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台北的30本书:岛屿的沉思与世界的迷惘

来自台北的30本书:岛屿的沉思与世界的迷惘

2月12日到17日,一年一度的台北国际书展如期举行,来自52个国家和地区的735家出版社参加了这场文化盛会,超58万人次参观,创下历年之最。凤凰网文化如往年一样,对本届书展进行了全程报道,让大陆读者能够第一时间感受到对岸书香。

2019台北书展主题海报

我们也对台北书展以及台湾出版现状进行了一些粗浅的观察。尽管台湾每年出版约40000种图书,但较之于出版业持续增长、国内写作群体和国际版权交易越来越活跃的大陆,无论体量还是速度都无法比拟。而且如今大陆的出版行业在视野和思路上愈加开阔、敏锐、灵活,也更注重图书的装帧设计与营销宣传,许多台版书曾经的优势正在慢慢减弱。因此,虽然台北书展依然展现出蓬勃的活力,但在上海书展、北京书展、深圳书博会、南国书香节的崛起之下,已褪去了几分惊艳。

即便如此,台湾的文化和出版仍有许多值得尊敬和学习的地方。比如在细节的处理上,台版书整体要比大陆精细雅致;又如,大陆因为审查尺度的限制,在题材的丰富性和内容的自由度上依然没有竞争力。最为重要的是,台北书展上人头攒动的读者,无时无刻不在体现着台湾社会浓厚的阅读氛围。

在摩肩接踵的人潮中,我们走遍了书展的各个角落,从浩如烟海的书籍中精心挑选了30本推荐给读者,让没有机会来到现场的朋友也能获取好书讯息,同时为大陆的文化发展提供些许可资参照的样本。这30本书涉及各种学科、题目、体裁,并包中外,兼顾价值与趣味,尽可能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当然,所选图书难免局限于我们自身的趣味和水平,偏颇与疏漏还请大家包涵。

读书正好,书香永远不会散去。

《母乳与牛奶:近代中国母亲角色的重塑(1895-1937)》,卢淑樱著,中华书局(香港)有限公司2018-5

今天的人大概不会想到,哺乳这件事上居然关系着中国的近代化问题。我们已经非常习惯了的牛奶喂养,其实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才作为一种西方的物质和饮食文化在中国兴起,而这种新的哺育方式也颠覆了清末以来妇女亲自乳儿的良母标准,并带动了一系列社会文化的转变。

《母乳与牛奶:近代中国母亲角色的重塑(1895-1937)》一书作为妇女史的一部分,不仅为母亲历史补白,更以妇女作为母亲的眼光探索近代中国的社会变化。作者整理了那个时代以哺育为题的生活记录、电影、照片、漫画等资料,还原出一个较全面的近代中国母婴史。通过这段历史我们可以多一个角度理解昨天和今天的中国。

《知识分子的思想转变:新中国初期的潘光旦、费孝通及其周围》,聂莉莉著,聂晓华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18-7

1949是一个巨变的年头,除了政权更迭、社会革新,国人的思想也经历着新的洗礼。知识分子作为思想的源头与核心,自然是这场思想改造运动的重点。此书聚焦于建国初期的潘光旦、费孝通等社会学者,追踪了民国时期的知识分子与社会主义体制相遇后改变的治学、思想甚至人生轨迹,重新思考中国革命的意义。

作者聂莉莉是费孝通先生的硕士学生,并由费孝通介绍到东京大学读博。相信她对于费孝通以及“师爷”潘光旦的研究会比旁人更容易获得来自当事人的一手资料,也更容易体会研究对象在历史时刻下的内心世界。

《麻风医生与巨变中国:后帝国实验下的疾病隐喻与防疫历史》,刘绍华著,卫城出版社2018-10

1950年之前的中国,麻风病肆虐。不同于其它传染病,麻风会导致患者的容貌肢体溃烂变形,甚至变得狰狞恐怖,因此常令人闻之色变,并被高度污名化,自古以来,几乎每个社会都采用严厉的驱逐、隔离,甚至扑杀手段,将麻风病人清除出社会。而从1950年代开始,社会主义中国用30年时间成功地将麻风传染率降到万分之一以下。这一切究竟是如何办到的?中国的成就带给世人什么意义?

