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得智慧讲堂》对话王潮歌:我来这世上不是为了做谁的妻子和谁的妈

《舍得智慧讲堂》对话王潮歌:我来这世上不是为了做谁的妻子和谁的妈

自动播放

王潮歌被誉为中国最具创新精神的导演,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她是核心创意成员之一。她开创实景演出的先河,《又见平遥》、《印象·刘三姐》、《又见国乐》等一系列作品,蜚声海内外,成为文化创意产业的成功范本。

在公众眼中,她是率性而为妙语连珠的魅力女性,在朋友和搭档眼中,她是永不倦怠要求苛刻的“疯子”,在团队成员眼中,她是无所不能创意无限的“王导”。但是荧幕背后,她却说自己是一棵安静的树,没有锋芒和攻击性。

她不顾世俗眼光和班主任谈恋爱,却囿于公公的身份一直努力证明自己;在子女教育上,她也不同于其他的女性,认为自己来到这世上不是为了当谁的妈或者当谁的妻子,而是为了当一个艺术家。到底是什么样的生活经历,造就了这样一位才华横溢又肆意生活的女性导演?现在走进由舍得酒业与凤凰网联合推出的时代人物思维对话节目《舍得智慧讲堂》本期对话导演王潮歌,了解她成长背后的故事。

因执导舞台剧被张艺谋看中 组成印象铁三角

2002年,王潮歌因导演的一场舞台剧被张艺谋看中,她和搭档樊跃与张艺谋组成了印象铁三角,在十年内创造了七个印象实景演出,大获好评,为当地带去了数十亿的产业规模。在印象刘三姐的演出地点阳朔,有十万人依靠着这部演出生活,随后王潮歌带来了她的独创大型情景体验剧《又见平遥》,再一次颠覆了观众的想象,也再一次让人感叹王潮歌的艺术造诣。

2018年7月,王潮歌指导的首个海外又见系列《又见马六甲》开启了第一场演出,至今已经售出超过一百万张演出门票,每年仅靠这场戏就吸引着120万游客来到马六甲。

王潮歌带着《又见国乐》到美国肯尼迪艺术中心演出后,他们的海报被永久地悬挂在肯尼迪艺术中心的光荣墙上。美国的《华盛顿邮报》用了整版来夸赞它。那个时候,王潮歌觉得自己最大的光荣是作为一个艺术家被认可了,这个艺术是中国的艺术,讲的是中国的事情,用的是我们中国的审美。

看过她的《又见平遥》、《又见敦煌》、《又见国乐》,就会明白王潮歌作品的根基是什么?

她坦言,最不愿意看到的就是自己的孩子说最美的是七个小矮人和白雪公主在一起的那条纱裙,最不愿意看见中国的二胡琵琶,大象无形、大音希声,写意留白,红墙绿瓦,变得不值一提,碎了一地。她希望她的作品能够让中国人的价值观、让中国人的审美被世界喜欢被世界承认。而这正是她所崇尚的价值观。

感谢身边人 允许自己肆意地生长

王潮歌曾经用老虎来形容张艺谋,用豹子来形容樊跃,但是当被问道如果用一种动物来形容自己的时候,王潮歌说“我不是动物,我是植物,我是一棵树。”

因为在外人看来,王潮歌是带着刺、带着锋芒的,但是实际上,她觉得她的内心从来都不是一个凶猛的动物,而是非常安静的,像树一样。

而这棵叫做王潮歌的树最幸运的地方在于,她可以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成长,“我都觉得特别幸运的是他们饶过了我,他们允许我长成了我原本的样子,他们允许我按我肆意的方式生活和工作,而不是非要修理我,把我修理成他们想要的样子。”

王潮歌的幸运尤其要归功于她的父亲。根据王潮歌的描述,她的父亲是那种在她数理化均不及格时,只看到她语文全班第一就非常满意的父亲,是那种看到她幼稚的第一篇诗作,会欣喜地称赞她就是未来的艾青的父亲。总而言之,他是让王潮歌认为自己从小就是“天赋异禀”的人。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成长,王潮歌从小就是一个情感充沛、个性张扬的人。

