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霑生平:豪情还剩了一襟晚照
2008年08月01日 11:09 】 【打印

1940年出生于广州的黄霑,本名黄湛森,来自一个人丁众多的大家庭。排行老六的他曾经接受了不错的教育,早年随家人到香港入读喇沙书院,而后进入香港大学深造,毕业后更担任起老师一职,此番经历也为他在日后成为娱乐圈这块文化沙漠中为数不多的才子,打下了雄厚的基础。

尽管从60年代,黄霑已经开始接触到电视圈,但他最初的成就却始于广告的创作。1965年,年仅25岁的黄霑进入广告界,当时,正值香港广告业方兴未艾的年代。在这个需要不断标新立异的领域里闯荡,使黄霑的创作天分初显端倪,他为某知品牌的洋酒所写的一句广告语“XXX一开,好运自然来”,不仅成功帮该品牌打进香港市场,更成为风行一时的流行语。从此,这一广告语被该品牌沿用至今不说,还被作为广告界的成功范本写进了形形色色的广告专业教材中。正是这最初的成就,使得黄霑在娱乐圈建树颇丰后,依然不愿以艺术家自居,而称自己真正的身份是商业人,一直以广告为正职,只把艺术创作视为一种爱好而已。

且不谈这种说法有多少自谦的成分,黄霑对事业热诚的个性由此可见一斑。在音乐创作中,他的这种个性更加突出。从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香港乐坛出现了一次巨大的转变。从前万人追捧的国语流行曲日趋式微,而以许冠杰、顾嘉辉、黄霑为首的一班人,用现代流行音乐理念对粤语歌进行了改头换面,使之从昔日难登大雅之堂的小调变成了地道的流行歌曲。由于比国语流行曲更适应现代人的口味,粤语流行曲逐渐形成了一统乐坛的局面。

在粤语歌的歌词创作朝着现代化方向转变的过程中,黄霑扮演起了推动者的角色。1973年。钟镇涛、谭咏麟、陈友、彭健新和阿强组成了一支名叫“温拿”(取音英文Wynner一词)的乐队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他们所演唱的作品,有相当一部分都出自黄霑之手,诸如《玩下啦》、《让一切随风》、《不可以逃避》、《只有知心一个》等等。由于这些歌曲将当时的年轻人心态刻画得形象生动,因此深得他们的共鸣。以一首《L-O-V-ELove》为例,“I will not give you riches,Riches are not my wishes,I ’ll give the vow of my life,L-O-V-E Love……"短短几句就让人充分领略到年轻人天真冲动的个性特点。在这些作品的支撑下,到78年乐队解散为止,整整五年,温拿的旋风从香港一路刮遍整个东南亚,使香港流行音乐成功建立起自己的外埠市场。不过这些还只是黄霑为香港流行乐坛贡献出的冰山一角。

作为一名出色的音乐制作人,黄霑对提携后辈的例子不胜枚举,最为成功的当属张明敏和梅艳芳。80年代初期,针对日本否认历史的种种劣行,香港演艺圈刮起了一股爱国风,《大侠霍元甲》(内地播映时更名为《霍元甲》)、《万水千山总是情》、《陈真》等一大批电视剧中,或多或少都有驱除达虏、振兴中华之类的情节。在这股热潮中,黄霑的创作当仁不让地成为了最抢眼的部分,他和顾嘉辉合作的《勇敢的中国人》以及自己独立完成的《我的中国心》都成为了整个华人世界的骄傲。也正是后者,让张明敏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业余歌手成为蜚声全国的红歌星,其后,在无线电视台举办的第二届新秀歌唱大赛中夺冠的歌手吕方,也是通过这首歌奠定了最初的知名度。

至于黄霑对“百变歌后”梅艳芳的支持,更是乐坛的一段佳话。1982年,为了挖掘有歌唱潜力的生力军,无线电视台举办了第一届新秀歌唱大赛,当时已经是大腕级创作人的黄霑受邀担任评委。在众多参赛者中,台风大方的梅艳芳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此,当夺冠后的梅艳芳加盟华星唱片公司,推出首张个人专辑时,黄霑特地创作了一首点题之作《心债》。“重重心中痴债,原是签下你一世。无限无尽爱在我心底。悠悠心中痴意,源源不绝抚慰,只望可补偿一切……”,洋溢着阴柔美的歌词,充分挖掘出梅艳芳硬朗粗旷的歌声背后,一种独特的妩媚气质,使其在歌坛成功地迈出了第一步。1985年,黄霑又与梅艳芳、罗素(香港影星王敏德之兄)合演了影片《歌舞升平》。片中,黄霑扮演了一个只懂得追求事业成功而忽略歌手内心感受的音乐制作人,梅艳芳则扮演被他一手捧红的歌坛巨星。由于和现实生活中的自己极为接近,俩人的表演都显得非常真实,让人对外表光鲜的娱乐圈有了更加深刻透彻的认识。

<< 前一页1234后一页 >>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编辑: 彭婷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凤凰图片08奥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