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谁也没想到,猪年还未到,年度最“硬核”的猪却提前出现了——
无疑,《啥是佩奇》创造了一次刷屏奇迹。一只手造工业风“佩奇”、一场中国本土化叙事,再次轻易地让我们陷入集体“狂欢”。
为它泪流满面之后,我们无法回避的是短片中或揭示、或存在的,关于“年龄歧视”、关于“社会壁垒”等等一系列问题。
《啥是佩奇》向我们展示了一道当代社会中代际与科技的高墙壁垒,但遗憾的是,它未能呈现一种通往更美好老年生活的解决途径。
01.
“年龄歧视”与“内化压迫”
你可能已经听说过,种族歧视(racism)和性别歧视(sexism),但是你知道年龄歧视是什么吗?
1969年,精神医师Robert Butler第一次提出这个概念。“年龄歧视”指的是人们对部分群体产生基于年龄的偏见和歧视,将他们看成“他者”的现象。这一次,歧视的对象是——老人。
在Ted演讲中《让我们结束年龄歧视》(Let's end ageism) 一集中,演讲人Ashton Applewhite讲述了生活中无处不在、又习以为常的年龄歧视:
其中一个生动的例子是“疗养院现象”:当你问一个年轻人,疗养院里住的人都有几岁?他们往往不会回答具体年龄,而是用一个群体表示——“住的都是老人”。
而事实是,住在疗养院里人,年龄间差距可以达到40岁。
40岁是什么概念?20岁和60岁,人们往往认为是两个天差地别的年纪。可为什么到了生命的后半段,我们就刻板地、粗暴地将所有“老人”归为一类?
2008年,一群英国的老人们聚集在一起,来了一场针对路标的抗议——画面中两位老人佝偻着背,拄着拐杖,相互搀扶着。很明显,是为了提醒车主附近多老人出没,小心慢行而设。
抗议者认为:这个路标充斥着年龄歧视的刻板印象——老人就是得佝偻着背,看起来死气沉沉的样子吗?
“这个路标默认了所有人变老都会变成这样,而事实上并不是。” 一位老人表示。
“路牌的本意是好的。” 另一位老人说,“但与其这样充满歧视地刻画老年群体,不如直接限速来得实际。”
发表完反对的声音后,抗议者也纷纷给市政厅投稿,试图用更加积极、阳光、快乐的老人形象来替代。比如,拄着拐杖,但是看起来很开心的爷爷奶奶:
细心的朋友应该还会发现,此图标还打破了性别刻板印象
又比如:
非常欢乐了
这场“抗议”在我们听来也许有些不可思议,因为这和我们印象中的中国老人形象大不同——我们所见的老人们,似乎更经常把“老人”的标签牢牢抓住:
一方面,“老人”的标签常用来要求他人:新闻里常看到“倚老卖老”的现象,一些老人举着“我年纪大了”的大旗呵斥年轻人让座;另一方面,他们也常用此标签来定义自己,你一定也常听到“我老了,不中用了”这样的叹息。
这些上街游行,渴望撕掉“老人”标签、并被当作个体对待的老人们,和“倚老卖老”的人,他们间的区别,并不是因为前者更乐观,而是内化压迫的表现。
内化压迫(internalized oppression),是指受压迫和歧视的一方,有意或无意识地接受不公平的结构,以至于自己成了压迫自己的对象。
比如,我们都熟悉“女人何苦为难女人”的现象——那些逼迫着女性生儿子的往往是婆婆,对女性指指点点的人也常常是女性。同样身为女性,为什么没有为同类感到惺惺相惜,反而变成了最厌恶女性的人?