人类学家刘绍华继《我的凉山兄弟》之后,再度推出重磅作品《麻风医生与巨变中国:后帝国实验下的疾病隐喻与防疫历史》,走近社会主义中国的麻风防疫运动。刘绍华通过对各地麻风聚落、防治机构和四十五位资深麻风医生的探访,一砖一瓦构建起了社会主义中国的麻风防疫史,继而深入探究了麻风防治背后国家政治、公共卫生与个人身体之间的互动纠缠。所谓“后帝国实验”,正是用来说明社会主义中国的麻风疗法及防疫机制,深受反帝制、反西方殖民帝国等“后帝国”论述的影响。中国扫除麻风病的过程不但延续着历史遗留的道德隠喻,同时纠缠着不同时期的政治意识形态,包括国族主义、阶级政治、科学主义与战后的全球主流卫生论述。

《板荡时代的抒情:抗战时期的香港与文学》,陈智德著,中华书局(香港)有限公司2018-1

长期以来香港总是被想当然地视为文化沙漠,似乎这片商业高度发达的土地完全被资本垄断,已经没有种植精神之花的多余空间。但事实并非如此,当代香港其实有着独特而多元的文化生态,历史上的香港也是重要的文化港湾,在整个中国文化史中扮演过关键的角色。

抗战时期的香港与文学就曾经呈现出特别的文化面貌。《板荡时代的抒情:抗战时期的香港与文学》从文学史料入手,挖掘并讲述了抗战爆发后的香港如何成为抗战文艺的“据点”以及当中的意义。书中分述了不同流派、不同艺术取向的作家,介绍其主要作品,追溯文学观念的渊源和发展,如国防文学、抗战文学在香港的讨论,也考掘、整理作家的经历,所论及的人物、刊物和作品,既包括新文学范围内新诗、小说、散文、戏剧、评论,也包括旧体文学、儿童文学和电影。书中提到的作家,既包括南来作家如戴望舒、徐迟、陈残云、茅盾、夏衍、叶灵凤、柳亚子等,也包括本土成长的文艺青年如李育中、望云(张吻冰)、鸥外鸥、侣伦、舒巷城、刘火子、古卓仑等。在“板荡”的岁月中,他们共同谱写了一段香港文学史上可贵的“抒情记忆”。

《冷战光影: 地缘政治下的香港电影审查史》,李淑敏,邝健铭译,季风带文化有限公司2019-2

冷战之中,没有地方是孤岛。

《冷战光影》一书梳理1945年到1978年的香港电影审查史,当中特别着重检查员小组与审核委员会的运作。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政治角色使香港成为冷战中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同时争取、较量的意识形态战场,因此香港通过电影审查,意在树立中立形象从而保护香港免受地缘政治波动的影响。而由此形成并不断变化的审查制度,也形塑着香港的电影市场与社会文化。

《黄昏未晚:后九七香港电影》,彭丽君著,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18-7

香港电影曾是华语电影的先驱,无论类型、题材,还是导演、明星,都经历过辉煌的黄金时代。但如今的香港电影却荣光不再,导演演员纷纷北上,优势题材限于陈旧,影坛新人后继乏力。《黄昏未晚:后九七香港电影》一书从文化研究的角度出发,剖析香港电影在近年的发展和境遇,探讨电影文本、电影工作者和电影工业的不同尝试和进退失据的困境。通过对香港电影多角度的阅读,此书特别着眼于香港本土身份在全球跨国电影和大中华跨境制作中的挣扎和探索。在一片萧条和衰败的气氛中,这个工业还有着惊人的柔韧性和生命力。究竟现在的香港电影是黄昏迟暮,还是冲在重生的当头?作者显然希望将其中的复杂性呈现出来,也希望从一个微观和在地的角度,重新探讨电影和社会的关系,呈现香港文化的意义和潜质。

