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连续担任总统的布什父子,还是黑人总统奥巴马,抑或是“推特治国”的特朗普,美国总统们往往不仅备受美国媒体的关注,也是全球媒体报道的焦点。不过,如今的新闻媒体或许很难再复制这段新闻史上的传奇:四十多年前,《华盛顿邮报》的两名寂寂无闻的记者通过长达两年的针对“水门事件”的报道,竟然扳倒了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尼克松也因此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辞职的总统。
尼克松因“水门事件”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辞职的总统
背景:被披露的五角大楼文件
“五角大楼文件事件”泄密者丹尼尔·埃尔斯伯格与其律师在联邦法院外接受采访
1971年6月,以《纽约时报》为首的多家美国媒体披露了一批由美国国防部官员丹尼尔·埃尔斯伯格透露的有关越南战争的国防部绝密文件,媒体同时指责美国政府隐瞒真相,不断骗取人民对越战的支持。报道一出,美国人民的反战情绪空前高涨,联邦政府也因此名誉扫地。这就是美国政治史上著名的“五角大楼文件事件”。美国媒体与美国政府在这一事件中完全处于对立的位置,这也使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与美国媒体界之间的矛盾愈发难以调和。
水门事件:潜入者背后震惊世界的政治丑闻
“水门事件”事发地:水门大厦
1972年6月,在“五角大楼文件事件”发生仅仅一年之后,五名在水门大厦民主党全国委员会办公室中安装窃听器并偷拍文件的潜入者当场被捕。这桩看似普通的盗窃案引发了尼克松政府与美国媒体的又一场拉锯战,一年前的历史似乎再次上演。只是这次,站在新闻报道最前线的媒体变成了《华盛顿邮报》。
力图掩盖真相的联邦政府与努力挖掘真相的新闻记者由此展开了持续整整两年的拉锯战。最终,白宫的阴谋被揭穿,尼克松总统主动宣布辞职。这起令全美震惊的政治丑闻,也就是广为人知的“水门事件”,至此才算告一段落。
悬念:关于“水门事件”的诸多疑问
围绕“水门事件”拍摄,改编自纪实性作品《总统班底》的同名电影《总统班底》
关于水门事件的讨论并未随着尼克松的辞职而终结。那位为《华盛顿邮报》记者提供重要信息的神秘人物“深喉”是谁?尼克松政府交出的录音带中隐藏着多少秘密?水门事件是否只是美国云谲波诡的政治斗争中的冰山一角?这些问题都曾引发人们无数的联想。而水门事件中最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问题,无疑是两名寂寂无闻的《华盛顿邮报》记者——卡尔·伯恩斯坦与鲍勃·伍德沃德,究竟是如何凭借一篇篇的新闻报道,扳倒了美国总统尼克松?
以下几个事件,或许能为我们解答这一疑问。
事件
0 1
神秘的“深喉”
2005年5月,美国联邦调查局前副局长马克·费尔特公开“深喉”身份
水门事件中最受关注的英雄无疑是为伯恩斯坦与伍德沃德提供了关键信息的神秘人物“深喉”。“深喉”任职于美国行政主管部门,他既能得到总统连任委员会的信息,也能得到白宫方面的消息。在水门事件的报道过程中,他为两名记者揭露了事件中的诸多疑点,并向他们提出了许多有关如何开展下一步调查与报道的建议。没有“深喉”的出现,水门事件的真相或许就无法浮出水面。不过,“深喉”只是两名记者接触到的多位消息来源之一,而且他愿意主动提供的线索实际上也是有限的。伯恩斯坦与伍德沃德是在综合了包括“深喉”在内的多名消息来源提供的线索之后,凭借着福尔摩斯般的“探案”能力,才最终找到了事情的真相,并将其公之于众。
事件
02
来自法院的传票
卡尔·伯恩斯坦与鲍勃·伍德沃德
在报道水门事件的过程中,《华盛顿邮报》的两位记者所面对的不仅仅是错综复杂的事件本身,还有来自政府的压力与社会各方的怀疑。他们需要时刻提防陌生人的跟踪与监视,并常常面临着是否与人勾结的质疑。在报道的后期,他们甚至收到了来自法院的传票,要求他们提供有关水门事件的所有笔记、磁带与新闻报道草稿,这几乎是两位记者手中所有的底牌。伯恩斯坦与伍德沃德当然没有因此屈服,他们与法院作斗争,尽可能地转移了相关档案,保护了消息来源的安全,也保证了接下来的追踪与报道得以顺利展开。
事件
03
关于竞选基金的失误报道
《华盛顿邮报》前总编辑:本杰明·C·布拉德里
《华盛顿邮报》的记者们在报道水门事件的过程中,曾无数次步入走投无路、一筹莫展的困境,其中最为严重的或许是有关谁在控制竞选基金的一次报道失误。这次失误导致《华盛顿邮报》的信誉度直线下降,敌对者们也趁此机会将攻击的矛头指向《华盛顿邮报》,有人甚至要求《华盛顿邮报》公布消息来源的姓名等信息。面对这万分紧急的情况,两名记者与《华盛顿邮报》的总编布拉德里迅速商议了对策,决定坚决保护消息来源,并及时搜集更多相关证据,发表声明,最终挽救了危局。
《总统班底》
“水门事件”全纪录
[美] 卡尔•伯恩斯坦 鲍勃•伍德沃德|著
杨恒达|译
有关以上事件的记录,都来自于伯恩斯坦与伍德沃德亲自创作的《总统班底》一书。在水门事件的报道还未结束时,两名记者便已着手创作《总统班底》这一关于水门事件的纪实性作品,书里记录的皆是他们关于水门事件的新鲜记忆。在书中,他们以新闻记者的身份和视角,详细记述了水门事件的全过程,而前面提到的三个事件,仅仅是这些记述中的九牛一毛。在这本书中,一桩看似寻常的盗窃案,逐渐随着记者们的挖掘与报道变得扑朔迷离,引发全国关注,最终水落石出,真相大白,整个过程一波三折、惊心动魄。而读者通过阅读《总统班底》,则不仅能了解“水门事件”的概貌与细节,更能感受到两名记者追求真相的职业精神与令人敬佩的专业能力。
余波
“水门事件”的后续影响
伯恩斯坦与伍德沃德
尼克松辞职仅仅是“水门事件”导致的结果之一,其对美国全社会的后续影响绝不仅止于此。“水门事件”本身是由美国政治制度的内在问题酿成的“美国悲剧”。而在“水门事件”发生之后,美国的相关制度也随之做出了一定的调整与修改。而在新闻媒体方面,《华盛顿邮报》在报道“水门事件”的过程中,一直坚持保护消息来源的个人信息,这在后来也成为了美国新闻界的一贯准则。
时至今日,当初报道“水门事件”的记者们都早已退出新闻报道的第一线,像伯恩斯坦与伍德沃德那样在办公室里用打字机打下新闻的年代也已经过去,如今无论是新闻的报道者还是阅读者,都更青睐通过数字与电子媒介传播和接受新闻。但无论在当下还是未来,总有一些东西不会随科技的飞速发展而销声匿迹,就像《总统班底》一书中所蕴藏的追求真相、矢志不渝的新闻精神,在数十年后的今天,依然光彩熠熠,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新闻人。
上海译文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