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独家|《舍得智慧讲堂》特别版:汴绣始末一脉相承

凤凰独家|《舍得智慧讲堂》特别版:汴绣始末一脉相承

自动播放

在中国传统刺绣工艺品中,苏绣、湘绣、粤绣、蜀绣合称为"四大名绣"。然而在河南也有一项国宝级名绣——“汴绣”,它源于宋朝,色彩淡雅、格调雅致,因为浓郁的人文气息而在众多绣品中独树一帜。在开封,有这样一位汴绣大师,她58岁考取刺绣专业研究生,至今仍坚持每日刺绣16小时以上,她一生立志继承“宋绣”遗风,传承“汴绣”精髓,她就是河南工艺美术大师、汴绣大师苗炜。

由舍得酒业与凤凰网联合打造的时代人物高端访谈节目、思想派强IP《舍得智慧讲堂》特别版,主持人胡玲携手著名学者王立群走进河南开封,感受新时代非遗传承美学,见证曲折前进中的非遗保护。

《舍得智慧讲堂》对话王立群

  清明上河汴绣独绝

说起中国画,最为大家熟知的莫过于《清明上河图》,东京的社会风貌,日常生活,街道景象,牛羊人畜,从中都可窥见一斑。其声名赫赫,如雷贯耳,名誉中外。如此国宝级的文物,要想看到张择端的真迹,得去北京的故宫博物院。但在开封当地,我们却能够从另外一种形式中体会到别样的清明上河图景——那便是充满皇家气象的东京汴绣。

初识汴绣,是在一个蓝天白云的午后,主持人胡玲与著名学者王立群共同走进一脉非遗文化馆的内庭,一几一案一人,面前的汴绣大师苗祎气定神闲,一针一线,上下穿梭,跟她手中的汴绣一样,一派古朴典雅。走近细看,苗炜手中的线细如毫毛,略带光泽。她谈到,她用的线并非最细,还可以再劈成16根,这汴绣的功夫体现在线上就是用线不能太长,也不能太短,要适度。舍与得的道理体现在这里便是,不能贪图省事而用太长的线,否则就容易打结;也不能怕线拧在一块而用线太短,频繁换线,影响绣出来的效果。因为“汴绣讲究整体的美观性,不能洗也不能破坏”,所以只可远观。

苗炜从小就喜欢刺绣,六七岁的时候便喜欢看大人绣,这种单纯的爱好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强化,后来参加工作考到工艺美术研究所,刺绣便彻底变成了她的专业。恰巧当时的中国第一次招收刺绣实践类的研究生,已经58岁的苗炜毅然决然地报了名。不负所望,苗炜考上了中国艺术研究院的研究生。

也正是有了考试复习的经验,苗炜对汴绣的传承有了新的想法。历史上,关于刺绣的文献记载非常少,除了清代沈寿的《雪宧绣谱图说》之外,并无别的刺绣专著,刺绣的理论传承可谓一片空白。可这其实是刺绣传承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从此之后,苗炜就下定决心,要把这些年来的刺绣理论和实践经验都整理出来,同时还可以挖掘更多的刺绣针法和绣法,做成实物的样板,这样便既有了文字总结,又有了实物资料。目前,苗炜已经整理出七十多种针法,且还在继续研究。此外,善于画画的她,还将汴绣的步骤画出来,做成详实的绘图资料,留给后人。最为难能可贵的是,苗炜的研究总结并不局限于汴绣,所有其它绣法中可资借鉴的针法和绣法,她都会拿来整理学习,融会贯通,可谓真正的刺绣大师。

 汴绣始末历史来由

汴绣这种工艺,由来已久,素有“国宝”之称。汴绣融合了多种绣法的长处,形成了自己绣工精致细腻、针法细密、图案严谨、色调古朴典雅的特色,在宋代就已家喻户晓,可谓如意刺意,妙计如神。《东京梦华录》形容它为“金碧相射,锦绣交辉”。2008年,汴绣进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汴绣的前身是宋绣,宋绣的主题常常以山水花鸟和人物为主,汴绣则大大丰富了宋绣的题材,宋朝社会生活的各方面都能在汴绣中寻到踪迹。这跟宋朝重视文官和重视文化有很大的关系。文人的地位空前提高,文化自然也就高度兴盛,艺术便也在徽宗朝达到顶峰。宋徽宗本人就是个大艺术家,他的书法、绘画和诗词都有很高的艺术造诣。在这样的艺术氛围下,城市的界限开始打破,民众的精神生活开始丰富起来,城市生活非常发达。说书艺人出现,戏曲、词的创作也蓬勃兴盛起来。于是,刺绣也得到了高度发展,并且把绘画的因素移植了进来。朝廷还创办了文绣院,有教有学,汴绣的发展空间进一步扩大,成为“宫廷秀”,名绣工人才辈出。靖康之难后,宋室南迁,开封刺绣随着政治经济文化地位的变化相应衰弱,加之屡次的水灾战乱,汴绣流落民间。后几经起伏,几近凋落。

