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文化 > 深度 > 分析评论 > 正文
网友:时代依然需要鲁迅精神
2010年09月08日 18:58 大河网 】 【打印共有评论0

大河网讯

金庸取代鲁迅? 王启峰/绘

点击事实: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版的语文教材中,鲁迅的作品明显减少,《药》、《为了忘却的纪念》等作品不见了,保留下来的只有《拿来主义》、《祝福》和《纪念刘和珍君》3篇。一时间,陪伴几代人成长的鲁迅作品,竟然在校园里面临尴尬的境地,是去是留,争议不断。(据《钱江晚报》)高中语文教材减少鲁迅作品的做法引起了众多网友的不满。在日前新华网进行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51.73%的网友认为,高中语文教材减少鲁迅作品不合适。

反对:删除鲁迅作品是数典忘祖

凤凰网网友“李吉明”:《狼牙山五壮士》没了,柳青的《梁生宝买稻种》没了,鲁迅先生的文章也没了……当许多经典的脍炙人口的作品都没了,而我们的语文教材中只剩下一些所谓的“与时俱进”的低俗的快餐文化,只剩下一些吟风弄月、歌功颂德毫无内涵的浮华之文时,我们拿什么去拯救那些迷茫的灵魂?中国不缺才华横溢的文人、诗人,但鲁迅只有一个!中国不缺大部头的文学作品,但挺起中国“民族文学脊梁”的只有鲁迅一个!

人民网网友:“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既然有“三怕”,那么“文言文”和“写作文”也应该同时减少,独独减少鲁迅的作品,难道真是因为鲁迅“难懂”吗?请问《诗经》好懂吗?《楚辞》、《离骚》好懂吗?唐诗宋词元曲四大名著又如何呢?把这些一概删除,语文教材里还能剩下些什么呢?

新华网网友“郭松民”:鲁迅之所以伟大,就在于他对中国国民性的深刻批判具有超越时空的敏锐度和洞察力。说鲁迅的作品与“时代发展有隔阂”?中华悠悠五千年文明史,与当今时代完全水乳交融、毫无隔膜的又有几个?英国的学生都要学习莎士比亚,莎士比亚时代的英国比之今日英国如何?德国学生都要学习歌德,歌德时代的德国比之今日德国如何?

红网网友“沈仰佑”:今天,无论是改革还是经济建设中的攻坚克难,仍然需要那种泰山压顶不弯腰的“硬骨头”意志;今天,要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仍然离不开那种“痛打落水狗”的彻底精神;今天,要让伟大的祖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仍然需要那种“我以我血荐轩辕”的爱国情怀!

新浪网网友:一个不重视民族文化思想的社会,一个没有民族文化精神打底的社会,将会是怎样的浮躁与虚空!

赞成:减少鲁迅文章可以选入更多名家名作

大河网网友“洛神8”:教科书只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你喜欢什么内容,尽可以去找原文,比如喜欢鲁迅就可以去看鲁迅全集,干吗非要每篇都出现在教科书里呢?

人民网网友“陶功财”:减少鲁迅作品,增加一些富有时代气息的作品,这对于语文教学的多元化、时代性是非常有利的。这是语文发展的需要,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网易网友:生活在和平年代,处于和谐社会的祖国的花朵们,很难去理解和体会鲁迅“带着血和泪”的铿锵文字。顺应时代的文化特点,适当撤下一部分鲁迅作品,可以争取选录更多优秀的作家作品,丰富中学生的阅读范围。

中青网网友“于德清”:语文教材削减鲁迅作品,无论对鲁迅还是对社会,都是一件好事。最起码有利于避免对鲁迅先生的误读。只要我们的教育能够培养出理性的个体,让年轻人拥有健全的人格,他们自会于个人利益与社会责任之间做出明确的判断。  (大河网记者 陈 慧)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陈慧 编辑:王勇
凤凰网读书
读图:美色读图:奇观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
 
 
·曾轶可绵羊音 ·阅兵村黑里美
·风云2加长预告 ·天亮了说晚安
·入狱贪官菜谱 ·刺陵精彩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