《当日出日落同步上演: 致香港流行文化(2012-2017)》,阿果著,突破出版社2018-5

流行文化从来不是风花雪月,而是社会气候环境的晴雨表。一个社会看什么电视台,有怎样的电视节目,听什么样的歌,其实都是一种政治。2012至2017年,是香港回归第二个10年中重要的5年,回看这5年的流行文化,能从中窥见今日香港的悄然变化,理解其中隐秘的城市心事。

《台湾的想象地理》,邓津华著,杨雅婷译,台大出版中心2018-1

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是我们从小就受到的教育,在我们的意识里“中国”的概念是天然的。然而事实上一直到清初,台湾都被视为远隔于海外的丸泥小岛,直到十九世纪末,台湾才成为清廷版图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那么在这两百年间,大清帝国的人们对台湾的印象到底历经了怎样的转变?

此书以清代所留下的旅游书写、地志图像为中心,透过文人笔下对台湾风土民情、自然景象,及原住民描写的再现──如性别倒错、种族论述、文化优劣等──探讨这些文本在清朝版图扩张过程以及族群差异的意识形态中所扮演的关键角色,同时解析清初的国家意识及主权思维。

《幽暗国度:障碍者的爱与性》,陈昭如著,卫城出版2018-4

对残障人士的关怀无疑是文明的进步,只是我们仍处在文明的初级阶段,所有的理性意识与制度构建只留意到了残障人士的生存问题,却忽略了他们也和正常人一样有着爱与性的欲望。

《幽暗国度:障碍者的爱与性》的作者陈昭如在深入追踪特教学校性侵案后,展开了对障碍者性课题的认识与思索。即使是那些曾经受到性侵害的障碍者,对身体的亲密依然抱有热烈的渴望,而非我们想象中与性无关的生物。作者从她与障碍者的亲身经历出发,访谈了家长、社工、教师、障碍团体,以及各种障别的主角,用一个一个真实故事,层层体现这个课题的复杂与两难困境,。

《台湾女鬼: 民俗学里的女鬼意象》,陈秀华著,台湾东贩2018-6

对传统女子而言,化作厉鬼是唯一得到自由与力量的方法。

民间众多的女鬼故事,大多是女子因为生前受限于传统礼教与生理的弱势,受尽屈辱并不得善终后,被迫成了可怖的厉鬼逗留于阳世间,借由自己或求助活人满足生前的愿望。这彷佛也说明传统下的女性,受限于父权体制,唯有到了另一个世界,生前的委屈才能得到平复的悲哀……书中列举出隧道、校园、水边、山中等处的女鬼传说,剖析民间之于女鬼的意象——那些鬼的身上不过都是人间的委屈与愁怨。

《春风少年歌:日治时期台湾少年小说读本》,张我军等著,陈采莹编,文讯杂志社2018-11

这是一本儿童文学,是日治时期的台湾孩子阅读的文字。张我军、杨守愚、杨云萍、杨逵、张文环、翁闹、龙瑛宗、巫永福、吕赫若等九位作家共十七篇作品,他们在从事文学创作的同时,也关照到儿童世界的阅读和书写,开启少年小说写作的先河,不约而同聚焦在启蒙与成长两大主题。新文学作家们在这块园地里播下第一代的种子,结出了丰美的果实。

《柏林1936:纳粹神话与希特勒的夏日奥运》,奥利弗·希尔麦斯著,傅熙理译,猫头鹰出版社2017-9

1936年的柏林奥运会,惊艳了许多世人,大家看到的是希特勒和他的政府是完全的和平爱好者,是民族融合大家族里可靠的一份子。“禁止犹太人”的标语消失了,摇摆乐的音调取代了纳粹党党歌响彻大街小巷。许多人相信了希特勒的和平宣言,美国妇女情不自禁地强吻希特勒,维也纳游客为希特勒而热泪盈框。