汴绣多以人物风景见长,层次错落有致,构图明暗有序。汴绣的底料一般都是密度很高的塔夫绸或杭州缎,甚至是透明的纱。汴绣用线全是蚕丝,同苗炜说的一样,汴绣通常会把一根丝劈成若干丝,然后根据不同的底纹要求用不同粗度的线去绣制,时而轻薄,时而浑厚,灵活性强,过渡自然。汴绣都是纯手工制作,每幅作品都不一样,都有其唯一性。这便是“山水人物,楼台花鸟,针线细密,不露边缝,其用绒一二丝,用针如发细者为之,故眉目必具,绒彩夺目,而丰神宛然,设色开染,交书更佳,女红之巧,十指春风,回不可及。”

《舍得智慧讲堂》对话王立群

      一脉相承任重道远

王立群认为,非遗文化的传承仅靠传承人是远远不够的。希望政府和媒体能多做些实事,比如以纪录片的形式,留住传统手工技艺,留下宝贵的文化遗产等。当然,最好的传承方法还是积极与市场对接,把手艺变成艺术,让现代人喜爱和接受。

甚为遗憾的是,就同开封其它的非遗工艺艺术一样,汴绣也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局面。好虽好,但现实的压力还是十分明确的摆在面前。市场化的环境要求批量生产才能降低成本,实现传统工艺的商业化。但汴绣的手工特质又与这一要求背道而驰,两相矛盾,目前汴绣还是只能在一个小众的范围内传播和交流。

对此,从事汴绣针法技法研究多年的苗炜深有体会,所以她最不吝啬的就是教授学生。她与县域共同开办汴绣课堂,她立志技术扶贫,下乡进行义务辅导,邀请农村留守妇女来她的工作室学习,开发汴绣创新产品,提高农村妇女收入,形成良性循环态势,解决家庭、社会和技艺传承等多方面的难题。

传统文化的复兴,传统工艺的传承是个大课题,需要整个社会环境为之努力,做出改变。致力于传承豫剧猴戏的孙敬朋也说到,观众经历过一段浮躁的过程,慢慢就会回归到追求文化的本质上来。拜金、奢侈消费都属于阶段性的一个东西,过去之后,那种对于本真的需求就会更明确的显现出来。我们现在所说的文化自信,就是继承和发扬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这就是我们的民族自信。

人生短短数十载,能做一件有意义的事,便已足够,这便是这些非遗大师们的取舍选择。对于他们来说,传承传统文化,是一件很开心的事。传统技艺的传承,第一是精神,第二才是技术,精神是支撑他们一直走下去的最重要的力量。

汴绣承载的不仅是深厚的宋代文化,还有在中华儿女血液中不曾丢失的坚持和韧劲。无论世事如何变幻,美好都不应被遗忘,也不会被遗忘。以汴绣为代表的非遗工艺,一定会更好的融入这个时代,获得真正的新生。

文化延续的根本在于传承和创新。文化遗产的传承得益于数代工匠人的精心钻研,舍弃外界诱惑,夜以继日地投身于技艺。正因为这些文化“继承人”的坚定无悔的取舍,中国传统文化才有“得”。汇聚当代名家思想精髓,分享个体在大时代中舍与得的中国智慧,敬请关注由舍得酒业与凤凰网联合打造的时代人物高端访谈节目《舍得智慧讲堂》特别版——河南之行,叩响千年传承,感受非遗传承者的匠人之心。

《舍得智慧讲堂》作为舍得酒业自主打造的大型高端IP,承载舍得酒品牌理念,以创新性品牌传播方式、颠覆性的营销理念,传播"舍得即中国智慧"的核心内涵。

与凤凰网联合打造的大型时代人物高端思想对话节目《舍得智慧讲堂》,由著名记者胡玲主持,全年每周四播出,播放量在凤凰网排名第二。龙永图、邓亚萍、余秋雨等行业大咖纷纷做客讲堂,节目围绕社会热点下当代人物的经历、观点及智慧理念为内容核心,以名家面对面形式讲述人物的舍得智慧,透过个人命运与家国命运的交联,探寻一个集体、一个国家和一个时代的抉择背后所蕴含的中国智慧。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