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得智慧讲堂》对话麦家:孤独成就了“中国谍战之父”

《舍得智慧讲堂》对话麦家:孤独成就了“中国谍战之父”

自动播放

麦家,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中国谍战文学之父,他的谍战小说《解密》打破了中国作家的海外销售记录,小说《暗算》荣获茅盾文学奖,以他作品改编的《暗算》、《风声》等影视剧家喻户晓。然而就在名声最盛的时候,麦家突然停笔,消失于公众的视野,在自己的院子里与阅读和孤独为伴。现在走进由舍得酒业与凤凰网联合推出的时代人物思维对话节目《舍得智慧讲堂》,本期对话麦家,解读他光鲜与归隐背后的舍与得。

童年的坎坷和疼痛,文字寻求交流与解脱

麦家的童年是疼痛的,1964年,麦家出生于浙江省富阳市大源镇蒋家门口村,爷爷是教徒,外公是地主,父亲是“右派”和反革命分子,在当时家庭政治地位比较低下,使他从小就被人歧视,没人愿意跟他交朋友,甚至连传道授业的老师也都污辱他。 在缺乏交流又备受欺辱的童年,他将内心的恐惧都写成了日记,童年的痛苦回忆,给麦家造成了不可逆的伤害,致使他开始写作,并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写作之中,在文字中寻求交流和解脱,只为安放自己的灵魂。

情报部门的独特经历,收获持久的创作动力

大学毕业后,麦家进入了某情报部门实习,看到了这群生活在世俗的阳光无法照射到的角落里的特殊军人,他们必须安于孤独与寂寞。

这段经历深深地印刻在了麦家的脑海里,麦家像是一个孤独的旁观者,收获了最持久的创作冲动,也对人与外在世界的关系有了新的认识,人具有社会属性,却又是孤立存在的。“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在他的文学作品中,麦家非常喜欢“封闭空间”的设定,他喜欢把角色放到一个“黑屋子”,独自利用工具寻求逃脱,他把角色孤立起来,与世俗生活所隔绝,在情报部门的工作使麦家的小说有着非常鲜明的个人风格。

耐住寂寞苦修,终成“中国谍战之父”

进入90年代,专心从事创作的麦家不但没有取得成功,甚至连一部作品都没有发表。他离群索居,苦行僧般的一遍又一遍地修改《解密》,成书20万字,他前后删了100万字。这种不合时宜的鲁莽举动,似乎暗示了他将为《解密》付出成倍的时间和心力,但是他从未能想到,这需要花费11年的漫长时间,前前后后修改17遍,受尽了折磨,这需要的不单单是毅力,还需要执着的信仰。

后来,随着麦家几部作品的发表,曾经无人问津的谍战小说变成了时代追捧的稀缺品。《解密》被翻译成33种语言,打破了中国作家的海外销售记录,是世界图书馆收藏量第一中文作品。他的书入选“企鹅经典文库”,这是继鲁迅、张爱玲之后,国内唯一的作家入选,这是文学意义上的成功,也是他可以引以为傲一辈子的荣耀。

由他编剧的电视剧《暗算》和根据他小说改编的电影《风声》掀起了中国当代谍战影视的狂潮,影响巨大。麦家成为了少有的能够将上世纪80年代先锋传统转移和安放在当下,并在当下激发出新的活力的作家。“茅盾文学奖”、“中国谍战之父”等等标签打在了麦家的身上,他修复了文学和大众之间的通道,使得文学的广泛和有效阅读重新成为可能。

诱惑会影响作家的判断,最终伤害到作品

年近40的麦家突然之间获得了巨大的知名度,尤其是在影视改编之后,优秀故事变得越来越值钱,甚至有人拿着300万现金来到他家门口,只为求他的署名,连好莱坞都会购买他的版权,一部作品卖出几千万也属正常,这种成功曾经让他陶醉、迷失,却也让他开始反思。

麦家发现自己身不由己的被裹胁到了名利场当中,数十年的孤独生活被突然打乱,很难安心去想一些问题。巨大的诱惑给麦家带来了很多的干扰,而作家最怕的恰恰就是浮躁,这会影响作家的判断,最终伤害到作品。

成名后的麦家开始飞速创作,两年的时间就出版了4本小说,就在这个时候,他的家庭发生了突变。2011年,麦家的父亲离世,他回到故乡,独自面对着父亲的牌位,朗读自己的新书,竟吃惊地发现书中谬误众多,麦家意识到名利给自己的文学创作带来了巨大的伤害,他开始怀念以前那种孤独却冷静的写作状态。

麦家意识到,在成名之后,自己似乎一直在被人推着走,父亲离世的当天自己还在被催稿,他已经完全不是为自己写作,而是带着巨大的目的去写作,其实这是很影响写作的纯粹性,也不可能写出好作品。事后去看自己当时的作品,麦家觉得这些作品没有任何意义和价值,唯一的意义就是接受教训。

直面内心才能重新出发

在被很多人追捧的情况下,麦家一度迷失了自己,放弃了对自己的要求,丢失了本来应该有的耐心,去迎合市场和利益。幸运的是他很快认识到了这一点,并且用了大半年的时间重新修订《刀尖》。在《开讲啦》节目中也毫不避讳地向所有观众道歉,承认自己作品的失败,选择直面内心,重新出发。

2011年之后,麦家沉寂8年,直到2019年才推出了自己的新作品《人生海海》,每当自己心情浮躁的时候,他都会回想自己曾经公开的誓言。他不停的告诉自己:不要浮躁,不要带着一些利益去做,写作的目的是为了安放自己的灵魂,而不是去获得那些外在的名和利。这令人想起博尔赫斯关于写作的观点:“我写作,不是为了名声,也不是为了特定的读者,我写作是为了光阴流逝使我心安。”

55岁的麦家经历了创作生涯的起伏,他孤独地书写,也感受过拥抱名利后的迷茫,他意识到作家是离不开孤独、离不开沉思的,如果没有那份沉思,这个作家肯定是没有价值的。麦家选择再次从社会的喧嚣中抽离,享受这份孤独而清醒的思考,并成就了自己对于文学更高的追求。这就是麦家的取舍之道。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正在凤凰网、爱奇艺热播的《舍得智慧讲堂》。《舍得智慧讲堂》作为舍得酒业打造的自主IP,是一个分享舍得智慧的平台。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