但这一切其实都是骗局,是人为制造出来神话希特勒和第三帝国的一场夏日盛宴。当奥林匹克体育场内的群众大声欢呼时,城外正悄悄地修建着集中营;纳粹党告诫各方,不得展现出一点歧视黑人运动员的样子,却在场上排斥犹太运动员;为了震慑罪犯并树立良好治安形象,绑架犯被集中执行死刑,媒体却被要求不得大肆张扬;盛会进行的16天中,柏林国家警察局依旧每日报告:“裁缝华特・哈尔福,涉嫌对他太太说了这句话:‘现在一定要把希特勒干掉,就像暗杀英国国王那样。’一旦对这项指控有可靠的证人出现,立即下令逮补哈尔福。”无数名人显贵与无名小卒,都活在无所不在的镜头下……更多的秋后算账,都在奥运结束之后逐渐展开,一场空前的战争也已蓄势待发。

“那是一场精神上的瘟疫,看不见,而且无法认知,就像死亡。”

《偷书贼:建构统治者神话的文化洗劫与记忆消灭》,安德斯‧李戴尔著,王约译,马可波罗文化2018-3

“只要控制书籍的流传,就能有效控制思想。”

2009年,安德斯‧李戴尔开始追查散落在各地、被纳粹占为己有的艺术珍品,随着这些文化宝藏陆续归还原主,李戴尔意外发现,除了艺术品与古董被掠夺外,还有大量书籍被深藏在图书馆里。这些馆藏规模极大,从大西洋岸到黑海边,自阿姆斯特丹、巴黎、罗马、塞萨洛尼基到维尔纽斯,所有文化出版重镇全被洗劫一空。

为了建构德意志帝国的正当性与统治者的不败神话,纳粹不仅要摧毁敌人的文化资产,更以偷窃、霸占与扭曲等手段,将图书馆与档案库、历史、传统与记忆全面纳为己有,强制改写他们的历史,进一步验证雅利安人的崇高与伟大。根据纳粹的思想领袖罗森堡的规划与研究,以柏林为起点,开启了全世界史无前例、规模最大的偷书计划……

《为第三帝国服务:希特勒与科学家的拉锯战》,菲利普·鲍尔著,张毓如译,麦田出版公司2017-2

被反犹太人法律所排除的犹太科学家包括爱因斯坦等人,可以在今日许多物理定律、原则、奖项、化学元素上看到他们的名字。这些成就卓越的科学家离开德国后,造成德国科学界元气大伤,而非犹太的科学家们选择留下来,未能和离开的同事们一起并肩作战。

当科学家面对纳粹统治,应该共谋还是抵抗?科学家与邪恶政权之间的距离该如何测量?

本书作者选择三位诺贝尔奖得主、杰出的德国物理学家:彼得·德拜、马克斯·普朗克和华纳·海森堡为主角,他们既非英雄也非坏蛋,所以关于生活在第三帝国的现实或是有关科学与政治的关系,都让人有所启发。许多科学家至今仍坚持他们的工作无关政治,但厌恶政治参与常常会让政府更容易操弄一切。这三位科学家的个人历史让我们以不同的角度,审视大多数科学家面对集权政治时应该如何自处。

《叛逃共和国:柏林围墙下的隧道脱逃行动》,葛瑞格·米歇尔著,张毓如译,马可波罗文化2017-8

1962年夏天,距离柏林墙修建已一年,一群大胆的西德年轻人想出一个计划。他们打算在柏林墙下挖一条隧道,冒着入狱、被秘密警察折磨、甚至死亡的危险,去解救生活在东德的亲人、爱人、朋友与陌生人。

美国的两家电视台,NBC与CBS在得知这个秘密计划之后,都希望能够第一手报导这条通往自由的“秘密隧道”。为了拥有拍摄逃亡经过的独家报导权,两家公司各自提供了资金。然而就在此时,美国政府的黑手却伸入了这个计划,总统肯尼迪企图撤销这两部纪录片,他考虑到若公开纪录片,将导致冷战局势紧张或者被迫与苏联展开军事对峙。

