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阅读评审团栏目,我们发布的是几位评审员对《中国哲学十五讲》一书的书评。
这本书是一部讲座体的中国哲学史。它源自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杨立华多年来讲授中国哲学史课程的讲稿和课堂录音,“十五讲”的形式对应着十五位中国古代哲学家,书中既有严谨的学理考证,又处处彰显着讲述者的个人趣味。
如何讲授中国哲学史,是一个大问题。而面对这样一本书,不同的读者也能读出不同的思考。所以,看一看几位评审员写下的文字吧。
同时,欢迎大家持续关注“评审团”,书评君期待,在这个栏目下,向所有人提供关于阅读的优质评价,也同新的优秀“书评人”共同成长。The Jury of Books
评审团
本期书目
《中国哲学十五讲》
《中国哲学十五讲》
作者:杨立华
版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9年3月
评审员
001
杨知奇
如何说中国哲学
“哲学”是个舶来词,原是日人用作英文“philosophy”的译名,那些我们常常提起的“中国哲学家”实际上对“哲学”的词义一无所知。那么,中国有没有哲学呢?这个话题注定没有惟一确定的答案。因为,我们不是讨论一件摆在那里的东西,仿佛掌握它的本质就获得了关于中国哲学的终极真理。因此,不如换个思路,不停留在抽象地讨论中国哲学是什么?而是回到实际,考察“中国哲学”名下的工作是怎么做的?《中国哲学十五讲》就是一个极有益的探索,既可以当中国哲学史读,也可以当中国哲学读。
作者选取十五位中国古代的哲学家,阐释了他们关注的根本问题,相关概念及其理论脉络。这些哲学家主要来自儒道,这或许和作者的研究领域集中在儒道有关。当然作者认为魏晋哲学家,如王弼嵇康等是超学派的,这是很明达的见解。本书值得多读几遍,最好可以换着法读,比如以分期,以学派,以问题等,这样会有不同的理解。我顺着目录读了一遍,谈点体会吧。
第一,作者呈现了哲学家的根本意向所在。一切哲学家的思想必是对某一哲学问题的答复。我们得此把柄,即可以将这个理论的内容一齐穿纽。作者在本书中讲出了每家学说的根源问题及发展历程,而不只是表面身份的延续。前者是问题的关联,如孔子的“性相近”到孟子的“尽心知性”,如明道“道学话语的建构”到伊川严格区分“形上形下”。后者,反观高教版的《中国哲学史》那种数祖宗地写法,云里雾里地认识了一堆名词,知道孔子是儒家,朱子是儒家,却弄不明白他们为什么都是儒家?儒家关心什么话题?(学说的一致性)。
第二,作者细读原典,同情地解释每家学说。作者认为王弼注《老子》的特点是“自觉接受文本的约束”以及“降低文本的多义性”。其实,本书的作者也是如此,尽量做到了以原典解释原典,这很难得。毕竟不少人谈中国哲学是打着原典的旗号,用名词解释名词。同情地解释文本不只是不轻易改变文本,更重要的是,能够做到真诚地阐释,没有曲说,没有虚美。如作者谈到“道可道”一句,说“不过是强调语言的哲学困境”“最大的争议在有名无名的句读”。谈及知行合一,只是说“阳明讲知行合一,从道理上讲没什么了不起的地方,但知行合一这个提法本身还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让哲学说中国话。既不是只用古汉语探讨古代中国的思想,如钟泰的《中国哲学史》;也不是完全援用西哲的主题,如《中国哲学概论》(曾春海等著,共五编:形上学、认识论、逻辑、伦理学和美学)。古文的语境已经丢失,哲学也不是自娱自乐或对事物性质的自然科学研究(无论是“道”还是“罗格斯”都涉及公共地谈论)。如果认为哲学是一种对概念的考察活动(二阶的),那么作者就是用现代汉语重新诠释中国古代的思想,例如道、仁、气、知、器等等,试图重新找回中国哲学的分量感,让我们知道中国哲学的那些概念在说什么。在此工作中,作者不回避西哲的概念,也没有理所当然地戴一副西洋的眼镜,更没有花式论证“一=one”。
