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故事:最后的小红门地秧歌(/11)

2013-03-05 09:36 0人参与 0条评论

秧歌在夜色中舞起,村民们如朝圣般涌出,围观这头陀、渔翁或樵夫。舞者专注于明快的锣鼓点儿,踏着有力的步伐。被红色、绿色、黑色行头包裹的躯体,被浓重妖娆且夸张的油彩涂抹的面庞,此时谁又能分清谁是谁呢……   已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小红门地秧歌”第四代传承人赵凤岭和他的老伙计们仿佛不知道疲倦,时而马步,时而跃起,时而胯下击鼓,展现着“下扎草”“朝天蹬”“单背剑”等高难度动作。你很难想象,他们当中年龄最大的已经75岁,被称为“年轻”的成员也已经42岁了。   小红门地秧歌是北京地区保护最完整的传统秧歌会,原名为“左安门外红寺村太平同乐秧歌圣会”,起源于清朝乾隆年间,至今已有270 余年的历史。秧歌的情节内容由《水浒传》中“三打祝家庄”的故事情节发展而来,表现了宋江、武松、鲁智深、孙二娘等英雄人物。   “我们的秧歌参加过1959年国庆天安门游行庆典,接受了毛主席的检阅;1990年北京亚运会期间参加过迎接亚运火炬活动……”赵凤岭如数家珍地介绍着小红门地秧歌的辉煌历史。“不过,现在会跳地秧歌的人已经越来越少了!”随着时代的变迁,红寺村独特的地域文化正随着农村的城市化进程逐渐消亡。年轻人喜爱、学习地秧歌的已经越来越少。原有的64套表演项目,目前只有22套保留了下来,会秧歌唱词的人更是寥寥无几。尽管赵凤岭整理记录了90余篇秧歌唱词,但真正能在表演中与所有成员合唱的已不足20篇。   现在,小红门乡政府已经开展了一系列保护工作,小红门地秧歌作为当地特色文化体育活动引入小红门中心小学,孩子们在学校就可系统地进行学习。“虽然孩子们大多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对本地区的文化不是很了解,但是只要能够好好学习,不管日后走到哪里,他们都会记得曾经在北京小红门学习过咱们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小红门地秧歌!”赵凤岭说完沉默片刻,微微低头狠狠吸了口手中的香烟,待头慢慢抬起时,那张涂满油彩的脸已经湮没在浓浓的烟雾中。

关键词: 小红门 地秧歌

分享到
{ "creativeid": "295633", "productid":"{#productId#}", "tagoffixture": "1", "orderid":"{#orderId#}", "note":"{#note#}", "creatives": [ { "dimension": { "area": [], "channel": [] }, "cod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