作者葛瑞格·米歇尔基于大量德国国家安全部档案、美国国家档案与对隧道挖掘者的采访,将那段秘密的历史打捞出来,并尝试捕捉柏林人日常生活中的希望与恐惧、秘密警察的恐怖控制、新闻自由与国家安全间的扞格、美苏间诡谲多变的紧张情势。曾在古拉格集中营服役四年的隧道工人、卧底在隧道挖掘组织中的史塔西网民、德国传奇的自行车国手、斯坦福大学来的美国交换学生,以及不可一世的赫鲁晓夫与藏在背后的肯尼迪,纷纷出现在故事当中,一幕幕情节如电影片段般闪现,展示着那个冷战时代。

《巴黎》,艾力克·菲耶著,陈太乙译,卫城出版社2018-11

1944年,苏联红军进军巴黎,这座光明之城从此分裂成东城与西城,东城实行社会主义制度,西城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东巴黎的小说家穆尔凡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被驱逐出境。安全局人员诺维尔的任务就是找出小说家意图诋毁领袖的长篇小说书稿,但在监视中却爱上了穆尔凡的作品和他的情人克拉拉,于是和克拉拉一起寻找作家藏在地底的1209页书稿,却仍没有让书稿逃脱被没收的命运。故事结尾,围墙倒塌、东西统一,取回书稿的穆尔凡与克拉拉多年后再度聚首,但穆尔凡说:“我不再写了。世界变得这么快,不久之后,每本书的背后恐怕都得加上失效的日期。所谓好书没有时间限制只是空话。点子都变成了产品,有效期限变得愈来愈短。“讽刺地表现出文字在围墙两边的不同意义——一边极度重视与畏惧,另一边早已失去任何力量。

显然这是一部有历史影子的小说,冷战时代的柏林被置换成巴黎,菲耶借此重新检视那段历史,以及人类文明的恶性、愚蠢与美。

《白垃圾: 美国四百年来被隐藏的阶级真相》,南西·伊森伯格著,王怡芬译,八旗文化2019-1

美国,一个高举“天赋人权,人人平等”的国度,却也处处存在着不平等和歧视。被歧视的不只有黑人、女性,底层白人、贫穷男性一样会成为沉默的大多数,挣扎于时代,湮灭于历史。从最初的英国殖民时代到今天,美国社会里一直都有许多家徒四壁、甚至根本无家可归的穷光蛋,英文有各种丰富但却难以翻译的俗语俚语来贬抑这些白皮肤的社会底层,比如wastepeople、offals、rubbish、lazy lubbers、crackers等等。

透过对历史文献、乡野故事、以及科学统计的调查,南西·伊森伯格发现四百年来的美国历史充满了不为人知的黑暗故事。这里并非一个没有阶级、机会平等的乐土,而是有太多孤儿、流浪汉、罪犯、债务人被当作无可救药的垃圾遗忘掉了。忽视阶级的存在,已经成为美国虚构的认同的一部分。在这本书里,你可以读懂美国的另一面,可以明白为什么特朗普会获得支持。

《人行道》,米契尔·杜尼尔著,黄克先、刘思洁译,游击文化2018-9

这是一部关于街头谋生、自我复原、地下经济、城市治理、正常/偏差、接纳/排除的“人行道生存记”。书中的主角是一群在纽约第六大道周边街区讨生活、相濡以沫的底层黑人,包括销售“黑人书”的流动书贩、贩卖回收杂志的拾荒小贩、无所不用其极的行乞者,以及在毒品和酒精中半梦半醒的无家者。被这群街头黑人昵称为“米契”的白人社会学家杜尼尔,用了六、七年的时间,逐步获准走进他们的生命世界,与他们一起在人行道上卡位摆摊、一起承接路人的各种目光、一起挑战霸道的执法警察,一同经历街头的悲欢离合、一同感受活着的挣扎无奈、一同见证生命的不屈不挠。

全书配有七十张由普立兹奖摄影记者欧维·卡特拍摄的照片,图文并茂地呈现出都市底层人的容貌,以及社会结构重重限制下普遍人性的韧性及温暖。通过阅读,或许我们会重新认识无家可归者、底层黑人或街贩,对特定社会经济条件及空间脉络中的人性产生新的认识,进而思考社会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扶贫方案、都市空间管理及偏差行为规范。

