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时尚单品,竟都是从历史中“意外”得来的

这些时尚单品,竟都是从历史中“意外”得来的

本 文 约 3300 字

阅 读 需 要 9 min

飞行员夹克

从飞行员御寒到全员时尚

战争时期出现过不少时尚单品,至今也是设计师们的“宠儿”。 比如飞行员夹克。

它源自一战时期美国空军用来防风保暖的重型飞行皮夹克,是专门为当时美军战斗机寒冷的非封闭式座舱设计的。

飞行员夹克的颜色多偏向黑色、军绿色或皮革原色等军服用色,内里通常采用醒目的橘色绸缎,这是为了在危险迫降情况下,飞行员可以将夹克翻过来紧急求救。

而这一设计虽然已经不再有实用功能,却由于其明显的色彩对比搭配被保留下来。

在电影《这个杀手不太冷》里,小女孩Mathilda穿的就是经典的飞行员夹克。

风衣

从战壕到T台走秀

风衣也是一战期间出现的单品。

为了方便作战人员在战壕里隐蔽,风衣逐渐被生产出来,其英文名Trench Coat直译过来就是战壕大衣。

战壕虽然提升了隐蔽性,但由于常年潮湿泥泞,到了雨季便经常积水。

当时的两种主要军装就是呢子大衣和雨衣。

前者不防雨而且淋湿后会变得非常厚重,后者虽然防水但它的橡胶质地非常难闻。

这时,风衣就应运而生了。

现在风衣已经成为大家上班、外出、休闲时的选择,并逐渐演化成了一种时尚元素。

领带

从战争包扎到搭配必备

领带是罗马帝国时代军队为了防寒、防尘等目的而使用的。

那时,丈夫去前线打仗,妻子会为他们准备类似丝巾的方巾挂在脖子上,供他们在战争中用来包扎、止血。

后来,为了区分士兵、连队,就采用了不同花色的领巾,领带也就应运而生。

像胸衣、裙子一样,领带展现了人们的性别特征,象征富有理性的责任感,这恰恰是当时男性所追求的。

牛角扣大衣

来自战争的软萌时尚

牛角扣大衣起源于比利时,凭借厚实的面料和防风耐磨的特点,在一战时期被英国皇家海军列入御寒必备品。

当然,要说牛角扣大衣的标志性“人物”,就不得不提一部电影——《帕丁顿熊》。 它从1958年到现在,一直穿着标志性的蓝色牛角扣大衣。

其实牛角扣大衣还有一个名字叫做“蒙哥马利”大衣。

因为英国陆军元帅蒙哥马利特别喜欢穿这种大衣,人们也就这么简称牛角扣大衣。

到现在,牛角扣大衣风靡于各个国家,不管是日剧、韩剧,还是英剧、美剧,都少不了牛角扣大衣这一元素。

马丁靴

“保健鞋”到朋克风的蜕变?

现在搭配率非常高、男女皆宜的马丁靴,出自一名医生之手。

他在阿尔卑斯山滑雪时不慎摔伤了脚,在康复过程中,为了使自己走路轻松些,马丁医生和他的朋友设计了这种看起来粗鲁但非常舒适的靴子。

随着朋克文化的出现,这种风格开始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崭露头角。

他们拒绝权威,崇尚“性和颠覆”,马丁靴的出现一下子吸引了他们的注意。

他们用这种独特的靴子彰显自己的不同。

将马丁靴带入大众视线的是The Who (谁人) 乐队的皮特·汤森 (Pete Townshend) 。

他对马丁靴的穿法有一种极致的偏执,将鞋带绕在鞋底的凹槽后再缠绕在小腿上,把裤子卷至小腿正好露出鞋带的位置。

这种穿法激起了热衷朋克文化的青年共鸣,他们纷纷效仿这种穿法。

而马丁靴,也由当初的“保健鞋”变为如今出街搭配率最高的单品之一。

香奈儿小黑裙

将修道院融入时尚?