另外,作者在第七讲中认为周子的《太极图》出自《参同契》的《水火匡图》不知何据?毛奇龄以唐开元间道士所作的《上方大洞真元妙经品》中有《太极先天之图》,乃合《水火匡廓》和《三五至精》两图而成,与周子《太极图》几乎全同。虽然,根据劳思光先生的说法二图本身无法确考,但《道藏》中可见《太极先天之图》,那就只能说《太极图》或由《太极先天之图》变出。有些说法没弄明白,比如第二讲解释《老子》的“有生于无”是“一切有限的肯定都来源无限的否定”,这里的“否定”似乎是日常意义上的用法而不是逻辑的,后者认为“这朵花是白色”的否定是并非“这朵花是白色”。那这里的“否定”是说可能性的丧失,生成是从无限的可能中落成一物?第五讲,作者既然认可王弼“法自然”的说法,是否认为“道法自然”是主谓宾结构,如果能说明会更好,因为这句的读法存在争议。以上是读书的体会,匆匆草成,恐难免不达意,希望通过之后的阅读能有补正。
阅读评分:8分(满分10分)
评审员
002
二三子 山东大学尼山学堂本科在读,
中国哲学爱好者,读牟宗三入坑。
《中国哲学十五讲》可以说是一种新的哲学书写形式的尝试。以人物为骨架的哲学史写作本来并不新颖,以问题为线索的哲学概论写作也已经有很多。但是正如杨立华教授此书题目取为“中国哲学十五讲”而非“中国哲学史十五讲”,他的用心似乎根本不在于像前辈学者那样爬梳史料,展现所谓以个体心灵为表现的“线性的、进化的”发展史,也不在于将概念、问题的流衍视为历史性和时代性的思想遗迹。过去讲老子,所能给予的最高的评价就是“朴素的唯物主义”,因为按照唯物主义观点的发展历程讲,古代的总归要比现代来的落后。这样的进化论视角,或许能够呈现出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的进步,但是却抹杀了哲人心灵的伟大。
在人类历史上像群星般璀璨的哲人们,是当代人无法企及也无缘见到的,正如列奥·施特劳斯所说的:“我们不可能是哲人,我们不可能得到最高形式的教育。可不要被一个事实蒙蔽了:我们经常碰到一些人,说他们是哲学家。这些人使用了一个宽泛的表达式,为图方便该表达式才显得必要。而他们的意思大概不过说他们是哲学系的成员。以为哲学系的成员就是哲学家,跟以为艺术系的成员就是艺术家,一样的可笑。我们不可能是哲人,但我们可以爱哲学;我们可以尝试哲学化。
这种哲学化,其原本和一种主要的方式,就在于倾听伟大哲人之间的谈话,或者更一般更谨慎地说,倾听最伟大心灵之间的谈话,从而也就在于研读伟大的书。我们应当倾听的最伟大的心灵。”哲人拥有我们人类心灵所能达到的最高程度,倘若能与这样的人存在于同一个时代,无论如何都是一件幸运的事情。所以哲学留给我们的财富,是具有普遍意义的价值——哲人对于他所处时代的关怀是一回事,哲人的思考对于今天的我们的启发又是一回事。我们必须看到哲学思考的当代价值,以及其对于塑造我们精神世界的意义。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值得庆幸的就是我们还能看到哲人们留下的经典,我们可以通过这些伟大心灵的结晶去贴近、去倾听他们的声音。杨立华教授这部书,恐怕就是怀着这样的企图心来写作的。
十五讲的篇幅,将历史上没那么重要的人物和思想排除在外,也将我们成见中所谓的“发展”、“脉络”、“联结”切碎、打断,十五讲,十五位哲学家,每一个个体都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和灵魂。对于人物生平介绍一带而过,直接进入其著作的结构和思想的理路,直抉出每一个人心灵的最直观概括出来:性与天道、以无为用、尽心知性、有无之辨、自立吾理、心外无理等等等等。丝毫不拖泥带水,丝毫不浪费时间,读者痛快,写作者想必也是酣畅淋漓的。