《抢救与杀戮:军医的战争回忆录》,强‧克斯铁特尔著,黄开译;时报出版2018-4

克斯铁特尔的生命故事是不平凡的。

身为印第安人,他在威斯康星州欧奈达保留区的贫穷单亲家庭长大,努力成为IBM白领阶级后,在所有人都泼他冷水时下定决心一圆儿时梦,奋力进入大名鼎鼎的梅奥医学院攻读医学博士。顺利毕业并如愿成为急救医生的他,为了贡献所长,还主动投身国际人道救援工作前往卢旺达。

这样一个从小就梦想成为医生的人,却在四十二岁时投效了军队。

战场上,军人和医生缺一不可。他前往伊拉克执行过三次战地任务,然而,作战医学的艰难之处在于不是所有人都该抢救,不是所有生命都能得救,但军事教科书从没教过军医该如何自处。

身为一位军医,医者之魂与军人之心如何在一副身驱里共存?

“军医通常会恪守医道,但军医训练也会教他们在必要时取敌人性命。我完全了解自己必须同时掌握这两套技巧,才能成为一位军医。

《伦敦的生与死: 一部关于移民者的大城悲歌》,班·朱达著,陈瑄译,八旗文化2018-3

据英国官方统计数字显示,过去四十年来,居住伦敦的英国白人由86%跌至45%,出生于海外的新移民有40%,而5%的非法移民多达60万人。伦敦,尽管已成为外来人大杂烩的国际都市,然而大部分新移民除了工作不称心,更多的是生活困苦,在政府执法的灰色地带载浮载沉。他们的存在不见于官方文宣中,他们的社会处境也不见光明。只有依靠作者深入被夜色隐藏的移民群体中,他们的故事才能被一一揭开,让我们看见伦敦不完美而令人唏嘘的故事。

身为一名政治新闻特派员,作者班·朱达曾经因公外派欧洲大陆与中东。如今他将眼光移转回自己的出生地──伦敦,他想理解这座自己不再熟悉、拥有5%非法移民的城市。阿富汗人、波兰人、孟加拉国人、索马里人……作者试图让当代伦敦的塑造者们来讲述这座城市的故事。他们的生命故事恰如一部大城悲歌,他们的人生是铺垫城市命运与辉煌的基石,在这本书中,透过作者的亲身采访,更能见到极其讽刺的,关于城市的伟大与移民的渺小。

《从恶心到同理:拒斥人性,还是站稳理性?法哲学泰斗以宪法观点重探性倾向与同性婚姻》,玛莎·娜斯鲍姆著,尧嘉宁译,麦田出版公司2018-6

身为多产作家和获奖无数的思想家,娜斯鲍姆是我们关于法律、正义、自由、道德和情感的最重要权威之一。在本书中,她集中火力,以理性但义正词严的态度,对准“厌恶、恶心的政治”——反对同性恋平权的壁垒——全力出击,为同婚及多元婚姻的支持方凛然辩护。

厌恶与恶心感一直是那些歧视争取同性关系合法化的人士的根本动机,有些高阶人士甚至认为,这种反感具备“智慧”,使我们摆脱了具破坏性的选择。娜斯鲍姆认为,“恶心感的政治”必须直接面对这种观点,迎向改变,因为它违背了所有公民在法律之前人人平等的基本原则。

《反民主》,杰森‧布伦南著,刘维人译,联经出版公司2018-8

民主是现代社会最普遍的政治形式。我们相信,人人有同等的政治参与权,有权利参与选举、投下神圣的一票。掌握参与政治的权利则让每个人拥有权力,决定什么法案是我们所需,什么人物非我们所用,而这一再抉择的过程,会让公民更成熟、社会更建全。

但杰森‧布伦南却要告诉世人:我们都错了!他指出,就现行实施民主政治的结果来看,这个制度显然不够好,而且人人有权参与、决定政治的结果,是社会被无知与非理性的选民牵着走,导致我们往往无法得到对社会来说最好的政治结果。民主,其实是效率低下的制度。布伦南认为,我们真正该思考的是新政治体制的可能,不能再毫无限制地让人们自由参与政治,政治参与以及审议制度会让公民更加劣化、更无理性、偏见更加严重。他同时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方法:知识精英制,即由知识渊博的理性精英运行政府、做决策。只是民主的缺陷并不足以构成支持权威、走回头路的理由,布伦南给出的药方或许仍需讨论,但对全球范围内正在陷入僵局的民主制度的诊断却无疑是有积极价值的。

