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开国大典天安门城楼上的毛主席像,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会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旗,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大勋章”,到第二、第三、第四套人民币......,这些展现着国家形象和民族精神的设计背后,都有一个共同的身影——“国家形象设计师”周令钊。
“国家形象设计师”周令钊
周令钊,新中国美术家。关于这些设计他讲到,“绘画,是我一生的爱好与追求。” “一路走来,现已百岁的我很荣幸见证了新中国设计七十年的光辉历程。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我的一些设计和绘画创作很荣幸得到了人民大众的欣赏。”他的作品里绘制了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征程,有中国人民站起来的昂扬精神。每一件作品里都有他对祖国的内心告白。
参与绘制“精神武器”《全民抗战》图
周令钊与大多数画家一样,从小就喜欢美术,入行美术也是家传。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为普及提升中国民众的抗战意识,周令钊以艺术为力量,积极投身于抗日宣传工作。1938年,19岁的周令钊进入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汉政治部第三厅艺术处美术科工作。同年9月,他在长江岸边、黄鹤楼旁,参与绘制壁画《全民抗战》。这幅长50米、高30米的巨作,是抗战以来最大的一幅画,尽管后来很快被日寇破坏,但它以这种特殊的“精神武器”迎击日军,极大地鼓舞了抗日军民的士气。他后来讲到,这幅作品“人民能看到,敌人也能看到。”“画画是有力量的!”它不仅唤起了民众的爱国情感,也激发了抗日热情。
《全民抗战》壁画 1938年
为开国大典绘制毛主席像
1949年9月的一天,在距离开国大典仅有约20天的紧张筹备时刻,周令钊突然接到一项重大任务——为天安门城楼画一幅毛主席像。他立刻与妻子陈若菊到天安门展开工作。
解放初期我国物资匮乏,设计使用的辅助器械十分短缺,所以,周令钊要将一张方寸之间的主席像放大,再手绘成高6米、宽4.6米的大画绝非易事。他先将选定的毛主席照片打满正方形的小格,然后画一幅大约40厘米×50厘米的小色彩稿,再在小稿上打格,再放大画。一次又一次,最终把个十来公分大小的照片放大到高6米、宽4.6米的画板上,此时已放大40余倍。然后同事在天安门城楼二楼东侧的墙边用梯子搭成简易的脚手架,周令钊和陈若菊,从天亮到天黑,爬上爬下不断修改。1949年9月30日夜,巨制的毛主席画像终于完工。
画像上,毛主席头戴八角帽,身穿粗呢子制服,脸部稍稍上仰,洋溢着慈祥的微笑。开国大典那天,当看到人民解放军气质昂扬地走过天安门,走过毛主席画像,周令钊激动不已;当听到毛主席庄严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周令钊落下了眼泪。
当年画毛主席像时,周令钊30岁、助手陈若菊21岁。但这已是他在1949年画的第三幅较大的毛主席像,第一幅是为国会街北平地下党公开大会而画,第二幅是1949年4月所画六国饭店的国共和谈会场的毛主席像。
参与设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
能参与设计国徽是所有设计者极为荣耀的一件事。为了保证质量,周总理指示,中央美院和清华大学都成立设计组,设计国徽。中央美院设计组由张仃、张光宇、周令钊组成,清华大学设计组以梁思成为主。
张仃、钟灵,国徽第一号第四修正图,
38.8x32.7厘米,1949年
在张仃、张光宇的最初方案中,底下是天安门,周围是齿轮、麦穗,中间有一个五角星。周令钊提议,在此基础上把五颗五角星放在天安门上方。这个设计方案最终获得了国徽审查组的肯定,并以此方案为主加以修正完善。
周令钊说,方案虽然基本确定了,但还只是平面设计效果图,下一步还需浮雕制作、严谨成型。周总理指示,这个工作交给清华大学设计组,那是他们的强项。清华大学设计组丰富了原有设计:原来的麦穗须多,是苏联式的,他们调整为中国式的彩带,把齿轮和麦穗缠绕起来,使国徽更具有民族性与装饰性。
国徽 周令钊1950年参与设计
国徽上,五颗小五角星环绕一个大五角星,象征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全国人民的大团结;齿轮和麦稻穗象征着工人阶级领导下的工农联盟;天安门则体现了中国人民的革命传统和民族精神,同时也是我们伟大祖国首都北京的象征。国徽在颜色上用正红色和金红色互为衬托对比,体现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吉寿喜庆的民族色彩和传统,既庄严又富丽。
