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装的灾难史:为什么旗袍被压箱底?
2008年11月07日 20:06 】 【打印

如果说旗袍在50年代仍有灿烂的一瞬,那么在接下来漫长的20年里,连这一瞬的光辉也失去了。这一时期中国人的穿着被称为“蓝蚂蚁”、“灰蚂蚁”的世界。昔日旗袍的窈窕动人身影如同过眼烟云,已杳无踪迹。在十年浩劫中,即便有那么些大胆的人将旗袍留藏下来,也只能让它静静地躺在箱底,至于穿旗袍,当时甚至在人们的睡梦中也不会出现。

从1966年一直延续到1976年的“文革”,是传统文化的浩劫,也是旗袍的灾难。“文革”成为旗袍在大陆彻底销声匿迹的直接原因。早在50年代未60年代初,不少对政治敏感的人便已经看出大风暴来临前的预兆,悄悄藏起颇具旧文化色彩的旗袍,以防风云不测。果然,不久这场风暴便席卷而来,旗袍也成了受攻击的对象,被斥之为“封建糟粕”,“资产阶级情调”。在随之而来的声势浩大的“破四旧”浪潮中,不知多少精美雅致的旗袍被剪破,也不知多少依恋旗袍的女子被游街、批斗。这些因旗袍而受到冲击的人里面,甚至也包括女干部和国家领导人的夫人,其中就有刘少奇的夫人王光美。

王光美以喜穿旗袍出名。每逢国事访问或外交礼仪场合均身着旗袍,作为代表中国形象的礼服。在人们印象里,王光美的形象是与旗袍联系在一起的。属于旗袍的淑女的风雅已和时代气氛格格不入了。

在并不适宜旗袍雅致形象的年代,有一位了不起的女性却比王光美要幸运,她,就是宋庆龄。宋庆龄一生钟爱旗袍,也从未放弃过旗袍。她以款款大方的旗袍出席各种正式场合,即使赋闲家中也旗袍不离身。由于宋庆龄的特殊身分,使她免于动乱的迫害,得以保留了着装的自由。从宋庆龄一生的照片中我们甚至可以看出旗袍几十年的变迁。不过此时的旗袍只是固守着40年代的定式,除配穿方式多了“列宁装”等60、70年代时兴的衣装外,旗袍本身没有款式上的改变。沉睡箱底的旗袍固然不会产生流行。变化,此时期极个别地穿在身上的旗袍也宛如沉睡在从前的美丽之中。有人在明里演绎旗袍,有人在暗中怀恋旗袍,而大多数人却或明或暗地躲避着旗袍。此时的旗袍成了街头巷尾一种并不光彩的象征。

在狂热而动荡的60、70年代,灰的、蓝的、黑的、绿的制服是大陆的“时装”。一顶军帽、一条皮带的军装打扮是年轻人的理想。女孩子“不爱红装爱武装”,旗袍所代表的淑女形象已找不到立足之地,旗袍也注定在劫难逃。尽管“文革”结束之后对旗袍的“攻斗”已不复存在,但阴影始终笼罩上空。70年代未的人们虽不用担心在服装上犯错误,但不穿奇装异服、喜随大流已成为一种心理定势。服饰依然缺乏色彩,旗袍也依然沉睡箱底。也有一些年轻人出于好奇,曾偷试过母亲以前的旗袍,在家中拍照留念,而敢于将旗袍穿出门外的人却微乎其微了。

旗袍在大陆被冷落的20年中,在海外依然受到重视。海外华人社会没有经历“文革”动乱,服饰文化得以较多地保留着传统色彩。旗袍过去在穿,现在也在穿。款式的细节部位翻陈出新,日益精美。1953年到1961年,旗袍以离地20厘米左右为标准,设计趋向曲线化,下摆略小如花瓶,深受人们喜爱。旗袍多次参加国际服装展并屡屡获奖,受到许多世界著名服装设计师的称赞,以其独特的魅力影响着他们的设计。皮尔·卡丹曾坦言受中国旗袍式样、图案的启发,并以此为灵感设计了不少作品。旗袍也一度受欧美流行趋势的影响,“迷你旗袍”短到膝上20厘米。由于旗袍在国外的知名度日益升高,许多国外影星来中国都要定做旗袍。海外华人也多以内地的旗袍为正宗,这时内地女性虽不穿旗袍,但内地(特别是上海)的服装工艺师却仍在为海外华人加工制作旗袍。这时的旗袍已多作礼服,港台女性把旗袍作为日常便服穿的也日趋减少。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编辑: 彭婷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