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国馆
近日,由以色列导演执导的纪录片《中国剩女》刷爆网络。
相信对于很多女性来说,可能单是看这个名字就已经觉得反感。
当我打开内容,更是满满的窒息感扑面而来……
影片一开始,是主人公华梅在婚恋平台的场景。
华梅今年35岁,来自山东滨州,是一位在北京工作的律师。
她精明能干,事业发展很顺利,按理说,条件也不算差。
可婚恋介绍人却毫不客气地对她说:
“别嫌我说话难听啊,你这个年纪太大了,而且你也不是美女……”
图片|《剩女 Leftover Women》纪录片剧照
问到择偶标准,华梅战战兢兢地说:
“受过良好教育,尊重女性。”
就只有这么两个要求,还是最最基本的。
身高、体重、年龄、收入,一字未提。
但她得到的回应竟然是:
“这个标准太高,你就不要想着自己状态很好了,这是自欺欺人。”
然后还火上浇油了一把:
“你性格太硬了,没有男人会喜欢!”
总之潜台词就是:
“你都30几岁了,有人要就不错了,还提那么多要求。”
图片|《剩女 Leftover Women》纪录片剧照
除了外界的打击,回到家乡,华梅还要面对家人的施压。
在此起彼伏的责备声,华梅忍不住问道:
“结婚到底有啥好处啊?”
父亲斩钉截铁地说:“不是好处不好处,到了该结婚的年龄,就应该结婚!”
姐姐更是劈头盖脑呵斥道:
“你如果不结婚生子,大家会怎么看我们家?”
“你知道35岁、40岁不结婚什么概念吗?”
“没有结婚的女人就是不正常。”
“不结婚,再幸福都是不幸福!”
这些伤人的话,像刀子一样割在华梅的心里。
本来家中5姐妹,她是事业最出色的一个。
仅仅因为还没结婚,就好像做了什么伤天害理的事,让家里没脸见人。
图片|《剩女 Leftover Women》纪录片剧照
最终,华梅在崩溃中泣不成声。
嘴角颤抖着,发出最后一丝哀叹:
“不结婚,一切都没有价值了,是吗?”
图片|《剩女 Leftover Women》纪录片剧照
这句话,让我如鲠在喉,久久不能平静。
纪录片赤裸裸地体现了现代女性面对婚恋所受到的各种压迫:
社会偏见、道德绑架、迂腐陈旧的枷锁……
即使受过高等教育、拥有自己的事业,也依然逃不过“剩女羞辱”。
中国女性想要在婚恋市场上有独立意志,实在太难了。
图片|《剩女 Leftover Women》纪录片剧照
1
随时间贬值的中国女性
曾经看过一个视频——《人生不设限》。
里面有三个女孩,她们手腕处都有一个标签,刻着两个日期。
分别是出生日和30岁生日,很像商品包装上的保质期条码。
在成长过程中,手腕上的“保质期”就像咒语一般。
令她们焦虑、困惑、压抑,活在他人的目光中,在真实的内心渴望面前望而却步。
本该像花一样绽放的年纪,却要面对亲朋好友的碎碎念,忍受着无趣而又频繁的相亲。
图片|《剩女 Leftover Women》纪录片剧照
视频里有一句话很扎心:
“如果我们没有将人生大事在纸上一一打勾,即将步入30岁的我们是否就此贬值?”