或许是为着通识性的考虑,这部书的深度还是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每每读到还可以更深入、更彻底的地方,写作者就戛然而止了。而且这部书的后半部分与宋明理学有关的八个人物的书写,与杨教授前书《宋明理学十五讲》有颇多重合之处,且因为篇幅变短,这八个人的部分比前书显得更局促些。不过瑕不掩瑜,这部书的最大价值,在于大胆地尝试以抉发哲人思考的普遍性的企图心来写作,我相信杨立华教授还在积蓄能量,在为更深入的、更具有原创性的、更能展现中国哲学当代价值的汉语哲学写作做准备。
阅读评分:8分(满分10分)
评审员
003
王凯歌
一个喜欢中国哲学的普通文艺青年
杨立华教授的《中国哲学十五讲》带有鲜明的个人风格,由于是课堂录音整理的文字,随处可见一些独到的个人见解与判断。例如他讲到老子的哲学体现了一种留白的智慧,以任何存在的“有”都是通过否定性来确立来解释“有生于无”,以及他以“自立吾理”概括程颢哲学的精神等等,都富有启发性。这样一些睿智的洞见散见于字里行间,给非专业的读者也能带来启迪,降低了进入中国哲学堂奥的门槛。
从哲学的立场来概括,《中国哲学十五讲》所揭橥的两点要义就在于:其一,中国哲学,尤其是宋明理学是一元论,是理一本论,凡是二元论的哲学都是不彻底的、未完成的哲学;其二,中国哲学需要清晰的概念界定与缜密的理性逻辑,需要分别,需要推证,不能太过于追求圆融,不能把本体的呈显完全诉诸于知觉和情感体验。因此,相较于“心即理”的心学,“性即理”的理学严格区分形而上与形而下,为宋明道学的理论建构和哲学发展开辟了巨大的思考空间,从而造就了真正思辨性的、深细详密的集大成的朱子哲学。由于这样的倾向,杨老师的哲学理路是侧重于程颐到朱熹一系注重概念分解与体系建构的路数,而对于程颢到陆九渊、王阳明一系注重逆觉体证与内在体验的路数颇有微词。
就我们来说,“性即理”的哲学恰恰不是彻底的一元论,因为它把形式原则(理、本体)与实现原则(心、主体)打成两橛,这也预示着程朱理学最终的失败。反而,推到最后,“心即理”的哲学才是彻底的一元论,因为在本体论上,心、性、情三者是一,三者统一于“本心”,这样一个既是道德实体又是宇宙本体的、即内在而超越的本心性体。
可以说,杨老师的哲学太理性了,以致于缺乏了情感上的感通,甚至会有些以理压情。例如在解释程颢的“以觉训仁”时,他特意强调知觉主要不是气质层面的感通,不是情感意义上的关联感通,而是对义理(生生之理)的体认和知觉。那也就是说,人对他人的同情的普遍性不是根源于气质的感通,而是根源于对生理之一贯的觉知和体认。然而若是这样讲,就把程颢的“感通之理”讲成康德式的纯粹理性了。殊不知,程颢说得“以觉训仁”是一种人对他人的直接关切,是疾痛相感,这种“觉”必然是夹杂着情感体验(以情才能通,戴震说“感通之道,存乎情也”)与理性认知(认同理的普遍性)的“体知”(杜维明语,embodied knowledge),而绝非只是对理的体认。牟宗三先生就以“逆觉体证”来说明这种当下即是、反身而诚的觉醒、觉知,可以称之为“智的直觉”,这是一种本体论的体证,由经验的感知一跃而升为本体的呈显。在这一点上,中西哲学形成了最大的区别,因为康德否认人有智的直觉。
然而,以觉训仁容易走向禅宗式的当下体悟,朱熹才坚决反对这种说法,认为这样说得太浑囵,而一定要把“仁”解释成“心之德、爱之理”。那么人所需要做的是去体认这个“生理”“爱理”。这样的解释确立了哲学的清晰性,但该逻辑发展下去就容易把理推向外在,成为外在于主体甚至压迫主体性的一种束缚与枷锁,朱熹理学走向“以理杀人”也是该逻辑无法避免的问题。这是心学兴起的问题意识,也是在回应“性即理”的程朱理学的问题中,心学发展了自己的哲学观。
心学的确是更圆融的。性即理的关键的问题就是心、性如何统一。性虽是人固有的本质倾向,却必须经由心的主动作用才能充分发挥出来。陆王心学的影响深远在于:能将天人一贯的道理落实到人心与天理的关联当中。人心的能动作用是天理的生生不已的直接呈显。