《裸人》,马克·莒甘、克里斯托弗·拉贝著,翁德明译,麦田出版公司2018-2

数字革命让我们看到了未来生活更美好的远景,但我们也不该忽视它所隐藏的惊人代价。一旦与巨量数据全面链接,在一生的过程中,我们的私密生活、行为模式、消费习性、心理状态以及意识形态,将全部加载我们每个人的个别档案里。同时,由于不断连网且刺激排山倒海而来,多任务的时代造成了我们思想的破碎,我们面对的选项不断增加,但具体能力却逐渐下降,我们将引导、指挥的任务全部托付给大数据公司,大脑的功能正在退化。

而在大数据公司的心目中,未来社会可能演变成国家及政治阶级都将蒸发、乃至消失的局面,传感器和免触碰智能卡监视着我们的一举一动,大数据有能力实时探知每一个体对社会相关议题的反应。我们都是数据的囚徒,史无前例地陷溺在幻象之中,彷佛被人关在一面会扭曲实体的观察镜前。

《裸人》揭示了数字社会对人的“奴役”危机,这场危机悄无声息,而且每个人都自愿参与,不自觉地勾选着一个又一个“我已详阅并接受上述使用条款”。

《星期三的凯歌》,乃南亚沙著,黄碧君译,联经出版公司2017-8

1945年8月15日,日本战败,男人的战争宣告结束,紧接而来的却是女人的战争。战后不到两周,日本政府为避免进驻的士兵对女性施暴,成立了“特殊慰安设施协会”(RAA),并在东京、大阪、名古屋等地设立慰安所,征召“愿为守护日本女性的贞操而牺牲的爱国女性”,就此开启一段为期7个月、战后70年仍鲜为人知的日本女性慰安史。

小说从年仅14岁的铃子的角度出发,看着劫后余生的女性们孤立、绝望地奋战。成为国家“防波堤”的她们,面临了怎样的命运?又如何在浩劫后找到各自的生存之道?──胜利的凯歌明天是否会响起?

《哲学家傅柯的公寓》,马修·蓝东著,吴宗远,商周出版2018-4

从60年代起直到今天,福柯一直都是全球范围内最炙手可热的哲学家。除了哲学,他的人生经历也足够引人好奇,同性恋、艾滋病让这位智者的生死爱欲充满了诱惑与神秘。福柯的私人公寓向来是个神秘的禁地,多年来从未有照片外流,只有他认可之人才得以入内,一窥公寓内部所发生的事情。这栋外表平凡的公寓如同表面上社会风气仍保守的巴黎,暗地里却流涌着多元性爱、嗑药文化、小众电影、颓废厌世的滚滚泥流。

马修·蓝东在因缘际会之下,得以在公寓里长住一年,并参与了福柯的私人生活、病危和最后的辞世,也因此让福柯走入他生命最为晦暗的角落,将他从迷惘的用药、对同性爱人的痴迷以及与父亲的恩怨中一把拉起。当艾滋病带走了包括福柯在内的许多好友时,他留下来,用文字记录了哲学家最后的身影,除了福柯,还有罗兰·巴特、贝克特、杜拉斯、德勒兹等一群星光灿烂的名字。

这本书不只是福柯与当时艺文思想界的第一手观察,更透过性别、药物与文学,勾勒出属于法国甚至整个欧陆的时代焦虑,而这正是福柯一辈子追寻的哲学课题。

《错开的交会: 傅柯与中国》,阿兰·布洛萨著,谢承叡等译,交大出版社2019-1

中国,是福柯庞大的思想遗产中的一块空白。他不是没有关注过中国,当他通过东方来反思欧洲文明时,选择过中国作为“他者”。但相比于其它直接论述中国的哲学家,福柯似乎又对中国“缺乏兴趣”,在那个“中国苏醒”的历史氛围中,他的作品广泛地“掠过”了华语世界。

