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是日本江户时代浮世绘画家葛饰北斋(Katsushika Hokusai)逝世170年,日本东京太田纪念美术馆正在举行的“北斋:通向富士山之路”纪念画展,以富士画为线索,展现北斋如何描绘贯穿一生的“富士山”这一题材。澎湃新闻获悉,展览分为前期(4月4日-4月29日)与后期(5月3日-5月26日),总计超过200件展品,前后展品将有所更换。
在长达70年的艺术创作中,北斋留下了大量风景画,70岁后完成了被视为代表作的《富岳三十六景》系列。北斋在人生的最后时刻也执着于“富士山”这一主题,画中雄浑的富士山形象凝聚了北斋一生的艺术追求,而那飞越富士山、与黑云一道直冲天际的巨龙,或许同北斋自身也有重合之处。
葛饰北斋(1760-1849)是日本江户时期的浮世绘画家,其作品涉及风景画、美人画、花鸟画、妖怪画、书籍插画和带有幽默情趣的“漫画”等众多领域,画作以“锦绘”(一种面向平民发行、可以大量生产的套色版画)为主,晚年则将创作重心转移到“肉笔画”(亲笔绘制的画作)。在19世纪欧洲盛行“日本主义”(以浮世绘、琳派绘画和日本工艺品为代表的和风审美)时,北斋作品作为浮世绘的代表而受到好评,此后其画作的艺术价值更是受到了世界范围内的高度评价。今年适逢北斋逝世170周年,日本东京的太田纪念美术馆于4月4日至5月26日举行题为“北斋:通向富士山之路”的纪念画展,集中展出葛饰北斋以富士山为题材的一系列画作,介绍他在人生各个阶段描绘的富士山形象。
《北斋肖像》
《浅草金龙山观世音境内之图》,葛饰北斋20岁中后期作品(后期展品)
《程谷》,葛饰北斋40岁后期作品(后期展品)
《东海道五十三次》至“十四原”,葛饰北斋50岁左右时作品(前期展品)
《百人一首》之“山边赤人”,葛饰北斋76岁时作品(前期展品)
北斋一直对富士山抱有强烈的兴趣,描绘各种各样的富士山姿态可谓是贯彻他艺术生命的一条重要线索。他之所以痴迷于富士山,河村岷雪于明和八年(1771)出版的画集《百富士》的影响不容忽略,同时江户时期百姓中流行的祭祀、攀登并参拜富士山的“富士讲”也是重要的风俗背景。
《富岳三十六景》之“神奈川冲浪里”,葛饰北斋71岁时作品(前期展品)
《北斋漫画》七编“甲州三岛越”,葛饰北斋58岁时作品(前期展品)
描绘富士山的北斋作品中,时间较早的有组画《东海道五十三次》中描绘朝鲜通信使眺望富士山情形的作品,《北斋漫画》七编的《甲州三岛越》则是北斋58岁前后的作品,也是后来《富岳三十六景》中同题作品的雏形。刊行于文政六年(1823)的《今样栉烟管雏形》(“烟管”日文原文为和制汉字,暂依字意写作“烟管”)是一本汇集各种梳子和烟管的设计样式的画册,其中以富士山为原型设计的梳子有“夏日富士”、“富士背阴”、“冬日富士”、“黎明富士”、“晴朗富士”等一共八种,描绘了不同季节、天气、时刻以及从不同视角观赏到的富士山景象。该书下卷末有出版商永寿堂的广告,其中预告了“富岳八体”的刊行,并称“四季晴雨风雪雾,随天之造化,景色之异著于笔端”,可以推想或许当时北斋已有创作富士山组画的构想。
《富岳三十六景》之“江户日本桥”,葛饰北斋72岁左右时作品(前期展品)
北斋描绘富士山的集大成之作,要数他七十岁后创作的《富岳三十六景》和《富士百景》。《富岳三十六景》是46幅大型锦绘组成的组画,完成于天保二年(1831)前后。虽然名为“三十六景”,但因销售时大受欢迎、北斋又追加创作了十幅画作,也可见这组画在当时的人气之高。永寿堂书籍广告中宣传此作是描绘从不同场所眺望的富士山风景的名胜组画,而实际上不只是“江户日本桥”、“江户骏河町三井见世略图”、“七里浜”等远眺富士的惯例场所,还有一些几乎不曾出现在名胜画中的场所也被当做了眺望富士山的视角,为作品增添了新鲜感。
葛饰北斋《富岳三十六景》之“甲州三坂水面”
北斋描绘有倒映在水面上的富士山,但他的着眼点并不在于平静水面上的倒影之美,而致力于从富于奇思妙想的视角观察富士山。《富岳三十六景》的“甲州三坂水面”中,富士山呈现出土石的棕褐色,河口湖水面的倒影则覆盖着皑皑白雪,冬夏两季的富士山景色在同一画面中彼此映衬。《富岳百景》的“田间富士”、“巨浪富士”、“杯中富士”等作品更是干脆没有出现富士山,仅仅描绘了水田、巨浪、渔夫酒杯之中的富士山倒影。