问题的关键在于,中国哲学的特质到底是什么?中国哲学到底是一种注重分解、概念辨析与理性推理的逻辑学呢?还是一种注重生命体验、愤悱感发的生命学问呢?牟宗三先生说朱熹哲学走向即物穷理是顺取的横摄的系统,是别子为宗,与思孟开启的逆取的本体纵贯系统是违背的,也许正是指的如此。若一味地强调分解性的逻辑,就容易把中国哲学对生命的内在体验的向度给遮蔽了。所以,心学追求圆融,程颢反对过度的分别,恰是中国哲学的特色。因为中国哲学本来就是即体即用、即工夫即本体的,中国哲学的理也是即存有即活动的,而非静态的存有之理。这也是牟宗三对中国哲学进行判教的苦心所在。
阅读评分:8分(满分10分)
评审员
004
思在
热爱哲学的人,无知的人。
杨立华老师讨论儒家,有一句话对我颇有启发,他说:儒家,一种合道理的生活方式。这句话未必是完整地概括了儒家的所有的特征,但是却告诉我这样一个朴素的道理:哲学,无论是中国哲学还是西方哲学,理论的建构是一方面,但我们不能忽视了它们的“用”——哲学与生活,并不遥远。
为什么在开头先说这么一些话呢?有人也许会很疑惑:我知道哲学和生活并不遥远,比如那些畅销的“哲学书”或者是一些“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哲学理论”,你这不是说了一句没什么意义的话吗?也许是吧,连我自己都这么“不太看好”哲学(不论是中国的还是西方的),毕竟哲学距离生活似乎真的是挺远的,以至于大家往往会认为哲学就是那些畅销书或“真理”,或者仅仅是一两句插科打诨,又或者仅仅是厚黑学、成功学告诉我们的“为人处世之道”。其实,哲学是这样的,它是一杯浓盐水,而大多数的人承受不住如此好的浓度,也承受不了不断稀释再稀释的淡盐水,而是满足于这样浓度的:一瓶水,一粒盐——大多数畅销的“哲学书”就是这样的,不过也好,就像杨立华老师说的:没有营养,好在无毒。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哲学和生活的关系。
就以中国哲学和生活的关系为例。中国哲学,我们似乎都有所了解:我一个中国人,怎么不了解点中国本土的哲学?——就似乎我们了解了那么一些中国哲学:张口两句论语闭口两句“道可道非常道”。我的观点又相反:我们和中国哲学的距离,反而比我们和西方哲学的距离要远,即便是我们可能并不知道很多西方哲学理论,这也是杨立华老师的书启发我的。
我们常常把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挂在嘴边,其实却常常没有注意过这么一个现实问题:我们是科学的,太科学的。这不是在反科学,而是再说,我们从幼儿园甚至胎教时期所所学的知识,大多数都是科学的,我们的思维方式,也往往自觉或不自觉的是科学的,而中国哲学“并不科学”——科学是西方近代以来经过四五百年的时间才形成的一种思维方式(社会形态、知识形态),它很有用,我们的生活很需要它,但这不意味着它是真理。中国哲学,离我们现在这个科学的时代,真的很遥远了,浩然正气、阴阳五行、天人合一、民胞物与、致良知,哪怕是存天理灭人欲,这样的传统的哲学范畴在我们看来是“不科学的”,至少是很难理解的。很多时候我会认为,传承中华文化,必须去传承其哲学,没有哲学的文化,是没有灵魂的文化。
另外,说一说读书,很多人读书图个乐子,图个速成,图个速效,但我想,既然都开卷了,为什么不读一些真正可以在生命力留下痕迹的东西呢?杨立华老师的这本书,虽然不能说是经典,但至少对于入门还是不错的。首先,无毒,其次,它真的“有点什么”、试图传达点什么,它更像一本导论,作为道路引导产生对哲学的兴趣,诱导人们去真正地了解哲学,而不是仅仅满足于现成的知识——尤其是那些(用陈嘉映老师的话说就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废话”。
阅读评分:8分(满分10分)
评审员
005
帅文兴
不懂人生,也不懂求根公式
