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法文化之春:创新之年,向女性艺术家致敬

2019中法文化之春:创新之年,向女性艺术家致敬

2019中法文化之春:创新之年,向女性艺术家致敬

图片来源:法国文化网

4月11日,第14届中法文化之春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举行,法国驻华使馆文化教育合作参赞-法国文化中心主任罗文哲、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馆长田霏宇、知名演员赵薇等嘉宾悉数到场。今年中法文化交流之春的宣传大使分别由演员赵薇、造型艺术家徐冰和音乐人、制作人高晓松担任。

“中法文化之春”

(又名“中法文化交流之春”)

的法语原意是“交叉路口”,诠释了该活动处于中法两国道路、语言和艺术影响的交汇位置。这是一项由中国与法国合作举办的经常性的文化交流活动,旨在通过视觉艺术和舞台艺术等表现形式,全面推进中法文化的交流和互动。活动脱胎于中法文化年,由法兰西共和国总统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倡议,于2006年正式创立。“中法文化之春”至今已举办13届,累计吸引超过1.5千万名观众。

今年,中法文化之春将在中国35座城市开展50个项目,覆盖展览、音乐、戏剧、舞蹈、电影、图书、古典及现代音乐等多个领域。法国驻华大使黎想在致辞中表示,“今年艺术节的节目数量之多、质量之高让人惊叹。”以下是今年活动的三大亮点:

经典与前卫

既有艺术史上的璀璨群星,也有未来艺术界的冉冉新星,本届中法文化之春打破时空界限,为中国观众带来兼具过去与未来、经典与前卫的法国艺术之美。

2019中法文化之春:创新之年,向女性艺术家致敬

毕加索油画《吻》。图片来源:法国文化网

1. 展览“毕加索——一位天才的诞生”

6月15日开始,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将迎来国内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毕加索作品展。此次展览由巴黎国立毕加索美术馆藏品总监艾米莉亚·菲利普策划,全面回顾毕加索创作生涯的前三十年,尤其是“蓝色”和“粉色”时期。

地点:北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

时间:6月15日-9月1日

2. “简约·变革·姿态”——支架/表面艺术运动在华首个展览

“支架/表面”是20世纪中的一场重大艺术运动,本展将是中国首次举办关于该运动相关的展览,地点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画家为主体的一群艺术家决定完成二十世纪初开始的图像空间解构工作,并彻底抛弃五个世纪以来的传统载体:绘画。这一思考也同样适用于雕塑,比如雕塑所允许使用的材料的范围和必须配备的雕塑底座。展览的重点是1966年至1975年期间以“支架/表面”为标签的艺术家们。这些艺术家因为友谊和生活在同一地方而聚集在一起,他们的激进性、朴素性和政治介入的态度在当今重新唤醒并引起国际公众的兴趣。

地点:北京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时间:5月21日-8月20日

3. 第三届马塞尔·杜尚奖艺术家展

当代艺术方面,马塞尔·杜尚提名作品精选展“沿着本没有的路前进”将今年艺术节的帷幕进行呈现。第一站在北京红砖美术馆举办,第二站将去往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此次展览由图卢兹奥克西塔尼大区现当代艺术博物馆馆长安娜贝勒·特内兹策展,展览精选了部分作品,是一次马塞尔·杜尚奖获奖艺术家的发现之旅,它回应了西班牙诗人安东尼奥·马查多的一句诗词,“行路的人啊,世上本没有路”。自2000年马塞尔·杜尚奖设立以来,已有逾70位艺术家获奖,该奖是法国艺术国际传播协会

(ADIAF)

和蓬皮杜艺术中心合作的成果,旨在鼓励和支持法国当代艺术的创作。

地点:北京红砖美术馆时间:4月27日-6月23日

地点: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时间:9月6日-10月20日

中法交融

近年来,中法两国的密切联系不仅体现在贸易往来上,更体现在日益频繁的大学、教育和文化交流中。在中西文化的碰撞中,艺术家们充分挖掘资源,为观众带来精彩的视听盛宴。

2019中法文化之春:创新之年,向女性艺术家致敬

《庞氏骗局》剧照。图片来源:法国文化网

1. 《庞氏骗局》中国版

《庞氏骗局》由大卫·莱斯高创作并导演,重现20世纪初意大利裔移民查尔斯·庞兹在美国波士顿策划的著名金融骗局。金融泡沫,投机倒把,虚伪和无情,大卫·莱斯高竟然用歌舞剧的形式将其表现得淋漓尽致。中文版由著名演员蒋雯丽担纲,反串饰演查尔斯·庞兹,其妻的角色由歌手江映蓉饰演。她们唱歌跳舞,好不欢快。

地点:北京,郑州,沈阳,太原,惠州,杭州,苏州,温州,长沙,海口

时间:4月26日-6月30日

2. 莫扎特歌剧作品《唐璜》

无独有偶,同样是上世纪20年代,同样跟意大利有关系。洛朗·拉法格让莫扎特的经典作品重焕生机,把唐璜的故事搬到了上世纪20年代的意大利。《唐璜》此次在中国首演,由中国的交响乐团和中法艺术家携手演绎,是2019华南地区中法文化之春的闭幕大戏。