北斋的富士山画作常常省略中景,在远景与近景的对比中产生独特的纵深感。采用西洋的透视画法、强调画面纵深感的绘画技巧,在18世纪中期已经被引入浮世绘创作中,并因景物宛如“浮现”在纸面上一般而又被称为“浮绘”。还在名为“胜川春朗”的青年时代时,北斋就已经运用“浮绘”技巧创作了以浅草寺、两国桥等江户名胜为题材的风景画,他描绘富士山时采用的空间表现技巧正是在过去的钻研和实践中积累而成的。北斋常常在画作近处安排较大的物体,与远处的富士山构成远近对比,被省略的中景则令人感受到空间的广阔。如“尾州不二见原”中,近处画有巨大的木桶,富士山被画在木桶的圆形轮廓之中,观赏者仿佛透过望远镜窥视富士山一般。“远江山中”则在画面对角线上画有巨大木材,人们从支柱的空隙见眺望富士山,可谓是非常奇特的视角。构成三角形的支柱与富士山形状上的相似性也值得注目。
葛饰北斋《富岳三十六景》之“尾州不二见原”
葛饰北斋《富岳三十六景》之“远江山中”
《富岳三十六景》大多描绘从具体场所眺望所见的富士山风景,而北斋的关注点不止于此,他还着意表现各种天气状况下富士山呈现的不同面貌。“山下白雨”中富士山顶还是晴空万里,山麓处却一片黑色,以富于动感的线条画出雷电的光芒,表明雷阵雨即将降临。晴天与暴雨两种不同的天气,以富士山为媒介而被连结在同一幅画中。“甲州伊泽晓”描绘了黎明时分的富士山,山顶和画面右侧染上了朝阳的浅绯红色,而旅人们整装待发的旅馆街道上仍然一片昏暗。画面出色地表现了清晨时分光线明暗的微妙变化。
葛饰北斋《富岳三十六景》之“山下白雨”
葛饰北斋《富岳三十六景》之“甲州伊泽晓”
从桥下眺望富士山的奇特构图,始见于河村岷雪的《百富士》,北斋也在文化年间(1804-1818)创作有西洋式风景版画《高桥富士》,但画面中桥的位置过高,未能表现出恰当的纵深感。经过这类尝试后,北斋终于创作出了“深川万年桥下”一般稳定构图与奇特视角共存的作品。该画描绘了横跨隅田川支流小名木川的万年桥的侧面,用对称线条绘制的桥梁构图富于几何学特征,又采用了西洋透视画法,从桥下的小舟中远眺富士山,呈现出北斋的独特个性。
葛饰北斋《高桥富士》西洋式风景版画
葛饰北斋《富岳三十六景》之“深川万年桥下”
北斋的富士山图画中,常常出现背对观画者的人物。他们的表情不得而知,只能从他们翘首遥望的背影中得知其视线前方正是富士山。观画者被画中人物的视线所引导,仿佛自身也变成了画中人物、正在远眺富士山一般。《富岳百景》二编“挂轴之始”中,画中人推起纸窗,富士山的景色恰好映入眼帘,与上下方的墙壁相配合,好似挂轴一般。将富士山融入日常生活的细微场景进行描绘,正体现了北斋的思维灵活之处。
在《富岳三十六景》、《富士百景》之外,《阿兰陀画镜江户八景骏河町》、《东海道五十三次之内》等锦绘组画、《柳丝》、《山满多山》等狂歌画册中也时常可见耸立在地平线上或是建筑物对面的富士山。北斋的肉笔画《富士越龙图》是值得注目的晚年作品,据落款可知此画作于北斋逝世前约三个月时,几乎是他的绝笔之作。北斋在人生的最后时刻也执着于“富士山”这一主题,画中雄浑的富士山形象凝聚了北斋一生的艺术追求,而那飞越富士山、与黑云一道直冲天际的巨龙,或许同北斋自身也有重合之处。
葛饰北斋《富士越龙图》
太田纪念美术馆收藏有大量北斋作品,过去也曾多次举办葛饰北斋作品展,如北斋诞辰250周年纪念展“北斋及其时代”(2010)、一次性展出《富岳三十六景》全部作品的“葛饰北斋《富岳三十六景》:奇思妙想的构造”(2017)等,此次则以“富士山”为主题搜罗北斋作品举行画展。日本外务省也已决定采用《富岳三十六景》中的20幅画作作为2020年起发行的新护照签证页背景,在国际化进程加速、东京奥运会即将举行之时,重新宣传作为日本传统艺术精华的北斋浮世绘作品。
北斋:通向富士山之路
时间:2019年4月4日至5月26日
地点:日本东京的太田纪念美术馆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