阿兰·布洛萨绵密地分析中西文化在传统上根本的差异,并以福柯对国家的批判剖析他为何与法国毛派划清界线。除此之外,本书还讨论了福柯与伊朗、福柯与人权、福柯的解殖反思等思想。作者以“地缘哲学”的角度,结合“全球南方”的解殖立场,重新将一种带有政治批判力道的知识论机制赋予福柯留下的空白,是在批判福柯之中,开展了福柯留白下的可能性。

《边缘的丰饶: 澳门现代文学的历史嬗变与审美建构》,张堂锜著,政大出版社2018-9

相比于香港和台湾,澳门的存在感要弱得多,哪怕是大众流行文化,能让人想起澳门的时候也不多,更不用说文学之类了。这本《边缘的丰饶》是台湾第一部研究澳门文学的学术专著,在华文文学研究版图上,填补了一片重要的拼图。书中探讨了澳门文学的传统风貌、发展轨迹、海外传播、区域互动,以及澳门回归以来的创作新趋向,对澳门文学研究的深化具有开拓性的作用。虽为学术体例,但仍不妨一读,或许可以打开我们通向澳门文学的一扇门。

《合法性的政治:当代中国的国家与社会关系》,赵鼎新著,台大出版中心2018-9

政治合法性问题是学者赵鼎新多年来的研究重点。此书汇集他二十多年来针对政治合法性基础与国家社会关系形态的研究成果,界定并论证了建立统治合法性基础的三维“理想类型集”:意识形态合法性、绩效合法性、程序合法性。不同的合法性基础将会激发不同的社会理性,从而塑造出不同的大众政治认知模式和行为特征。以此理论为基础,赵鼎新分析了当代中国政治的各个面向,对当代中国政治、经济和舆论形态进行了全面论述。

《启蒙、理性与现代性:近代中国启蒙运动(1895-1925)》,丘为君著,台大出版中心2018-8

2019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届时必定会有诸多研究和讨论出现,这场民主运动是近代中国启蒙运动的重要产物之一,所以也是一个回顾启蒙的合适契机。

《启蒙、理性与现代性》一书是对近代中国启蒙运动的完整回顾,作者在批判中进行对时代的反思。全书由两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主要讨论启蒙运动的一般问题,特别集中在启蒙、理性与现代性等三大议题;第二部分为经验研究,重心为探索新文化运动早期启蒙思想的发展及其涵义,讨论了转型时代(1895-1925)代表性的三份杂志:《东方杂志》、《甲寅杂志》和《新青年》。第二部分不是外部的分析杂志与启蒙运动的一般关联,而是从欧战角度出发,探索一战如何形塑了五四启蒙的思想脉络,以及《东方杂志》与《新青年》如何看待欧战。作者探索的问题是,在什么意义上欧战带给了中国启蒙冲击,以及这种冲击的性质是什么?

《劫后“天堂”:抗战沦陷后的苏州城市生活》,巫仁恕著,台大出版中心2017-7

苏州,这个曾被视为人间最富庶天堂的城市,在中国对日抗战期间遭受摧残,已不再是过去的景象。这动荡的八年当中,身处沦陷区的苏州百姓是如何度过的?

此书透过苏州的茶馆、菜馆、旅馆与烟馆四种休闲行业的研究,呈现抗战时期苏州畸形繁荣的城市生活,扭转了过往对沦陷区遭受严重破坏、经济凋敝、工商与金融萎缩等的既定印象。从大时代的城市看人民的日常生活,亦从畸形的繁荣见民众的消费习惯与集体心态。作者巫仁恕是从事明清城市史与明清社会文化史研究的学者,对明清时期江南城市的物质文化与消费文化了然于胸,因此由他来探勘抗战时期的苏州,必定会有更细微、更强烈的对比。

此外,书中通过由下而上的研究取径,重新评估汪精卫政权的性质,厘清其角色与影响力,为民国史研究写下新的一页。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