地点:广州大剧院

时间:7月6日-7日

2019中法文化之春:创新之年,向女性艺术家致敬

《三体||黑暗森林》。图片来源:法国文化网

3. 刘慈欣小说改编《三体||黑暗森林》

法国当代舞蹈代表人物菲立普·德库弗列挑战改编刘慈欣的雨果奖获奖小说《三体》。在这部以文化大革命作为起点、以宇宙湮灭作为结尾的史诗作品中,刘慈欣提出了这个终极问题:在得知将要毁灭的情况下,人类有能力运用集体和个人的力量重建世界吗?德库弗列力图避免落入科幻作品的冷清审美之中,营造一个更温暖、更有视觉美感的世界。

地点:上海,北京

时间:4月12日-6月3日

4. 谭盾执棒里昂国立管弦乐团

中国著名作曲家、指挥家谭盾将指挥里昂国立管弦乐团在六座中国城市中进行一次史无前例的巡演,其中包括西安、敦煌、长沙和北京等地。演出曲目:《敦煌·慈悲颂》,这是第一部以中文及梵文吟唱的东方旋律。

地点:西安,青岛,北京,敦煌,上海,长沙

时间:6月9日-22日

向女性艺术家致敬

今年的中法文化之春让人们看到一个振奋人心的现实:女性在艺术和文化世界中越来越积极参与,引人注目。罗文哲介绍道,“向女性致敬的想法源自对现状的反思。长期以来,其实人们很难看到女性担任诸如交响乐团团长这样的艺术界要职,但实际上许多女性也拥有高超的技艺和才华,她们应该被平等关注,应该得到承认,这是我们设计的初衷,这也应该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现象。”

2019中法文化之春:创新之年,向女性艺术家致敬

《德加的小舞女》。图片来源:法国文化网

1. 拉法艾拉·德娄内舞蹈作品《德加的小舞女》

舞蹈家和编舞家拉法艾拉·德娄内用舞蹈记录她所在的时代。此次她带来自己编舞的作品《德加的小舞女》,灵感来自埃德加·德加创作于1875-1880年间的雕塑。古典芭蕾舞演员出身的德娄内一直在不断突破边界,从芭蕾舞蹈到嘻哈霹雳舞,舞蹈是她探索身体动作和个体研究的试验田。她如此说道:“在这个不断追求安心踏实的世界里,我看到一个机会,一个走向丰富、兼收并蓄、多种多样和开放的机会。”

地点:杭州,武汉,北京

时间:4月27日-5月4日

2019中法文化之春:创新之年,向女性艺术家致敬

克莱尔·勒瓦歇。图片来源:法国文化网

2. 克莱尔·勒瓦歇指挥北京交响乐团

2019 年,正值法国浪漫派交响音乐大师柏辽兹逝世150 周年纪念之际,克莱尔·勒瓦歇将通过指挥柏辽兹的作品向中国观众展示这位天才惊世不朽的音乐传奇。

地点:呼和浩特,北京,重庆,淄博,福州

时间:6月5日-15日

3. 话剧《天窗》

《天窗》最初由英国国家剧院制作于1995 年,获得巨大成功。剧本出自著名导演、编剧大卫·黑尔之手,讲述了后撒切尔时期的阶级和性别斗争。大卫·黑尔延续了英国政治和生活戏剧的优秀传统,将两个深深相爱却又因各自阶级和价值观差异而陷入分歧的人物形象刻画得细致入微。此次改编是法国导演克劳迪娅·斯达文斯基和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二度合作。2015 年,她首次携手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将大卫·哈罗尔的《黑鸟》搬上了中国舞台,该剧随后在全国巡演。

地点:上海话剧艺术中心

时间:6月11日-7月7日

除上述活动外,诸如《B计划》的马戏/亲子节目,爵士与当代音乐表演,法国电影展映等单元都有异彩纷呈的内容向观众呈现。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活动不仅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大都市举办,还兼顾到一些在国际上不那么知名的文化城市。本届中法文化之春首次走入温州和惠州,带来《庞氏骗局》和《正午的时分》两部作品。

中法两国利益契合点多,合作互补性强。法国驻华使馆文化教育合作参赞罗文哲先生表示,“中法文化之春希望推出与以往全球化标准化不同的项目,着力展示过去和现在的那些别具一格的作品和艺术家,力求给观众带来最大的满足,当然也是为了激励人们对艺术进行批评反思,因为艺术也是获得‘解放性’知识的一种形式。文化远远不是将个体禁锢在‘集体命运’或被赋予的‘民族身份’中的绝对存在,而是摆脱一切权力控制、由其本身进行思考的方式。”

资料参考

法国文化网:https://www.faguowenhua.com/zh-hans

作者:新京报记者吴鑫实习记者郑芩

编辑:西西

校对:翟永军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