这就是压迫的内化现象:当受歧视一方深陷于不公平的对待中,渐渐失去了反抗和挑战的能力,只能转向在已有的不公平结构中寻求利益最大化——媳妇生了男孩后,婆婆的地位也相应变高;那些指责其它女性的女人,获得了“正经女人”的称号。
当受歧视的人渐渐失去了打破束缚的能力,转向认为这样的歧视是“正常的”,然后身体力行地对自己实践着歧视,这是压迫内化的悲哀。
回到中国老年人的现状。我们常在电视上看到这样的“催泪”公益广告:老人做了一桌子菜,打电话给儿子、孙子、女儿,在得知儿女们都无法回家吃饭时,失落地挂了电话,独自面对着一整桌菜。那个孤独的身影让人揪心,年轻人偷偷反思自己的失职。
这些广告的刻画里,老年人的生活被“无所事事”、“寂寞”、“孤独”的氛围笼罩。
我们的大众文化不断强调着老年人“他者”的地位,将他们刻画成一个没有自主性,需要被关怀、照顾的人群。我们理所应当地以为人越老,人生就越在走“下坡路”,直至生命的终结。
媒体散而广之的刻板印象深根植于语言的脉络中。久而久之,老人们不自觉地把自己内化成一个悲惨的角色,认为“变老”是一件孤独而悲伤的事,再难平和地面对自己的晚年。
和传统公益广告相比,《啥是佩奇》在情感的处理上有着自己的克制,短片中并未刻意使用煽情、催泪的元素,老人本身亦有着很强的学习和动手能力。但不可否认的是,它对于亲情于老人的强调和复刻依旧没能逃出刻板印象的怪圈。
亲情一直是最催泪的元素,只是,我们因为“感动”而留下的眼泪也很可能带有着偏见。中国一直有着敬畏年龄的传统,只不过,有些歧视温情脉脉(benevolent sexism)。
当我们过度强调老人的脆弱、孤独、需要帮助时,同时却让他们失去了主观能动性,和经营自己人生的能力。
02.
不被理解的孤独,不被正视的抛弃
从大众媒体呈现的角度来说,《啥是佩奇》对亲情的刻画的确是糖衣包裹下的刻板印象。然而,短片背后被大家所忽略的科技壁垒、代际隔阂,依旧是社会中真实存在且没有提供有效解决方案的问题。
飞速发展的时代,也正飞速地抛下老年人。
看理想后台曾收到过这样一条留言:
我刚年过半百,非常幸运的是作为一个小百姓,自我感觉基本的人生任务已完成,没有什么非要我完成的事情,比如孩子成年就业了,父母没我其他兄弟也能照顾,至于老公呢,没我他另娶一个不难的……就是觉得活着没什么意思……表面上我很阳光的,而且我确定我不可能会自杀或者得抑郁症的……我这是什么问题?
相信这是许多中老年人的现状。
中国老年人的自杀率不断居高
老一辈因时代原因被集体主义思想笼罩着,“人生任务”就是成家立业,养家糊口,个体存在的意义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家庭。以至于许多中老年人在孩子安家就业后,感到前所未有的空虚。
据中科院《中老年互联网生活研究报告》指出,71.9%的中老年人认为天伦之乐非常重要。
然而,在老一辈依附家庭的另一面,是年轻人群中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的迅速滋生。
一篇讨论中国个人主义研究指出,70年代后,中国歌曲中的人称单数(我、你、他、她)的使用频率持续上升,远远超过了复数(我们、你们、他们等)
经济发展的活力不断拓宽着年轻人的生活空间,个人主义的盛行让我们有着精彩而多元的生活方式。当年轻一代强调着个体独立、自由的同时,老年人却在时代的洪流下,守着那份曾经的观念。
一个巨大的断层就此出现。
而现实是,隔阂的源头远不止观念,而是已蔓延到整个老年人生活空间。
随着经济的发展,年轻人的生活空间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和几十年前比,我们生活的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属于老年人活动的场所却鲜有更迭。我们走进了越来越多新奇的”网红店“尝鲜,而老人们却依旧活跃于广场、公园等传统公共空间。
《啥是佩奇》中点明了这个问题,短片中的老爷爷心智上是“未老”的:他有着很强的学习能力,从咨询小孩,到村头广播,到问去北京打过工的邻居。只不过他的主体性显得“笨拙”,而这份笨拙,来源于科技带来的壁垒。
短片中爷爷用的手机
而当年轻人享受着网上银行、电子支付、网络购票的便捷时,老年人面临的却是:去超市买菜被拒收现金;机顶盒普及之后,连看电视,都需要同时操作几个遥控器了。
我们制造出了最便捷的系统,却没能生产和推广出足够的“老人手机”或足量的技术科普。当我们欢呼技术的革新,未曾考虑到,他们所面对的,却是迷茫、陌生、无安全感。
据《老年用户移动互联网报告》指出,使用互联网的老人仅占老年群体中的20%,老年人普遍对智能手机感到“有障碍”。
并不是因为他们学不会,而是,大多数科技产品服务的主体都不是老年人。我们忙于满足学生、上班族、年轻人的需求,却唯独忘了给老人们发一张通行证,让他们共同加入到时代的更迭中来。
Ted演讲中一语点破:“让老年人生活难过的不是时间的流逝,而是年龄歧视。”
而年龄歧视不就是,当你觉得自己还没老,时代却把你抛下了吗?老人被科技遗忘,被汹涌而来的新兴世界遗忘。最终,在心智真正老去之前,就被时代挤到了边缘。
前段时间“没有我们骗不了的老人”一文爆料,传销窝点里竟然扎堆着白发苍苍的老人。而传销人员集中“痛点”的办法,就是不断送水果,跟老人聊天,或者在传销大会上,强调在座老人们的不被理解的孤独感。
可见,社会里老人们的生活空间缺失到了什么程度。
老年人之所以如此需要年轻人,并非仅因为儿女不在身边,更是在家庭之外的地方,无法找到属于自己的空间。
我们常常意气昂扬地说:“这是属于年轻人的时代。”而我们都该反省的是:一个包容的社会,不会属于任何一个群体,而是无论哪个群体都能找到空间和发声的场所。
03.
