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逝者】劳思光

2012年10月23日 05:12
来源:东方早报

 

  10月21日,台湾哲学家劳思光先生因跌倒未能及时治疗去世,享年85岁。

劳思光生于1927年9月3日,原名劳荣玮,号韦斋,笔名思光,祖籍湖南长沙。劳家在中国近代史上是一个显赫的家族,劳思光的高祖劳崇光(1802-1867)官至两广、云贵总督,著有《易图详说》等,代表清廷发署第一份《九龙条约》。劳思光曾透露,其家族与清代名臣左宗棠李鸿章等是世交。他的祖父劳辅芝曾编纂《阜平县志》,劳思光的父亲劳竞九是同盟会员,抗战中曾任达县县长。姑母劳君展是著名数学家,早年参加新民学会,就读东南大学,后留学法国,师从居里夫人,在巴黎与许德珩结婚。

1946年至1949年间,劳思光曾就读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49年后移居台湾,随后在台湾大学哲学系毕业。在戒严时期的台湾,劳思光是个自由主义者,因多次批评国民党政府引起“警备总部”的高度关照,劳思光后来也说,“很多朋友都担心我的安危,我也意识到可能会被送到火烧岛,但就是忍不住要批判”。

受政治环境影响,劳思光离开台湾来到美国,先后在哈佛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工作,并长期任教于香港中文大学,为中文大学哲学系荣休教授。如今,劳思光的学生遍布整个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香港中文大学政治哲学教师周保松认识劳思光已是很久以后的事情,但劳思光对他的学术生涯却产生了不小影响。周保松回忆,“初识劳先生,是1997年秋,台北阳明山,他的70岁大寿研讨会。某夜闲聊,他为我看掌,说:你适合读哲学,不适宜从商;你的综合能力强于分析能力。大惊。自此隔数年一见,一坐下来,我们都会聊哲学,无拘束。劳先生是今天中国最出色的哲学家。”

直到1989年,劳思光才应台湾清华大学之邀回到台湾,任台湾清华大学哲学研究所客座教授,1994年至今则在台湾华梵大学任教。劳思光不幸去世的消息,也由华梵大学对外公布。台湾华梵大学文学院长郭朝顺表示,这些年劳思光先生独居在台北医学大学附设医院附近,10月20日晚间在家中跌倒,21日上午助理前往探视时,才紧急将劳思光送医急救,但仍宣告不治,校方便联络了劳思光在香港的家属,家属22日晚上抵达台湾。

郭朝顺表示,劳思光在华梵大学担任讲座教授时,每周有两堂课,虽然年纪大,但非常独立,常常自由行动,校方会帮忙安排起居生活,而劳思光指导的研究生也会常常去探视、照顾。21日傍晚,不少学生赶到医院见劳思光最后一面。劳思光3年前曾罹患大肠癌,虽已接受治疗,身体状况却开始走下坡路。

“但突然去世,大家都没预料到,也感到非常不舍,而劳思光以前就透露没有什么牵挂,对身后事很豁达,也很看得开,校方也将联络相关单位,为劳思光举办温馨隆重的送别仪式。”郭朝顺说。

劳思光生前学贯中西,著作极丰,研究领域广及文、史、哲学,乃至金石考证等,劳思光前后至少花十年完成《中国哲学史》三册。华梵大学校长朱建民表示,在劳思光之前,中国哲学史都没有明确的方法论,劳思光是首位探讨的学者,涵盖先秦至宋、明,非常完整。这几年大陆也开始用这一套《中国哲学史》当教材,至今仍被学界视为中国哲学史最可靠的指引,无人能超越。劳思光的《中国哲学史》从1970年代初版至今,一直被港台哲学界奉为圭臬,不断再版、修订。

香港中大哲学系教授刘国英曾于1970年代师从于劳思光,后来又与老先生共事多年,并合编多本著作。刘国英表示,劳思光是中国近半世纪最重要的中国哲学家,其著作《中国哲学史》,是所有研究中国哲学史的学者和学生必备的参考书,书中用现今文字清晰介绍中国哲学上各门派的学说。劳思光著作还包括《康德知识论要义》、《历史之惩罚》、《中国文化要义》、《中国之路向》、《思光少作集》七卷、《解咒与立法》、《中国文化路向问题的新检讨》、《思辨录》、《思光诗选》等约30余种。

老先生在日常生活中说话总是条理清晰,深思熟虑再判断,具西方哲学家风范,是学界眼里“真正的哲学家”。朱建民表示,深受中国文化熏陶的劳思光,也喜欢写古诗,将对人生、时代的感受寄情在诗集中,今年校方也为他出版《劳思光韦斋诗存述解新编》。

不多的几张劳思光照片上,老先生总是穿着西装、白衬衫,搭配领结,很有英国绅士的派头。台湾出版人傅月庵先生在Facebook上回忆了一幅他所见到的老先生有趣画面,“印象最深刻的是1990年代初某个夏日午后,在公馆某间电动玩具店偶遇,全神贯注打电动的他,仿佛端坐思索某个哲学问题。身上穿的依然是那有名的细网格线灰西装过大的领结。身躯瘦小的他,即使在那个阴暗嘈杂的房间里,看起来还是很巨大。”

打印转发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 历史

商讯