这就是中国女性的真实遭遇。
世俗的偏见,让她们承受着性别赋予的天然不公平。
只要到了“期限”,就是“剩女”,就要被年龄绑架,没有资格等待真爱,追求梦想。
图片|《剩女 Leftover Women》纪录片剧照
可怕的是,这种思想早已烙进了中国父母的骨髓。
在短片《她们为什么不回家过年》里,三位在外打拼的30岁独立女性,表达了自己对于回家过年的恐慌:
“过年是一种负担、一种压力。”
“一回家的主题已经不再是团圆,而是催婚、催婚、催婚。”
30岁成了女性的一个坎,如果到了这个年龄还是单身,社会就否认她们自身所拥有的一切。
如同超市货架上即将过期的商品一般,等着“打折”出售。
曾看过一个速配活动,一个35岁的男人选择的心动女生都是25到28岁的。
他说:“30岁以上太老了,我可以接受一个女人陪我一起走过岁月后的苍老,但我不能接受初见的老。”
这样的说法,让人十分寒心。
在我看来,“剩女”这个概念,是典型的性别歧视。
婚姻明明是双向选择,却将女性物化成为供方市场中等待男人挑选的商品。
图片|《剩女 Leftover Women》纪录片剧照,相亲现场
长此以往,这套话语体系迫使不少女性最终改变、降低自身的择偶标准,屈从于现有的秩序。
她们在27岁之后,30岁到来之前,不敢再谈无拘无束的恋爱。
她们选择在一份安稳的工作里凑合下去,哪怕这份工作已耗尽她们所有的激情和想象力。
因为她们没有时间再折腾。
她们赶在30岁这个人生节点前,把结婚生子完成。
即使这段婚姻,家人比她们自己,更期待,更满意。
图片|《剩女 Leftover Women》纪录片剧照,相亲现场
2
高知女性,都勇于突破年龄限制
按时结婚,真的是最好的结局吗?
当女性向年龄和世俗压力缴械,做出看似“正确”的选择。
现实却往往把她们朝着意外和不可控的方向推去。
人口学家曾提出“婚姻包袱”概念。
特别在中国家庭,婚姻总是和生孩子、养孩子、照料双方父母紧紧捆绑在一起。
结婚不仅没有让生活质量提高,反而幸福感大大降低。
女性在家庭中无偿工作的时间大幅增加,这让她们无法兼顾事业,甚至在职场中成为被歧视的对象。
这是一种普遍的“婚育惩罚”。
据民政部《全国社会服务统计数据》显示,近几年中国结婚登记人数逐年递减。
中国女性在觉醒中,思想渐渐发生了转变。
看多了曾经因为年龄、父母、周遭人眼光而匆匆步入婚姻的失败例子。
越来越多的人对婚姻有了更多的思考,对婚姻质量也有了更高的期待和要求。
根据腾讯“事实说”调查:
“81.2%的女性认为超过30岁结婚可以被接受,或者不论在什么年龄结婚都可以。”
越是高学历、高收入、一线城市的女性,越少被“剩女”的刻板印象影响。
结不结婚,什么时候结婚,完全是女性的自我选择。
她们不是结不了婚,更不是被“剩”下来。
加里·贝克尔在《家庭论》中指出:
“一个理性经济人结婚的目的,在于想从婚姻中得到最大化的收益,如果婚姻收益超过了单身收益,那么人们就会选择结婚,否则就宁愿单身。”
畅销书《30岁前别结婚》的作者陈愉,31岁时任美国洛杉矶市副市长。
她没有妥协于年龄尽早结婚,而是享受着事业带来的荣耀和激情。
图片|陈愉
陈愉说,“对我们的母亲来说,一个有工作、不酗酒、不打老婆的男人,就可以做丈夫了。
但对我们来说远远不够,我们要的是一个好男人,是真正的爱情。”
最终,陈愉成功遇见了她心目中那个对的人,爱情事业双丰收。
演员王凯曾在一次采访中说道:
“当一个女人足够优秀,有更高的要求,感情上的选择就会晚一点。”
要知道,婚姻是女人的一种人生机遇。
优秀的女性,有独立生活、独立赚钱的能力。
她们不需要靠男人来养活,不用趁着自己最年轻的时候,找到一个可以依靠的人。
她们有权利和资本,去等待,去筛选那个正确的人。
图片|陈愉的爱人和两个孩子
3
剩女羞辱的本质,是男权自卑