不要回家陪他,带他去看世界
2019年初,朋友圈里的人纷纷在晒自己的新年目标,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不少在外闯荡的年轻朋友都写下了“多给爸妈打电话”的目标。
这句话看起来很温暖。可是,当它出现在你的“目标”的笔记本上,成为一件需要“努力”而做到的事,便让人唏嘘——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打电话给父母,是出于“他们需要我”,而非一种相对平等的彼此需要。
这件小事可以影射出当今代际关系下的矛盾:我们和父母的联系不再出于主动,而变成了一种“任务”。家乡、父母渐渐成为一个被怀旧、思念的意向。我们不再有情感的碰撞和交流,不再有观点的更迭和交换。
可是,为什么会有如此明显的淘汰与被淘汰间的分界线?为什么年轻人和老人间的关系有明显的“需要”和“被需要”?
之所以说《啥是佩奇》这类“亲情催泪广告”更像是感动年轻人,而未曾真正触及到老年群体的利益,是因为它所提供的“常回家看看”解决方式进一步孤立、隔绝着老年群体,却没有提出真正让老人融入社会的方案。
用公众号“两颗土豆”的话说:“它并没有提供新的东西,而是把观众往一个更陈旧、更保守、更不多元的世界里拽。”
除了让儿女回家,老人的快乐还可以是多种多样啊。
而就像我们不该把老年人群体同质化一样,真实生活中,中国也不缺有趣、活得自得的老头——
80岁书法家黄永玉被成为“最有趣的老头子”,曾写下“世界长大了,我他妈也老了”,还登上过时尚杂志封面。
纪录片《四个春天》中,老爷爷喜欢把玩乐器,小提琴、二胡、笛子、手风琴。他的口头禅是“安逸”,简单的生活也可以过得有温度、有滋味。
而与其不断回家探望老人,不如将他们去边缘化,邀请他们与我们共同体验这个时代。
一些国家就设计出了一些“age friendly”(年龄友好)的产品,给那些行动不便、或视力不佳的老人们准备,增强老人的生活空间。
超大键盘遥控器
扑克牌架,这样双手就不需要一直举着牌了
在当今人们对“年老”的认知下,歧视和关爱常常是一体两面,区别也在转瞬之间。关爱的背后很可能是隔绝,而真正友好的社会,是让每个群体都能有尊严、独立地生活下去。
而这样的“不依赖”,不是在淡化亲情,而是,当我们彼此都有把对方当成独立的个体,彼此间的爱才能产生更隽永的牵绊。
而中国媒体呈现的问题是,一方面没有扩大老人的社会生活空间,一方面又不断产出打着亲情牌,强化隔阂的广告。这样话语下的老人形象,单一而没有生命力。影片中的老人最终快乐地和家人团聚,我们以保护知名禁锢了他们的生活。
《啥是佩奇》最后的爷爷和家人团聚,获得了圆满的新年。我们为他高兴,只不过,那些镜头里没拍到的、儿女不在身边的日子呢?他也能够自得其乐吗?
在呈现和提供多样化老年人生活的路上,我们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期望在大众媒体中看到更多自得其乐的快乐老人,当然,在现实生活中更要。
参考来源:
社会科学院&腾讯:《中老年互联网研究报告》
腾讯:《老年用户移动互联网报告》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Charting China’sRising Individualism in Names, Songs and Attitudes
Ted: Let’s end ageism, by Ashton Applewhite
网易浪潮工作室:有一半中国老人,生活在抑郁之中Mail Online:Beware, elderly people getting crosser: OAPs demand revamp of insulting crossing sign
[延伸阅读]
1 豆瓣9分的冷门美剧,原来人生可以一直幽默到老
2 我们都患了一种叫做“老去”的绝症
3 《四个春天》| 人生无非是,苦来了,我安顿好了
总之,我们都要优雅而自得地变老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