《中国哲学十五讲》选择了十五位有代表性的中国哲学家及其思想予以介绍,主体部分还是儒家的哲学,基本贯穿“思孟《学》《庸》,宋明理学”一系。另外也有老庄等其他思想。浏览目录便可大概了解到,虽然书中也涉及了政治哲学、哲学语言等问题,但是作者着更多笔墨于“人”自身心灵的探讨,这也正是中国哲学最核心的内容。
下面是我在阅读这本书时重点思考的几个话题,在这里和大家分享。
快乐与愉悦
我曾经产生过一个疑问:人到底该不该追求“快乐”?特别是当每个人都在谈论复杂而宏伟的“理想”时,“追求快乐”就太让人难以启齿。
在这本书里,作者对《论语》的第一章做了解读,也正是对我的疑问的回答。首先,“快乐”和“愉悦”共同构成了“幸福”。“快乐”是外显的、短暂的、来源于外界的。而“愉悦”是内隐的、持久的、来源于对生活的整体感受。其次,作者认为《论语》这一章恰恰强调了“幸福在人生中的重要位置”,也就是说,人应当追求幸福,这是人的本质倾向。但是,追求幸福不等于“好逸恶劳”。对于“幸福”的内容,作者的观点和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相近,粗略划分都是包括“自我保存”和“自我实现”两个部分。“自我保存”满足基本的生存需要,再往高的追求就是达成“自我实现”。不过在儒家这一特殊文化环境下,当自我实现和自我保存构成根本性矛盾时,则应“有杀身以成仁”,选择“自我实现”。
作者在书中肯定了追求幸福的正当性,但是追求的幸福是有所区分的。拿儒家来说,他们更强调“愉悦”,而不是“无主于内”而“结外物”的“快乐”;并且,所追求的幸福也不是仅停留在自我保存上,而是更多指向“自我实现”所获得的幸福。
留白
儒家告诉我们要努力向前冲,相比之下道家就显得很不同。作者在书中至少有两次提到“留白”。这一点给我的教育意义很大。
王弼给《老子》的“道冲而用之或不盈”作注时说,“夫执一家之量者,不能全家;执一国之量者,不能成国。穷力举重,不能为用。……冲而用之,用乃不能穷。”
我相信对于我们大多数人而言,听多了“破釜沉舟”,做多了“一意孤行”,习惯了“全力以赴”,可现在却要开始学习如何“留白”。就像《老子》说的“企者不立,跨者不行”,做任何事都该留一些余地,一味地把自己逼上绝路,期待能够绝处逢生,其实这并不算是“智慧”。读到这里,我才想起很久以前和一位老师交流,她说,她不会“拼尽全力”做一件事,一般用60%的力就好。“因为当你竭尽全力去举一个重物,实际上已经不能让它发挥作用了。”
自主性
“自主性”,可能是作者使用频率最高的词语之一。在第一讲通过对“克己复礼”的分析,作者提出“仁就是人的主动性的体现,而仁者就是充分实现了他的主动性的人”。“仁”的“主动性”这种解释是我第一次见。但是往后读,发现不只是在“孔子的哲学”这一部分,后面也会多次提到,不过每次对它的理解会稍有不同。在“孔子的哲学”部分,“主动性”就是人们追求的“必然”,而不被偶然性左右,比如“我欲仁,斯仁至义。”在“孟子的哲学”里,“主动性”就是充分发挥“思”的作用,也即“尽心”,从而避免直接沦入感官世界中。在“庄子的哲学”里,“主动性”就是“无所待”。在“嵇康的哲学”里,“自主性”更多体现在“有主于中”,不然,“外物虽丰,衰亦备矣”。还有邵鄘表达的“人主用,万物主体”、程颢的“自反意识”等等,也都在强调人的“主动性”。
中国哲学是追求此世的,按照胡适的话说,中国哲学是人生哲学。由于这个特性,历代很多哲学家都十分注重“自主性”,强调人要树立起自己的“主心骨”。这对我们极有启发意义,提醒我们要思考如何在纷繁杂乱的世界里保持自我,如何有自己的想法和态度,甚至如何尊重自己的内心,不轻易被外界所干扰。
复礼
人们在渐渐厌倦甚至废弃一些传统习俗。比如在鲁迅的《阿长与〈山海经〉》中,“我”就对新年早上起来要问好等等规矩弄得很不耐烦。现在有人把一些旧的规矩叫做“繁文缛节”,甚至是扩大到整个“传统”。“存在即合理”的理念早已不适用。但是看多了动不动拿“传统”说事,我也开始思考“传统”难道注定就会被淘汰吗?