一直以来,社会都对高知女性抱有偏见。
觉得她们太强势,不好嫁人。
曾经有个段子说:
“女博士这类人,是独立于男人和女人之外的第三物种。”
其实,“剩女羞辱”的本质,是男权的自卑思想作祟。
在不少男人心里,只有单纯,人畜无害,听话的女人能满足征服感。
而有知识,有阅历的女人则容易失去掌控。
看看近年来的娱乐圈,“少女感”、“处女脸”成为对中年女性的最高赞扬。
无论是40岁、50岁,甚至是60岁,都能被称赞“逆天童颜”“青春气息”。
而那些展露出真实年龄状态的女艺人,则会被公然讥讽、批评。
成熟的演技,中年女性特有的温和、知性美全然被忽视。
图片|《请输入搜索词:WWW》剧照
孙俪曾经说过:
“我内心很抵触‘少女’这个词,认可和崇拜少女感,是对我们过往生活以及当下的一种否定。”
但绝大部分的男人,害怕女人成长,害怕她们有思想,有能力,威胁到自己的主导权。
所以一直以来,男人以收入标准、见识阅历划分,选择比自己低一个阶层的女性为婚姻对象。
这种观念是一种物化女性的倒退趋势,没人在意认知的契合,只要寻找一个漂亮的花瓶。
俞飞鸿在接受采访时曾谈到女性偏见的问题:
“男人过度注意年轻这件事,欣赏标准总停留在幼龄层面。”
但说到底,真正平等的爱情应该是双方自我价值在对方身上的反映。
图片|《请输入搜索词:WWW》剧照
法国总统马克龙的妻子布丽吉特,比他大了整整24岁。
被网友群嘲“娶了能做妈妈的女人”。
但高度契合的价值观,让彼此成为了朋友、爱人和战友。
马克龙和布丽吉特总有说不完的话题,结婚十一年来,一直恩爱如初。
当年的马克龙虽然年纪较轻,但心智成熟有担当,他丝毫不在意伴侣的年龄和高于自己的阅历。
布丽吉特也早在15年就参与到丈夫的政治事业中,凭自己出众的能力和丰富的阅历,成为丈夫当选的一大助力。
马克龙曾说:
“我们并不是一个传统的家庭,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但我们的爱也一点不比别人少。”
好的爱情,就应该彼此合适,互相成就。
自卑的男人,总希望控制女人,他们内心狭隘,无法欣赏女性的优点。
而自信的男人,会拥抱自由的爱情,双方彼此认同、互相尊重,共同遇到更好的自己。
图片|《男朋友》剧照
4
女性价值多样化,是社会进步的标志.
加西亚•马尔克斯在《霍乱时期的爱情》中写道:
“任何年龄段的女人,都有她在那个年龄阶段所呈现出来的无法复制的美。”
50岁时,刘嘉玲在节目中被问到“最想回到哪个年龄”。
她回答:“我还真的非常喜欢我现在这个年龄,这是我最饱满最自信的状态。”
如今的刘嘉玲,虽然年过半百,却活得越来越美、从容、有气场。
经过岁月的沉淀,从内而外散发出女性的魅力。
社会进步的一大标准,是女人不必陷入年龄带来的恐惧。
年龄只是一个数字,它不应该给女性带来压力,带来转折,构成生活的分界线。
而应该让我们有足够的进步空间,自信地做着自己喜欢的工作,热爱着生活,提高自己的能力。
图片|《男朋友》剧照
享受当下的年纪,不要让它束缚你自己。
正如49岁的俞飞鸿,面对年龄增长始终保持着一份洒脱和自由。
她在演艺圈近30年,拍戏,做导演,不断突破自己。
把每一天都过得有意义,内心笃定、强大又自由。
中国的女性,是时候把命运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手里。
永远保有挑战生活的勇气,去选择成为真正的自己。
杨丽萍曾经说过:
“有些人的生命是为了传宗接代,有些是享受,有些是体验,有些是旁观。”
要记住,婚育不是人生必需品,只是一种选择。
只有遵循自己的内心,才能找到最充盈的生活状态。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