尤其是当王潮歌因为和自己的班主任谈恋爱而广受诟病的时候,家人的态度一直是王潮歌放肆去爱的后盾。

上学期间不顾世俗眼光和班主任谈恋爱

上世纪八十年代,师生恋还是一件十分骇人听闻的事情,正在北京广播学院读大三的王潮歌就和自己的班主任徐东谈起了恋爱。

1988年,20岁的王潮歌考入北京广播学院导演表演系。徐东也刚毕业到广播学院任教,刚好是王潮歌的班主任。大一那年教师节,王潮歌策划和班里的同学编排了一台晚会。徐东对王潮歌的印象是:这个漂亮女生很有才华!徐东不知道,王潮歌也在偷偷观察着他。徐东身高一米八几,外表儒雅,令情窦初开的王潮歌崇拜不已。

王潮歌向《舍得智慧讲堂》描述了他们爱情萌芽的小细节,当时两人去人艺看戏,中场休息的时候跑出去买冰棍,结果发现两人吃冰棍的习惯都很相像。后来去到徐东家里,发现他们家三屉桌,桌子上面写着繁体的中央戏剧学院,而王潮歌家的桌子上写着繁体的高教部,连桌子的码放、抽屉的分法都一模一样。

太多相似,让王潮歌和徐东感觉非常愉悦,他们都觉得找到了人生中的另一半。

背负着徐晓钟儿媳的压力 努力用作品证明自己

但是那个年代风气十分保守,女学生与未婚青年男教师之间如果多说几句话,都会引起风言风语。尤其徐东的父亲徐晓钟当时非常有名,他不光是中央戏剧学院的院长,还是一位非常杰出的导演,而作为导演系的学生,和徐晓钟的儿子谈恋爱,大家对王潮歌的看法就更不一样了。

于是,她就拼命地跟人解释,“其实我妈我爸也是局级,我妈是一个杂志社的社长,我爸是一个报纸的社长,跟他爸是一个级别,我爸也挺有名。”现在回想起来这令人有点啼笑皆非的解释,但是对于当时的王潮歌来说是一道过不去的坎,她背负着这样的压力,一直持续在她生命中很长时间,甚至在导演作品的时候从来不问徐晓钟的意见。

就像她曾经说过的“靠父母你可以成为公主,靠男人你可以成为皇后,只有靠自己你才可以成为女王。”她希望用自己的努力来撕下“徐晓钟儿媳妇”这个标签,用自己的作品来证明自己。

就在大三的时候,王潮歌与徐东第一次合作拍摄了电视剧《暑假里的故事》,更加让她确定徐东就是自己重要的另一半。而俩人共同做的这件事情也让王潮歌从花前月下,从非常在意别人的看法,迅速地转化到直面自己的内心,搞清楚自己到底追求的是什么。

另类的教育观 在亲情和艺术之间早有取舍

王潮歌一年有差不多一半的时间都在外地,有时需要在剧场驻扎三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所以她陪伴家人的方式就是把家人们也一起打包带走。

她说,“我不要扮演一个你们认为对的那个妈。”很多女性在努力成为一个好妻子、好母亲、好女儿,而顾不上去做一个好的自己。王潮歌却从不因为这样的问题困扰。

她常对女儿说,“我来这世上并不是为了给你当妈的,也不是为了给谁当老婆的,我首先要做艺术,我要做一个很好的艺术家,然后才是你妈,听明白了吗?”王潮歌的取舍非常清楚,她知道自己要什么,也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价值在哪里。

王潮歌之所以成为王潮歌,正是因为她对自己有清醒的认知,对目标有明确的追求,对价值有果断的取舍。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正在凤凰网、爱奇艺热播的《舍得智慧讲堂》。《舍得智慧讲堂》作为舍得酒业打造的自主IP,是一个分享舍得智慧的平台。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