作者在对“克己复礼”做解释时,将“礼”理解为生活的形式感,是“礼”赋予了人的基本生活以“恰当”的形式。但是所谓的“恰当”是有时代性的。很多以前的“习惯”或者“常识”在现在来看就有不尽合理之处。比如,书中举的清明烧钱扫祭的例子。但是确实在“传统”面前,再理性的人也会遵守,而不会从“科学”的角度去违背它。
我们常说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这么久的岁月也给我们留下了太多“习俗”和“规矩”。尽管时代在进步,科技越来越发达,人们看起来也越来越“理性”,但是科学并不能规定一切,科学不是在任何时候都可以成为“原则”的。莎士比亚说“思虑太多会失去做人的乐趣。”同样,“极端理性”也会失去做人的乐趣。因此,对于传统文化,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只要是“旧的”就要排斥,“复礼”在某种程度上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我推荐杨立华教授的《中国哲学十五讲》这本书,读后它能带给我很多反思。
我们从小学就开始背《论语》,在中学学历史、讨论宋明理学,大学阶段听通识课,甚至在日常人们的言谈中我们都会有意无意地接触着“中国哲学”。它听起来很“高大”,但是我们又无时无刻不在它的影响下生活着。我之前看过冯友兰先生、胡适先生、张丽珠教授写的中国哲学方面的书籍,在读完杨立华教授的这本书后,回想我对于中国哲学的认识过程,就像在拼一块五彩斑斓的拼图。我的理解永远都是动态着的,新读一本,就有新的收获。比如《中国哲学十五讲》 这本书就让我对于周敦颐的“太极诚体”、邵鄘的“体用”概念、儒家对佛家的批判等有了更多的了解。书中内容还涉及到专业的考据、校勘等,能感受到作者在全书的写作中,始终保持着的客观、谦虚的治学态度,是非常令人敬佩的。
同时,也有一点问题需要提。正如作者所讲,哲学语言有时会言不尽意,因此这部书在个别阐述上难免会不那么明了,当然,很有可能这是受制于我自身的阅读能力。
另外,通过阅读,我也总结了一些读书需要注意的问题。一是要用“平等的眼光”。这也正是蔡元培先生为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作序时所说的,我们不能以儒家的角度去评判墨家,不能因为认可孔子的思想而排斥诸子。不只是编书的人要“平等、客观”,我们作为读者也要耐心、虚心地去阅读和体会。二是不可“断章取义”。这点作者在书中也提到了,比如直到现在都有很多人批判程颐说的“饿死事小,失节极大”。但事实是程颐也没有“误以为”的这么苛刻。他就不赞成因为小事出妻,他说出妻得考虑她今后的生路,让她得有再嫁的可能。
中国哲学从没有个“标准”,它不会告诉我们哪家之言就是百分之百正确,也不可通过“计算”去掂量谁说得更“对”。我们或许可以“读懂”书上的哲学道理,但是一定还需“知行合一”,最后得身体力行在实践中感悟才好,也即王阳明说的“事上练”。
再次推荐杨立华教授的《中国哲学十五讲》。
阅读评分:8分(满分10分)
终审意见
这一期的几位评审员,竟不约而同地打出了完全一致的分数。所以《中国哲学十五讲》的平均得分为——8分(满分10分)。
从分数和书评内容来看,大家都给以了相当的肯定,也都从这本书中得到了各自的启发,延伸出了各自不同的思考。由于时代、语言和思维方式的嬗变,中国哲学对普通读者的阅读门槛变高了,与生活的距离也仿佛变远了。但是,它仍然影响着我们,也仍然有着进行充分解读和体悟的空间。
你们读过书评后有何感想?欢迎在留言区留下你的鼓励与批评!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