说到Chanel就不得不提到可可·香奈儿。

母亲去世后,可可·香奈儿被送到法国偏远地区科雷泽的奥巴津修道院。

在那里,香奈儿学会了缝纫,为她日后的设计师生活打下了基础。

修道院中黑白素色、简单的设计和毫无装饰的风格,都影响着香奈儿对美的定义。

除了修女的搭配,小教堂彩色玻璃窗的布料组合以及修道院石板的设计,成为香奈儿的灵感来源。

香奈儿为战争时期的女性特意设计了一款去性别化、职业化风格的小黑裙。

常春藤风格

起源于日本的美式时尚?

校服最早起源于欧洲,不过那个时候还叫制服。

常春藤联盟全称“The Ivy League”,在这些联盟校园里,不仅有前途无量的年轻人,还生长出了名为常春藤风格的穿衣潮流。

他们多以素色衬衫或毛衣作为打底,以休闲西服或棒球服为外搭,搭配牛仔裤或休闲裤,是一种偏商务但又不失学生气的穿搭。

石津谦介将这种“常春藤风格”推广至世界。

一次在普林斯顿大学旅行,他发现这些美国东海岸学生服饰的魔力。

于是,他将这种风格命名为“常春藤”风格,在他看来,当时的日本男性对时尚有着很大的偏见,自己的品牌急需推出一条新的、属于年轻人的产品线,使年轻男性改变自己的看法。

常春藤风格在日本的流行几乎同步于美国,手塚治虫1961年开始连载的漫画《神奇少年》中,主人公大西三郎就已经穿上了常春藤风服装。

本来是作为校园文化和体育联盟的服饰,却在日本的推崇下,意外成为现在的时尚元素之一。

彩色手镯

从嬉皮士到时装周

手镯是当今常用的配饰,但它的发源地可能大家都想不到,是嬉皮士。 嬉皮士是西方国家在20世纪60年代反抗习俗和政治的年轻人。

他们没有宣言或领导人物,只是用游行和抗议来表达他们对民族主义和越南战争的反对。

他们提倡非传统的宗教文化,批评西方国家中层阶级的价值观。

因为各种宗教文化的影响,嬉皮士们穿上类似佛袍的服装,佩戴念珠并开始吃素。 随着嬉皮士的增多,身穿佛袍的嬉皮士们也遍布美国各地。

他们的服装影响了当地人的审美,渐渐的,大家开始学习他们手戴彩色手镯的风格,这种风格也被各大秀场的设计师所借鉴,现在成了日常穿搭的装饰品。

吊袜带

原来是男性必备品!

现在女士专属的个性化单品,在17世纪是欧洲男性的必备品之一。

庚斯博罗《蓝衣男孩》,皮鞋、长袜、蝴蝶结样样精致

那个时候男士喜欢穿袜子,但由于袜子会往下滑,他们会用几根带子将自己的短裤与长袜固定在一起,吊带袜也就产生了。

19世纪后,男性开始流行穿起长裤。虽然在男性中失宠,但吊带袜却成了女性的心头爱。

在电影中,越来越多的性感女星都配上吊带袜,使得它成为了性感的代名词。

燕尾服

由马术延伸的绅士代名词

出席正式场合,燕尾服一定是绅士的标配。

这种礼服前襟齐腹、后襟至膝关节,因后身下端开叉像燕尾而得名。

燕尾服起源于英国,是18世纪由骑兵服演变而来的。

当时,骑兵骑马时,要将长衣前下摆向后卷起,把它别住,露出其彩色衬里,显得十分漂亮,这就使得其他兵种仿效起来。

18世纪中叶,平民和官吏纷纷穿上了这种剪短前摆的骑兵服装,燕尾服也就产生了,开始流行于英国及其殖民地。

到18世纪末,燕尾服已成为风靡欧美的流行时装。

这一风格也被很多国家的绅士所效仿,逐渐成为出席高端场合的服装代表。

你还知道哪些因实用而出现、又因设计师而变成时尚icon的单品呢?欢迎留言区分享。

END

作者 | 小樊

编辑 | 詹茜卉

校对 | 王用鑫

排版 | 于嘉夫

经公众号 “印客美学” (微信ID:ink20160101)授权转载。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