“国徽是集体设计的结晶,我只是参与了部分工作。”周令钊强调。
设计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旗
1949年,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中央决定设计一面团旗,团中央派干部娄霜找周令钊来设计。周令钊回忆,我了解了共青团的设计设想后,想到“一面旗帜,应当是以象征性的图形和色彩传达出这个组织的性质及宗旨。”当时就有了,“五角星代表中国共产党,用一个圈围绕五角星代表青年围绕共产党”的设计想法。于是我拿直尺在白纸上画了个长方形,用圆规在长方形的左上角画了一个圆,在圆圈的中间画了一个五角星,将圆圈和五角星涂成黄色,将长方形涂成红色。红色象征吉祥、热烈、激情、斗志,黄色给人以希望与活力。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旗
当时团中央选了包括周令钊方案在内的10多幅设计稿提交党中央定夺,毛主席、周总理还有刘少奇同志都来看了,在我的设计稿上批了“我认为这个最好”“我同意这个”……。这个既清楚又简练,有一种青年团体朝气蓬勃的精神。
与毛主席“合作”设计奖状
“我还与毛主席‘合作’过一次呢。”周令钊每次说起这件事都非常兴奋。1950年,周令钊与毛主席“合作”设计了《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议·集体模范奖状》。
那个时候,工作人员给周令钊送来有毛主席书写“生产战线上的模范”8个字的纸张,让设计奖状。周令钊马上直接在纸上开始设计。奖状以红、黄为底色,周围是麦穗。在毛主席手书字的上方周令钊添了五角星,下面画着手执斧头、镰刀、枪支的工、农、兵的画像,胸口戴着大红花。这一设计形象能给人带有无比光荣和自豪感,有一种向往和奋起的精神。奖状的落款是“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议主席团,一九五零年十月”。
设计第二、三、四套人民币
我国的第一套人民币还是沿用解放前夕解放区设计的。1950年,时任中央美院党委副书记的罗工柳接到设计第二套人民币的任务,让周令钊来负责总体设计。当时第二套人民币的主导思路,中央的要求是要具有中国特色,体现祖国山水。
第二版人民币
周令钊本着钞票“不比外国差的”设计标准,看遍了当时世界所有国家的钱币。为了在设计上突出民族特色,他多次跑到故宫、颐和园临摹古石雕、石刻、铜器上的花纹和图案,先后画满了十多个速写本,然后又研究了云岗、敦煌图案,以丰富设计思路。为了追求完美钞票的每一稿,人民币从1分到10元各种币样,正反20余面的装饰纹样,周令钊都要一个个地画出来,并要画成与真钞同样大小的效果图……。周令钊说,“第二套人民币采用的完全是我国民族传统纹样,用得最多的是唐代纹样‘唐草’,而2元券背面景框则是故宫窗棂给我的启发。敦煌壁画'飞天'票带成了3元币背面的边框。每种币样都洋溢着浓郁的中华民族气息。”
第二套人民币5元票面中心铅笔素描画稿——各民族人民大团结 1956年
1958年,第三套人民币开始设计,由于工作量增大,设计队伍又扩大了,专家组是罗公柳、我、陈若菊和侯一民、邓澍五人;第四套是体现各民族大团结,我们是集体设计,基本上就是几个人一起碰思路,再由一个人主笔完成。
第三套人民币二元正面总体设计手稿 1960年
流通了40余年的三套人民币,不仅表达着民族文化的传统审美特色,也传达着希望中国“富起来”的精神力量。
1982年,周令钊担纲第一套狗年生肖邮票的设计,一只昂首挺腹的小黑狗,传达着勇敢向前、昂首阔步的改革精神与时代气象。
纪念邮票《狗年生肖》 1982年
虽然他设计过这么多有着重大意义的作品,但他又是个谦逊不张扬之人,如果没有专门去了解过,你一定不知道这些原来都是由他参与设计的。著名画家黄永玉曾这样评价周令钊先生:"他搞了许多重大的事情,没有多少人知道,他从不张扬。如果换成有的人,能参与其中任何一项,都可以'吹嘘'一辈子了。"
《世界人民大团结》 重彩壁画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在总结自己的艺术之路时,已有百岁的美术家周令钊说:“国家、人民养育了我一生,草木也会成为有用之材。在我这棵树上的年轮,有过曲折、有过艰辛,好在有坚强的生命力。对艺术的认真、勤奋和严谨是我一生的习惯。我还要为美化国家、美化人民生活继续工作。”他一直认为,“画画也是有力量的。”他的每一幅作品里,民族复兴的理想是其绘画的动力,民族奋进的精神是其绘画的信念。
编辑:温英杰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