级别的含金量成色就值得推敲了。景区级别的评定承载着政府的公信力,因而也成为了游客消费选择的重要参考。一些景点仅仅是对国外名胜的粗制山寨,却获得了远高于自身价值标准的评级。游客们慕名而来,游览之后却大呼上当,受损失的绝不仅是游客的荷包,而让游客们真正失望的也绝不止于景区本身。

文旅融合,究竟该怎么融?

文旅融合探索的初衷是为了给文化加码、给旅游赋能,从而多元化地、分层次地对单一旅游资源进行诠释与开发,并拓展旅游发展的新领域和新格局。然而,景区所提供的产品服务虽然门类繁多,覆盖面广,但从整体上缺乏鲜明特色,部分项目趋于同质而千篇一律。所以,在不同的旅游景点,我们常常能看到名头不同但实际上毫无差别的小吃餐饮。在每个宣扬传统文化的旅游古城小镇中,都恰好有一家以“太医”“祖传秘方”“纯天然养生”为噱头的中医养生馆。为了给旅游项目添加传统文化的底色,一些商家尤其擅长于“创新历史”,为其产品杜撰出荒诞不经、混淆是非的野记传说,乾隆、慈禧常常“被成为”这些景点或产品的座上宾、代言人。此时,游客所购买的已然不是产品,而是一个个编造出来的假历史。此间的文化之于旅游,在某种程度上,就像是实用主义的色素染料,需要的地方就染上几道,却并不细究该不该染,能不能染,染的对不对。

旅游属于综合性产业,是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在文旅融合的政策背景下,如何从旅游红利中分得一杯羹,成了许多行业瞩目的焦点。一些旅游项目为了文化而文化,为了融合而融合,却使得“文化旅游”显得既不文化,也不旅游。由于大多数游客对单一名胜景点往往只是一次性的游览,所以经营者也就急功近利地赚上一次性的快钱。于是,在各行各业的摩肩接踵下,在急功近利的浮躁空气中,一些名胜景点早已迷失于滚滚红尘,变成了同一副模样。

有人将乔家大院的摘牌,归咎于景区的商业化经营。然而,目前欧美国家对于旅游景点级别的评定,通常是通过由第三方具有商业性质的专业机构做出的,如我们所熟知的米其林等。景区的经营和监管评定都是通过商业化运营来完成的,并取得了不错的实际效果。在以市场经济为主体的消费环境下,商业化运作方式本身无可厚非,不应求全责备,而在文旅融合方面,则需要更加谨慎应对,在能融则融、宜融尽融的基础上,对融合对象进行评估,对于其中一些无法自然衔接融合的产业种类,不能强融,并应配套严格设置门槛准入制度。在融合的过程中,除了保留原有生态外,应在尊重历史事实的基础上创造独特的文化风格,如日本箱根的雕刻森林美术馆,既保留了温泉旅游的原汁原味,又通过现代美术的形式赋予其新的活力与价值,锦上添花,而不喧宾夺主。

此外,一些属于草根文化的技艺,原本自有其生长的空间和发展路径,倘若强使其与旅游相融,反倒会失去其自身原本茁壮的生命力。对于草根文化而言,最重要的是能够接地气,文旅融合能够使部分技艺文化得到发扬,但这并不具有普适性。此外,参与到各类旅游特色活动中,也不能从根本上使其在技艺和能力方面得到提升和振兴。天下武功,惟真不破。让本应扎根土壤的回归自然,也为属于庙堂文化的提供用武之地。削足适履,只会适得其反,让文化旅游变得“没有文化”。

古往今来,旅游与政治、历史、地理、经济、教育等领域关系密切,透过旅游,自是能够瞥见文化的吉光片羽。当文化作为旅游的认识对象时,是一种象征和比喻,而当旅游作为文化的实践对象时,又是一种过程与联系。旅游可以成为产业,但文化却无法于产业中尽然。文化透过旅游,必然经历于产业的手段,但这不是文化价值的唯一实现方式。

作者简介:象先,文路中的旅人,旅途中的文人。

版权声明:《洞见》系凤凰文化原创栏目,所有稿件均为独家授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